副题:专家称,今年病虫害尤其多,用其他方式难以灭虫,但小区应提前做好通知
给绿化带喷洒农药本是保护公共绿地的好事儿,但凡事过犹不及。入夏以来,很多读者向本报反映,所住小区常在白天高峰期喷洒农药,不仅呛鼻,步行、骑车上班的人常因躲避不及,裸露的皮肤沾上浓浓的药雾。“给树喷农药我们能理解,但为什么要选在白天,影响大家生活呢?”一名居民抱怨说。
今年农药喷洒频率高
除各居民区外,今年北京城区喷洒农药的现象也比较频繁。在国贸工作的王先生这几个月都在为下班苦恼,繁忙的工作让他经常晚上十点后才能回家,有时走在路上就会碰到喷洒农药的车,患有哮喘的他不得不戴上口罩,躲着喷药车走,很是痛苦。
面对居民的抱怨,记者首先来到广渠路36号,负责小区绿化的孙经理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说,他们绿化队隶属小区物业,前一天刚刚喷完农药。但今年病虫害特别多,之前也有不少住户反映过农药喷洒太多的问题,他们也更换过一次设备,采用雾化喷洒,但雾化力度小,虫害难以控制,让他们不得不增加喷洒的次数和力度。当记者问到为何不采用更环保的方式,如释放天敌灭虫害时,孙经理无奈地笑了笑说,释放天敌是个技术活,如现在对树木破坏最大的是美国白蛾,它们的确有天敌,叫周氏啮小蜂。但释放周氏啮小蜂后,如果这一带没了美国白蛾,它们就会飞走,等这一带再有美国白蛾时,你怎么把周氏啮小蜂全部抓回来呢?
随后,记者又来到东三环边进行调查。7月14日晚十点半左右,在国贸桥下,记者遇到了出来执行任务的绿化队。他们三人一台车,一个负责驾驶车辆,一个主要负责喷洒,另一个负责协助喷洒和提示周围的行人。他们对每棵树都进行了喷洒,巨大的水柱打在树枝上,导致周围水雾弥漫,刺鼻的农药味弥漫在空气中。驾驶车辆的师傅说,他们隶属于朝阳区园林局,今年以来,基本每天都会出来执行任务,主要负责国贸这片区域。因为绿化带太多,每天只能喷洒一部分,所有的绿化带都喷洒一遍差不多要十天左右。当记者问到为何不用雾化喷洒或释放天敌的方法时?司机师傅说:“那些方法效果差,谁用啊!”
暖冬带来大量病虫害
朝阳区园林局主管农药喷洒的刘先生告诉记者,朝阳区由不同的绿化组各自负责一片区域,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不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他们都会在晚上9点以后开始工作,从城外向城区喷洒,这样到达城区时,大概在10点以后,街上路人相对较少。且他们以喷洒雾化农药为主,农药雾化后挥发快,半个小时左右,气味就基本散完了。在公园等绿植面积大的公共场所,他们则会考虑使用更为环保的方式,如释放天敌来灭虫。
同时,刘先生也强调,他们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公园和街道两边绿化带的农药喷洒,小区绿化一般归街道或各个小区物业管理,且不少小区雇佣的绿化队还会将喷不完的农药洒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上,这样就会加重农药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当记者问到,为何看到的多数是喷洒水柱的农药车时,刘先生表示,今年虫害多,雾化方式处理不过来,就只能喷洒水柱了。不过一般情况下,园林局使用的药物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除非是敏感体质的人,身体不会有太大影响。
环保灭虫投入高,技术要求高
郑建秋表示,释放天敌和性诱剂虽然环保,但投入高,还需掌握相应的技术,且灭虫种类单一,这就需要国家的补贴和帮助,仅靠小区和街道很难完成。郑建秋还表示,今年的虫害,单靠生物方式难以大面积灭虫,因此喷农药算是最简单有效的无奈之举了。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北京农药学会理事袁会珠表示,目前,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农药都能达到环保标准,对人体伤害极小,且挥发较快,一般一个小时左右就不会有任何影响了。但对于皮肤敏感或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还是需要有所注意,以免农药的刺激性气味诱使疾病复发。郑建秋建议,各小区和街道,应该积极和居民沟通,做到提前通知,有条件的小区和街道可以配合释放性诱剂的方式提高灭虫效果,减少喷洒农药的频率。居民也应理解街道和物业的工作,遇到喷洒农药时,紧闭窗门,大约一个小时后,药物气味就会挥发完。在此期间,最好不要经过喷洒过农药的区域,特别是孕妇和儿童。此外,有孩子和宠物的家庭还要防止误食。▲(本报记者王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