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年我不知道,但是现在你开一家菜鸟驿站,或者水果蔬菜配送店还有小超市。最火爆,因为新零售的到来有几大好处。
1:线上结合线下的模式,线下你有配送实体店,可以快速聚拢你的客户,线上你有社群,组建自己的社群,社群都是精准流量,以前的生意是货,场,人,现在的生意是人,货,场。
3:风险很小,因为投资不大,就算最后赔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最后,祝你成功
这个问题首先有几个词是重点,第一,普通!第二乡镇!第三门店!第四利润!本人就出生在乡镇中心,父亲在我很小时就下海经商,自小陪着父母走过非常多的经济发达的乡镇,这个问题很多人也一直在思考。那么我就从第一个“普通”开始说说我的建议。普通乡镇肯定人口少,经济一般消费水平也不高。再来说说乡镇,对于镇与乡镇我的理解是前者与后者并不相同,镇应该会相对发展得好大中国有的镇并不比城市差,而你提到的乡镇那我们就用比较山区的城镇谈,通常农民比较多,消费能力不强。第三个就是门店当然相对也不会太高,但是生意好做无所谓生意不好,店租不管一个月交一次还是一季度,那真是一眨眼的功夫。第四就说说利润吧,在乡镇,现在本就信息时代高利润的商品很少很少了,低利润你的目标是一个月赚多少钱呢?在乡镇能维持或者赚钱的门面生意应该只有生活必需品了,所以可以考虑便利店,服装店之类的,但我想能赚到比普通工资高的收入已经很难了。除非你能有好的资源,做批发,毕竟现在没个村子总有些小卖部什么的。他们进货量少没必要到大城市去进货。
只要是农村的集镇,来来往往的人一定比较多,又有固定的集日。农民朋友走过、路过,也不妨留心一下,也许会给自己找门小生意做做。说起这生意,农民还是需要那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而且尽可量地不过多的耽误农活。
我“窥”见了有这几种生意,适合农民朋友:
小吃店
一个地方一定少不了地方小吃,而地方小吃就是当地农民的最爱。在这种背景下,便有了小吃店的生存的空间。现炸现卖油饼、油炸糕、蒸小笼包子、肉夹馍,附带稀饭、豆浆,哪一样都是味道鲜美,经济实惠的早餐。买罢了早餐,凉粉、凉皮、麻辣烫、烧烤等,一个个又粉墨登场。虽说是乡镇,至少两个人也会忙不可迭。卖小吃是很辛苦,可小吃赚头不少。以凉皮为例,1斤面做4张凉皮,一张要卖6元。而面粉每斤2元,也就是说,用2元可以连本带利买回24元。调料每份算1元,净赚(24元一4元)一2元=18元。
农村人买面条与买蒸馍吃是同一种心态。而卖面条要比卖蒸馍利润好得多。不妨大概算一下,面条用高筋面粉,一般价格是一袋(50斤)面90元。而加工好的面条每斤买3元。不是说,一斤面条四两水吗?一袋面至少加工70斤面条,可以卖210元,减去面粉90元,赚120元。还省去蒸馍蒸制的电费及燃料。我算过一笔细账,卖一袋面的面条要比卖蒸馍多赚一倍的钱。
摩托车已成为农村主要的代步工具,特别是电动摩托车,家家都有,两轮的、三轮车的,而现在许多村镇摩托维修还很空缺,即使有,也很少,且技术不精。农民的摩托车一旦有了故障,还得到几十里外的县城去维修,费时费工,很不方便。在乡镇街道开个摩托车修理店,并卖零配件,一定会赚不少钱的。
小五金是家庭生活、单位经营的必需品,市场需求广泛、客源充足稳定,从而保证了开业后的销售增长。如,插销、灯泡、灯线、插头、水龙头等等,都是易耗品,家庭、办公室、工地,各行各业都会用到。而且小五金没有季节性约束、没有保质期、产品保存损耗等经营的不利因素。农村五金店启动资金也不是很多,两万元就可以。
开店做生意并不是小事情,在项目的选择上尤其重要,上述的这些都是适合在农村的。不过,在产品档次和质量的选择上,一定要先考虑农村的消费条件再进货。农村人比较节俭,并不喜欢高昂价格的东西,因而,一定要注意农村人的消费习惯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