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淘宝合伙人李英强、梁祥胜、甄伟华、吴文宇(从左至右)
石井搪村农村淘宝服务站开业当天,不少村民前来咨询,并现场下单
沙湖圩农村淘宝合伙人谢景良(右二)与沙湖队合伙人一起商讨接下来的宣传策略
甄伟华(左)为锦岗村的聋哑残疾人岑永安(右)网购了一款平底锅
君堂镇中安村民吴静梅(中)正带着儿子在农村淘宝服务站中挑选衣服和鞋子
84岁的冯求珠婆婆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显示的网购商品,感到十分惊奇
11月8日上午,恩平市恩城石井塘村突然响起一阵短暂的鞭炮声。汪桂花家原本安静的门口,很快变得人头攒动,热闹起来。这一天,是她为之操劳许久的农村淘宝石井塘村服务站正式运营的日子。
在开业现场,记者还看到了四位忙碌的年轻人,一问才知道,他们是恩平市首批农村淘宝合伙人。“我们四人运营农村淘宝服务站近1个月了,积累了很多经验,今天专门赶过来帮助汪桂花开业的。”来自圣堂镇三山村服务站的冯明赞告诉记者,之所以从20多公里外的地方赶过来,是因为他们和汪桂兰都分在同一个团队,队员有重要的事情,肯定要来帮忙,赶不过来的队员,也会通过“钉钉”沟通询问。
(一)是什么让他们返回家乡?
29岁的甄伟华是恩城锦岗村人。大学毕业后,他先在杭州的“艺术前沿”杂志社工作,专职摄影,后来辞职下海,去义乌搞服装批发。在义乌,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今年6月,他回家结婚,本打算结完婚再回义乌做生意的,但是,一个意外的消息,让甄伟华有了全新的人生规划。
“当时我无意间知道了农村淘宝合伙人招募的消息,在初步了解合伙人是做什么的之后,我非常兴奋,果断决定留在家乡。”甄伟华说,留在家里创业,为乡亲们服务,还能照顾父母,值得去闯一闯。
无独有偶,横陂镇横东村的钟幸存,竟然和甄伟华有着相同的境遇和选择。钟幸存此前一直在广州打拼,主要运营摄影网站。在收到农村淘宝合伙人的招募消息后,他也毅然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回到小山村创业。“我觉得,做农村淘宝合伙人,让我有一种亲情的回归。”钟幸存说,他回乡创业不仅父母高兴,还让他有了一种责任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乡亲一同致富。
甄伟华、钟幸存等人的加入,从一开始就昭示着恩平农村淘宝合伙人的构成将呈现出多元的趋势。恩平市农村淘宝服务中心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11月10日,恩平市已经正式上岗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农村淘宝合伙人共42人,这其中,年纪最大的38岁,最小的才21岁。他们当中,有大学生、归国华侨、退役军人、普通村民,也有曾在省内外工作过的互联网人士、经销员、厂长等。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在外面工作打拼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加入农村淘宝?根据我和这些合伙人的接触,感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在家门口创业。”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恩平区域负责人胡炳阳告诉记者,离家近,既能兼顾家庭、父母,又熟悉周边的环境,在这样的地方有互联网创业的机会,确实能吸引游子回家。
(二)从被怀疑到逐渐被信任
2015年10月10日,是恩平市电子商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恩平市首批37家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同时正式开业。当天,37家服务站总下单达4500多单,交易额超45万元。
首战告捷,让所有的合伙人兴奋不已。然而,在接下来开展宣传推广的日子里,几乎所有的合伙人都遭遇了同样的尴尬和沮丧。在沙湖镇沙湖圩农村淘宝服务站,合伙人谢景良给记者回忆了刚开始推广宣传的艰辛。“当时我拿着印有农村淘宝的宣传单张,到村民聚集的广场派发。第一次,不少村民拿到单张就直接扔到地上了,第二次拿到就放进口袋里,第三次拿到就对着你呵呵笑,不懂、抵触、误解的情况随时都能遇到。”谢景良说。
恩城米仓村服务站的合伙人梁祥胜更郁闷。“刚开始深入村里上门推广介绍的时候,有些村民表现出很怀疑的态度,以为是产品推销员,还有村民以为我是搞传销的,怎么解释都不相信你,当时真的非常沮丧。”梁祥胜说,其实我们是给老乡免费提供代购服务的,包括帮助他们筛选推荐性价比高的各类生活产品,代缴水电费,手机充值等等,下一步可能还会联合乡亲们一起努力,帮助他们在网上销售各类农产品。
郁闷归郁闷,沮丧归沮丧。服务站都开起来了,不可能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于是,这些合伙人开始想方设法,目的只有一个:让村民相信网购,并来到服务站下单。有的合伙人拉着自己熟悉的村民来到服务站说,你先网购一件几十元的产品,拿到东西后再和实体店的比比质量、价格;有的合伙人对村民说,你先看好想买什么产品,我垫钱购买,货到后你再检查,如果质量不好或者不喜欢,不要你给钱……
真诚的付出,总会有回报。冯明赞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他所在的三山村有一位村民,家里正在装修。冯明赞让他在农村淘宝上购买一件产品试试,刚开始,这个村民很谨慎,怕买到假货,好说歹说才订下了一台微波炉。等货到了一看,发现产品质量很不错,价格比实体店便宜不少。于是,这位村民就一发不可收拾,前前后后到冯明赞的服务站下了30多单物品,小到几十元的物件,大到电视、冰箱,总金额超过3.5万元。
记者走访了解到,从怀疑到信任,从新客户变成常客,类似冯明赞的这种遭遇,几乎每个合伙人都正在经历。很多村民的观念、意识也慢慢被合伙人的诚意、货真价实的产品所改变。
对恩平合伙人的遭遇,胡炳阳表现得很淡定:“这些合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推广宣传的经验不足,村民的认知也是逐步的,这是他们必须历练的一个过程。”
(三)要像打了鸡血一样去拼
目前,这些合伙人的收入主要来自农村淘宝上的商家给他们支付的佣金,根据不同的产品,商家给出的佣金比例也不同。仅上个月短短的20天,谢景良的佣金收入就超过3000元,再加上明星合伙人的奖金3000元,收入已经比较可观。
如果你觉得谢景良很轻松就把这些钱赚了,那就是想当然。见到谢景良是在沙湖镇成平村委会的小广场上,当时他正背着一个喷雾器教村民如何使用。给记者的第一感受,就觉得此人精力充沛,办事干练。
“早上7点钟起床,晚上差不多12点睡觉,躺床上了还要看一两个小时的‘钉钉’。”
“看这么久的‘钉钉’干嘛?”
“学习啊,阿里专门在‘钉钉’上给全国的农村淘宝合伙人建了一个群,里面每天都大量的信息、案例,很有用。”
“每天睡五六个小时不累吗?”
“不累,整天都处于兴奋状态,有人说我像打了鸡血一样。”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谢景良这么拼。有些没有主动去开拓的合伙人,其收入明显就要少很多。据了解,上个月,这些合伙人中,有的收入才1000多元,除去平时的开销,估计利润所剩无几了。采访中,也有合伙人表示收入偏少,开拓压力比较大,有些畏难情绪。
胡炳阳告诉记者,阿里巴巴对合伙人的考核看中三个数据:宣传覆盖面、渗透率以及新客户占比。这几个要素不是靠坐在家里等来的,而是要进村入户去宣传发动,开动脑筋去开拓。“我们实行的是‘选人不选点,固点不固人’的原则,按照市场规律优胜劣汰,业绩确实做不起来的,该淘汰的就要淘汰,创业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功,只有敢拼、敢闯的那些人才能笑到最后。”胡炳阳说。
据了解,为了让合伙人之间相互加强帮扶沟通,以强带弱,阿里巴巴还专门把恩平的合伙人根据片区组成团队,并给每个团队起了一个名称,比如恩城片区的叫星星战队,君堂片区的叫威武战队、圣堂片区的叫辉煌战队等。每个战队设立队长、政委、智多星等职务,队长管全面业务,政委管生活,智多星出点子,队员出力,大家相互协助,抱团发展。
“我们制定这种团队策略,也是希望在初期,让合伙人感觉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让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找到帮手,让更多的人坚持下去,最终看到雨后的彩虹。”胡炳阳说。
(四)他们还要做更大的“买卖”
在两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这样一个特别的细节:所有的农村淘宝服务站,除一个站外,其它都是由合伙人自己或者和家人一起打理站里的工作。而这个特别的服务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明星合伙人谢景良运营的。他在服务站里设置了3台电脑,聘请了两名专职人员,负责处理村民的订单以及他的个人淘宝店。
“我不能每天坐在站里等人上门,必须出去跑,开拓新客户。”谢景良说,当务之急就是提高服务站的覆盖面,做好自己的口碑,等这些做起来了,以后不愁没生意做。现在,谢景良的服务对象除了村民之外,已经拓展到了学校和企业。沙湖中心小学、育文中学的一些文体用具,全都委托谢景良在农村淘宝上代购。有的企业还委托他帮忙代购传送带、五金配件等。
和其它的合伙人相比,谢景良的生意已经铺得够宽了。可是,谢景良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他还有更大的“买卖”要做。
谢景良的哥哥开了一间大米加工厂,米质很不错,最近两兄弟合计了一下,决心配备专人来打理一个网店,专门在网上销售他们自制的沙湖大米。“淘宝对产品的品牌、包装要求都比较规范,我们计划组建一个电商团队,专门来包装大米,拿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放到网上卖。”谢景良说,等农村淘宝的农产品销售平台搭建好以后,他就会把自己的淘宝店关联过去,到时,可以让全国的农村淘宝合伙人帮他卖大米,市场潜力巨大。以后,有了自己的电商团队,还可以把恩平的马铃薯、簕菜、红薯等农产品进行包装上网销售。据悉,恩平牛江镇的一个种植大户找到谢景良,希望和他合作网上销售。
周解波告诉记者,此前和阿里巴巴沟通,计划借助这次“双11”在淘宝上推几款恩平的特色农产品,但是阿里巴巴对进入“双11”的企业网上销售资质和产品有着严格的要求,很遗憾目前恩平没有一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可以达标。下一步,政府会引导企业在食品安全认证、品牌包装等方面下功夫,争取尽快在大的电商平台上能够实现恩平特色农产品的销售。
除了网上代买,网上代卖之外,下一步,阿里巴巴还将为农村淘宝合伙人提供更多的平台和空间。胡炳阳介绍,下个月,农村淘宝将接入一种叫“旺农贷”的新业务,合伙人只需如实调研村民的经济收入,现场拍照收集资料上传,经过阿里巴巴专业评估审核通过后,贷款两个小时就能转到村民的账户上。此外,阿里巴巴还计划将农村淘宝接入阿里医疗、阿里旅游等服务,毫无疑问,这些农村合伙人将站在一个巨大的“风口”上,等待他们的还有更多更大的“买卖”去做。
对恩平市政府来说,借助农村淘宝,他们也在布局一盘更大的“电商大棋”。“农村淘宝是恩平发展电商产业的一个切入口,通过农村淘宝落地,提升恩平的电商氛围和意识,接下来还要把工业、旅游业接入到电商平台中去,形成一套完整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链,推动恩平的农产品、工业品、旅游产品走向国内外。”周解波告诉记者,恩平市政府还准备引进第三方金牌服务商,规划建设一个“恩平创谷”,提供免费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培训、技术支持等,帮助恩平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实现转型升级,加快电商人才孵化培养,努力带动更多青年实现创业梦想。
主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承办: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