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销存软件中的存货成本价到底该怎么算?
一、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3.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对出货成本进行个别计价,适合于对成本较敏感的企业,如大型医院,存货部门购入存货后,要由各部门领用,在成本核算较严格的情况下,各部门的领入成本直接和效益奖金挂钩,这时候必须对成本进行个别计价,即必须按照部门所需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计价。处理上,必须使用户既能录入数量,又能录入成本单价。该方法最接近会计上按成本进行计价的原则,但相对也比较复杂,即使采用计算机,工作量可能也比较大,适用于一般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格较高的产品。
4.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它是根据期初存货结存和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和进价成本,于月末一次计算存货的全月加权平均单价,以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成本。这种方法必须到月底才能获得成本价格,和计算机即时即得的管理特点相违背,因此没有采用其管理的必要性。
5.移动加权平均法:这种方法相对简单,在入库时,增加存货的库存量和库存额,在出库时库存额除以库存量即为单位成本。该方法是手工管理下非常繁琐的一种方法,但在计算机管理下却是程序设计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因此大多数软件供应商都把这种方法作为存货管理的主要方法。
7.毛利率法: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由计算机计算出上期毛利率,然后算出出货成本,用户只需录入数量。
[例]:某公司于2010年4月初A类库存商品60000元,4月购进50000元,4月销售收入121000元,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为11000元,上月该类商品的毛利率为20%,则4月已售商品和库存商品的成本计算如下:
4月销售净额=121000-11000=110000(元)
销售毛利=110000×20%=22000(元)
4月销售成本=110000-22000=88000(元)
库存商品成本=60000+50000-88000=22000(元)
8.零售价法:零售价法是指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和加权平均法一样的弊端,是一种由月末推算月初的管理方法,并不适合用计算机来处理。
二、几种方法优缺点:
先进先出法:优点是:容易理解,实物计价嘛,进来什么价,出去就什么价;与当前库存商品的实际价格最贴近,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库存金额。
“先进先出法”,系统使用一个队列来存放每次进仓的价格,出仓时从这个价格队列的尾部依次取出作为出仓时的成本价,整个体系看起来很完美地实现了先进先出的原则。可是,很快问题就出现了,当进出仓单据出错了,需要修改时就麻烦了。冲帐、删单、修改都会给这个队列体系带来严重的冲击,最终还是使用标准成本来做报表了。
移动加权平均法:手工情况下这种是最难的,但是在软件中它却是最简单,所以是软件中用的最多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建一个触发器,仓库流水表每进一笔就立即计算一次成本价,出仓时就取这个成本价,实现起来很简单。这个系统运行了很多年,用户量也非常大,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有一些认真的用户也把进出仓数据导出来,在电子表格中反复模拟,验证这个成本价是否可靠,最终的结论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没问题,特殊情况下可能会不准确。什么情况呢?删单。若已经出仓了,又反过来删除一部分进仓单据,就会造成重算的成本出现较大的误差。特别是最终库存量很少时,这种误差会累积到这几个剩余的货品上,使得库存金额不准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好设计了一个“同步”功能,定期重算一下仓库的成本价,算是一个事后补救措施吧。
加权平均法:也叫做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进仓时就用单据上的价格作为成本价,平时出仓时用标准成本价。到了月底结帐时,用上期结存和本期收入的加权平均价作为当月所有出仓单的成本价。出仓单上就有两个单价了,一个是当初的标准成本价,一个是结账时的当月加权平均价,两者的差额就直接计入材料采购差异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容错性好,平时进出仓时并没需要加权运算,所以冲帐、修改、删单都不会对最终的库存金额产生影响,库存金额的计算也相对准确。缺点是平时看库存报表时,有多种成本价,用户不好理解。现在发现的问题是转库单,它是一个仓库的出仓,同时又是另一个仓库的进仓,在进行加权运算时,会对最终的库存金额产生误差。
三、说在最后的话:
如何理解这种不一样呢?
它只会影响“当期”的利润,而不会对公司利润产生实际性的影响。计算毛利时,是用销售额减去成本额。若成本额算多了,毛利就会少,但同时仓库的库存金额也会多,而多出的这部分会被计入材料采购差异。反之,若成本额算少了,毛利就会多,同时库存金额就会少,少的部分也会入材料采购差异,整个公司的长期利润并不会有变化,只是在没有考虑材料采购差异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当期利润会受到影响。所以,有些公司会利用核算方法的这种特性来避税。
所以说,其实不必太在意存货成本价的核算方法,它既不会影响到与供应商的结算,也不会影响与客户的结算。比如:毛利率法、零售价法,这种就更“毛”了,完全是一种估算,仍被使用,就说明了成本价的这种内部管理属性。
最后说一句,有条件用“个别计价法”的话,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但是请注意前面的描述:即使采用计算机,工作量可能也比较大,适用于一般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格较高的产品。
推荐阅读
原创:存货成本到底是什么东西?
[图片]财友vitamin问:“上图圈示的‘库存影响’到底是什么意思?”财友lcarewing问:“存货成本我一直搞不懂!饭饭老师,能说一下存货成本到底是怎…
432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到底该怎么用?
最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从银行把2019年手续费支出的发票开回来了。为什么说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呢,找支行开,支行办事人员支支吾吾说这个都没开过,后面和领导沟通说…
1,824
【涨姿势】中秋节发月饼挺好,但是,税该怎么缴…
【涨姿势】中秋节发月饼挺好,但是,税该怎么缴?中秋佳节将至,在这传统的节日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此时向员工表达关怀,月饼是绝佳的选择。小小的月饼,承载着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