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宁波市奉化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已经区政府同意,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月13日

宁波市奉化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为贯彻落实《“2022-2025”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2021〕114号)、《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浙美丽办〔2022〕20号)、《宁波市“2022-2025”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甬政办发〔2022〕57号)要求,深入推进全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坚持减污降碳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体推进,强化顶层设计,构建部门齐抓共管、多跨协同、权责明确的工作体系。

导向清晰、五废共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破解五大类固体废物在污染防治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因地制宜设置治理任务、措施等,全面提升治理能力。

数字驱动、智慧管理。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全方位重塑管理方式、治理方式和服务方式,提高固体废物高效智能管理水平。

理念先行、全民共建。坚持普及“无废”理念,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良好建设氛围。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奉化区力争获评省级五星级“无废城市”。全区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着提高,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证,收集转运体系全面覆盖,数字化治理能力大幅提升,“无废”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无废城市”建设达到全国、全省领先水平,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源头减量治理行动

3.推广实施绿色农业。加快推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完善农牧对接“一县一案”,统筹推进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农牧对接体系建设,鼓励规模猪场采取农牧结合的养殖模式,重点打造绿色低碳与种养循环相结合的新型循环农业示范体。推行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施用。建设“肥药两制”改革精准管控系统,建立“肥药两制”改革生产主体的“一户一档”数据库。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零增长。(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4.大力推广绿色建造。新改扩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执行建筑垃圾限额排放标准。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提倡绿色构造、绿色施工、绿色装修,推广使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材。优化桩基选型,实施泥浆集中固化。到2025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0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5%。严格落实建设单位建筑垃圾减量化首要责任,将建筑垃圾减量化纳入文明施工内容。(牵头单位:区住建局;配合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综合执法局)

5.加快落实快递绿色包装。开展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推广订单快递、入厂物流、仓配一体、逆向物流等服务新模式。开展可循环使用快递包装应用试点,提高快递包装回收量。全面推广应用45mm以下“瘦身胶带”和免胶带纸箱,减少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和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快递行业废包装产生量实现零增长。(牵头单位:区交通局;配合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6.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深入开展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行动,推进江河湖海塑料垃圾清漂行动,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加大塑料废弃物分类收集力度,完善可降解塑料垃圾回收体系与末端处理机制,推动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构建城乡一体的多元共治体系。在前期禁限塑工作基础上,到2023年底,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农贸市场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餐饮外卖领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区宾馆、酒店、民宿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到2025年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实施范围覆盖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农村地区的农贸市场和餐饮外卖领域。(牵头单位:区发改局、区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经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广旅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执法局、区交通局、区科技局)

(二)完善收集转运规范制度

7.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评估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加快推进环卫设施改造,统筹实施中转站、转运车辆等配套设施改旧建新,提升收运功能,将分类运输车辆逐步接入市级垃圾分类管理平台。到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区商务局)完善有害垃圾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的有害垃圾投放、收运、处理台账登记制度。(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配合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完善装修(大件、绿色)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扩大收运覆盖面。(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四分四定”分类处置体系,推进农村可回收网点与城市回收体系对接,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76%,完成200个农村垃圾智分类试点,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省级示范村11个。(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商务局)

8.优化工业固废收运分拣体系。落实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分类管理、贮存制度。加快推进一般工业固废服务体系覆盖范围,探索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优化收运体系,持续提升收运企业处理水平。探索建立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运工作评价标准,研究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收运单位考评办法。(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

9.健全危险废物收运服务体系。完善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统一收运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收运服务企业帮助、指导、提升小微企业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源头分类、包装、暂存等规范化管理制度和措施。(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完善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制度,强化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工作,到2025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100%。(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健全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检测机构实验室和汽修企业等社会源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交通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

10.提升农业固体废物收储运体系。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农业固体废物收储运体系。遵循分类收运、就地消纳、综合利用、集中处置原则,完善农民可接受、易操作的秸秆分类收运体系,完成4个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建设。鼓励农资供销系统建立以农资连锁店为主要依托的废旧农资回收网络,引导回收主体对农药包装物、废旧农膜等进行分类收集处置,建立回收信息台账。推广应用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膜,组建地膜回收作业专业组织,采取以旧换新、政府补贴、有偿回收等激励制度,扩大回收覆盖面。到2025年,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建立健全动物医疗废物统一收运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动物医疗废物回收处置的政策支撑和组织监管体系。(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供销社;配合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

11.完善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实行建筑垃圾五分类资源化处置,细化建筑垃圾分类体系,严格落实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积极推进建筑垃圾就地就近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垃圾处理方案备案、建筑垃圾道路运输单位处置核准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通过建筑垃圾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全面实行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全方位掌握建筑垃圾源头产生量、清运量、末端处理处置量、资源化利用量等数据,强化统计分析,研判建筑垃圾量变化趋势,完善全过程管理。(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配合单位:区住建局、区交通局、区水利局)

(三)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12.加快推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推广“搭把手”等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回收平台。探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再生资源收运“三网融合”,重点推动世行贷款二期全品类生活垃圾智能回收箱扩面升级。提升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着力打通堆肥、沼渣等产品应用渠道。到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量增长率保持正增长。(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综合执法局、区生态环境分局)以废弃灯管、废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废旧物资为重点,加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废旧产品回收体系建设。到2025年,产品类废物回收体系覆盖率达到100%。(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经信局)

13.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开发应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技术,探索废钢铁、废有色金属、报废机动车、退役光伏组件、废旧家电、废旧电池、废旧木制品、废旧纺织品、废塑料、废橡胶等低值固体废物分类利用技术,加强废钢渣、铸造废砂等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推广,培育综合利用骨干企业,促进资源利用规模化和产业化。(牵头单位:区经信局、区科技局、区生态环境分局)

14.提升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抓好奉化作为省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县的工作,扎实落实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工作。积极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综合利用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有机结合,加大秸秆资源化利用先进技术和新型市场模式的集成推广,统筹推进全区秸秆资源化产业发展。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保持在96.5%以上。鼓励肥料、农药生产企业使用大容量包装物及易处置利用的包装物。加强堆肥场、粪污集中处理中心等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长效运维,推广沼液浓缩利用和配送模式、有机肥集中处理模式,示范推广“稻虾轮作”“茶羊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和农作制度,促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全面实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农业政策性保险联动机制,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监管机制。规范染疫畜禽以及染疫畜禽排泄物、染疫畜禽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等病害畜禽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到2025年,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

15.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动建筑垃圾精细化分类分质利用,促进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标准体系,提高再生产品质量。鼓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制品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中应用,在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中优先应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积极开展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国家试点建设,以政府投资项目示范引领,推动建材和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到2025年,进一步提高建筑垃圾用于基坑回填、筑路施工、土地整理、绿色覆土等直接利用比例,再生建材利用比例达到15%,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区财政局、区综合执法局;配合单位: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四)推进处置设施提质增效

16.推进处置能力建设。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行动,制定“一场一策”治理方案,着力解决渗滤液处理、臭气防治、防渗等突出问题。(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配合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推进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等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减少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到2025年,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率控制在5%以下。(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区综合执法局)

17.推进处置保障体系。推动生活垃圾焚烧等行业设施协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完善协同处置运行机制,基本实现全区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需求与处置能力相匹配。(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综合执法局)对标“排放清洁、技术先进、外观美丽、管理规范”的要求,开展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提档升级,到2025年,提档升级完成率达到50%,培育1家以上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领跑企业。(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建立涉疫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置“平战”快速转换机制,提升涉疫废物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应急处置需求。(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交通局、区综合执法局)

(五)推广数字智治监管模式

18.贯通数字化监管平台。充分对接浙江省“无废城市在线应用”、宁波市“1个综合管理服务应用+9个业务核心应用+N个多跨场景应用”体系,形成全流程、全链条式监管机制和监管体系。2023年,完成系统所需数据归集,定期更新数据。(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局、区综合执法局)

19.提升数字化监管服务能力。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车辆出入口、贮存仓库内部和出入口、主要装置、有毒有害气体和温度探测报警装置等点位安装具备AI抓拍功能的在线监控视频装置。全面应用“浙固码”,实行“产生赋码、转移扫码、处置销码”,到2025年,新增“浙固码”应用覆盖企业达到市级要求,全面提升危险废物闭环监管能力。(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对接宁波市“机动车维修协同服务”场景应用,推广智能化储废容器,实现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全过程数字化监管。(牵头单位:区交通局;配合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

(六)提升高效监管执法能力

20.加强固体废物全流程监管。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到2025年,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电子台账制度,加强对固体废物源头分类、中间转运、末端处理的全面精细化管理。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体系,推动将工业固体废物重点产生单位和利用处置单位纳入环保信用管理。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环境监管模式,建立健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加快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核发,督促和指导企业全面落实固体废物排污许可事项和管理要求。(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

21.强化固体废物执法能力。深入开展固体废物方面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行动,推进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农业农村局)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协调联动。(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区法院、区检察院)强化危险废物运输企业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未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从事危险废物运输的行为。(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加大对违法企业和个人在信用、税收、金融等方面的联合惩戒,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形成高压震慑态势。(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区税务局、人行奉化支行)

(七)强化典型示范宣传引领

三、保障措施

附件:1.奉化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清单(2022-2025年)

2.指标说明

附件1.

奉化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清单(2022-2025年)

附件2

指标说明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

(1)指标解释:指纳入固体废物申报登记范围的工业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该指标是用于促进全面降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的综合性指标。

(2)计算方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增加值。

2.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

(一)指标解释:指纳入固体废物申报登记范围的工业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的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该指标是用于促进全面降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的综合性指标。

(二)计算方法: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工业增加值。

3.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业企业占比

(1)指标解释:指需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工业企业中,按《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指南》(环办科技〔2018〕5号)要求通过审核评估的工业企业数量占比。

(2)计算方法: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业企业占比(%)=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工业企业数量÷需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工业企业数量×100%。

4.开展绿色工厂建设的企业数量

(2)计算方法:按实际开展绿色工厂建设数量计。

5.开展循环化改造、绿色低碳建设的工业园区数量

(1)指标解释:指开展循环化改造工业园区或绿色低碳园区建设数量完成年度任务。

(2)计算方法:按实际开展循环化改造工业园区数量和绿色低碳园区建设数量计。

6.绿色矿山建成率

(1)指标解释:指应当建设绿色矿山中完成绿色矿山建设的矿山数量占比。绿色矿山指纳入全国、省级、市级绿色矿山名录的矿山。该指标用于促进降低矿产资源开采过程固体废物产生量和环境影响,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矿业转型与绿色发展。

(2)计算方法:绿色矿山建成率(%)=完成绿色矿山建设的矿山数量÷应建矿山的数量×100%。

7.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降低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强度

8.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1)指标解释:全区光伏、风电、水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2)计算方法:按实际完成情况计。

9.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2)计算方法: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新建绿色建筑面积总和÷新建建筑面积总和×100%。

1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1)指标解释:指全区城镇当年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该指标用于促进装配式建筑应用,推动城市建筑垃圾源头减量。

(2)计算方法: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全区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总和×100%。

11.生活垃圾清运量

(1)指标解释:指辖区范围内收集和运送到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生活垃圾数量。该指标用于促进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2)计算方法:按实际收集和运送到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生活垃圾数量计。

12.易腐垃圾分类收集清运量占比

(1)指标解释:指城镇范围内易腐垃圾分类收集量占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生活垃圾清运量的比例。

(2)计算方法:易腐垃圾分类收集清运量占比(%)=城镇范围内易腐垃圾分类收集量÷(易腐垃圾+其他垃圾生活垃圾)清运量×100%。

13.城镇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1)指标解释:指城市城区和县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

集、分类运输的小区数量占比。该指标用于促进各地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市区全覆盖。

(2)计算方法: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的城市居民小区数量÷城市居民小区总数×100%。

14.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1)指标解释:指建制镇、乡和镇乡级特殊区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行政村数量占比。该指标用于促进各地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乡村全覆盖。

(2)计算方法: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的行政村数量÷市域范围内行政村总数×100%。

15.企业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比例

(1)指标解释:指寄递企业严格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采购包装材料占所使用包装材料总量的比例。

(2)计算方法:企业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比例(%)=企业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量÷包装材料总量×100%。

16.快递循环中转袋使用比例

(1)指标解释:指快递循环中转袋使用数量占快递中转袋总数的比例。

(2)计算方法:快递循环中转袋使用比例(%)=快递循环中转袋使用数量÷快递中转袋总数×100%。

1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1)指标解释: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的比率。该指标用于促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减少工业资源、能源消耗。

(2)计算方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当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00%。

18.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1)指标解释:指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的比率。该指标用于促进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减少工业资源、能源消耗。

(2)计算方法: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当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00%。其中,无机类危险废物(HW17、HW18、HW22、HW23、HW24、HW25、HW26、HW27、HW28、HW46、HW48)进入水泥窑协同的,可计入综合利用量;其余危险废物进入水泥窑的不计入综合利用量。

19.秸秆收储运体系覆盖率

(1)指标解释:指城市纳入秸秆收储运体系的行政村占比。该指标用于促进提高秸秆收集水平,有助于推动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2)计算方法:秸秆收储运体系覆盖率(%)=纳入秸秆收储运体系的行政村数量÷市域范围内行政村总数×100%。

2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

(1)指标解释: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等设施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占畜禽规模养殖场总数的比例。委托粪污处理中心全量收集处理、有协议且正常运行的,可视为已配套粪污处理设施。

(2)计算方法: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等设施的畜禽规模养殖场÷畜禽规模养殖场总数×100%。

21.秸秆综合利用率

(1)指标解释:指秸秆肥料化(含还田)、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总量与秸秆可收集资源量(测算)的比率。该指标用于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实现部分替代原生资源。鼓励各地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2)计算方法:秸秆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量÷秸秆可收集资源量(测算)×100%。

2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

(1)指标解释: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量与畜禽粪污总量的比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量根据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确定。该指标有助于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各地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2)计算方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量÷畜禽粪污产生总量(测算)×100%。

23.农膜回收率

(1)指标解释:指农膜回收量占使用量的比例。该指标用于促进提高农膜回收水平。

(2)计算方法:农膜回收率(%)=农膜回收量÷农膜使用量×100%。

24.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

(1)指标解释: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量占产生量的比例。该指标用于促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2)计算方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量÷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量(测算)×100%。

25.化学农药施用量亩均下降幅度

(1)指标解释:指当年亩均化学农药施用量与基准年相比下降的幅度。该指标用于促进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

(2)计算方法:化学农药施用量亩均下降幅度(%)=(基准年亩均化学农药施用量-评价年亩均化学农药施用量)÷基准年亩均化学农药施用量×100%。

26.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氮肥)

(1)指标解释:化肥利用率(氮肥)是当季作物从所施用的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肥料中该种养分总量的百分数,且根据农业农村部的要求、结合我省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目前我省主要测算水稻、小麦上的氮肥当季利用率。

(2)计算方法: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氮肥)(%)=(氮磷钾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无氮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氮肥施入量×100%。

27.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

(1)指标解释: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量占建筑垃圾产生量的比率。根据《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381号)和《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浙建〔2021〕14号),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指城市建筑垃圾直接利用和资源化利用,利用形式主要包括以建筑垃圾为原料加工制成再生材料和制品,以及建筑垃圾直接用于土方平衡、林业用土、环境治理、烧结制品、回填等。该指标用于促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2)计算方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量÷建筑垃圾产生量(估算)×100%。

28.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1)指标解释: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指城镇范围未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和填埋设施进行处理的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的数量,占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比例。该指标用于促进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水平。农村生活垃圾回收率用率指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中再生资源实际回收量占可回收量的比重。

(2)计算方法: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城镇范围内未进入焚烧或填埋的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生活垃圾总量×100%;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中再生资源实际回收量÷可回收量×100%。

29.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量增长率

(1)指标解释:指当年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量相对于基准年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量的增长率。生活源再生资源类别包括报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橡胶、废纺织等。该指标用于促进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2)计算方法: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量增长率(%)=(评价年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量-基准年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量)÷基准年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量×100%。

30.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回收率

(1)指标解释:指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的回收量与可回收物产生量的比率。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主要指未经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输液瓶(袋)。该指标用于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的回收水平。

(2)计算方法: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回收率(%)=可回收物回收量÷可回收物产生量×100%。

31.车用动力电池、报废机动车等产品类废物回收体系覆盖率

(1)指标解释:指纳入车用动力电池、报废机动车等回收体系的产品类废物产生单位(汽车销售、维修企业等)数量占产品类废物产生单位总数的比例。该指标用于促进产品类废物的收集回收,有助于提升产品类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2)计算方法:车用动力电池、报废机动车等产品类废物回收体系覆盖率(%)=纳入产品类废弃物回收体系的产生单位数量÷产品类废物产生单位总数×100%。

32.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率

(1)指标解释:指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与基准年相比下降的幅度。该指标用于促进减少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提高工业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2)计算方法: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率(%)=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100%。

33.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

(1)指标解释:①是指纳入我省医疗废物“小箱进大箱”收运管理范围(包括城镇和农村),并由持有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进行处置的医疗卫生机构占比。该指标用于促进提高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能力。“小箱进大箱”是指持有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和所有小箱点医疗机构签订处置协议,并委托大箱点医疗机构代为收集医疗废物的情形。②是指各地涉疫废物管理水平。

(2)计算方法:①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纳入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的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②各地涉疫废物管理水平按涉疫废物管理指数评估。

34.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

(1)指标解释:指纳入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的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建设期间可以高校及研究机构实验室、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第三方社会检测机构实验室、汽修企业为主)数量占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总数的比例。该指标用于促进提升社会源危险废物的收集处置能力。

(2)计算方法: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纳入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的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数量÷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总数×100%。

35.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

(1)指标解释:指当年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量占当年医疗废物总产生量的比例。

(2)计算方法: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当年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量÷当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总产生量×100%。

36.动物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

(1)指标解释:辖区内开展动物医疗废物处理的动物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占产生单位总数的比率。其中:动物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主要包括动物饲养场、动物诊疗机构、兽医实验室、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组织。

(2)计算方法:动物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纳入收运处置体系的动物医疗废物产生单位数量÷产生单位总数×100%。

37.小微产废单位危险废物收运覆盖率

(1)指标解释:指辖区内危险废物年产量在20吨及以下的企事业单位纳入统一收运体系的数量与危险废物年产量在20吨及以下的企事业单位总数的比值。

(2)计算方法:小微产废单位危险废物收运覆盖率(%)=危险废物年产量在20吨及以下的企事业单位纳入统一收运体系的数量÷危险废物年产量在20吨及以下的企事业单位总数×100%。

3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下降幅度

(1)指标解释:指当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与基准年相比下降的幅度。该指标用于促进减少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

(2)计算方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下降幅度(%)=(基准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评价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基准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100%。

39.完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含尾矿库)综合整治的堆场数量占比

(1)指标解释:指完成综合整治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含尾矿库)占比。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指我国各工业领域在生产活动中年产生量在1000万吨以上、对环境和安全影响较大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和电石渣等。该指标用于促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的规范管理。

(2)计算方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整治完成数+尾矿库环境整治完成数+尾矿库安全治理完成数)÷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含尾矿库)综合整治的年度目标。

4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体系企业覆盖率

(1)指标解释:辖区内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企业纳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体系的数量与应纳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体系企业总数的比值。

(2)计算方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体系企业覆盖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企业纳入统一收运体系的数量÷应纳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体系企业总数(基数以二污普数据为参考)×100%。

41.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

(1)指标解释:指采取焚烧、化制等工厂化方式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病死畜禽数量占病死畜禽总数的比例。该指标用于促进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

(2)计算方法: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集中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畜禽数量÷病死畜禽总数×100%。

4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指标解释:指辖区内无害化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数量占辖区内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百分比。

(2)计算方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辖区内无害化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数量÷辖区内生活垃圾产生总量×100%。

43.城镇和工业污泥无害化处置率

(1)指标解释: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指无害化处置的城镇污泥量与城镇污泥总产生量的比率;工业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指无害化处置的工业污泥量与工业污泥总产生量的比率。

(2)计算方法: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无害化处置的城镇污泥量÷城镇污泥总产生量×100%。工业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无害化处置的工业污泥量÷工业污泥总产生量×100%。

44.“无废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政策性文件及有关规划制定

45.“无废城市”建设协调机制

46.“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绩效考评情况

(1)指标解释:指将“无废城市”建设重要指标及成效纳入区(县、市)年度绩效考评情况。该指标用于推动“无废城市”建设任务有效落地。

47.“无废细胞”建设的单位数量

(1)指标解释:指按照“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开展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社区、村镇等单位数量。该指标用于促进“无废细胞”推广建设,推动实现绿色生活和绿色生产方式。

48.“无废城市”建设项目投资总额

(2)计算方法:投资总额=财政投入+其它投入。

50.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率

(1)指标解释: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数量占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总数的比例。该指标用于促进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2)计算方法: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率(%)=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数量÷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总数×100%。新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申领之日起6个月内不计入“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总数”。

51.“无废城市”绿色贷款余额和绿色债券存量

(1)指标解释:指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支持“无废城市”建设的绿色贷款余额和绿色债券存量。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18〕10号)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订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19〕326号)建立的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绿色贷款包括支持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等的贷款。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关于印发〈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的通知》(银发〔2021〕96号),绿色债券是指将募集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产业、绿色项目或绿色经济活动,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52.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关键技术工艺、设备研发及成果转化

53.五大类固体废物监管联网覆盖率

(1)指标解释:指“无废城市在线应用”平台里五大类固体废物监督管理子系统和核心数据的联通覆盖情况。

54.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

(2)计算方法:经营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合格率=(经评估达标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数量+0.7×经评估基本达标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数量)÷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总数量。

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合格率=(经评估优秀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数量+0.7×经评估良好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数量+0.4×经评估合格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数量)÷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抽取总数量。

55.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立案率

(2)计算方法: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立案率(%)=地区范围内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立案数量÷地区范围内所有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线索数量×100%。

56.涉固体废物信访、投诉、举报案件办结率

(1)指标解释:指地区涉固体废物环境信访、投诉、举报案件中,经及时调查处理、回复的案件占比。该指标用于促进各地做好固体废物信访、投诉、举报案件的应对和处理。

(2)计算方法:涉固体废物信访、投诉、举报案件办结率(%)=及时调查处理、回复的涉固体废物案件数量÷地区涉固体废物信访、投诉、举报案件数量×100%。

57.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案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覆盖率

(1)指标解释:指对城市辖区内年度发生的符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条件的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案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覆盖率。该指标用于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全面推进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2)计算方法: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案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覆盖率(%)=对年度发生的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案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数量÷年度发生的符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条件的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案件总数×100%。

58.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程度

(1)指标解释:社会公众和企业方面对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情况的评价,包括认知度、参与度、满意度、信心度、获得感和意见建议等方面。

THE END
1.中国农药数字监督管理平台,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下载及使用简介打开电脑浏览器,在百度上输入"中国农药数字监督管理平台" 打开页面显示如下: 点击继续浏览(上图指示处),允许访问。(如有杀毒软件可关闭或卸载) 点开"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点开指示处下载软件 点"运行" 继续点:下一步/安装/完成 点:确定/确定/同意 https://www.meipian.cn/1iwgcyuq
2.中国农药数字监督管理平台“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正式上线本网讯:为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相关规定,回应有关方面需求,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根据中国农药数字监督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平台开发建设了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免费供农药经营单位使用。本系统基于权威、及时的农药管理基础数据支持,注重购销操作的易用性、便捷性,可辅助经营单位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方便建立电子化采购及销售http://www.icama.org.cn/zgnyxxw/zwb/detail/16352
3.乐销药乐销药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是一款农资管理软件,为农资经销商提供标准化的农药电子台账、建立农药台账。作为中国农药管理信息平台、农药监管信息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指定农药电子台账系统,农销乐完全不同于传统进销存软件,与中国农药信息网接轨的同时,将巧妙的设https://www.lexiao123.com/
4.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下载安装登录方法(一)重要提示:如果商户在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上注册资料信息有误,请找当地农业审批部门把注册信息删掉,重新注册! 一、【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 下载 1、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https://www./portal/homepage/index.do 进入“中国农药数字监督管理平台”网站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34832695_946200823.shtml
5.云南农药数字监管平台上线神州信息助力打造全国首个省级农药平台“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实现了云南省农药生产、经营、监管的信息化管理,将全面提升农药监管水平。它由农药基础数据平台、农药信息查询系统、农药监督服务系统、农药追溯管理系统、农药行业监测系统、农药“一张图”服务系统等“一平台五系统”构成。同时,配套开发了企业应用端和监管端APP,便于使用。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1281035560014.html
6.中国农药数字监管平台“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可免费使用但是,有的农资朋友却非常郁闷,因为他们当地说要购买指定的农资电子系统才能申请到《农药经营许可证》,还有的地方打着国家要监管的名义强制要求大家购买。 中国农药信息网报道称,为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相关规定,回应有关方面需求,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根据中国农药数字监督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平台开发建设了“农资进销http://www.saomage.com/cn/h-nd-126.html
7.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数字农药监管平台农药经营电子台账管理系统商品信息 建设成效 江苏省数字农药监管平台采用数字化手段,将24家农药登记试验单位、184家农药生产企业、2万家农药经营门店、种植大户和专业化合作服务组织等使用者纳入统一监管平台,省市县农药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全省农药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等全流程业务监管,构建完善集农药行业数据采集、汇总、https://www.gagogroup.cn/jsssznyjgpt_1200
8.《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全文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全面赋能农业细分行业,种植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数据开放共享服务更加完善;养殖场直连直报系统实现横向互联、省部互动,养殖技术线上指导服务广泛开展;渔业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加快,产销对接平台逐渐普及;数字化育种平台成功应用,种业大数据管理基础不断夯实;农机装备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https://xczx.nwsuaf.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9.系统主要控制技术10篇(全文)检查管理功能。数字化指控系统不但具有对战斗空间的部队和装备管理功能, 而且对信息数据库和文电等资源具有较安全的管理能力, 其提高了武器系统之间的协调能力、军兵种之间的协调作战能力、对单兵的协调与控制能力, 而且提高了定位导航及位置监控能力以及信息检测、提取、故障诊断等能力。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v56zstdg.html
10.重点工作工作计划未进行评价的供电单位下半年安排专家组查评。完成调度中心安全性评价,有效实施对主网系统的评价和诊断。 7、严肃调度纪律,监督落实电网运行规程,维护电网生产运行的统一调度。 各级调度部门要严格执行电网运行规程的要求,健全电网事故防范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并网调度协议的监督管理,寻求对并网发电厂监管的途径、办法。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jh/20210829191812_4063898.html
11.山东农药生产经营企业数字统计填报系统app下载1、应用于山东省农药经营企业的数据填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功能齐全、数据安全等特点。 2、山东农药生产经营企业数字统计填报系统可以帮助农药经营企业快速、准确地填报数据,助力规范农药经营信息填报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并实时监控监督。 3、这款系统是专门为农业行业设计的,提供农药生产经营数据填报服务的应用平台。 http://www.yisusoft.com/down/61376.htm
12.农药电子台账首选品牌农资电子台账数字管理平台农销乐(乐销药)是首屈一指的农资软件提供商,已成功帮助中国10万农资店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帮助您了解每个客户、每种产品的收益、哪个产品卖的最好,经营细节一目了然,让农资生意变简单!农销乐农药电子台账是一款农资管理软件系统,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农资电子台账、农https://www.nongxiao123.com/news.html
13.浙江近70家事业单位正在招聘!一大批岗位等你来杭州新闻中心(五)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数字传媒中心:主要职能是承担省局新闻宣传服务,相关政务信息、新闻发布,全省系统重大宣传活动策划实施,《市场导报》编辑出版和发行,省局所属公益性电视栏目的编辑制作推广,公示、公告发布服务;省市场监管数字化转型规划、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制定实施,局机关信息化基础设施、系统软https://hznews.hangzhou.com.cn/chengshi/content/2020-07/06/content_7768554_0.htm
14.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加强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地要依托“广西农药数字监管平台”,做好数据采集、管理与分析工作,通过系统数据掌握主要农药产品的价格趋势及价格变化。要加强对农药经营门店的监督检查,严格审查农药经营许可申请、延续,确保经营门店将农药进、销、存情况录入“广西农药数字监管平台”。力争达到“三个100%”目标,即农药经营单位100%建立电子台账并接入http://law.foodmate.net/rule/show-221583.html
15.农产品质量监管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主要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协调,实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对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等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政策指导与监督,以及风险信息沟通与公开:农林水产省主要负责生鲜农产品及其粗加工产品的安全性,侧重于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环节;厚生劳动省负责其他食品及进口食品的安全性,侧重于食品进口和流通环节。农药、兽药http://www.longzhousoft.com/jjfa/showproduct.php?id=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