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下的种业,品种更多、产量更高
参会人员在托普云农展台前了解自动分样数粒仪。记者石美祥摄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种质资源是现代种业发展的基础。在为期两天的全国种子双交会上,大家抱着同样的共识:“智慧化是未来农业、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才能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农民?在展会上,记者看到了科技赋能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更多可能。
这些品种让种业更丰富
两日的展览中,隆平高科的登记表上密密麻麻填满了意向客户的联系方式,大家咨询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种子繁育与种植、引种推广、品种代理等方面。此次参展,隆平高科还展出了“高产+优质型”飓两优8612、超高产抗倒型玮两优8612等杂交水稻品种,希望能与更多种子企业和种业专家展开经验交流,研发出更多适合我国的水稻新品种。
闽宁种业协作展示区内,“闽宁1号”水稻新品种被观众们团团围住,这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携手福建农业专家共同培育出的适宜在西北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
这些产品让种子更高产
种子质量好不好,发芽率、精度都是硬指标,每当有新品种出现,这都是它们要回答的“必考题”。“传统表型测量通常用手摸,用牙咬,不仅工作量大,还会产生很大误差。”该公司销售总监官万红介绍,作为集自主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致力于农业科研仪器、分析仪器研发生产的企业,托普云农推出多品类的植物表型仪器,可对小麦、玉米、水稻、植物根系、植物光谱等进行表型数据采集与分析,能更高效、更精确地帮助客户开展测量和分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如何判断一颗种子能否健康成长?以托普云农的人工智能气候室为例,它可以模拟和调控植物生长的各种环境因素,实现植物生长过程的自动化动态图像记录,用于植物育种、生长、逆境实验等,可广泛应用于科研领域。
在北农(海利)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的展台上,五颜六色的作物颗粒,同样引人注目。“这些是被不同效果的种子处理剂浸泡过形成的种子包衣。”该公司西南片区业务负责人宋棕学告诉记者,将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等品类按一定比例均匀包覆在种子表面形成的种衣剂,不仅能为种子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还能有效防治病虫害,保护作物种子健康生长。
这些技术让行业更智慧
有了优质基因后,种子的生长同样需要百般呵护。随着卫星遥感、5G、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中国各行业迎来数字化变革,好品种的培育也迎来了加速度。
在种业龙头企业、隆平高科展区的数字大屏上,记者看到了智慧育种的新图景。
良种的研发加速令人欣喜,良种的生产加工同样发展迅速。从传统人工赶粉、背负式喷雾施药,到如今植保无人机、自动驾驶拖拉机、无人插秧机、无人联合收割机等智能化农机的广泛应用,观众陈先生感慨:“近年来智慧农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让人们见识到了更多新兴技术。”
全国农机化作业水平的持续提升,也让托普云农有了更多开拓方向。“现在很多农机只适用于平原地带,而丘陵山区的耕地往往因地形复杂、分布零散,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官万红告诉记者,公司正持续开展科技研发,向丘陵山地耕地全程机械化耕作的痛点、难点发起挑战。(记者吴桦真陈君沂)
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承办:福州市数据管理局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GoogleChrome浏览器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