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严打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农资防虚假广告误农

通知强调,强化生产源头监管。要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源头治理,完善以随机抽查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依法对区域内重点生产企业加强监管,重点查处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非法添加违禁物质与隐性成分、无证生产或擅自受托生产等违法行为。对近年来市场监管发现有问题的、农民投诉的和维权企业举报的企业,要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监管频率和抽查力度。集中整治行业性、区域性制假售假问题,坚决打击无证照生产的“黑作坊、黑工厂、黑窝点”。探索研究产业宏观调控有关措施,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根本好转。

通知要求,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重点是检查产品的真实性、质量状况及非法添加行为。发现不合格产品线索的,要按照“检打联动”原则,及时移交执法部门,依法予以查处,并深挖假劣农资制售源头。涉及其他地区、行政管理部门的,要及时依法移交。重大质量问题要及时通报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各地要根据农时季节和本地农资使用特点,制定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并依法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查结果。不合格产品已流入市场的,要及时查清去向,并发布农资消费警示信息,采取下架、退市、收回等强制措施,严防假劣农资流入农业生产领域。

通知要求,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各地各部门要突出在春耕、三夏和秋冬种等重点农时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农业部门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具、渔船救生设备等产品为重点,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公安机关继续侦办制售假劣农资大要案,作为“打四黑除四害”工作的重要内容。工商部门继续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集中整治问题多、易反复、风险隐患较多的经营场所和品种。

通知强调,质检部门继续严格化肥、农药等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深入开展农资打假“质检利剑”行动,推动农资区域整治工作。工信部门继续深入开展化肥农药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农药生产企业核准(延续核准)和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的颁(换)发,打击取缔未取得农药生产资质的地下工厂,扎实推进磷铵、合成氨等行业准入工作。农业、公安、工商部门继续组织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同时启动重点监管地区制假售假专项治理打击行动,严厉打击种子侵权假冒等违法犯罪行为。

通知要求,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要适应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资营销方式转变的新形势,调整监管思路,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下沉监管重心,延伸农资监管工作触角。支持构建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农资连锁经营、农资合作社、企业直销直供等新兴经营业态发展,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覆盖率。工商部门要引导农资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大力培育农资经营示范店。

通知要求,供销合作社要继续着力推进农资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示范,探索建立农资质量追溯,加强农资流通行业标准化和诚信建设,推进行业健康发展和诚信经营。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民购买使用农资的服务指导,引导农民理性购买、科学使用农资。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从事集中育秧、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经营性组织,要加强管理指导。

通知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实施农资产品条码、二维码等追溯码标识,建设集信息采集、信用评价、动态监管、快速反应于一体的农资打假与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广泛应用物联网、电子标签、二维码等现代技术手段,推进农资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努力实现农资产品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质量可控制,责任可追溯,切实提高监管效能。加强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综合利用监督抽查、执法检查、投诉举报、群众调查等信息,全面开展农资经营企业诚信评价,建立并完善信用信息披露、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用监督等运行机制。

通知强调,创新宣传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资打假工作措施、进展和成效,宣传诚信企业,曝光制假售劣等农资打假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资打假工作的良好氛围。开展农资从业人员培训和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农资生产经营者的质量责任和诚信守法意识。在农资购买使用高峰期,要组织力量深入到农村基层,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活动,普及农资法律法规,传授识假辨假知识,提高农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增强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勇于履职,勇于担当,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要以基层执法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农资打假执法体系建设,合理配置执法力量。落实农资打假工作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改善执法条件和执法手段。加强基层农资打假执法培训,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农业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农资联合打假工作机制。建立部门间的线索通报、案件协办、联动执法、定期会商等工作机制,形成打击合力,增强打击效果。

THE END
1.十大农资连锁品牌2024年农资超市十大品牌最新发布,十大农资超市排行榜前十名有中国农资、中化化肥、惠多利、辉隆股份、邦力达、倍丰农资集团、天禾、重庆农资、云天化、九禾。农资超市十大排行榜由品牌研究部门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帮助你了解十大农资超市有哪些。https://m.maigoo.com/maigoo/1209nzls_index.html
2.直销直营与直供销售与市场第一营销网站在厂家的角度考虑,参考其他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成熟经验,我们可以重点了解厂家直销、直营与直供三种营销模式,对农资行业将有更多的思考和借鉴意义。 一、直销:顾名思义是直接销售的意思,按世界直销联盟的定义,直销指以面对面且非定点之方式,销售商品和服务,直销者绕过传统批发商或零售通路,直接从顾客接收订单。 https://www.cmmo.cn/b/162212/96507.html
3.供销社年度工作总结(精选11篇)三是加强农资流通现代化服务。继续巩固完善市级联采、县域直供经营模式,将农资直供与社村共建、网络终端建设相结合,与开展技术服务相结合,有效促进了农资销售业务开展。20xx年,完成农资联采直供4xx吨,居全市前列。 (五)农村合作金融创新探索新规范。一是大力开展合作社内部金融服务创新。按照“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https://mip.ruiwen.com/zongjie/3082512.html
4.2024年“供销大集”肇庆供销原产地直供直销交易市场揭幕据悉,这是市供销社整合资源、盘活资产的具体实践,通过整合金融助农、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助农、数字农业助农等农业生产端社会化服务资源,结合“粤菜师傅”工程培训、财税法律咨询、农资协会服务,对接饭堂、超市、批发市场、直营门店等销售端资源,实现农产品直供直销,帮助农民产得好、卖得好,让消费者吃得好,做深做实http://www.gd.xinhuanet.com/20240130/14aaf753562f47ce834554d6e9b7f091/c.html
5.淄博市供销社积极做好“三夏”农资供应与服务工作各农资配送龙头企业和基层供销社对网点进行统一质量跟踪和监督 ,推行“两帐、两票、一书、一卡”, 确保所进商品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三证齐全,实现了质量可追溯。直供直销稳定农资价格。积极采取直供直销措施,减少环节,让利于农,1—5月实现直供化肥3.6万吨,让利农民近500万元。积极发挥供销社自身仓储优势,通过统一http://3g.sdchina.com/show/4134440.html
6.畅通产运销稳好菜篮子根据河南省开展蔬菜促销工作的通知精神,商丘市发放3000多张鲜活农产品及农资车辆通行证,实行“一车一证一线路”,通行证有效期内的司机、车辆可持证多次往返,保障蔬菜运输顺畅。 装载着包括董玉进在内多家菜农的2万斤菜,陈建兵随即赶往批发市场。“菜农和工人师傅负责装车,我们落实减少接触的防疫要求,全程不下车。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2/12/id/7046447.shtml
7.舞阳县供销合作社开展农资集采集配助农节本增收做好“三秋”农资储备供应工作,全力保障农户用上安全、放心农资产品。目前已储备供应各类化肥2.1万吨,高效低毒农药19吨,其中围绕省供销总社打造的“豫农、中农、中原大化”品牌,实行集采集配、直供直销,为农户直供“零利润”麦耕肥料3200吨,全力推动全县农资保供稳价提质工作,积极护航全县“三秋”生产。(徐向荣)https://www.hncoop.com/e/wap/show.php?classid=27&id=39149
8.农资销售“火”从哪里来.docx农资产品的销售模式能不能简洁点? 甲方 营销热缘于体系简单 农资营销之所以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快消品的促销模式之所以能在农资业内生存,归根结底在于农资是一种介于工业品和快消品之间的特别商品。笔者甚至断言,在全部的行业中,农资营销体系可能是最简单的。 工业品以直销为主,面对的客户群体较窄,且特别理性,https://m.renrendoc.com/paper/21930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