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调研(精选5篇)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黄淮海经济区腹地,全市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19万人,占总人口的50.8%。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小麦播种面积达160万亩,正常年景小麦产量在60万吨左右。*县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小麦是第一大农作物,优质小麦比重大,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和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我市连续多年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建立了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和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高蛋白大豆良种繁育等一批部、省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通过项目推动和示范引导,全市已形成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单产、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正在逐步形成优质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近年来,通过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开展粮深加工,我市创出了鲁王、鲁南、天宏等知名品牌,大大延长了优质小麦产业链。

1、粮食(小麦)生产特点。20××年午季,全市小麦面积177.4万亩,比上年增加13.2%,单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422公斤,比上年增长4.6%,总产74.86万吨,比上年增长18.4%,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我市所承担的农业部70万亩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平均单产440.8公斤,比去年增产14.8公斤。全市36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91.2公斤,同时出现了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百善镇叶柳湖村出现了万亩以上的超千斤的丰产示范方,最高单产637公斤。增产的原因:一是小麦良种的推广起到了作用;二是雨水气候适宜,天气条件较好,有利小麦生产;三是小麦病虫害较少。

通过高产攻关活动,小麦品种结构趋于合理,积极推广半冬性、弱冬性品种,基本上不使用春性品种。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140万亩以上,其中烟农19面积110万亩,皖麦19面积30万亩,周麦18面积5万亩。优质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70万亩良种补贴项目示范区优质率100%,全部实现了订单收购。

20××年我市小麦生产呈现出亩均单产提高、成本上升、价格上涨、收益增加的特点。

2、粮食(小麦)生产情况。今年秋季,全市秋播面积约200万亩,其中小麦165万亩,大麦、蚕豌豆20万亩,发展小麦预留行、间作套种20万亩。实行优质小麦同一品种连片种植、规范化栽培、专业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提高规模种植效益。全市种植小麦165万亩,其中烟农19、皖麦19、周麦18等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就在150多万亩,占全部种植面积的90%以上。全市安排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面积70万亩,其中*县55万亩,烈山区15万亩。实现统一供种700万公斤。同时,省下达了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面积30万亩(其中*县25万亩,烈山区5万亩),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分别在相山区和杜集区安排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各1万亩。预计明年,我市小麦单有望突破430公斤。今年秋季粮食生产抓的早、抓的紧,秋种面积落实非常顺利。各地领导重视、粮价上涨,更重要的是,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等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二、我市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

我市粮食生产,在国家、省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投资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土地治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优质小麦基地建设、“良种补贴”、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等各项政策措施实施良好,粮食生产持续得到发展。

1、科学规划,项目带动,为粮食生产注入活力。我市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小麦高产攻关,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十分明显。已建立起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和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

2、科技支撑,服务到位,为粮食增产提供动力和保障。每年秋种之前,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紧紧抓住技术培训、科学播种、推广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不放松,确保落实到位。今年全市测土配方面积达60万亩,其中配方肥施用25万亩。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传授科学种田知识,共下发科技“明白纸”20多万份。农业科技为全市小麦单产、总产跃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支撑。

4、政策扶持,支农惠农,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市开始减免农业税后,农民种粮不缴粮不纳税,国家还给补贴,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若干意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管理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三、粮食生产存在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特别是优质小麦生产,还处在发展阶段,无论规模还是质量以及发展后劲,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实现由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由特色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撑、人力开发、市场开拓、经营方式和减灾能力等方面需要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加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粮效益依然低下。据对部分种粮农户收益调查,今年小麦每亩成本292.72元,以亩产420公斤,每公斤1.50元计算,亩产值为630元,亩盈利337.3元,这其中还未扣除农民付出的人工成本,纯种粮经济效益较低,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民种粮的收益和积极性。

(二)受自然条件影响偏差较大。今年,我市受降雨强影响,造成了我市20个乡镇受灾,32个村庄进水,农作物受淹面积141.85万亩,绝收面积19.88万亩,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农田基本设施还较薄弱,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部分农田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粮食生产的要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现有的投资资金远远不够建设的需要。

(三)产业化程度不高。加工龙头企业力量薄弱,缺乏实力和竞争力,优质小麦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水平总体层次较低,附加值低,最终制约了产品和市场的扩大。

(四)流通渠道不畅。由于缺乏市场经营人才、畅通的流通设施以及信息,营销组织薄弱,市场动作水平低,没有形成强大的网络,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更缺乏品牌打造和宣传,由此制约了生产,又影响市场份额的扩大。同时,粮食产业化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财力不足,难以得到强有力的扶持,市场软硬件基础薄弱,流通中处于弱势。

(五)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后劲不足。随着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机补贴、农村税费改革、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农民种粮积极性后劲不足。原因,一是务农种粮不如打工、不如种经济作物。二是化肥、农药、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涨价收入被抵消。种粮劳动者的数量减少,由于务农不如打工,大量劳动力外出。剩余种粮劳动者的素质在下降,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外出打工增加导致“老人”农业、“妇女”农业,种粮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受到影响,大多数农民是凭经验种田,别人怎么种田,自己就怎么种田。

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稳固的粮食生产基地,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

建设具有区域优势、抗灾能力强、生产基础好的稳产高产粮食生产基地,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粮食基地的建设,要统筹规划、适度规模,充分考虑现有老产粮基地的作用,把我市建成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使粮食生产基地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与确保全市粮食安全适应。

在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确保粮食生产能力时,应重点考虑粮农利益,粮食生产者其他渠道不多,增收难度较大,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容易出现“高产穷农”现象。为此,一是要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优质优价,集中财力重点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二是要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通过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减少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努力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粮食是特殊的农产品,确保粮食安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有关部门应在粮食生产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增加投入,把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建立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作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从上至下营造粮食生产良好的氛围。二是要加大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宣传媒体,采用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宣传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农民种粮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广泛开展技术、信息宣传,加大技术扶持和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关涉农部门可以结合自身优势,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驻点指导。强化农情、墒情、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

(三)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粮食生产单产水平

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达到一定的总产,只能依赖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单产更大程度上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到位。要充分利用淮北现有的中高等院校及职业技术学校技术资源,借助市内外各类院校的师资力量,加大对粮食生产部门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化管理水平。要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联合协作,加大对粮食生产新技术研究和应用。近年来,我市实施了高产、优质粮食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等等。单产逐年提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粮食增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

督导调研的通知

各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局)、局直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的通知》(皖安办〔2021〕53号)和《关于近期几起事故的通报》(皖安办明电〔2021〕15号)要求,按照《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防风险、保平安、迎七一”安全风险防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皖粮仓网函〔2021〕42号)部署,我局决定在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明查暗访和督导调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督导调研内容

(一)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是否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是否严格落实“三查三单”制度;对重大事故隐患是否跟踪督办。

(二)安全规范储粮情况。企业承储的各类粮食,是否符合储粮技术规范要求;是否存在超限、超高储粮以及虫粮、高水分粮、发热粮等现象。

(三)夏粮收购安防情况。是否完善夏粮收购预案;是否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触电、火灾、车辆伤人、粮堆埋人等事故,确保夏粮收购安全。

(四)清剿火患进展情况。消防设施配备、用火用电、防火隔离、熏蒸药剂是否符合消防技术规范;是否存在消防、疏散通道阻塞等问题。

(五)防汛保粮落实情况。是否修订完善防汛保粮预案;是否开展防汛保粮应急演练;防汛保粮队伍、装备和物资准备以及防汛保粮值班值守等情况。

二、督导调研安排

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防风险、保平安、迎七一”安全风险防范专项行动,采取明查暗访、专项检查、综合督查等形式进行。“七一”前对重点市(县)开展“四不两直”明查暗访,“七一”后按照工作时序进度适时开展督查调研,加大督查治理力度,形成有力震慑,坚决堵塞监管漏洞,推进隐患“清零”,防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为建党百年营造良好氛围。

三、督导调研方式

(一)听汇报。主要听取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开展情况的汇报。

(二)看资料。主要查阅企业自查资料,包括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安全检查和粮情检查记录、隐患排查台账等。

(三)查现场。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随机抽取被查市,每个市随机抽查1-2个县,每个县抽查1-2个企业。实地查看储粮管理、作业现场管理、设施设备、消防安全、防汛保粮、应急物资配置等情况。

四、督导调研要求

各督查调研组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和疫情防控要求。按照督导调研内容,全面了解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开展情况。督导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反馈并督促及时整改。

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21年6月24日

关键词:粮食生产;波动;综述

一、引言

我国人均耕地较少,粮食生产后备资源有限,粮食生产条件不够优越,经济实力有限,扩大粮食生产能力的边际成本递增迅速,这些客观条件决定了超前的发展粮食生产代价高昂。

二、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因素

粮食生产增长不是一个稳定的变化过程,我们将粮食生产过程中这种年际间起伏变动定义为粮食生产波动。从上述概念中可以知道,在不同时期,由于不同的影响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也会不同。

(一)粮食政策

我国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是国家的政策。可以这样认为,粮食产量是宏观决策实施的具体反映,宏观决策又来自于对粮食形势的基本判断,当宏观管理部门对粮食供给情况判断发生变化时,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出台,并调控粮食生产。因此,要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还得从解决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入手。

就过去我国粮食的波动周期看,政策因素对我国粮食波动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孙鹤、施锡铨(2000)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建国初期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穷苦农民耕种,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粮食产量迅速提高,造成了1949年―1958年的第一次周期变化;第二次周期内(1977年至今),前期的快速上升基本上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建立和推广并配之以粮食收购价格的大幅提高而推动的。范建刚(2006)提出政策不能限于粮食政策或农业政策本身,而必须超出这种限度,通过对城市、农村非农业调控与农业调控的协调来保障农村非农业产业,非粮产业,城市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资金、土地的抽取等不超过粮食生产发展所需要的限度,由此防止要素过度减少对粮食生产造成短期不利影响。因此,政策影响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粮食价格

粮食的价格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是紧接粮食政策因素之后影响粮食生产的直接因素,它是关系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切身利益的因素。孙海清和王波(1999年)提出,在现实的经济体制、政策和资源条件下,农户收入已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农户收入和粮食生产之间存在着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冲突束缚,制约了粮食生产与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理想的市场状态是供求均衡状态,供求均衡是指供求相等、价格稳定、市场出清的状态。我国有两亿多农户从事粮食生产,生产同种产品的农户数量极多,同种产品在效用上又无较大差别,这使我国粮食供求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单个农户供给数量的增减不影响市场总供给,也影响不了市场价格,因此,单个农户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只能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的产量,而不能通过供给的变动去影响市场价格。由于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因此,当年的粮食供求平衡状况首先引起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粮食市场的这种变化又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行为和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继而决定来年粮食产量波动。

(三)自然灾害

(四)其它因素

农业经济学界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因素众说纷纭,除了上述的三个,还有很多其它的因素也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粮食波动。如:粮食单产、科技和科研的投入、化肥的使用、农业财政支出等。吴玉鸣(1998年)认为耕地的单产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首要因素和最大潜力所在;灌溉是影响我国粮食增产的第二重要因素,但受水资源约束较大;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和稳定耕地(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劳动力投入的多少、农业技术人员的多寡和素质的高低也对粮食产出有比较重要的影响;稳定增加农业基建投资是我国粮食产出增长的重要现实和长远措施;农业科研与开发对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粮食生产还未摆脱传统阶段,农业规模经济效益非常有限;化肥、农机等生产资料对粮食产出的边际贡献在不断递减,但其对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作用非常重要;降低粮食的自然灾害和人为在途损失,节约与增产并重;保持粮食收购价格的长期稳定,对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小结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粮食生产波动所呈现出的一系列特征与其所处的粮食政策、粮食价格和自然灾害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其中粮食政策对粮食波动的影响最大。

参考文献:

1、孙鹤,施锡铨.制度变迁与粮食生产的长波[J].中国农村观察,2000(1).

2、范建刚.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系统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6(4).

3、孙海清,王波.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经济问题,1999(6).

4、孙娅范,余海鹏.价格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因果关系及影响程度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9(2).

5、方福平,王磊,廖西元.中国水稻生产波动及其成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6).

6、尹成杰.关于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思考及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

关键词:西南地区粮食安全影响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中国西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生产情况

三、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一)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务农劳动力状况及其影响

劳动力作为最基础的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重点调研了岳池县大石乡游家沟村。全村226户,总人口851人,此次总共调查访问了105人。调研结果显示主要务农劳动力出现有以下情况:一、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游家沟村外出打工人数达40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7.24%,每逢春种秋收季节都会出现严重的“农工荒”。二、农村劳动力劳动能力弱。主要劳动力年龄分布为70—60岁占45.6%,50—40岁占36.2%,40—30岁占16.1%,30—20岁占2.1%。三、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由于不懂科学文化知识,当遇到病虫害或其它自然灾害时,无法及时找到处理措施,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二)自然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影响显著,特别在西南地区。由于西南地区自然灾害抵御系统的不完善,更多的地区甚至没有抗自然灾害系统建设,从而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供给的安全性。

图3—1为四川省5月部分地区自然灾害情况及影响。据民政部公布中国上半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1336.1万人次受灾,465人死亡,97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73.8亿元。因此自然灾害不论是旱灾还是洪灾,都对粮食安全构成了直接挑战。

四川省2012年5月自然灾害情况及影响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其影响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大规模的调研数据显示,西南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的建设情况较差。据在大石乡游家沟村的调研分析发现其村基本上没有水利设施,因而在洪涝灾害时期,农民毫无办法,依然“听天由命”。同时当地交通极不方便,全村耕地661亩,公路总长仅为1.76公里。由于交通的不便利,大量的农作物无法运输出去,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

(四)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政策及其影响

政府在农业上的正确合理的政策引导,对本地的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四川省遂宁市东新乡水源不足,平地少而山地多,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当地乡政府于1996年向成都龙泉驿引进水蜜桃,大规模种植,因地制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96年以前的年人均收入几百到如今的一万左右,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很多地区,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入新的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同时在农民遇到一些自然灾害时,政府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游家沟村调研时,当地农民给我们估算了他们种地的成本(当地主要种植水稻):首先是机械耕地30元/亩,种子费用为200—300元/亩,化肥费用100—200元/亩,农药费用约为150—250元/亩,收割35元/亩。当地水稻常年亩产量500—600千克,售价1000元左右。在人工劳动力成本不算的情况下每亩收入只有100—200元/亩左右。因此在传统农业中,农民无利润而言。

四、西南地区粮食的交易情况

稳定的粮价将使国内国外的米业市场的正常供应,对维护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走访了当地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和当地地方粮食收购站后了解到,农民有两种处理新粮的方式:一,将粮食储存起来,价高出售。二,直接将新粮出售。在粮食购买方面,城镇人口多愿在超市直接购买,而农民则主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方式。图4—1为四川省2012年上半年主要粮食价格的波动情况,价格有一定的波动幅度,但今年粮食销售价格持续走低。农民对国家的粮食收购价格不满意,抑制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经济作物产量的下降和交易市场的炒作,导致价格偏高,使得人们的购买力相对下降,降低了经济作物的流通性。

五、西南地区国家粮食的储备情况和调控方式

5—1中央储备粮专卡

六、解决西南地区影响粮食安全的措施和方法

四川近六成的耕地集中在山丘,人均耕地不足0.7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占全国2%的耕地却要养活占全国人民8%的人口。四川耕地承载的压力大,基础设施又比较落后,粮食生产任务特别艰巨。针对此次粮食安全调研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应根据西南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引入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作物

当地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深入研究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引入适合其生长的农作物。要学习国家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的生产模式,并形成自身发展的特色。同时加大农业体制的改革,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二)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培养创新人才、引进高科技技术

创新性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同时也是行业的领军人物。因而在农业也应该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一代的新型农民。在他们的带领下,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与农作物品种的革新。

关键词: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

引言

小麦是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的主要粮食作物。在中国,小麦是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左右,在商品粮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河南省是中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商品粮量和年增长量均居全国首位。来自农业部种植业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河南小麦播种面积大约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1/5,而小麦总产量则占到了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4。据河南省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河南省小麦总产量为3177.35万吨,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6.3%。可见,河南小麦的生产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小麦生产乃至粮食生产。

近年来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国家从2004年起陆续取消农业税,向种粮农民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以及农机补贴,逐年提高小麦的最低收购价;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农户得到了实惠,带动了农户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加之河南省粮食核心区的建设和国家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加大以及河南省对小麦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的大力支持,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连年增加,小麦生产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随着河南省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小麦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要保持河南省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农户作为小麦生产的主力,提高农户小麦生产效率刻不容缓。

生产效率分析方法发展至今已比较成熟,近年来国内外也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研究范围遍布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管理机构等诸多领域。本研究主要对农业生产效率尤其是粮食生产效率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

AliandFlinn(1989)基于巴基斯坦的横截面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信用的可获得性”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AliandChaudry(1990)运用确定型前沿生产函数对巴西的农作物生产效率进行研究,发现灌溉情况会对农作物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正效应。

国内利用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研究的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田维明(1998)使用SFA方法估计了玉米、小麦、粳稻和籼稻的技术效率,发现粮食生产中劳动投入的作用非常低,增加粮食产量的一种现实选择是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夏海龙(2010)使用2005―2008年河南省农户微观层面的截面数据,运用参数方法测算了近年河南省农户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报酬。结果表明,2005―2008年河南省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呈递增趋势,平均技术效率在0.77~0.87之间,且生产处在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秦富(2011)对中国粮食七连增进行定量分析认为,2004―2009年全要素生产效率提高已经成为中国粮食生产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政策和科技的贡献高达73.5%。马恒运等(2012)基于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的DEA模型,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及决定因素,通过要素投入径向调整量和松弛调整量估计,研究效率损失原因及要素投入动态优化过程,并阐述其隐含政策含义。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生产综合技术效率明显改善,规模效率稳定保持高水平状态,纯技术效率是综合技术效率的决定因素。

本研究以河南省南部、中部、北部三个不同地市的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不同地市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从而促进河南省小麦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一)模型选择

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有不变规模报酬的模型和可变规模报酬的模型两种类型,不变规模报酬的模型主要用于测算含规模效率的综合技术效率,可变规模报酬的模型主要用于测算排除规模效率影响的纯技术效率。通过DEA可以计算出纯技术效率,再利用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推导出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指各决策单元能否有效利用生产技术,使产出最大化,该值表示投入要素在使用上的效率。规模效率则指各决策单元在实现产出最大化的要求下,投入和产出的比例是否适当,该值越高表示规模越适合,生产效率越高。

本研究选取可变规模报酬的模型,模型设定如下:

min[θv-ε(eT

1S-+eT

2S+)]

s.t.

λjxj+s-=θvX0

λjyj-s+=Y0

λj=1

λj≥0,j=1,2…k

s+≥0,s-≥0

θ表示决策单元的效率,ε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xj、yj表示第个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量,λj表示个决策单元的权值,S+、S-表示松弛量。如果θ

二、实证分析

运用DEA软件得出三个市的小麦生产效率情况如下:

从下页表1可以看出,许昌市农户小麦生产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83,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88,规模效率为0.95;说明许昌市农户小麦生产效率总体上较高,但是还有可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且从单个农户情况来看有的农户小麦生产纯技术效率仅为0.56~0.79之间,说明这些农户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没有很好利用现有技术。

从规模报酬上看,多数农户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这说明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还可以继续扩大小麦种植面积。

从P36表2以看出,驻马店市农户小麦生产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79,纯技术效率为0.83规模效率为0.95;说明驻马店市农户小麦生规模效率较高,但是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较低,而且可以进一步看出,综合技术效率的低下是受纯技术效率制约而产生的。从单个农户情况来看有的农户小麦生产纯技术效率仅为0.61~0.79之间,说明这些农户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没有很好利用现有技术。

从规模报酬上看,有部分农户出现了规模报酬递减,说明这些农户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已经超出了最佳种植规模,需要缩减种植面积。

从P37表3可以看出,鹤壁市农户小麦生产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88,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93规模效率为0.94,说明鹤壁市农户小麦生产效率总体上较高,但是还有可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且个别农户的纯技术效率仅为0.39和0.45,说明这些农户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没有很好利用现有技术。

结论及对策

(一)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选区的三个市中大部分农户的规模报酬处于递增阶段,说明河南省农户的小麦生产规模还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力。从技术效率方面来看,鹤壁市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最高,驻马店农户小麦生产效率最低,而许昌市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居中,这与三个市的农业生产条件正好相符,鹤壁市农业生产条件最好,许昌次之,驻马店较差。

(二)对策

[1]Ali.M,J.C.Flinn.ProfitefficieneyamongBasmatiriceproductionsinPakistanPunjab.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eeeonomics,

1989,71(2):303-310.

[2]Ali.M,M.A.Chaudry.Inter―regionalfarmeffieieneyinPakistan,sPunjab:AfrontierProductionfunctionstudy,Journalofagricultural

eeonomics,1990,41(1):62-74.

[3]田维明.中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J].农村社会经济,1998,(上卷).

[4]夏海龙.农户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技术经济,2010,(1):63-65.

THE END
1.农产品价格全国农产品行情农产品批发价格查询萝卜芽 5~7元/斤 浙江嘉善曹安农产品批发有限公司 2024-12-15 13:35:15 萝卜芽 5~7元/斤 浙江嘉善曹安农产品批发有限公司 2024-12-15 13:35:14 萝卜芽 5~7元/斤 嘉兴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2024-12-15 13:34:24 萝卜芽 5~7元/斤 嘉兴嘉善县浙北果蔬批发交易中心 2024-12-15 13:33:19 西芹https://m.cnhnb.com/hangqing/
2.农产品交易网,农产品供应发布中心,农产品商务平台,农业网农产品农产品交易网,农产品供应发布中心,农产品商务平台,汇集全国各地农产品供应信息,涉及蔬菜,水果,园林,茶叶,农药肥料,温室灌溉,兽药饲料,水产,畜牧家禽等产品供应http://www.agronet.com.cn/Sell
3.农产品交易平台有哪些?农产品交易平台哪个好农产品交易为用户带来了各个地区的农产品交易系统,提供正规靠谱的交易服务,专业数据分析各项数据涨跌一目了然,支持各种农作物在线交易,没有手续费收取给用户最靠谱的交易体验。http://www.downcc.com/k/ncpjy/
4.花生交易网2024’产季农产品行情报告… 123456 2024’产季农产品行情报告会成功举办 花生交易网(www.huasheng7.com)资讯 2024产季农产品行情报告会,2024年6月30日在山东济宁举办。 本次会议,由天富期货…[详细] [03-14]卖货本人大量供应小果花生 [03-06]卖货常年大量买卖手选和机选花生果 http://www.huasheng7.com/index.php
5.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长沙马王堆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一周水产品行情分析12-13 广东省汕头市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市场 主要蔬菜价格一周分析12-13 包头友谊:一周行情分析(12月7日-12月13日)12-13 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2024.12.07-12.13)市场行情简析12-13 佛山中南市场:猪、牛、羊交易情况一周分析(12月2日-12月8日)12-12 嘉兴蔬菜批https://pfsc.agri.cn/#/indexPage
6.惠农网app下载安装农业农产品进货批发找货源 厂商联系方式: 官方网站:http://www.cnhnb.com/ 惠农网app,一般又称惠农网客户端,手机惠农网app。 产地货源一手价格,专业农产品批发11年。惠农网,作为国内领先的农业B2B服务平台,为超过4500万农业从业者提供专业服务。我们致力于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解决买卖难题,让每一位用户都能享受https://m.liqucn.com/rj/535387.wml
7.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市场共享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的建立,为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提供了一个集中发布、查询和交易的平台。通过这款应用,农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高销售效率;而买家则能够直接获取最新的产品价格和质量信息,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持,还帮助解决了产能过剩问题https://www.fikyjuyw.cn/ke-yan-xiang-mu/462686.html
8.农产品行情网精准预测农货价格助力农业供需平衡农产品行情网通过搭建起一套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对全国各地的大宗农产品进行实时监控。这使得用户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任何一个区域内新鲜出产的作物或畜禽是否有足够高的质量标准,以及它们所在市场上是否有稳定的消费者需求,从而更好地控制库存风险。 数据分析支持经营决策 https://www.l0dm1h3tk.cn/hua-hui-zi-xun/529848.html
9.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期货农产品信息交易网隆众资讯网实时发布农产品资讯,提供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期货,农产品信息交易,数据统计等新材料资讯服务,最新农产品价格新行情走势图,助您随时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https://ncp.oilchem.net/
10.农产品交易平台如何利用养殖收购网站优化您的农作物销售策略选择合适的养殖收购网站 在数字时代,通过互联网进行农产品交易已经成为可能。许多专业的养殖收购网站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农民能够直接与买家联系,实现产地直卖。选择一个信誉良好的网站是关键,它不仅能确保销售过程顺畅,还能保障价格公正。 注册和上架商品 首先,您需要注册在所选的养殖收购网站上。通常,这个过程比较简单,https://www.gelafhotz.cn/niu-yang-yang-zhi-bai-ke/525691.html
1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关于网络交易农作物种子的监管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相关规定,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对种子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资质、种子质量、品种审定(登记)、种子标签、经营备案、生产经营档案建立保存等内容开展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有关规定,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经营种子的,经营http://www.gxzf.gov.cn/hdjl/guizaiwen/zskDetail.shtml?id=686ad80e-d57e-4b70-baf8-210058755b20
12.农产品交易平台哪个软件好农产品交易app有哪些现在有非常多的人群都喜欢在手机上购买任何需要的商品,不管是食物、果蔬等都是通过掌上平台进行的,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一些农作物交易app,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下载体验一下!https://www.87g.com/zhuanji/1978.html
13.java毕业设计选题大全,题目仅供参考基于ssm+vue框架技术的漫画网站系统 【536】基于ssm法律风险防控系统 ssm+vue乐购游戏商城系统 【590】基于ssm的家政服务系统微信小程序 【786】基于springboot家具购物商城平台 【760】基于springboot任务投标招募平台java任务接单管理系统 【669】基于springboot vue前后端分离农产品交易网站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437112/article/details/143503349
14.山西农业产品物联网农产品贸易种子机械09-15山西:农产品百日消费季活动带火农产品销售 09-11寻找山西特色农产品——走进榆社“河峪小米”活动举行 推荐资讯|行业资讯资讯中心 国家政策 专题如何去除农产品农药残留 企业新闻 05-29农作物市场动荡似“博彩”,“滞销”成常态,农业还能赚钱吗? http://www.sxnycp.com/
15.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分析.doc河南作为中原的一个农业大省,重要农作物方面的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在全国都拥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一些传统的农副产品也因为其独特的优良品质,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美誉。河南省作为中原农业大省,农产品出口相对较小的省,出口内在潜力很大,逐步提高河南省的优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河南省的农产品对外贸易经济推动意义十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117/5041311240004140.shtm
16.27亿美元,近300起交易,全球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再创新高同样,在农作物保护领域,Bayer在2012年收购Agraquest,似乎将激发新一轮的农作物保护产品浪潮,该领域的投资情况也预示着未来交易有良好前景。话虽如此,由于行业整合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低迷、贸易战等宏观经济因素以及该行业的保守性,近年来农业科技行业的贸易销售一直处于次要地位。那么,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成熟,在大量https://www.tmtpost.com/4315957.html
17.金丰公社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的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六、关联交易的目的和影响 金丰公社主要从事农业服务,为农户提供诸如全程作物营养解决方案、农作物品质提升、机播手代种代收、农产品品牌打造、产销对接、农业金融等全方位的农业服务。在从播种到销售全产业链的服务模式下,农产品销售服务尤为重要,是金丰公社运营发展的核心,是金丰公社打造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8281220055049.html
18.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最全版)c. 本项目是一个规模大、档次高、交易量大、服务功能强、服务范围广的大型批发市场,包括交易服务大楼、交易场、交易大棚、加工车间、冷库、信息网络系统等,配备供电、供水、排水、大型显示屏、消防等系统,其中交易服务大厦内设有交易大厅、动植物检疫检测中心、配送中心、电子结算中心及农产品信息中心等;满足粮油、瓜果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9930059_1130498658.html
19.跨境电商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与促进对策研究16000字4跨境电商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跨境电商平台的建立及发展为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带来了新的交易方式,跨境电商平台没有出现之前基本上是产-供-销这种单一模式,农民生产出了东西,然后自己去找渠道,最后卖给消费者。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农产品的滞销,况且找渠道既耗时又耗力,到最后消费者到手的农产品价格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5474730.html
20.警察网5、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按有关规定办理) 6、非正常来源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许可证 7、广东省松树采脂资格许可证(按有关规定办理) 8、动物检疫员证(按有关规定管理) 9、兽医卫生监督员证(按有关规定管理) 10、兽药监督员证初审(按有关规定管理) http://www.law-lib.com/cpd/law_detail.asp?id=311164
21.塑料期货交易网站糖料、果树、牧草等农作物新技术开发、生产 5.花卉生产与苗圃基地的建设、经营 6.橡胶、剑麻、咖啡种植 7.中药材种植、养殖(限于合资、合作) 8.农作物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有机肥料资源的开发生产 9.林木(竹)营造及良种培育、多倍体树木新品种和转基因树木新品种培育 10.水产苗种繁育(不含我国特有的珍贵优良https://www.mysteel.com/hot/513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