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创新案例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篇:电商进农村“土货”出山坳蒲江物流配送农产品品牌

红星新闻网1月15日讯从脱贫增收到乡村振兴,本期我们将走进全市的几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去看看在那里随着电商进农村地深入推进,给当地老百姓生活和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案例86:助力乡村振兴

简阳农村电商发展驶入“快车道”

“互联网+大农村”,未来或将重塑农村经济版图。近年来,简阳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大力实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积极探索“互联网+农村”模式,完善“县、乡、村”农村电商应用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电商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6年以来,简阳市电商工作硕果累累。2016年、2017年连续2年荣登四川电商区域竞争力排行榜四川电商十强县,2016年、2018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四川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四川省电子商务信息试点县。2019年,全市注册电子商务类企业150余家,电子商务交易额约350亿元,网络零售额305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达45亿元,电子商务普及应用率85%以上,培育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家。

探索“互联网+农村”模式

完善农村电商应用服务体系

作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一步,服务体系建设直接影响着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流畅”度。简阳市以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契机,统筹邮政、乐客、易田等电商企业资源,积极建设“县域运营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服务点”三级服务网络,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镇和村级电商服务站点200余个,为企业和个人开展电子商务提供政策咨询、网购网销、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服务。升级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2个,采用广覆盖、多品种、低价格、规范化等创新农村物流配送模式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开通了7条物流线路,面向镇(街道)、行政村全面延伸。物流配送中心已成为货物分拨中转站及货物集散地,通过集中运输到统一分拨,分配到镇(街道)、村、户,中转和分拨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挥。

有了渠道还不够,简阳市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创业实施,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青年和部分个体经营户“触网”,积极培育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同时,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电商培训。利用优势资源,多次聘请专家学者、成功人士向基层党政干部、企业负责人、返乡务工人员、农民等开展各类电商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为农村电商发展培养一批既懂理论又懂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人才。截至2020年,线下开展各类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达100余场,10000余人次;开展“电商创业、新媒体营销、大客户销售流程及攻略”等线上网络培训课程100余场,培训人数达8000余人次。

强化市场意识

开展基地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社会资源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的整合,互联网解决了农产品信息与市场的对接问题,但如果农产品品质不佳,或者没有针对市场进行精准推广,农村电商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简阳市依托简阳晚白桃、草池草莓、红樱桃等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基地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现有“三品一标”农产品102个,注册农产品商标40余项,认证绿色食品27个、有机产品14个,创建驰名商标7个。其中,简阳晚白桃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简阳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晚白桃之乡”,简州大耳羊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认证,简阳羊肉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简阳羊肉汤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目前,正重点发展优质水果、粮油、蔬菜、特色养殖、特色林木、花卉苗木等“六大产业”,着力创响简阳晚白桃、简阳草莓、简阳核桃、优质蔬菜、简州大耳羊、优质生猪等“六大品牌”,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2020年10月30日,在第五届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大会上,简阳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被评为“2020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优秀组织奖,禾丰镇丙灵村徐刚被评为“2020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

搭产销平台助农增收,

创发展新模式提振消费

与此同时,今年疫情,让很多人宅在家里“云逛街”,许多产品实现了“云销售”。为促进居民消费扩容提质,激发释放本土特色产品品牌活力,培育壮大在疫情中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3月26日上午,简阳市市政府副市长罗胤出现在四川乐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直播室,通过淘宝直播平台与网友互动,推介产自我市的羊肉汤和海底捞调味料等系列产品。这场持续近半小时的直播,吸引了10258人观看,淘宝直播实时最高排名83名,半天内成交订单3315单,GMV交易金额26.03万元。

这样的场景还同样出现在简阳市乡村的田间地头、生产车间:5月底,受疫情影响,简阳施家镇扶贫产品“阳春玉·桃”严重滞销,为解决这一难题,简阳市举办了“阳春玉·桃”认购暨采摘活动发布会,共促成企业、单位、个体商户认购10000余斤,总价8万元以上。四川省乐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四川菜鸟易购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电商企业在简阳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统筹协调下开展了十余场“我为家乡农副产品代言”电商直播活动销售简阳农副产品,销售额累计1000余万元,帮助企业缓解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未来,简阳市还将继续深化探索电子商务的商业新模式,助推农产品上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帮助本地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案例87:创建共享体系、聚力产业融合

都江堰推动电商协同多元产业聚效成势发展

副市长代言又带货,可谓都江堰创新发展电子商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都江堰市始终把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作为“产业转型、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不断整合优势资源,强化人才支撑,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构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2019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75亿元,同比增长47%,新增电商企业48家,网商数量(含企业、个人)达20038个,电子商务协同农旅多元产业叠加、聚效成势发展的格局初步呈现。

强化人才支撑

助推传统产业电商转型

发展电商,人才是关键一环。为了强化人才支撑,都江堰市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产学研”融合发展体系。

截至2020年6月,都江堰市电子商务学院已全面建成,搭建了四川省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配备了大数据服务器等设施设备,邀请专家开展8次驻都江堰实地考察、调研,2轮评审,引入合作企业15家。“农、商、旅、文、会”是都江堰市的优势产业,在深耕电商经济的过程中,都江堰市依托以上优势,创新拓展销售路径,积极助力企业、商家转型升级。

2020年,都江堰市先后举办“都江堰线上春苔会”“春暖花开出游季”“拼多多都江堰城市营销大联播”“都江堰啤酒美食节”等多场大型线上活动。活动通过融入直播、短视频、软文等新媒体,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化开展特色产品销售、历史文化传承、城市禀赋推介,活动期间全市参与的商家超过500余名、实物+虚拟商品上线数千余款。

突出主体培育

打造农商旅融合电商营销体系

近年来,都江堰持续加大对电商企业扶持培育。截至2020年6月,都江堰市电商平台注册的旅行社已发展至153家,并已打造了“大青城·鲜生活”“青城八百里”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10家。

都江堰市依托旅游产业核心优势,瞄准每年上千万游客消费群体购物需求,打造“一站式”农商旅融合的电商营销体系,整合丰富的上下游旅游资源、农产品供应链资源,上线农特产品、旅游线路、酒店住宿等,以庞大的游客流、信息流、商流带动全市电商企业发展。同时,也大力支持本地企业谷道科技发展“全球搜外贸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设立全国运服中心80余家,服务企业已超5000余家。

在推动“互联网+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都江堰市引导电商企业在销售上突出品牌精准定位,打通优质农特产品在一线、新一线城市中的销售渠道。充分利用节会、展会等活动开展品牌营销推广,开拓境内农产品市场对接16次,“龙池竹尖”“李冰贡茶”等品牌获得2019年茶博会金奖,“都江堰猕猴桃”品牌价值已增长到17.26亿元,产品出口欧盟、日本、新加坡、迪拜等海外市场。本地传统企业青城茶叶,通过自有平台和天猫旗舰店举办了三月三网络采茶节,活动开幕当天线上销售额超过180万元。同时,都江堰也积极整

协同多元产业发展

打造都江堰互联网品牌IP

下一步,都江堰市将全力做好国家电商示范县项目的组织实施,结合当地产业优势,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发挥共享物流、大数据、云服务等应用,搭建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电商职业经理人、直播实训基地、“农商旅”融合体系等,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流量置换模式,打造都江堰市互联网品牌IP,逐步构建普惠共享、产业融合的电商生态圈,建设样板化、模式化、系统化、可推广的国家级电商示范县样板。

案例88:金堂县入选“国家队”

“互联网+三农”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地处川西平原与川中丘陵交接地带,千里沱江蜿蜒流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金堂县成为了知名的农业大县。近年来,金堂县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2020年1—9月,金堂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88.81亿元,网络零售额10.01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323万元,网商总数共计6485家,带动就业人数2.45万人,间接带动1.44万人。而在商务部最新公布的2020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中,金堂县榜上有名。

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孵化中心

实现产值1.8亿元

金堂县一直把电商进农村作为农业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重要抓手,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依托,大力实施“互联网+三农”战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为推进全县电子商务的发展,金堂统筹规划建设了四个核心功能区的电子商务产业孵化中心。其中,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为入驻电商孵化中心的电子商务企业、快递公司、微商个体从业者提供创业辅导、人员培训、项目推荐等服务;电子商务孵化区目前已入驻20余家企业,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到200人;仓储物流配送区入驻多家主流快递公司,减轻各电商企业在物流环节的负担,减少中间环节;农产品网货展示厅则集中展示具有金堂特色的农副产品,打造具有金堂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自2015年底开工建设以来,四个核心功能区建设工作已全面完成。园区以线上线下交易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农产品进城”模式和“一三互动”产业链条的形成。截至目前,孵化中心实现产值1.8亿元,其中本土农产品线上交易额6800万元(含加工农产品);快递量1380万余单,其中派出单量达450万单。

构建共同配送物流体系

畅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2020年4月,金堂县“金乡运+”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项目,向全国展示了农村物流服务创新的一个示范样本。为切实解决农村电商短板,畅通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金堂县整合县内快递公司资源,实施镇、村共同配送,同时引导物流快递企业入驻县级电商孵化中心,促进物流与电子商务对接,构建了“金乡运”这一农村共同物流配送体系。

“金乡运”农村共同物流配送体系致力于发展网络化和系统化的O2O运作模式,即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网络销售结合卖场服务的模式推广当地的农特产品,真正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这一体系成效明显。一方面提升了城乡一体的物流服务水平,农村物流时效性由原来的2—3天缩短到于城区一致的24小时派件,物流服务下沉带动了农村消费和促进增收。2019年度,“金乡运”所属8家快递企业派件量同比增长约46%、成本下降约25%,收件量同比增长约60%、成本下降约47.5%,最为明显的是,由物流成本降低带来的微电商从业人员人均增收20000元。另一方面,物流资源的高效利用进一步助推了本土农产品电商发展,创造农产品的电商利润源,涌现了白云果业、红福人家等新生本土电商企业,并由专合组织、电商、物流企业共同组建了本县电子商务协会,快速构建了县内农产品生态圈。

线上+线下推广农产品品牌

让“金堂造”享誉全国

近年来,金堂县为加快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一直注重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力争在农产品电商新业态、新场景率先突破。目前,“金堂造”产品配送范围持续扩大、网销产品品类众多、品牌逐步做大做强。以金堂县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为例,其日均发货量达5000单,配送区域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湖南、江苏等区域,在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能有效提升金堂特色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金堂品牌。

除了上述推介会,金堂县还多次组织开展“水城菌乡·飘香全国”食用菌美食文化嘉年华、“金堂明参”推荐会暨高端优质食材品鉴会、金堂县油橄榄节活动等,将金堂造产品通过线下引流线上同步推广。另一方面,金堂县还推动金堂优质农特产品、文创产品集群出击,走向世界,参与以色列国际农业博览会、“阿根廷、西班牙经贸促进活动”等大型展会,提升金堂造品牌及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拓宽金堂产品销售渠道。

案例89:创新发展农村电商模式

蒲江享誉淘宝水果电商第一县

每天,约有80万件生鲜快递正从蒲江发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这个农业大县如今已在中国的电商新版图上拥有显眼的坐标。据2020年最新数据,凭借超强物流和13万吨冷库库容能力,依托一流品质的蒲江猕猴桃、柑橘等生鲜特产,蒲江已成为淘宝水果电商第一县。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近年来,蒲江县不断优化电商发展环境,完善功能支撑,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2019年,全县累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46.08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34.71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2.94亿元,网商主体4791家。

优化环境提升服务

“蒲江土壤”滋生电商发展

蒲江拥有温和的气候和超过50%的森林覆盖率,长期滋养着大批本地优质水果的生长。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成为一种新业态,蒲江县顺势出台政策措施,再为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打造一片丰沃的“蒲江土壤”。

为鼓励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蒲江县建立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挂牌成立蒲江县电子商务促进中心,统筹推进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蒲江县还制定出台了《蒲江县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蒲江县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专项扶持政

策,先后投入逾4000万元支持电子商务园区、企业、服务站点建设和电子商务普及应用。

为提升电商公共服务,蒲江县依托电商产业园,建成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涵盖电商公共服务、网商主体孵化、人才培育等功能。2019年,公共服务中心企业线上销售农产品逾5亿元。同时,蒲江以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为重点,加强网上开店技巧、运营提升、电商直播带货等技能提升,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买全国卖全国”

创新农村电商模式

袁蒋斌是土生土长的蒲江小伙,2017年他成立了趣彩果公司,借助电商将家乡水果畅销到全国各地。到了蒲江水果淡季,袁蒋斌也丝毫没闲着,他和团队于2年里走遍多个省,在全国开辟产地直发水果业务。浏览这家公司的网店,广西阳田的贵妃芒果、陕西的绿心猕猴桃等都在此上架销售,可谓“一店包全国”。

一方面,蒲江积极搭建电商产销对接平台,向外输出技术、标准、流量和人才,输入省内外的农产品,构建与各省(市)的农产品营销平台。另一方面,大力促进物流聚集发展,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形成冷藏物流和保鲜气调库13万吨的全冷链仓储能力。

如今,通过与各省(市)构建的农产品营销平台,蒲江集聚了海南芒果、湖南冰糖橙、新疆苹果及广西百香果等20余个品牌进行销售。2019年,蒲江销售全国各地农产品总量逾7万吨、5亿元。

“政府-平台-企业”联动

打造四川农产品直播基地

2020年8月,又到了蒲江本地红心猕猴桃大量上市的季节。蒲江县政府联合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和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举办“猕猴桃网购节”,首日即取得销售30万单、销售额1200万元的漂亮成绩。

近年,蒲江积极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构建了“政府-平台-企业”联动协作机制,联合天猫、京东、苏宁开展蒲江产品原产地活动,共同促进农产品线上销售。同时,蒲江县依托蒲江特色农副产品资源在各大平台开设蒲江特产馆、旗舰店,促进蒲江特色产品销售。其中,“京东·蒲江特产馆”2019年销售额达1600万元,进入京东平台生鲜水果类目年度榜单前三名。

为了挖掘电商直播在营销方面的巨大潜力,蒲江县还打造了四川农产品直播基地,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疫情期间,结合蒲江丑柑、雀舌茶叶、春笋上市之机开展直播活动80余场,通过直播等新模式销售农产品逾8000万元。

释放农村电商溢出效应

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家住蒲江县鹤山街道体泉村的杨添财是一名残疾青年,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接触农产品电商,在网上卖起猕猴桃。通过电商扶贫培训、入驻电商产业园、成立自已的品牌,杨添财的团队2019年线上销售达1.2亿元,还带动10个残疾人就业。

在蒲江,杨添财只是通过农村电商切实脱贫的广大群众中的一员。蒲江县利用互联网平台,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快速建立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户脱贫奔康。通过农村电商带动全县产业发展、产品销售,蒲江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8119元增加到2019年的23788元。

THE END
1.“天府粮仓”精品全国推介走进重庆现场意向签约3亿元当前,四川着力构建“1+N”品牌矩阵,发布“天府粮仓”省级公用品牌,精心培育200个精品品牌。同时,四川组织举办全国推介和“一带一路行”系列活动,积极推动“天府粮仓”精品品牌出川出海,23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进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进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录、数量全国第一。重庆已有131种农产品入选全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465/10574/2024/12/9/e9c85b15950f4cde85c81cd52264b775.shtml
2.“天府粮仓”来渝“走亲戚”携手“巴味渝珍”共推特色农产品12月5日,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与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天府粮仓”精品品牌全国推介——走进重庆活动在重庆渝北区举行。川渝农产品公用品牌“天府粮仓”和“巴味渝珍”携手,共推两地特色农产品,吸引了川渝20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及品牌齐聚一堂,展示了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成果。 https://www.agri.cn/zx/xxlb/202412/t20241209_8697030.htm
3.四川粮网成交信息2024年12月11日国家粮食四川交易中心成交结果中心地址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东大街上东大街段246号新良大酒店六楼、七楼、二十四楼四川粮油批发中心 邮政编码:610016联系电话 交易部:028-86739661 交易QQ群:772744185 财务部:028-86658896 财务QQ群:456722361邮箱 1093205123@qq.com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11 四川粮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5957号-3 您是到访http://www.scgrain.com/art/2024/12/12/art_10_57451.html
4.买川货助脱贫首届四川扶贫产品暨特色优势农产品北京产销推介会举行新年前夕,由四川省政府驻京办、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扶贫开发局及各市(州)驻京联络处(办事处)共同主办的“买川货·助脱贫”—首届四川扶贫产品暨特色优势农产品北京产销推介会,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四川龙爪树宾馆综合楼隆重举办,为期2天。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81222/000931705.html
5.四川三农新闻网唐广 摄上新 产品开发+研学项目 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2024年1月22日,位于龙门镇龙门村的甜源蔗乡游客中心内,慕名而来的客人纷纷购买当地特色产品。 “红糖玉米酥,这个美味组合很特别!”“颇有小时候的味道,令人回味。”2024年开年,各地文旅部门纷纷晒产品、晒景点,“花式揽客”。在这一波操作中,四川汉安糖草农业科技http://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page=306
6.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坪+1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2024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示确认全国782个产品符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规范》要求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其中,南充市高坪区果树技术指导站申报的高坪甜橙榜上有名(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全名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k5ODYwNw==&mid=2653886910&idx=1&sn=d3ffab9a31dd679219d4a7063e312db4&chksm=8ac8c0d3e6692ff21d4aacb845c02743bd3b6fb7ff0a322d088ca8437a0014052fdbf6bb6bec&scene=27
7.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农产品收购发票使用管理的通知全文三、加强跨县(市)购买农产品的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开具管理 (一)发生具体收购业务时,收购人员应当按照收购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完整准确填写《四川省××市农产品异地收购清单》(见附件二)。 (二)跨县(市)收购农产品的纳税人,应将农产品运回其本地入库后,才能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同时须附《四川省农产品异地收购清单https://law.esnai.com/do.aspx?controller=home&action=show&lawid=72444
8.四川省农产品电商平台有哪些亲,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哦~[大红花][开心],四川省农产品电商平台有有5个,四川农产品数据化智能供应链平台、西部四川?内江水产电子商城、中国四川大千花木网、中国禽苗交易网、四川农机购这5个农业电商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时力科技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不仅引领了我国传统农业https://wen.baidu.com/question/2083854875921850948.html
9.四川特产大全四川特产有哪些四川有什么值得带走的特产手信→有蜀绣、蜀锦、绵竹木板年画等传统工艺品特产,有汉源花椒、西充二荆条、金堂羊肚菌、恩阳芦笋等四川特色农产品特产,有眉山脐橙、广安蜜梨、会理石榴、苍溪猕猴桃等四川著名的特产水果,还有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沱牌曲酒等特产名酒,以及特产名茶蒙顶茶、特产美食东坡肘子和灯影牛肉等,这些都是四川值得购买的特产礼品https://www.maigoo.com/goomai/157168.html
1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与此同时,对于农药过量、超范围使用问题,中国农业部要求各地加强农兽药使用管理,指导农民合理用药,推广农药减量使用、禁限用药物替代技术,通过规范农药使用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当下已是莴笋上市的旺季,只要购买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莴笋就有每斤0.2元的价格保障……昨日,市农委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了这一对菜农的利http://www.scnycxtd.com/cdfmzj_nky/f/main/index?id=62ec29aa-aa59-4f90-90de-42c9a03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