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整理!法规标准免费查询下载查询网址汇总!建议收藏!

吐血整理!本文归纳了查询下载法规标准的最全网址!免费使用,建议收藏!(网址可复制粘贴打开)

1.法律法规数据库

全国人大版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正式上线!最权威的国家官方法律法规数据库

2.国家标准数据库

国务院的标准查询数据库

输标准编号或名称关键字轻松查

1.国家标准平台

1.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

该系统收录现行有效强制性国家标准1,989项。其中非采标1,350项可在线阅读和下载,采标639项只可在线阅读。现行有效推荐性国家标准35,315项。其中非采标22,481项可在线阅读,采标12,834项只提供标准题录信息。

2.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提供国内所有的国家标准(5万多)、行业标准(4万多)、地方标准(4万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近8万)的查阅,提供大部分国家标准的在线阅读。

3.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4、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行业标准、规章

1.应急管理部

2.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

工程建设的国家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及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提供国家、行业标准发布公告,随公告提供部分标准全文的免费阅读及下载。

4.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提供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企业标准标准在线阅读及下载。

5.生态环境部

提供1400余项生态环保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全文免费阅读及下载。

6.商务部

商务部流通标准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85项商业行业标准可下载(页面右侧):

7.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查询系统,提供79项含强制性条文的标准文本免费阅读及770项标准题录信息的免费查询:

8.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广电总局标准信息查询系统,公开237项广播电视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可下载,其他标准提供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等信息:

9.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开粮油标准目录:

10.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公开466余项行业标准,可免费下载:

11.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标准全文公开系统,61项推荐性国标标准,248项推荐性金融行业标准可查询、浏览:

1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中国林业网,公开林业行业标准1510项:

13.自然资源部

自燃资源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现行有效的自然资源推荐性标准题录信息和全文在线阅读服务

1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标准网提供2199条卫生标准:

15.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数据检索平台提供125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下载服务:

16.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

体育标准化信息平台提供73项体育领域的国标和行标查询服务,其中国标可在线浏览,行标只有摘要信息:

17.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农业标准”板块随公告公开农业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目录,没有标准全文和下载服务:

18.交通运输标准化信息平台

交通运输标准化信息平台,提供1155条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免费阅读服务:

19.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库,提供化工行业、石化行业、黑色冶金行业、有色行业、建材行业、机械行业、船舶行业、轻工行业、纺织行业、兵器行业、核工业行业、电子行业、通信行业、化工行业、船舶行业、民爆行业、轻工行业、化工行业、石化行业、有色行业、黑色冶金行业、建材行业、稀土行业、机械行业、汽车行业、船舶行业、轻工行业、食品行业、纺织行业、包装行业、电子行业、电子行业、机械行业标准共33个项目标准。标准目录:

20.国家铁路局

国家铁路局提供铁路技术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工程造价标准目录,没有在线浏览和下载服务:

2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务公开板块规划统计栏目下设有“标准化建设”,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标准、社会保险标准、劳动定额定员标准的目录清单,部分行业标准可在线阅读,国家标准链接到了标准委全文公开平台:

22.公安部

公安部,信息公开板块——机构分类——科信局中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公告中提供公安行业标准目录,没有在线浏览和下载服务:

3、地方标准

除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外,3万7千余项地方标准也正陆续公开(具体数目在不断变化)。截至目前面向社会公开地方标准的部分网址,方便大家查询。请复制到浏览器查看。

1.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国内所有的国家标准(5万多)、行业标准(4万多,其中电力DL行业标准2044项)、地方标准(4万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近8万)的查阅,提供大部分国家标准的在线阅读。

一、特种作业操作证(管理单位:应急管理部(安监总局))

国家安监总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0号令规定: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所持证件为特种作业操作证。

一、报名

报名工种:高压电工作业,低压电工作业,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登高架设作业,高处安装、维修、拆除作业。

报名条件:

年龄要求:年满18周岁,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

学历要求:初中及以上学历。

报名需提供身份证原件(身份证消磁无法报名),手机号,毕业证,蓝底登记照两寸电子版方可报名。

二、培训

报名成功后,学员需要完成线上课时+模拟考试,模拟考通过后才能申请考试。

三、考试

四、证书样本

包含作业

1.电工作业:(高压电工作业;低压电工作业;电力电缆作业;防爆电气作业;继电保护作业;电气试验作业)

2.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压力焊作业;钎焊作业)不含《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有关作业

3.高处作业(一级高处作业;二级高处作业;三级高处作业;特级高处作业;登高架设作业;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

4.制冷与空调作业

5.煤矿安全作业

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

7.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

8.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

9.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

10.烟花爆竹安全作业

11.工地升降货梯升降作业

12.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二、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特种设备操作证)(管理单位:质检总局)

报名工种:电梯安全管理、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工业锅炉、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起重机械指挥、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起重机司机(限门式起重机)、叉车司机。

报名成功后,学员需要完成培训课程+模拟考试,模拟考通过后才能申请考试。

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实操考试。

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管理单位:建设部)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规定: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活动中,从事可能对本人、他人及周围设备设施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作业的人员。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建设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从事相应作业。

报名工种:建筑电工、建筑架子工(普通手脚架)、建筑架子工(附着升降手脚架)、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塔式起重机)、建筑起重机械司机(施工起重机)、建筑起重机械司机(物料起重机)、建筑起重机械拆卸工(塔式起重机)、建筑起重机械拆卸工(施工起重机)、建筑起重机械拆卸工(物料起重机)、高空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

建筑施工(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特种作业包括:

(一)建筑电工;

(二)建筑架子工;

(三)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

(四)建筑起重机械司机;

(五)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

(六)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

(七)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特种作业。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English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农历 下月6日大雪 农业农村部邮箱 首页 机构 新闻 公开 政务服务 专题 互动 数据 业务管理http://www.moa.gov.cn/iframes/yzlmtwj/
2.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为整合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学田乡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大局,因地制宜开展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耕、种、防、收”工作,按照“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模式,推进多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技术覆盖面,共同推动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https://www.zgnf.net/zixun
3.中国农村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征集第六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的通知 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操作要求 2023年农药监督抽查结果 农业农村部开展2024年全国肥料质量监督抽查 2024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 关于用好关心好支农“三支一扶”队伍更好服务乡村振兴的通知 https://www.crnews.net/sz/nyncbgb/index.html
4.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无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首页 机构 资讯 数据 生产 信息化 专题 视频 最新发布: 11月14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19个点 关于联合推进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发展的公告 11月2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与昨天持平 11月20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13个点 11月19日:“农https://www.agri.cn/
5.头条文章二是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基本建立,建成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基本形成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张图”,大数据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据要素价值逐步显现。 三是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化成为完善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向乡村延伸,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农民数字化素养大幅提升。 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74721721398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