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2.19
硒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元素,参与合成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其中间代谢产物甲基烯醇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对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抑制和防护的作用。当人体内有缺硒现象发生时免疫系统机能便会下降,其补充须通过饮食进行。根据2000年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8岁以上者的推荐硒摄入量为50μg/天,适宜摄入量为50—250μg/天,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400μg/天。我国70%左右的地区处于低硒及缺硒地域,有一大半以上的人群存在缺硒或者临近缺硒状态。来自土壤的可溶性硒,通过根部吸收进入植物内循环系统,参与蛋白质合成,以硒蛋白的形式保存在植物体内里。食用富硒的农产品、饮用水等,是人们摄入硒元素最为有效、最安全便利的途径。对广东省富硒地带、富硒农产品进行调研,促进富硒产业研发,是富硒、中弱含硒区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
一、广东省富硒地带分布情况
生活在富硒区域的人,长寿概率往往高于其他地区。广东省的蕉岭县、梅县区、大埔县、丰顺县、佛山市三水区、连州市、徐闻县、信宜市等被评定为“中国长寿之乡”。蕉岭县于2014年5月30日被正式授予“世界长寿乡”称号,全县百岁老人数量接近50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十万分之二。上述区域的土壤含硒量均较为丰富。
(一)梅州市富硒资源冠于全省
梅州面积1.58万km2,其中富硒土壤区域有8280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2.3%,土壤中硒平均含量达到0.7mg/kg,远高于国家富硒土壤标准(0.4mg/kg)。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蕉岭县、平远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的富硒土壤占比分别为:89.2%、36.2%、64.0%、26.1%、42.1%、65.9%、32.3%,以上区县富硒土壤平均含硒量分别为0.60mg/kg、0.54mg/kg、0.70mg/kg、0.66mg/kg、0.82mg/kg、0.81mg/kg、0.77mg/kg。
(二)徐闻县土壤硒含量处于较丰富水平
徐闻县富硒土壤面积达到685km2,主要分布在徐闻东北部,占全县面积的53.2%;中等硒含量面积为616km2,主要分布在徐闻西部,占全县面积的47.9%。其中和安、锦和、曲界、下桥、下洋、前山和龙塘耕地土壤全硒含量的平均值较高,分别为0.84mg/kg、0.77mg/kg、0.74mg/kg、0.57mg/kg、0.57mg/kg、0.49mg/kg和0.46mg/kg,均属于高硒水平;城北、海安、角尾、迈陈、南山和西连土壤全硒处于中等水平。
其他地区,佛山市南山镇土壤硒均值为0.52mg/kg,富硒土壤占比高达70%,居珠三角地区首位;此外,连州市、高州市石鼓镇、新丰县黄礤镇、罗定市等也有少量富硒地带。
二、广东省富硒农产品发展现状
随着对富硒农产品市场价值认识的深化,目前广东省已经形成了富硒稻米、富硒茶叶、富硒蔬果、富硒番薯、富硒鸡蛋、富硒猪肉等系列产品,但存在单个产品商业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市场竞争力弱、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
(一)梅州市富硒农产品发展情况
近年来,梅州市掀起了一场富硒农产品发展高潮:2016年已建立富硒农产品适度规模基地10个,种植面积达到近2万亩。2017年从事富硒农产品培育开发的企业已有70多家,确立金柚、茶叶、稻米、花生、娘酒、蔬菜、蔗糖、冬笋等76个首批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因地制宜建立了一批富硒水果、稻米、茶叶、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富硒农产品品牌培育速度加快。2018年6月8日,该市整合全市富硒产业,发布“梅州硒品”公共品牌专用标志。
(二)佛山三水区发展富硒农副产品情况
佛山市三水区2008年被确定为“中国长寿之乡”后,积极探索影响群众长寿的外部因素和土壤硒含量普查工作,其中南山镇硒元素的土壤占比达70%,是珠三角地区唯一的富硒之地。目前南山镇的富硒韭菜、富硒香蕉、富硒苦瓜、富硒冬瓜等已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逐步走上一条优质、健康的富硒农产品发展之路。其中富硒瓜、菜、茶的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种植牧草1170亩,建设富硒奶牛场2个。在此基础上,该镇以建设大健康产业谷和富硒特色小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企业开发多样性富硒产品,主打富硒、长寿、生态品牌,建设富硒水果长廊,形成富硒大米、富硒冬瓜、富硒饮品等系列产品。一是利用禁养区养殖业清理契机,以十里水果长廊、东洲农业园为主战场,建设富硒农业公园,实现富硒农业创牌育牌。二是依托9平方公里大健康产业谷载体,加快大健康产业的集聚速度,将健康食品、生物制剂、医药美容用品打造成南山的第二产业品牌。
(三)连州市富硒农产品发展情况
连州市拓胜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二大精硒及硒化合物的生产商,该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共同研发生产富硒肥,在连州试种了富硒鹰嘴桃、富硒枣、富硒菜心等农产品。2016年,连州市龙坪镇大田坳村鹰嘴桃园成功种植富硒鹰嘴桃,果实总硒含量达到22.7μg/kg,是普通鹰嘴桃的近4倍,是全国唯一一个富硒鹰嘴桃种植的示范区。富硒鹰嘴桃的示范带动富硒种植在连州的推广,为连州推动富硒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目前连州种植的富硒农产品以果树为主,除了富硒鹰嘴桃,还有富硒水晶梨、富硒砂糖桔等。连州正在计划进一步扩大富硒农产品种植面积,增加产品种类,如富硒茶叶、富硒水稻等。
(四)外源富硒农产品发展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发展富硒农产品的动力不足,无标准成痛点
国内市场上打着富硒旗号的食品有很多,但产品的硒含量没有明确的标注。没有标准的富硒产品,让生产者不知如何种、养、加工,消费者不知如何买。如今市场上标识“富硒”的产品,硒含量和效用都只有笼统讲法,无标准成为产业的发展痛点。
(二)富硒产业发展支撑力量薄弱,缺乏权威性富硒农产品认证机构
四、广东省富硒农产品产业发展策略
广东省富硒、中弱硒区域范围广,人们接受富硒农产品程度高,发展富硒农产品的条件相对成熟,充分发挥科研、资金、市场等优势,富硒产业的发展未来可期。
(一)确定富硒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富硒农业
选择有“中国长寿之乡”之称的佛山市三水区、徐闻县、信宜市、连州市、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梅州市梅县区等地,进行全面的土壤含硒量普查,土壤中平均硒含量达到0.4mg/kg及以上,即大于国家富硒土壤标准,可以认定为富硒区域、地带。选择粤东西北其他稀土元素含量较为丰富的县区,同样开展土壤硒含量调查、普查。把富硒土地资源的利用入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构建富硒产业聚集带,建设富硒农业生产基地。富硒、中等含硒土地作为一种特色的地质资源,对于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打造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制定富硒农产品的含硒量地方标准
目前富硒农产品国家和行业标准较少,仅有国家富硒稻谷标准(GB/T22499—2008)和农业部富硒茶行业标准(NY/T600—2002);我省暂无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出台。为规范管理,推动富硒产业发展,应充分利用好现有富硒稻谷和富硒茶业标准,根据标准开发产品,打造品牌;同时加快制定我省农产品地方富硒标准,创设富硒农产品专用标识,制定专用标识使用规范,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提升富硒农产品的信誉度。
(三)制定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建设质量检测体系,设立认证机构
开发富硒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总结制定一套成熟的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富硒农产品硒元素保持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确保富硒农产品质量;构建完善的富硒农产品检测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富硒农产品质量,提升富硒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尽快设立认证机构,促进我省富硒产业健康发展。
(四)延伸富硒产业链条
依托各县区深厚的岭南文化、人文和山水资源,结合富硒长寿环境资源,积极开辟观光休闲、田园体验等旅游线路,打造富硒健康养生体验之旅;开发一批富硒保健食品,如各类富硒保健水果、食品、饮品、含片、冲剂、调味剂等,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