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银行各项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记录和反映着银行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的始末原委,记录和反映着银行改革发展及各项事业的历史进程与真实轨迹。档案既是银行长期积累的精神文化财富,也是反映一个银行企业文化状态及经营管理状况的重要标志和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提升和实现档案精细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精细化管理概念及工具
精细化管理,最早是上世纪50年代由日本工业企业在总结和吸取美国企业生产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日本工程技术人员发现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存在很多浪费现象,如错误、积压、过度加工、多余搬运、等候、多余的运动,浪费现象导致企业对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达不到最大化。由此提出了旨在避免资源浪费,消灭不能给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用户带来好处的活动的精益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是在科学管理、精益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保证企业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经过演绎和发展,目前,精细化管理已从生产系统管理实践的成功,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也从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上个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开始被我国企业引用,很多国内企业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受益非浅。
三、商业银行实施档案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过去银行业的管理以粗放式、经验型管理为主,运用量化的分析工具比较欠缺,银行的决策层在做决策时往往缺乏精准的分析数据作为依据,但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和银行经营管理实践的深入,现代企业高速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股改上市、国际竞争等活动普遍开展,对各项业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多种管理科学在各项业务工作中得到普遍应用,特别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快、网络办公要求档案管理精细准确。
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逐渐被各家商业银行所认同,精细化管理正日益成为商业银行改善客户服务、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控制各类风险的重要手段。基于此,精细化的档案管理工作特点与六西格玛管理在流程控制和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十分契合,在银行档案管理工作中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六西格玛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一种工具。它通过系统地、集成地采用质量改进流程,实现无缺陷的过程设计,并对现有过程进行过程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消除过程缺陷和无价值作业,从而提高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本、缩短运转周期,达到客户完全满意,增强企业竞争力。
第二,六西格玛管理的强项是对生产数量大,有规范程序的生产过程进行管理。银行档案管理的对象数量大,档案是银行在各项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是围绕客户这个中心建立的所有有效凭证,是维系客户关系的有效证明,随着银行的发展,档案资料的数量将越来越大。
第三,六西格玛管理的本质就是一个好的吸收和组合科学知识的管理工具。企业档案管理涉及多种领域。如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很广,涉及对公业务、小微客户、零售客户、外汇业务、票据业务等多领域,相应的档案的形成和专业性更复杂,种类也多,管理难度大。涉及文书档案、信贷档案、国际业务档案等,档案的管理自然成为多学科、技术和知识的综合性工作。
第四,流程控制是六西格玛管理的重点。企业档案管理业务流程长,档案的前身是文件、图纸、表格、照片、录音、录像等多种载体的文件和材料,每一份文件和材料生成后,从归档、移交到档案室再经过鉴定、电子档案的载体有效性测试和复制、整理、系统分类、著录、编目、数字化、信息化、装订、上架等一系列过程,真正成为档案要经历至少12个流程,每个流程又包含5至12个步骤。形成档案以后,还要进行档案安全管理、提供查询利用和档案编研。
四、档案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宁波市档案局、宁波市档案馆主办宁波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承办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