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

宝山区现有送教上门学生41名,随班就读学生476名,分布于81所中小学校。我区教育局在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以落实《宝山区特殊教育“十一五”规划》为抓手,积极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在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同时,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研究,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整体提高特殊教育的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为更好的解决“随班混读”现象,使每一位随班就读学生进得来、学得好,我区注重发挥特教康复指导中心的作用,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随班就读工作管理,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一、建立管理制度,使随班就读工作有章可循

2006年以来,在对我区原有的各类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的基础上,出台了《宝山区随班就读常规管理若干意见》、编制了《宝山区随班就读常规管理材料要求》,对随班就读对象的认定、教育教学、师资培训、常规管理、经费保障等多方面的制度加以完善,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各条线的职责,确保我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一)“随班就读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规范教育教学管理

这项制度主要是针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及“个别辅导”中存在的问题而设立的,我们通过制度要求教师做到“备课作业分层”、“上课优先辅导”、“个别辅导到位”,以此来提高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

(二)“随班就读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

(三)“随班就读教师补贴制度”,促进教师积极性

2007年教育局对随班就读教师的补贴进行了调整,以每名随班就读生每月150元的标准向随班就读教师发放补贴,此举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我们还制定了“宝山区特教对象申请、鉴定、安置制度”、“宝山区随班就读学生智商复测制度”、“宝山区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制度”、“宝山区特殊教育教科研评奖制度”、“宝山区随班就读校际教研制度”、“宝山区资源教室配置及使用意见”、“宝山区随班就读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等共21项。

二、认真执行制度,使随班就读管理规范有序

(一)鉴定安置规范化

敞开校门,对每一位残疾儿童实行“零拒绝”,为残障儿童提供平等、优质的教育服务,这是我们教育部门的职责。为了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区教育局要求特教中心把鉴定、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力求进口一个都不少,出口普特双通道,形成了“四定”、“二复测”、“一流动”的机制。

1.“四定”——严把入口关

复测定年级。每年做好四年级升五年级、七年级升八年级老生的复测工作,确保老生每两年得到一次复测,使残障学生各项权益得到落实,真正实现全纳教育的理念。

鉴定定机构。为了与本区评残机构保持一致,我们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我区智商鉴定的唯一机构;为了减轻家长和学生的负担,每次复测都把医生请到康复中心,所有费用由教育局支付。

操作定程序。不管初测还是复测必须走程序,即:由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分管领导确认疑似对象→由分管领导向家长提出智商检测建议→家长自愿提出检测申请→学校审定后填写智商测试建议书→区特教中心完成初审→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鉴定→区特教中心审核认定并提出安置建议→家校商议确定就读形式。

2.“二复测”——严把出口关

07年教育局邀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三批对全区五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共253名随班就读生进行了智商复测,我们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经复测合格的学生,由特教中心向学校及家长发出告知书,实现“从特到普”的流动;经复测不合格的学生继续随班就读;对家长拒绝参加复测的,向家长告知有关政策,要求家长出具拒测书面材料,写明拒绝复测的原因、家长的意愿及承担的后果,康复中心根据家长意愿确定教育安置形式。

3.“一流动”——促进学生发展

康复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针对三类情况实行“双通道”流动管理,2007年度为50多名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摘帽”:

第一类:学习有明显进步,能够基本跟上普通学生的轻度随班生。由家长提出“摘帽”申请,学校同意盖章,报特教康复中心审批后实现特普流动。

第二类: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智商复测达到合格水平的随班生。由特教中心向学校及家长发出告知书,转为普通生学籍进行管理。

第三类:家长拒绝进行智商复测并要求摘帽的随班就读学生。由家长出具拒测摘帽的书面申请材料,康复中心征求学校意见后向学校及家长发出“摘帽”通知书。

(二)全程管理规范化

1.工作有要求

区康复中心向各校下发了《宝山区随班就读常规管理材料汇编》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研,编制了《巡回指导教师工作手册》、《宝山区随班就读分管领导工作手册》、《宝山区随班就读任课教师工作手册》,对随班就读的管理内容、操作方法作出了统一安排,基层学校按照工作手册要求开展日常工作,使常规管理做到内容明确,操作规范。在两年一次的专项检查中我们将工作手册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加以考核。

2.过程有指导

康复中心每学期定时到有随班生的学校进行巡访服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座谈、听取汇报等形式了解各校的工作情况,就课程安排、教育教学方式、评价内容与方式等几方面进行指导。随堂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巡回指导教师深入课堂,了解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如何照顾到随班就读生,同时在听课时可以感受到班级其他学生对随班就读生所持有的态度。查阅资料了解管理情况。查阅随班就读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查阅分管领导及教师的随班就读工作手册,以更清楚地了解学校的管理工作。

个别访谈了解思想动态。巡回指导教师经常与任教教师、学校领导沟通,及时了解一线教师、学校、领导对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看法,现场帮助学校及时分析处理难题。

提出建议帮助总结提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帮助学校总结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定期进行回访巡视。

3.年终有督导

有评估。康复中心每年12月轮流对各中小学的随班就读工作予以督导评估,2006年我们对全区32所初中进行了调研评估,对12家先进单位予以表彰,2007我们对全区47小学进行了评估调研,16所学校达到了优秀。教育局对全区随班就读工作的督导评估成为一项常规,已连续坚持了7年。

有反馈。康复中心根据检查组的检查情况向每一所学校发出书面反馈意见,对成绩加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有整改。各校根据评估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形成书面整改方案上交康复指导中心,康复中心在巡回指导过程中着重对学校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通过学校自评-督导评估-整改交流三个阶段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举对我区的随班就读工作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推行教科研制度,增强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性

(一)推行“随班就读校际教研制度”,凸显“实”字

我区随班就读教研分区级、校级两个层面开展,区级教研由特教中心、特教教研员组织开展,以专题讲座、课堂教学观摩、论坛交流、现场会等形式,保证每月一次。

校级教研由校特教教研组承担,凡有3个以上随班就读生的学校都有特教教研组,教研活动同学科相融合,保证每月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有记录。

(二)推行“特殊教育教科研评奖制度”,凸显“研”字

特教中心能够针对本区实际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研究,解决随班就读工作中的热点、热点,务求研究能够对实际工作指导作用。

1.探索个别化教育模式。

残障学生个体差异大,发展不平衡。为了探索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规律,特教中心就随班生的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定、实施,教育模式的选用,环境的支持手段,教学流程各个环节的设计等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如,开展“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研究。

2.寻求适合的学业评估方法。

向各校提出了多元评估的要求,选取了中小学各五所进行了试点,在理论支撑及实践效果两个方面展开探索,意在探求一种具有科学性、操作性、实用性的评估办法,通过评估激发学生发展的内趋力,充分发挥评估的激励作用,其中“随班就读学习成绩分层折算评估”这一课题列为区级课题。

(三)推行“随班就读先进经验交流制度”凸显“效”字

1.特教论文评比。康复中心每两年组织一次特教经验论文评比,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加以汇编,目前已形成论文集《感悟生活》两册。

2.特教论坛交流。特教中心会同教研室每年组织随班就读学校开展论坛交流活动,另外,我们将部分优秀论文在区特教网上发表,以此来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随班就读工作开展十多年来,区教育局通过加强康复中心制度建设,初步建立起了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系统;逐步规范了对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过程管理。随班就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随班就读教育的新路子,研究新方法,为巩固和发展我区特殊教育作出新贡献。

THE END
1.规范化管理体系12篇(全文)规范化管理体系 第1篇 所谓“JIT” (just-in-time) 管理, 对企业来说, 其核心思想是倡导一种不断改进工作的企业文化, 通过百分之百的参与, 人人主动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 向一切形式的浪费开战, 实现百分之百的产品优良。对学校而言, 实施校园“JIT”管理, 就是要加强对学校各部门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z20pf2k.html
2.企业为什么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有什么好处?企业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优化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要做强做大做久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管理技能、业务水平、销售额有多高,而是有没有让所有人都为之奋斗的共同愿景;有没有让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I5OTE1MQ==&mid=2653914086&idx=2&sn=0389f87c8c23ff6681f8698b87787086&chksm=81fc917f563ca72c1738d6c992039b4abd69e793b52148bf41d137798391075a7e06ce40d75b&scene=27
3.规范化管理体系单位规范化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单位意识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增强组织的竞争力,使组织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将探讨规范化管理体系的概念、意义、实施步骤以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一、规范化管理体系的概念 http://www.yipinmingcha.cn/news_4939/
4.规范化标准化管理.docx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以下简称“标准化管理”)被视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标准化管理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标准和规范,确保组织内的各项活动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从而实现组织的长期目标。本文将探讨标准化管理的核心概念、实施策略以及它在不https://m.renrendoc.com/paper/334316067.html
5.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则是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对立的,强调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下属员工的意志行为选择。 2定义 编辑 规范化管理的目标: https://baike.sogou.com/v1419184.htm
6.什么是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就是办事要有统一的依据,不是哪个领导说了算。规范就是大家共同遵守和承认的东西:也就是https://iask.sina.com.cn/b/gWpS5Bo7j8OJ.html
7.规范化化管理(精雅篇)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粮油仓储管理工作,提高粮油仓储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县粮食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公司严格按照《××县‘粮油仓储规范管理年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创建活动,围绕确保储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的工作目标,全体职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7nkopjh.html
8.什么是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强调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下属员工的意志行为选择。其管理标准有: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组织系统化、权责明晰化、奖惩有据化、目标计划化、业务流程化、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5196218.html
9.规范化管理的标准管理行为标准化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不只是为下属员工制定行为规范,而是重点放在对管理者的行为制定规范标准上。因此,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管理者行为本身的规范化问题。没有管理者行为的规范化,为管理者实施管理确定必要的标准,其它的规范就很难落到实处。在现实中,对管理者本身的行为进行规范是一https://doc.mbalib.com/view/94b0fe0c4281283d41f76fc96f20d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