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18年第5号)  商务部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办法2018年第23号国务院公报

《商务部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办法》已经2018年3月14日商务部第11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5月13日起施行。

部长钟山

2018年4月13日

商务部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商务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促进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等规定,结合商务部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部门规章以外的,商务部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单独或者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并且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文件。规范性文件不包括规范内部事务、通报具体情况、处理具体事项以及单纯转发的文件,如内部执行的管理规范、工作制度、会议纪要、请示报告及表彰奖惩、人事任免文件等。

第三条商务部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批准、公布、解释和清理等,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坚持合法、公开、精简、效能和权责统一原则。

第五条规范性文件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无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减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

第七条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者国务院文件中已有明确、具体规定的,不得重复制定规范性文件。

第八条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未经公布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

第九条规范性文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涉及国家安全的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规范性文件实施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章起草

起草规范性文件草案时应当同时起草草案说明,并明确文件类型为“规范性文件”,在公文办理系统中进行标注。

第十一条规范性文件的名称应当根据具体内容确定,一般使用“办法”、“规定”、“通知”、“决定”、“意见”、“公告”等名称,但不得使用“法”、“条例”。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应当明确具体、逻辑严密、具有可操作性;一般以条文的形式制定,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文字应当准确、规范、简洁。

第十二条规范性文件草案应当根据内容需要明确制定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执行部门和施行日期等内容。

第十三条草案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制定该文件的背景、宗旨和必要性;

(二)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国务院的决定、命令等有关文件;

(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合理性、可行性;

(四)征求意见及对意见的采纳情况;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十四条规范性文件一般应规定有效期,有效期自发布之日起,原则上不得超过5年。对于需要稳定市场预期并长期执行的规范性文件,或者是对于上位法的执行性规范,可以不规定有效期,但应当在起草说明中作出专门说明或以规章形式发布。

涉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职责或者需要其贯彻落实的,还应当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意见。

征求意见可以采取书面、网上公开或者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

起草单位应当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对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规范性文件草案,并在草案说明中对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进行说明。

第三章合法性审查

第十六条规范性文件起草工作完成后,在报请部领导批准或者部务会议审议前,起草单位应当将规范性文件草案、草案说明和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依据材料以及其他必要材料提交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不得以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的,不得提交批准或者审议。办公厅在文件审核过程中,发现已标注为“规范性文件”的文件草案未经合法性审查,应退回并责令起草单位履行合法性审查程序。

第十七条合法性审查的内容包括:

(一)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国务院文件;

(二)是否违反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

(三)是否超越法定职权;

(四)是否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

(五)是否无法律法规依据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定;

(六)是否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制定程序;

(七)是否对征求意见进行了说明;

(八)是否涉及第十三条第(六)项规定的审查事项;

(九)其他需要审查的事项。

第十八条法制机构应当自收到规范性文件的全部送审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合法性审查工作;情况复杂或者需进一步调查研究或者征求意见的,经法制机构负责人批准,可延长10个工作日。为预防、应对和处置自然灾害、灾难事故、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或者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紧急命令和决定,需要立即制定和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应当缩短审查时限。

第二十条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书面征求意见、座谈会、论证会等多种方式,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审查,并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的作用。

第二十一条合法性审查意见是制定机关决策的重要依据,起草单位对合法性审查意见应认真研究,并根据审查意见对规范性文件草案进行相应修改。规范性文件草案经起草机构修改后,应当根据本规定要求重新进行合法性审查。不采纳合法性审查意见的,应当在报请部领导批准或者部务会议审议时说明理由。对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合法性审查意见的,予以通报;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办公厅会同法制机构、信息工作机构共同推进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信息化平台。对所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实行目录和文本动态化、精细化管理。

第四章批准和公布

第二十三条规范性文件草案应当由至少3名部领导签批,涉及重大事项或关系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应当经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制定重大经济社会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部党组。

规范性文件草案由起草单位提交批准或者提请审议,提请时应当附具草案说明和合法性审查意见书。部务会议对规范性文件草案进行审议时,由起草单位就起草情况作说明,法制机构就合法性审查情况作说明。

规范性文件经批准或者审议通过后,由起草单位按照审议意见修改完善,并按照《商务部公文处理办法》行文办理。

第二十四条规范性文件应当以商务部名义发布。办公厅应当对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规范性文件文号中增加“规”字。不符合上述规定,不认定为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管理行政相对人的依据。

第五章修改和清理

第二十六条商务部定期组织对本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

清理工作完成后,由法制机构拟定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按照规范性文件批准发布程序及时向社会公布。规范性文件修改和废止程序参照本办法第二章至第五章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规范性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修改:

(一)个别条款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政策不一致,但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必要继续实施;

(二)规范性文件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

(三)作为主要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务院文件已经修改;

(四)个别条款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第二十八条规范性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废止:

(一)主要内容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国家政策相抵触;

(二)主要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对象已消失或者规定的事项、任务已完成;

(三)主要内容已被新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代替;

(四)作为主要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务院文件已废止或者失效。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由商务部负责解释。规范性文件需要解释的,由规范性文件的起草部门提出解释意见,经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后,参照本办法第四章的规定公布。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对规范性文件的解释建议。规范性文件的解释与规范性文件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规范性文件违反法律法规,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等方式向部法制机构提出书面审查建议。书面审查建议应当载明建议人姓名或者单位名称、建议审查事项以及理由、联系方式、建议日期。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2018年5月13日起施行。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规范化管理体系12篇(全文)规范化管理体系 第1篇 所谓“JIT” (just-in-time) 管理, 对企业来说, 其核心思想是倡导一种不断改进工作的企业文化, 通过百分之百的参与, 人人主动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 向一切形式的浪费开战, 实现百分之百的产品优良。对学校而言, 实施校园“JIT”管理, 就是要加强对学校各部门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z20pf2k.html
2.企业为什么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有什么好处?企业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优化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要做强做大做久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管理技能、业务水平、销售额有多高,而是有没有让所有人都为之奋斗的共同愿景;有没有让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I5OTE1MQ==&mid=2653914086&idx=2&sn=0389f87c8c23ff6681f8698b87787086&chksm=81fc917f563ca72c1738d6c992039b4abd69e793b52148bf41d137798391075a7e06ce40d75b&scene=27
3.规范化管理体系单位规范化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单位意识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增强组织的竞争力,使组织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将探讨规范化管理体系的概念、意义、实施步骤以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一、规范化管理体系的概念 http://www.yipinmingcha.cn/news_4939/
4.规范化标准化管理.docx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以下简称“标准化管理”)被视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标准化管理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标准和规范,确保组织内的各项活动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从而实现组织的长期目标。本文将探讨标准化管理的核心概念、实施策略以及它在不https://m.renrendoc.com/paper/334316067.html
5.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则是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对立的,强调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下属员工的意志行为选择。 2定义 编辑 规范化管理的目标: https://baike.sogou.com/v1419184.htm
6.什么是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就是办事要有统一的依据,不是哪个领导说了算。规范就是大家共同遵守和承认的东西:也就是https://iask.sina.com.cn/b/gWpS5Bo7j8OJ.html
7.规范化化管理(精雅篇)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粮油仓储管理工作,提高粮油仓储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县粮食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公司严格按照《××县‘粮油仓储规范管理年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创建活动,围绕确保储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的工作目标,全体职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7nkopjh.html
8.什么是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强调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下属员工的意志行为选择。其管理标准有: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组织系统化、权责明晰化、奖惩有据化、目标计划化、业务流程化、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5196218.html
9.规范化管理的标准管理行为标准化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不只是为下属员工制定行为规范,而是重点放在对管理者的行为制定规范标准上。因此,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管理者行为本身的规范化问题。没有管理者行为的规范化,为管理者实施管理确定必要的标准,其它的规范就很难落到实处。在现实中,对管理者本身的行为进行规范是一https://doc.mbalib.com/view/94b0fe0c4281283d41f76fc96f20d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