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合作方案(精选5篇)

1、积极化解本单位社会不稳定因素,主动配合县社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稳定、、安全生产为“零”的目标。

2、完成县社分配的目标任务。

3、完成县社下达的其他中心工作任务。

4、按时参加会议,遵守县社的各项规章制度。

5、加强资产管理,及时上交各种费用(房租、医保、社保、货款等)。

四、目标任务:

(一)农资以乡(镇)为单位,按一、二、三类分配各基层供销社任务

1、复合肥销售。

2、农药销售。

以上各基层供销社任务分配数见附表(1)

(二)烟花爆竹以乡(镇)为单位,任务分配另下发文件。

(三)再生资源任务

各基层社新增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个以上见附表(2)。

五、考核与考核办法:

(一)考核

1、实行百分制考核。

2、每月以奖代补工资主任300元,付主任150元进行考核。

3、90分为达标,可获得各项任务考核奖,并可以参加评先,超百分进行奖励,每超1分奖100元。89分以下—70分按比例扣分。69分以下对该社主任进行降职或免职处理。

4、年终由县社组织考核组对基层社进行考评记分。

(二)考核办法。

1、目标任务70分。

①完成烟花爆竹任务40分

A、完成烟花爆竹销售任务90%以上30分;70%-89%按比例计分;69%以下不计分;各乡镇完成任务数按各乡镇网点计算。

B、货款及时结清10分,在每年的4月份以前结清全部货款得满分,否则不计分。

②完成农资任务10分。

A、完成复合肥及农药销售任务8分;

B、货款及时回笼2分。

③完成再生资源任务5分。

完成网点任务2分,为公司组织回收利用货源3分。

④资产管理15分(及时缴交房租9分、盘活资产、及时排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6分)。

2、中心工作24分。

①社会稳定5分,工作5分,安全生产5分。

A、社会稳定、工作,凡出现一次县级扣1分,县级上访扣1分,市级一次扣2分,省级以上该项工作不得分。

B、安全生产工作出现事故视情况扣分。

②网络建设3分,基层供销社建设2分,专业合作社1分,其它中心工作3分(含配合迎接检查验收工作)共9分。

3、管理制度6分。

①参加学习、会议3分;

②上交各种信息、材料、报表3分;

六、奖罚措施:

1、以奖代补工资300元/月,其中:主任200元/月、付主任100元/月,考核烟花爆竹销售,完成90%以上得回考核奖励;完成70%-89%的按比例发放;69%以下的不发

2、完成了考核任务90%以上为达标,达标的,给予得回以奖代补工资100元/月,付主任50元/月,完成任务70%-89%按比例发放,69%以下的不发。

3、完成了考核任务的由县社负责缴交主任、付主任社保、医保,70分以下的由个人缴交。

4、对考核达标的基层社评出综合先进单位3个。

5、烟花爆竹、农资其它奖励措施另行规定。

七、加分项目:

1、与当地政府关系密切,并获得当地党委政府表彰加5分。

2、获得县直部门(本系统除外)表彰加6分。

关键词:小型水利设施;农户合作供给;成本分担方式;意愿支付金额

中图分类号:F303.1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1.011

2011年中央文件强调“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户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充分契合了中国农户分散经营的现状,是解决小型水利设施供给不足的重要手段(贺雪峰、罗兴佐,2006),然而,供给成本合理分担方案是实现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有效供给的前提条件(Kurian,2001)。在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成本分担方式差异、分担方案难以有效形成(温铁军,2011)、农村社区资源动员不足等问题。因此,促使农户开展合作,需要解决合作成本分担问题。

1农户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的成本分担原则及方式

在小型水利设施供给中,农户作为基本的灌溉单元,难以承担高额的成本(贺雪峰、郭亮,2010),需要几个人联合起来合作供给。农户采用什么样的成本分担方式势必会影响到农户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农户参与合作的满意度和实施程度。因此,制定公平合理、有效率的成本分担方案是合作供给成功的关键。在小型水利设施的合作供给成本分担过程中,分担原则和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

1.1成本分担原则

参与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的农户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保证整体利益实现的同时,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必须协调好各参与农户的行为,使合作供给顺利实现。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成本分担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1保障基本灌溉用水原则小型水利设施的充分供给是保障农户灌溉用水的重要条件,合理化农户的出资方式,有利于提高农户合作建设小型水利设施的热情和积极性,最大化满足农户的灌溉用水需求,保障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贺雪峰、郭亮,2010)。在调查中,小型水利设施的功能认知也表明,现有农户对小型水利设施的需求集中于灌溉用水方面。因此,农户合作制定小型水利设施成本分担原则需要考虑到这种利益协调机制是否能够满足合作农户间健康、有序地用水。

1.1.2个人理性原则传统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农户将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行为选择的标准,追求较高收益和较低的成本。农户建设水利设施成本包括在建设中的投入成本、协商成本和监督成本,只有当参与农户在小型水利合作供给中所分担的成本低于独立供给时的边际成本时,才是有利可图的,农户才会有积极性合作。只有每个参与农户所分担的成本都减少了,且形成一种稳定行为约束关系,小型水利设施的合作供给才能持续稳定的进行。

1.1.3公平原则由于异质性的存在,在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农户分担成本偏好和需求不尽相同,享有使用权和支配权不同。成本分担既要考虑实际灌溉用量,也要考虑农户的承受能力,即异质性农户的公平性。成本分担方案的制定只有让每个参与农户的基本利益能够得到保障,让农户感受到自己和别人的待遇一样,才能激发农户进行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兴趣,实现顺利合作。

1.1.4效率原则用合作成本和建设后的水利设施带来的种植收益和水利收益等来考察合作效率。如果合作效率提高,意味着每个参与农户分担的合作成本在下降,因此,在制定成本分担方案时,既要考虑到农户间成本分担的公平性,又要考虑到成本分担的效率。追求效率才能促使参与农户自觉为实现整体利益作出努力,形成一种稳定的正向激励。

1.2成本分担方式类型

成本是影响农户行为选择的关键(布坎南,2009)。农户进行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需要承担的成本主要包括前期合作建设成本和后期运营维护成本。成本分担方式的不同直接关系到内部结构的整合,进而会影响到农户对小型水利设施的权利配置和利益协调,最终影响到农户的积极性(史耀波,2012)。在田野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在陕西省咸阳市存在着不同的农户合作供给成本分担方式,主要可归结为以下4类。

1.2.1按个人收入分担在小型水利设施的合作供给和运营维护过程中,小型水利设施的投入成本按照农户的个人收入进行分摊。具体的实现办法是:当几个农户达成合作供给协议时,每个人出资的多少按照合作成员个人收入的比例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xi为第i个参与合作供给的农户分担的合作供给成本;n为参与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的总农户数;yi为第i个农户的收入;C(N)为合作供给的成本。调查表明,按个人收入分担比例占21.1%。这种方式反映的是有钱人多出,没钱人少出,能够缓解低收入农户的压力,但是容易造成搭便车和投机现象,没有钱的农户或者低收入农户谎报自己收入,以投入较低成本而获得较高收益。

1.2.2按灌溉面积分担小型水利设施的投入成本按照每户农户的灌溉面积进行分担。具体的实现办法是:当几个农户达成合作供给协议时,每个人出资的多少按照合作成员拥有灌溉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Qi为第i个农户需要灌溉的农田面积。调查中,按照灌溉面积分担方式的比例约有39.5%。按灌溉面积分担方式本质上是按照收益大小出钱,灌溉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小型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和收益水平。根据农户收益的高低进行分配,是充分考虑到每个农户收益的公平性,满足公平原则,但是灌溉面积不是静态不变的,可能会随着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意愿的改变有所变动,增加征收的成本;与此同时,土地的自然条件如土壤结构不同,吸水性有所差异,容易导致水资源利用的不公平性。

1.2.3按劳动力人口分担投入成本按照劳动力人口分担,反映的是完全平均原则,是一种完全的公平主义,即社会产品平均分配(辛波等,2011)。具体的实现办法是:当几个农户达成合作供给协议时,每个人出资的多少按照合作成员人数平均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为:

实地调查中,按照劳动力分担方式的比例约有30.3%。这种典型“按照人头收费”的优点是征收和核算较为便利,但是在实际调查中,不同土地规模的农户对小型水利设施的利用率有所不同,这种征收方式忽略了小型水利设施主体的使用习惯差异,易造成农户心理失衡,投资后劲乏力。

1.2.4按水利工程构件分担将小型水利设施看作是由若干小的水利工程构件组成的整体,如农田灌溉工程可分解为机井、斗灌渠和支灌渠等工程建设。有的农户投资主要机井建设,有的农户投资渠道建设。具体的实现办法是:当几个农户达成合作供给协议时,合作成员根据投资的水利设备的不同构件出资并进行相应的维护。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Ii为第i个农户参与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进行的水利设备投资。实践调查中,按照水利工程构件分担的比例约有9.1%。这种按照水利工程构件不同进行合作成本分担,其优点是分工明确、产权明晰,但因为涉及后期的维护,而且随着小型水利设施的折旧,不同部分的边际报酬递减有所差异,容易产生后期维护成本和获益分配不均,导致合作供给不可持续的风险。同时,会导致有部分合作者存在投机心理,产生“搭便车”的行为,影响到小型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

根据表1统计,样本的基本特征为:以男性为主,男女分布较为均匀;以壮年为主,大体成正态均匀分布,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小型水利设施的组织和管理有着深刻的体会,更能真实反应实际情况;以普通农户为主,调查的数据更为真实有效;81.42%的农户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文化程度不高;绝大部分农户还是属于保守的,不太喜欢参与风险大的投资或事务;42.9%的农户处于初中文化,仅有3.15%的农户接受了高中以上的文化教育;样本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规模集中于2人及以下,生产规模不太大;灌溉面积在0.27hm2及以下,绝大部分农户都属于小农经营;家庭农业收入较低,51.7%的农户处在5000元及以下的收入水平,只有2.25%的农户收入在25000元及以上。

2.2成本分担的描述性统计

2.2.1总体支付意愿分析根据表2可知,共有653户农户在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愿意支付,占调研样本的73.37%。愿意支付的人数在乡镇分布较为均匀,而且愿意支付的农户的比例高于不愿意支付农户比例。在谈到不愿意支付的原因时,77.8%的农户选择了成本分担方式不合理的选项。

2.2.2成本分担方式的支付意愿分布从总体上看,无论农户是否愿意支付,大部分人都倾向于按灌溉面积分担小型水利设施的合作成本,其次是按劳动力人口进行成本分担,仅有6.00%的农户选择了按照水利工程构件分担(表3)。从支付意愿看,其比例与总体比例分布大体吻合,且农户支付意愿中按照灌溉面积分担的比例更高些。从不同成本分担方式看,大部分成本分担方式下选择愿意支付的人数远高于不愿意支付的人数,按水利工程构件分担除外。因此,可以得出农户成本分担方式偏好按照由低到高排列为:按照水利工程构件分担

2.2.3支付金额分布根据支付卡问卷方法,对890份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各比例的成本分担意愿如表3和图1所示。统计数据表明,在调查样本中,有73.42%的人愿意进行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的支付。由图1可知,其中,50.15%的农户愿意支付总体建设投入的20%~40%,只有5%的农户愿意进行较大比例的投入。在调查不愿意支付的原因时,24.21%的农户觉得投资小型水利设施对收入的影响不太大,属于利益导向型,有34.12%的农户觉得自己的收入水平低,难以承受较高的小型水利设施的投入成本,11.26%的农户想看看周围朋友的反应再决定,23.31%的农户对成本分担方案心存疑虑,7.10%的农户觉得出钱或不出钱一样都会吃亏,担心在支付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3最优成本分担方式选择

3.1回归模型设定

本文尝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对成本分担方式与支付意愿的影响进行分析。当模型的因变量是一个分类变量而不是连续变量时,采用一般的线性回归模型对参数进行估计时存在异方差,而Logistic模型能够解决该问题。Logistic回归的优点还体现在:一是突破正态分布限制;二是可以增加解释变量的个数来提高预测精度;三是模型回归的结果具有概率意义,比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更具解释力。

式中,α是常数项;Xi是第i个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是除成本分担方式以外的控制变量的集合;βi是Logistic回归模型的偏回归系数,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程度。笔者将不同的成本分担方式设置为虚拟变量Zi,在存在截距项时,存在m种互斥的属性,可以设m-1的虚拟变量,在本文中,因为成本分担方式一共有4种,而且是互斥的,所以可以设3个虚拟变量,每个虚拟变量设置值分:是=1,否=0。γi表示的是成本分担方式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强度。

3.2最优成本分担方式

运用STATA12.0操作软件,采用有限制的迭代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回归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伪判决系数说明回归的拟合程度,越接近于0,说明因变量和自变量间的关系越紧密。极大似然估计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模型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支付意愿受到农户年龄、职务和成本分担方式的影响。

此外,不同出资方式的发生比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的发生比反映农户的选择偏好。3种成本分担方式的发生比分别为2.305,3.363,8.585,这意味着农户在作出支付行为选择时,更偏好于按照灌溉面积分担的成本分担方式。按收益的多少进行费用的分摊,是较为有效的方式(吴士健等,2002)。

4小型水利设施合作支付标准确定

4.1成本分担标准测算方法

4.2成本分担支付标准

根据公式(6)对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农户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成本分担意愿为36.7%。这表明在进行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时,农户最愿意分担的成本为总成本的36.7%。

5结论

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的组织运行过程中,组织者如何协调农户的需求,将农户的整体利益整合到一起,使得农户产生持久参与意愿是组织运行的核心问题。而该问题解决的重点是构建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笔者运用890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归纳出农户成本分担偏好按照由低到高排列为:按照水利工程构件分担

参考文献:

[1]朱红根,翁贞林,康兰媛.农户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619户种粮大户的微观调查数据[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4):539-545.

[2]韩俊,何宇鹏,王宾.加快推进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发展[J].中国经济报告,2011(4):6-14.

[3]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145.

[4]贺雪峰,郭亮.农田水利的利益主体及其成本收益分析――以湖北省沙洋县农田水利调查为基础[J].管理世界,2010(7):86-96.

[5]杨帅,温铁军.农民组织化的困境与破解――后农业税时代的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J].人民论坛,2011(10):44-45.

[6]刘力,谭向勇.粮食主产区县乡政府及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意愿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2):32-36.

[7]张兵,孟德锋,刘文俊,等.农户参与灌溉管理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北地区农户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2):66-72.

[8]崔宝玉,张忠根.农村公共产品农户供给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嵌入性社会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25-31.

[9]MitchellRC,CarsonRD.Usingsurveystovaluepublicgoods:The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M].WashingtonDC:Resourcesforthefuturepress,1989.

[10]BjornstadDJ,KahnJR.Thecontingentvaluationofenvironmentalresources:methodologicalissuesandresearchneeds[M].UK:EdwardElgarPub.1996.

[11]BatemanIJ,WillisKG.Valuingenvironmentalpreferences:theoryandpracticeofthecontingentvaluationintheUS,EU,anddevelopingcountries[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

[12]王锋.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和支付意愿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3):68-74.

[13]曹红斌,张郡,李强,等.贵阳市居民生活供水状况改善的支付意愿[J].资源科学,2008,30(10):1478-1483.

[14]张宁,陆文聪,董宏纪.中国农田水利管理效率及其农户参与性机制研究――基于随机前沿面的实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3):353-362.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集团化办学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1]。党的十以来,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推进集团化办学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2]。新时期如何推进集团化办学,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广西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为例进行探讨。

一、广西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实践探索

广西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是广西首家面向现代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领域的职业教育集团,由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目前已有50多家职业院校、企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等成员参与,建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职业培训办公室、校企合作委员会、实训基地建设委员会、招生就业合作中心等工作机构。集团成立以来,以服务为宗旨,以服务树形象,以服务求发展,以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为途径,走出了一条“政行企校联动、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的特色发展道路。

(一)政行企校联动,服务商贸流通产业发展

产业带动与引领教育发展,教育支撑与服务产业振兴,这是集团化办学的宗旨和方向。广西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坚持“以对接现代商贸流通产业为宗旨,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合作共赢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广西供销合作社的大力支持下,联合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和职业院校等成员单位,构建了政行企校联动的合作机制,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连接与融合。

集团坚持“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引领产业”的办学思路,全力服务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如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牵头院校主动对接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区域性国家新战略带动的以商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和农村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形成了财会金融、现代流通、信息化建设、旅游与餐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大核心专业群,彰显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13年,电子商务等5个专业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建设专项资金。2014年,营销与策划专业等6个专业获批成为2014―2017年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重点建设专业。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相对接,以牵头院校为核心,在广西高职院校中第一个独创性提出把集团建设成为“桂商文化”研究、传承与创新示范基地,振兴以商贸流通产业为核心的“桂商文化”,打造集团文化内涵。2014年,以“桂商文化”为背景的《桂味公厨》项目获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二等奖。

(二)适应发展需求,服务行业企业改革振兴

服务合作,服务需求,服务发展,服务共赢,这是集团化办学持续发展的依托。集团化办学中,行业、企业也是集团的组成主体,而且是集团的资源主体,更应该是集团的服务主体。集团运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促进学校人才链与企业利益链的有机融合,推动集团持续健康发展。

集团依托学校成立的广西首家“农村现代流通研究所”,以项目合作为纽带,积极服务供销社改革振兴和当地农村现代流通发展。与广西巴马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多个地方供销社签订合作协议,承担和完成了《供销社改革总体方案》《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项目建设一次性规划》等项目的研究与编制任务,为广西供销合作社编制了《关于加快推进乡镇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全区乡镇供销社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前,集团农村流通管理咨询服务水平代表了广西区域的最高水平,在广西供销合作社和广西高职院校中具有重要影响,成为集团发展的品牌和名片。

集团充分发挥学校场地和师资优势,专门成立培训中心,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如会计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装备水平与行业标准相对接,2013年获批成为“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是广西规模最大的会计职业资格培训及鉴定中心,是中国―东盟商贸中心和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急需人才培训基地。近两年来,面向企事业单位举办会计师、助理会计师等职业培训,参培人员达5万余人次,为全区职业培训和企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产教深度融合,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是集团化办学的核心,也是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的交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助力集团人才培养。集团成立以来,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集团工作的首位,依托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协同育人,突出特色办学,将商贸流通人才培养深度融入到产业链中,全力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如集团针对“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流通难上难”的中国农村“老大难”问题,与广西特产网(农村流通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深度合作。其中,以建设“农产品流通生产性实训基地”为重点,改革农产品流通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流通现代化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通过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紧密互动,把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品牌开发等与农产品流通产业链有机融合起来,把实践教学、学生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教学过程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流通、管理服务等各环节,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强化协同育人。“农产品流通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集团化办学中校企合作、共建共享、产教融合、互利双赢的“校中企”建设典范,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农产品流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成果获得2012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2014年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广西特产网也因此获得极大发展,规模和效益迅速扩大,加盟店由10家发展到40多家,年销售达到5000多万元。

(四)中职高职衔接,服务职业培养体系建设

服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职业教育系统培养,这是集团化办学的使命。集团成立以来,坚持把集团作为沟通中职和高职的桥梁,作为探索职业教育系统培养的载体,促进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组织等方面的衔接,推进中职高职“一体化”育人。

集团借助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与集团成员单位广西工贸职业学校、广西梧州商贸学校等供销合作社系统的7所中职学校联合开展了“3+2”、“2+3”形式的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集团成立招生就业合作中心,专门负责中职高职联合培养招生工作。建立中职高职联合培养对话互动机制,每年由一所院校承办定期对话研讨会,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兼职教师队伍,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共订教学实施过程,共担教学管理职责,推进中职高职有效衔接,在集团内部初步实现中职高职“一体化”育人。此外,集团还与广西区外2所本科院校开展了应用型本科专业试点联合培养模式,积极探索贯通中职、高职和应用本科的人才培养“立交桥”。

二、推进集团化办学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广西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具有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特征,实践成效明显。从广西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的实践经验来看,新时期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关键工作。

(一)对接产业发展

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来看,首先要优化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布局。集团化办学必须扎根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对接,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深度融入产业发展链,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调整、优化和升级的能力,真正发挥集团化办学对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激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集团化办学只有坚持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引领产业,形成产业引领教育发展、教育服务产业振兴的良性互动,才能思路明确、方向正确,具有广阔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二)服务企业需求

集团化办学必须树立服务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服务促合作,以服务创共赢,以服务求发展。企业也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集团化办学要充分考虑企业发展需求,主动服务企业发展需要,在服务中促进学校人才链和企业利益链有机融合,促进校企协同发展,形成互利互惠的利益共同体、发展联合体。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凝聚企业、激发企业广泛深入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各项活动,才能进一步推动集团化办学由松散合作向紧密合作方向发展。

(三)深化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产教融合的根本要求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途径是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五个对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既要尊重教育规律,又要尊重产业规律,真正探索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四)融入体系建设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新时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中职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集团化办学在促进中职高职衔接方面,优势和作用明显。在集团化办学中,要深入推进中职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质量评价等方面的衔接,创新衔接培养模式,主动融入和服务职业教育系统培养,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创新体制机制

[1]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09],2009-02.

[2]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05-02.

[3]国务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教职成,2014-06.

收稿日期:2014-08-02

作者简介:邱金林(1972-),男,广西昭平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室主任。

基金项目:2012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课题《广西区域供销系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编号:GX1222)

主持人:黄丹妮。

PracticeandThinkingofRunningSchoolinGroupintheNewTimes

――TakingGuangxiBusinessVocationalEducationGroupofModernCommerceasanExample

QIUJin-lin

(GuangxiInstituteofTrade,NanningGuangxi530021,China)

[关键词]新合作职业教育行业组织实体企业产业界深度融合

[作者简介]杨运鑫(1963-),男,湖南武冈人,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广东广州510006)

合作教育可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的“三明治”教育。目前较为流行的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最早是由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的赫尔曼施奈德教授于1906年开创的,他发现在课堂中无法训练学生日后工作必备的许多能力,遂将工作与教育联系起来。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指的是新形势下各级政府、行业组织、职业院校、实体企业、科研院所等职业教育关联体之间密切合作,建立信息、人才、资源等对接协作机制,形成战略联盟。教学模式上实行工学交替、产学研创用结合;业务模式上依托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教育模式上政府宏观政策引导、行业组织具体指导、职业院校和实体企业实施校企合作;管理体制上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着力点在于依托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

一、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遇到的瓶颈障碍

3.资源配置上,全能政府大包大揽的行政计划模式不灵活。第一,宏观资源配置上,中央和地方对专业设置等管得过多,热衷于学历教育和学术教育,大力资助公办职业院校,民办职业院校很难分到应有的一杯羹,面向市场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方面不够敏锐。第二,微观资源配置上,公办职业院校行政化倾向严重,封闭办学,脱离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需要,行政权力大于教学权力,缺乏主动联系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的积极性和市场灵活性。第三,没有组成教师代表、学术团体、专业团体、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等参与的董事会,院校领导只对上级领导负责,专业教师毕业于非职业的普通高校,社区、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等没有融入职业院校的教学和管理。

二、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新合作职业教育顶层设计

2.建立真正意义上面向市场的产学研创用合作机制。长期以来产业和教育是“两张皮”,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实体企业不愿要,产业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却又长期匮乏,这主要是沟通渠道不畅造成的,行业组织的介入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生物学观点来看,产业和教育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底物”,行业组织是诱导双方发生化学反应的“酶”或“催化剂”。

3.架设让职业教育不同人才脱颖而出的立交桥。新合作职业教育还要为职业类人才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创造打开各种窗口和留下各种接口,可尝试如下立交桥式多层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校(中专)―高职高专(或直升或“2+2”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高中―(或高职高专或直升或“2+2”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另外,实现以学历证书为标志的学历教育与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的职业资格教育之间的衔接,通过适当方式和机制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融为一体,实现不同学习成果的相互转换。与国家职业分类、职业资格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相适应,鼓励职业教育由终结性教育向终身性教育发展。准许职业教育毕业生通过加试或入学后补修攻读普通教育的硕士博士学位,也允许普通教育毕业生修读职业教育的硕士博士学位,鼓励职业教育毕业生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修读相应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建立学分银行,学分零存整取,实现不同教育类型和教育形态的学分互认和学历认证、资格认证的互认。

三、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新合作职业教育基层设计

1.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现办学规范化、集团化、连锁化。依托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将层次不同而专业背景相似的院校与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紧密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2013年8月,广东新供销职教集团成立,覆盖了21个地级市,直接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由供销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整合了6所供销社系统中职学校、7所省内高校、37家企业、3个行业协会,开创了我国行业组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先河。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优势课程库对所有学生开放,学分互认,教师跨校互聘,中高职“3+2”分段培养。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订单式”全程参与“天禾班”的招生、教学、就业安置工作,学杂费企业承担,每月补贴生活费300元,并设立奖学金,实现了“就学即就业”和“招生―教学―就业”的无缝链接。

2.构建项目协作管理和运作平台,保障合作项目双赢。协同创新合作职业教育的合作模式。将通常的合作方式如理事会模式、董事会模式、专业建设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共建二级学院模式、企业实训模式、联合研发模式、合作培训模式、校办企业模式、就业合作模式等进行融合创新,因地制宜,形成新合作职业教育的综合模式。

[参考文献]

jMyODF9PrsfZ5hMe0x246sRNBawlES5n27kZhcv4VW/zldduxeysR3SyKeRGzyEfg8=&uid=,2009-04-01.

同志们:

这次大会是在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全面推动我县电子商务迈上一个新台阶。刚才,XX个典型作了经验发言,讲的很好,很有借鉴性,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

下面,就全面推进我县电商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发展电子商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经济活动形式,在稳增长、扩消费、调结构以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我们必须顺应新时展的大趋势,举全县之力,深入研究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其内在规律和未来趋势,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强力推进。

(二)发展电商是拉动经济的有力抓手。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连续多年快速增长,成为新形势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亮点。自201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万亿元以来,每年以2万亿元左右的速度在增长,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阿里巴巴2017年“双十一”期间实现销售额XX亿元,2018年实现XX亿元,2019年实现XX亿元,2019年比2017年增长X%,增长潜力巨大,所以,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严峻形势下,电子商务已成为创造消费增量、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发展电商符合X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县自然条件独特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机械化水平高、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标准严格规范,盛产XX等优质农产品,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一直以来,“好资源如何才能产出好产品,好东西怎样才能卖上好价钱”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电子商务工作在我们农业大县就是要解决“互联网+”在农产品营销中的应用,推动资源优势与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结合,传统农业与新业态结合。因此可以说,发展电子商务,可以使我县的特色优势农产品走出农村、走向市场,走出龙江、走向全国,有效减少中间销售环节,解决“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的难题,这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好机会。

二、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全力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过去一年,全县上下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县网店发展到X家、微商X家,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点达到X个,电商交易额突破X万元,成为近年来我县电商发展速度最快、成效最好的一年。

(一)电商主体不断壮大。

三是开展了大城市营销活动。依托X商城,组织开展了以“X”为主题的第一届XXX行精准扶贫营销活动,网上销售XXX吨,XX一箱X售价XX元,“双十一”期间每个APP地址只可购买一份,售价XX元,扣除物流、人工等成本后,纯效益达到XX元/斤,效益十分可观。XXx超市一次订购量就达到了XX吨,“XX”叫响X。在完成以X为主的“囤秋菜”销售活动后,我们又启动了大鹅、笨鸡和速冻蔬菜等乡村特色“囤年货”活动,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在春节前结束的XX省丰收季“绿聚人”新春农品汇上,我县打造了“X四宝”干菜系列产品,制作了二维码,既能对产品进行追溯,又能在线下单购买,xx新闻频道、农业频道和公共频道在现场为我县农产品做了专题报道,黑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中央大街xx商城更是为我县常年提供免费展位,游客在展位现场通过扫描我们产品的二维码,就可直接链接到X商城,进入商城在线浏览、在线下单,客服根据订单进行物流配送,为我们加快电商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二)电商氛围日益浓厚。

一是电商培训深入开展。聘请xxx等优秀电商培训机构,组织专场培训X场、X余人次,广泛普及了电商知识。同时,县电商办深入乡镇举办电商培训班4期,培训乡镇干部、创业青年、合作社及民营企业负责人X余人,传授了电商知识,加快了电商进村步伐。

三是品牌建设扎实推进。利用国家地理标识、有机认证、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寒地黑土等区域品牌优势,统一标识、统一包装,培育了XX、X等优秀品牌,提高了X农特产品知名度。

四是电商孵化效果较好。完善了电商创业园服务功能,被省工信委评为第二期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X家,成为我县电商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

(三)电商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是追溯体系不断完善。去年我们整合资金,投入X万元,建设了农业物联网指挥中心和X个农业物联网基地,强化“互联网+产品追踪溯源”体系建设,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保障了线上食品安全。

二是物流快递迅速发展。以交通物流为龙头,组建物流联盟,开通乡村货运专线X条,设立村屯分发中心X处、村屯物流网点X个,城乡物流网框架初步形成。

三是庭院经济初见成效。积极开展电商众筹活动,构建“电商+扶贫”模式,xxx与帮扶单位开展合作,利用贫困户闲置庭院,发展绿色有机种植和养殖,通过X商城,帮助贫困户销售优质农产品,自众筹活动开展以来,已收到帮扶单位认购的“村货优选”配送套餐X份,每套X元,总额达X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X元以上。

2019年,我县电子商务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十分巨大。

一是电商企业规模小、交易额少。大多分散在城镇小区、居民楼和部分农村地区,呈自我发展状态,缺乏引导和扶持,市场竞争力弱,2019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为X万元,仅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X%。

二是园区基础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孵化器数量少、规模小、功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在货物仓储及配送方面还存在价格偏高、效率偏低的问题。

三是发展氛围还不够浓厚。电商消费主要以上行为主,群体又以干部职工、老师学生、城市居民等为主,中老年人和农村占比较低。特别是通过电商销售我县产品的下行行为不多、产品单一,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四是专业人才缺乏。电商行业快速发展与人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电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技术不过硬,管理不到位,自我培训能力不强,典型带动人才匮乏,加上我县经济吸引力较弱,致使电商工作在发展中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们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全面推进”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到年底,全县网店发展到X家左右,微商发展到X家左右,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点达到X个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X亿元,交易额较上年增长X%,企业、合作社互联网应用达到X%以上。要通过“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落地,推进我县电子商务工作快速发展。今年重点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营造电商发展环境,解决“服务”问题。

一要做好电商孵化基地建设。要利用“电商创业园”被省工信委评为第二期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的契机,争取项目扶持,进一步完善创业园的服务功能,政府办、机关局要整合办公资源,利用现在闲置或整合后的办公场所,针对互联网商、电商企业、微商创业者、新农人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重新装修,完善办公条件,扩大孵化器面积,打造低成本、开放式、便利化的资源共享空间,要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创业辅导、技术对接、信息咨询、融资担保,推广运营、仓储配送等公共服务产品。同时,多方寻求合作伙伴,引入国内外知名网站、公司和县内电商企业、合作社、小微创业者入驻园区,力争引入国内大的平台X个,入驻企业达到X家以上,孵化电商创业者X人以上。

三要推进电商服务进农村。XXX县发展电商的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各乡镇党委书记和部分乡镇长都参加了这次考察活动,亲眼目睹了XX电商发展的良好态势,要以此次考察为契机,尽快建立专门机构,组建乡镇电商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每个乡镇至少要选择X个以上的村,建设集农业信息、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物流配送和农产品收集、包装于一体的电商服务点。同时,要有机整合农业部门益农信息服务站、交通部门物流网点、供销社农资网点和商务部门电商服务点等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共同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服务支持。

(二)做好电商产品,解决“货”的问题。

所以,我们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深度发掘我县的地方特色农产品,通过给农产品梳妆打扮和营销宣传,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提高经济效益。当前,互联网已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干部还是农民,都逃离不了、脱离不开,不管你接不接受都得接受,不管你能不能做到都得去做。今天,各乡镇、各村主要领导都在,你们要带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融入电商、走近电商,当然,并不是让大家一窝蜂都来搞电商,而要因人而宜,通过“互联网+”,实施分工分业,有条件的可以开办电商网店或进驻电商平台,直接经营电商,并面向市场开发小包装、高附加值的产品。

没条件的可以和电商合作,积极对接电商企业,采取“互联网+订单”模式,按照电商主体的要求,为其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这都是参与对接电商的有效方式。今年,每个乡镇至少要选出5个基础条件好、有发展潜力、有电商发展意愿的合作社、家庭农场或专业户,以“图片(视频)+文字”的形式,展销基地产品,展示生产全程,提高影响力。

二要塑造知名品牌。随着农村电商的深入推进,大量的农产品上网,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取得差异化营销效果,品牌是最终制胜的法宝。所以,我们要把打造X特色品牌作为电商推广的重点,通过深度挖掘地方人文历史,以地方优势产品为主导,依托国家级生态示范县、首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金字招牌,在原有X品牌的基础上,再塑造几个具有县域特点的公共品牌,针对特定人群开发差异化产品,在品牌设计上要引进知名团体,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品位,升级产品包装。

三要发展“互联网+庭院经济”。XX开展的“互联网+庭院经济+扶贫”众筹工作做得很好,已初见成效。北联镇、北兴镇和商务局做了很多工作,值得肯定和表扬。由于众筹前期工作到位,在完成第一批货物配送后,网上订单又增加了XX份,订单总量达到X份。通过互联网众筹模式,把老百姓房前屋后的小菜园,一家一户散养的小笨鸡、笨鹅,秋后晒的干菜都卖出去了,还卖了个好价钱。这一模式的成功运作,对我县发展庭院经济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我们要邀请认购套餐的代表人员,到我县来实地体验农村生活,丰收季还要入村采摘,营造浓厚的电商众筹氛围。XX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真抓实干,把庭院经济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xx村、xx村的模式成熟后,商务局和扶贫办要在全县所有驻村工作队所在的村进行推广,并重点研究如何在此基础上使这一模式走向商业化、市场化。

同时,各乡镇还要充分借鉴XX县XX乡xx村“互联网+农家乐”和我县互联网众筹模式,着力打造符合本地特色的“互联网+庭院经济”,今年要重点抓好XX等线上销售,让小菜园、小庭院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渠道,成为精准扶贫的一个新亮点。

(三)用好电商平台,解决“卖”的问题。

一要用好农业物联网平台。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关键是产品标准化不够和食品安全不过关。在城市,大部分消费者都在纠结于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因此要想使好产品卖上好价钱,必须实现农产品物联网化。去年,我们完成了农业物联网可追溯体系建设,在全县建设了X个农产品可追溯基地。但是我们没有将电商产品与原料基地物联网应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致使科技成果转化不佳、效果不好。今年,农业、发改、国土、财政等部门要和商务部门通力合作,加大建设农业物联网可追溯覆盖范围,通过完善产品二维码制作,实现所有网上销售的农产品都能通过手机扫码追溯到是什么地方产的、哪个农户种植的、在生产过程中喷了什么药、用了什么肥、最终检测合不合格、能不能放心吃,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安全信任体系,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二要用好全网营销体系。农产品销售是一个复杂工程,不是单靠政府助力就可以的,也不是一两个平台和企业就能干起来的,一定要把网上销售路径打开。我们建设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搭建X商城,开通京东X特色馆、阿里1688特色馆,打造Xx商城,其目的就是要实现农产品的全网营销。今年要继续完善X商城平台建设,引导和鼓励传统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商贸超市、批发市场等经营主体积极拥抱互联网,鼓励能自主搞电商的入驻平台、开办网店,点对点销售,也可以通过了解,认识电商,主动对接电商,做电商的供应商,电商创业者和普通农民可以借助电商、微商等渠道,实施个性化定制营销,通过众筹、拍卖等方式,提供适销对路产品,将自己的农产品搬到网上进行销售。

三要完善物流配送网络。要结合我县实际,积极构建“城乡互动、供需流通、低价优质”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快递物流企业投资建设仓储基地、快件分拨中心。要抓住京东云仓100公里经济圈仓储建设和顺丰快递打造冷链物流的契机,实现在仓储、冷链运输上的合作。继续整合全县物流资源,实行统一分拣、统一配送,让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渠道更畅通,降低电商物流成本。

(四)抓好组织领导,解决“责任落实”问题。

要整合人社、民政、农业等培训项目资源,加大电商培训力度,设置电商课程,聘请电商专家授课,提高电商创业者专业技能。“两办”督查室、县考评办要加大电商发展的督查和考评力度,将考评结果作为年终单位评优、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督促乡镇和有关部门切实抓好电子商务发展。

三要强化监督管理。网络是虚拟世界,诚信风险大,监管难度大,疏于管理就会引发信用危机、商业纠纷,甚至影响社会稳定。网上售卖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投诉不断。这就要求我们要牢牢把住质量关,守住诚信关。当前,我县就有一些企业和合作社诚信度不够,有的合作社拖欠金融部门贷款,到期也不主动上门说明情况,躲猫猫、玩失踪。要知道,天道酬勤,商道酬信,做人要有诚信、讲操守,做诚信人、诚信企业、诚信合作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线上线下产品让消费者放心。对于失信合作社,今年XX种植基地一亩都不给他,就从这里开始制裁,以后国投项目也不会让不讲诚信的企业和合作社来承担。只有真正采取制裁措施,才能让企业和合作社树立起“诚信是生命、诚信大于天”的理念。

THE END
1.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专业一、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专业是什么? 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主要研究农业经济学、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农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现代化农业市场的运作与经营理念,进行农产品流通与管理、营销与综合服务等。例如:粮食、棉花、蚕丝等农产品的收购、运输与储存,蔬菜、水果的网络销售等。 关键词:粮食 蔬菜https://m.gaokao.cn/gk-mb/22/368
2.全球土地与农资数据世界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数据是反映土地利用系统及土地利用要素的状态、特征、动态变化、分布特点,以及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改造、管理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等数据资料。农用物资简称农资,一般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如农业运输机械、生产及加工机械、农药、种子、化肥、农膜等等。土地不https://blog.csdn.net/Sunny9qx/article/details/143962258
3.我所理解的农业全产业链——顶端新闻?一、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农资供应链。 ?二、土地、水利设施、栽培技术、技能培训机构、职业农民等农业生产及服务链。 ?三、收割、脱粒、烘干、储存、加工、检测、分类等加工链。 ?四、品牌、包装、销售、运输、市场预测、电商、客户反馈、消费市场等销售链。 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165882EC48BA4B79B86895369B9F0E
4.2024年农资行业真的卷吗?看完或许会颠覆你的认知当然!君不见,从农资企业到经销商、零售商,上上下下,无不哭着喊着说:竞争太激烈、生意太难做、钱太难赚…… 毋庸置疑,农资行业内卷有其客观原因:人口红利消失、经济下行、产能过剩、出口受阻、消费降级等等。2024年,整个行业都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内卷带来的巨大压力。 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yxcl/content/6d9f3d51-ffb6-4205-aa95-5be78d793237.html
5.农资流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经管文库(原现农资流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674836-1-1.html
6.关于征订《2023/2024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发展报告》的通知《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精心打造的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专业研究报告,全面反映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情况,是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唯一的权威年鉴,极具参阅和收藏价值。自2011年首次发布以来,以严谨的分析、权威的数据、实用的内容全景记载行业发展轨迹,展望预测行业发https://www.chinanzxh.com/shouye/tongzhigonggao/4587.html
7.要抓紧解决影响春耕备耕的突出问题,组织好农资生产流通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要抓紧解决影响春耕备耕的突出问题,组织好农资生产、流通、供应,适时开展春播。( )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https://www.shuashuati.com/ti/8d93a09470a14151a513d332adb84f4f.html?fm=bdbdsdd9905ae82ca97ce932f2fc8defd934d
8.2020年2月28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每日新闻联播抓生产畅流通 确保春耕农资供应 超千亿电网基础设施工程开工复工 政策精准服务到位 积极推动复工复产 国内联播快讯 外国政党和社会组织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多国人士:中国疫情防控举措成效明显 世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于决定性时刻 国际联播快讯 以下为详细的文字版全文: http://mrxwlb.com/2020%E5%B9%B42%E6%9C%8828%E6%97%A5%E6%96%B0%E9%97%BB%E8%81%94%E6%92%AD%E6%96%87%E5%AD%97%E7%89%88/
9.重庆丰都县:打造农资流通主渠道畅通农资配送“最后一公里”近年来,丰都县充分发挥基层供销社网点优势,聚力打造农资流通主渠道,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畅通了农村农资配送“最后一公里”。 这段时间,是榨菜生长的关键时节,也是榨菜施肥管理的重要时段。兴义镇泥巴溪村村民周文秀也打算为榨菜施肥,她一个电话,当地供销社的工作人员便拉着化肥送货上了门。 https://www.cqcb.com/county/fengdu/fengduxinwen/2024-11-25/5706917_pc.html
10.北京农资流通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北京农资流通行业需要什么学历?本科最多,想知道其他学历占比多少,请点击查看 按学历统计 大专 ¥8.3K 本科 ? 说明:北京农资流通行业工资按学历统计,大专工资¥8.3K,想知道其他学历工资,请点击查看招聘经验要求:1-3年最多 查看经验分布占比 > 1-3年 3-5年 5-10年 不限 北京农资流通行业经验要求高吗?https://www.jobui.com/salary/beijing-all/ind-nongziliutong/
11.天禾股份(002999.SZ)是什么概念板块公司简介最新消息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3月通过股份制改组设立,是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直属企业,有着70年的经营历史。公司以现代农技服务为先导、直达终端的配送体系为支撑,主要从事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销售并提供专业的农技服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在全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6,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排名第119,https://m.hx168.com.cn/stock/F10/002999.html
12.葆力素是何物?广东天禾辉隆股份四川邦力达云南天穗等巨头都5月6日,在市场的殷切期盼中,历时35天,载着3万多吨葆力素的 ”长江幸运号” 货轮如期抵达广东湛江港,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邦力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深圳市潮农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云南天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的农资流通企业高管闻讯赶来,参加“2019年ICL葆力素首船到港仪式”,并纷纷表达了对葆力素中国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5/16/c2225824.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13.物流市场营销范文12篇(全文)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国邮政在货运飞速发展的今天也遇到了发展难题,不断寻找突破点;新农村建设则要规范农村商品流通渠道,需要多个市场主体来搞活市场。中国邮政主动出击,成立中邮物流参与农村商品流通,并用实际行动连续三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提名。在农资流通方面,中邮物流正依靠自身实力和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tcc92ww.html
14.十大农资连锁品牌2024年农资超市十大品牌最新发布,十大农资超市排行榜前十名有中国农资、中化化肥、惠多利、辉隆股份、邦力达、倍丰农资集团、天禾、重庆农资、云天化、九禾。农资超市十大排行榜由品牌研究部门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帮助你了解十大农资超市有哪些。https://m.maigoo.com/maigoo/1209nzls_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