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产业互联网助力农业现代化

农业产业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在农业垂直领域的应用,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既是新的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运营方式,也是新的农业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新基建持续深化,移动互联网的主阵地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加速转移。

借助“大、物、移、云”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农业产业互联网针对生猪、柑橘、茶叶、菌菇、中药材等某一农业单品的垂直领域,打通全产业链,搭建产业生态圈,有效解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成本攀升、交易问题多且成本高、金融资源匮乏等问题,提升传统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流通、金融产业要素等成本,并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将传统小农户、中间商等中小产业主体组织起来,对接大市场,走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一步。

做好系统设计。用系统工程、生态工程理念统揽农业产业互联网的顶层设计,厚植良好的生态系统。应重视三个方面:一是环境资源要素数据集成。归集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在内的生产端数据,建立生态大数据平台,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植物动物微生物协调发展,构建绿色健康农业与生态环境一体化的数智化场景。二是多部门系统联动。从建立统一的数字农业标准开始,让分散的数据要素资源连通起来、流动起来、活跃起来,尽快实现农业大数据、物联网、5G、AI乃至元宇宙等“车同轨、书同文”。三是硬件与软件并重共生。坚持以“用”为上,纠正重硬轻软、对最急需的数据收集应用薄弱的倾向,使大多数仅仅停留在现有数据在线化、可视化的农企,加快向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践证明,系统协同共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强化场景应用。数字时代,场景为王。农业产业互联网能否落地、落地成效如何,决定于场景应用。我国地域千差万别,农产品千姿百态,决定了农业数字化场景千变万化。因此,农业产业互联网必须立足国情农情和具体区域特点,以农产品单品为切口,加强先进信息化技术在育种、种植、养殖、加工业等方面的集成,创设内容丰富、模式多样、载体多元的应用场景。浙江在构建特色农品产业大脑时,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选准小切口,创设大场景”,通过运用数字技术贯通种养、加工、流通、品牌、文化、服务各环节,做到“七全”,即:主体全上线、地图全覆盖、数据全贯通、业务全闭环、服务全集成、一码全管理,场景全呈现,以全领域、全链条、全流程的场景革命延链补链强链优链,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轻量化、场景化、模块化的数字化工具箱,有效赋能乡村振兴。尤其要重视以大型食药产业互联网平台的牵引作用,开展品种、品质、品控、品牌可信溯源,以数据、订单为引导,反弹琵琶,打通农产品到食品的全链路互联,探索“3-1-2”或“3-2-1”产业路径,促进农食(药)融合发展。

推进设施农业数字化。产业互联网是工厂化的产物,更适合带有工厂化印记的设施农业。当前可重点发力三个方面:一是加快设施农业数字化改造。针对我国设施农业目前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中小拱棚为主的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种养设施,新建智能温室、新型保暖大棚等节能节地环保设施,加快设施农业的数字化现代化。二是创新智能化场景应用。重点是推进设施园艺向水产、畜禽养殖领域拓展,建设植物车间(工厂)、数字牧场、智慧渔场,提升设施产品供给能力。三是建设智能设施应用集群。根据农村土地资源紧张现状,积极改造农村闲置农舍、厂房、大棚等,利用林下、“四荒地”、农户庭院灵活布局方舱式微型产业集群,开展智能化种植,实现适度规模的轻型化生产;有效利用盐碱地、戈壁、荒漠等非耕地资源,建设大中型智能设施农业集群。通过丰富智慧农业业态,拓展产业空间,以产业互联网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岳晓兰,浙江大学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耿静,广东粤森牛大力乡村振兴研究院;胡桂芳,安徽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

THE END
1.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引领未来,助力乡村振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农业成为了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农业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智慧农业是互联网+农业的核心内容,它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对农业生产进行全面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民增收,推动https://www.gemcoder.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1232
2.“互联网+生态农业”管理创新研究“互联网+生态农业” 泰顺县 管理创新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10-1017272446.htm
3.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 “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以“互联网+农业https://baike.sogou.com/v140999051.htm
4.互联网+农业与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浙大方案/课程/计划“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以“互联网+农业”驱动,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 http://zdpx.zju.edu.cn/zfpx2_1_3366_404.html
5.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实施意见坚持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繁荣农村,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以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和服务在线化为突破口,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需求导向、示范带动,加速发展智慧农业,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互联网http://www.hbxnc.com/newsitem/277911880
6.互联网+农业的优势()?A.精准智能管理B.多种营销方式C.质量多项选择题 互联网+农业的优势( )? A. 精准智能管理 B. 多种营销方式 C. 质量安全缺失 D. 创建特色品牌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affd1b5c348243f091347eeb9af87806
7.“互联网+”环境下智慧农业发展策略研究———以四川省为例(三)“互联网 +”环境下生产关系的变革 “互联网 +”时代的新型农民,利用互联网本身高效快捷、资源共享等特性,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变化,管理智能农业设备,监测农产品运输与仓储过程品质变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再通过发达的物流系统将农产品进行大范围销售。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与明辨是非的能力,拥有品牌意识,能http://www.sass.cn/109005/53486.aspx
8.“互联网+”对农业的十大影响!“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以“互联网+农业”驱动,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一、“互联网+”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30205814.html
9.互联网+农业:打造全新的农业生态圈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3639071 出版年:2015 作者:裴小军 学科:农业科学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 馆藏地 在架状态 索书号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四层中文自科图书区 在架上 65.228/7321浏览量 问图书管理员 馆际互借 点赞 收藏 访问借阅管理系统 分享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7fc9724b51bffbc2ee82a28d64fc8cd2
10.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打造我国现代农业升级版“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以“互联网+农业”驱动,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 https://aii.caas.cn/xwdt/kyjz/37efaa4e0eef4d538e649d2fbe4b3548.htm
11.什么是“互联网+”现代农业2016年,原农业部印发《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就是要用信息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概括而言,“互联网+”现代农业主要包括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信息技术驱动的现代农业生产 将信息技术如物联网、物联网、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技术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管理当中,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http://hnaass.hunaas.cn/m/view.php?aid=2612
12.智慧生产培育朵朵香蕈“互联网+”助力产业振兴智慧农业典型案例公司加快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与生产环节融合,在开展食用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同时,建立智慧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利用远程监控等各类农业传感器,实现生产管理自动化数字化;并建立视频档案,完善食用菌可追溯生产体系。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原有的技术服务逐步移植到线上,提高服务效率;基于线上服务建立大数据系统,为食用菌资源收集保护https://www.agri.cn/zx/xxlb/ln/202403/t20240329_8620584.htm
13.“互联网+农业”道路上融合的十大行动这方面我们中国农业科学院也做了很多工作。首先在2007年完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信息化网络建设,这方面我们走在前面,信息已经走出去了。我们应该把“互联网+”用于我们国家“一带一路”、“农业走出去”这个大的战略,应该信息先行。我们要走出去的这些国家的情况要摸清,家底要摸清。再一个可以说我们通过信息化的管理,http://wap.cuncunle.com/content/1701439445080778
14.软考高级2、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 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 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1.3.3消费互联网 1、基本属性:媒体属性、产业属性 2、应用新格局:社交圈会因特定的因素而聚集,从而带来了新型网络经济,如网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934104/article/details/132753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