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名词解释

1、.WORD格式整理.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名词解释第一章应用概论1、信息: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2、数据: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3、管理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4、信息间的递归定义:一个系统或一次处理所输出的信息,可能是另一个系统或另一次处理的原始数据;低层决策所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这就是信息间的递归定义。5、管理:管理就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对组织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实现组织特定目标的过程。6、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

4、案及人事卡片等。16、战略信息:战略信息是指供企业高级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时使用,包括系统内外、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的大量信息。17、战术信息:战术信息是指供企业中级管理人员完成大量计划编制、资源分配等工作时使用。主要包括系统内部各种固定信息,历史情况与现状信息、以及部分具体的外部信息。18、业务信息:业务信息是指供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执行已经制定的计划,组织生产或服务活动时使用。主要包括直接与生产、业务活动有关的、反映当前情况的信息。19、原始信息收集:原始信息收集是指在信息或数据发生的当时、当地,从信息或数据所描述的实体上直接把信息或数据取出,并用某种技术手段在某种介质上记录下来

7、的知识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其目标是让计算机具有与该领域专家同等水平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0、知识库:知识库是专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内存放着系统求解问题所需要的知识。31、推理机:推理机是是专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接受用户咨询的输入数据,用知识库中的知识去求解问题,然后将解决问题的建议提交用户。32、经理信息系统(EIS):经理信息系统是向高层主管提供企业整体绩效信息的系统。33、COPICS:COPICS是面向通信的生产信息与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它是美国IBM公司开发的适用于各类制造业工厂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最早推出的MRPII商品化软件。34、ERP:

8、ERP是在MRPII基础上,适应全球市场竞争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对企业资源全面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35、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是由美国学者哈默和钱辟于1993年提出的。根据哈默的定义,企业流程重组就是对企业的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得企业的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经营绩效指标有巨大的提高。36、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指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而又相互关联的活动。37、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38、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指具有企业功

9、能,但在企业体内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实体组织的企业。企业组织的虚拟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企业内部的虚拟化;二是企业组织之间的虚拟化。39、电子商务:电子商务(EC)是指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即交易各方面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进行信息的发布,传递、存储、统计,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纸介质信息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商业交易。第二章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CPU)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和一些寄存器组成。运算器主要是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则规定了计算机执行指令的顺序,并根据指令的具体含义,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地工作。寄存器可以暂存指令和数据。0701

10、2、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以及有关的文档资料的集合。3、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直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外部设备的软件。4、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直接完成某种具体应用的软件。5、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服务的软件。6、字长:字长是指计算机能一次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7、运算速度:运算速度用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指令来表示,单位一般用MIPS(百万条指令/秒)。8、内存容量:内存容量是指内存储器中能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9、主频:主频是指计算机CPU的时钟频率。它在很大

12、数据,终端设备将数字信号转换成脉冲电信号时,这种原始矩形脉冲信号固有的频带叫做基本频带,简称为基带.在信道中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叫做基带传输.16、频带传输:利用模拟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称为频带传输.17、调制与解调: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叫做调制;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叫做解调.18、多路复用:在一条介质上同时传送多于一路以上信号的传输方式,叫做该介质的多路复用.19、专线连接:专线连接是指在两个站点之间直接用线路连接起来进行数据的交换.20、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指由交换机在两个通信站点之间建立一条物理专用线路进行的数据交换.21、存储转发交

13、换:存储转发交换也叫包交换,是指把待传送的数据先存储在结点机中,等到信道空闲时再根据优先级别顺序发送出去.2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指将传送数据作为一个逻辑单元,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规定格式打成一个包发送。23、报文分组交换:报文分组交换是指将一个长的报文分解为多个短小(一般不超过1000字节)的组进行发送。24、资源子网:资源子网是由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组成的,可以向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负责整个网络的数据处理业务和各种网络资源的共享服务。25、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CP)、专用或公用的通信线路

14、及其他通信设备组成的,完成所有网络数据的传输、转发、加工和交换等通信处理工作。26、点对点式网络:网络要通过通信信道来完成数据传输任务,如果一条线路只能连接一对结点,这种信道叫做点对点信道,采用的网络传输技术也只能是点对点方式,而这种网络也就叫做点对点网络。27、广播式网络:如果有多个结点共享一条通信信道,一个结点发送信号,全网结点都会收到信息,这种信道就是广播信道,采用的网络传输技术就只能是广播方式,这样的网络就叫广播式网络。28、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关系结构,所以实际上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29、星型拓扑:星型拓扑是指由

15、一个中心结点与各站点之间呈辐射状连接,中心结点对全网的通信实行集中控制,任何两个结点之间的通信都必须通过中心结点来实现。30、环型拓扑:环型拓扑是指使网络中各站点首尾相连,以通信线路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环路,数据只能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逐点传输。31、总线型拓扑:总线型拓扑是指所有的站点都连接到一条公用传输线-总线上,就形成了总线型计算机网络结构。32、通信协议:在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叫做通信协议。33、计算机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语言,它规定了通信双方交换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格式、响应及动作;网络协议是实现不同主机之间、不同操作系统之间及工作站

16、之间通信的规则和约定。34、对等网络:在这种网络模式中,所有计算机都具有相同的地位,不设置专有的文件服务器,每一台计算机都可以访问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每一台计算机既是其他计算机的服务器,同时又是其他计算机的客户机。35、客户机/服务器网络:在这种网络模式中,用一台或多台单独的、高性能、大容量的高档微机,或者是大中型机、小型机作为网络中心服务器;而用多台微型机作为客户机,以总线、星型总线等拓扑结构与服务器连接成局域网。36、网络互联:网络互联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类型相同或不同的、协议相同或不相同的网络及设备,相互连接构成更大规模的网络,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37、IP地

19、ERNET是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48、CSTNET:CSTNET是指中国科学技术网。49、GBNET:GBNET是指金桥信息网。50、C/S模式:C/S模式是英文Client/Server模式的简写,是指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这是一种分布式处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当前十分流行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模式,是目前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采用的计算机系统平台。它是一个网络平台,网络中的计算机分为有机联系的客户机和服务器计算机。客户机可以是具有一般功能的PC机、工作站,服务器则由处理功能和存储容量都很强大的高档微机、小型机、大型主机承担。服务器既可以建立在局域网内,也可以通过广域

21、System)。它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54、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是指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55、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下建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简写为DBAS。56、数据冗余:在数据存储中,出现相同数据重复存储的情况,称为数据冗余。57、概念模型:以人的观点模拟现实世界的模型叫做概念模型。58、数据模型:以计算机系统的观点模拟现实世界的模型叫做数据模型。59、实体:实体是指客观存在,并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60、属性:实体具有的每一个特性都称为一个属性。61、码

23、这两个实体集之间就存在着一对一的联系,并记做1:1。67、一对多联系:当前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在另一个实体集中可以找到多个可以与它相对应的实体;反过来说,在另一个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却只能在当前实体集中找到一个能够与之相对应的实体。那么这两个实体集之间就存在着一对多的联系,并记做1:n。68、多对多联系:当前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在另一个实体集中可以找到多个能够与它相对应的实体;反过来说,在另一个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也能够在当前实体集中找到多个能够与之相对应的实体。那么这两个实体集之间就存在着多对多的联系,并记做m:n。69、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用户通过数据库管

24、理系统看到的现实世界,它描述了数据库数据的整体结构。它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概念组成。70、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71、关系:一张二维表可称之为一个关系。72、元组:由属性值组成的每一行叫做一个元组。73、框架:由属性名组成的表头称为框架。74、分量:表中的每一个属性值称为分量。75、候选码:可以唯一确定的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可简称码)。76、主码:一个关系中往往会有多个候选码,可以指定一个为主码。77、主属性:可以作为候选码的属性也叫主属性。78、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常常记做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3,

25、.,属性n)。79、并运算:将两个关系合并成一个关系,称为并运算。80、交运算:两个关系中所有重复元组的集合称为交运算。81、差运算:两个关系中除去重复的元组后,第一个关系中的所有元组的运算称为差运算。82、选择运算:选择运算是对关系表中元组(行)的操作,操作结果是找出满足条件的元组。83、投影运算:投影运算是对关系表中属性(列)的操作,操作结果是找出关系中指定属性全部值的子集。84、连接运算:连接运算是对两个关系的运算,操作结果是找出满足连接条件的所有元组,并且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85、数据表:数据表简称为表,是VisualFoxPro中最重要的操作对象。一个表就是一个关系

26、,它总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86、自由表:在VisualFoxPro系统中数据表一般都存放在数据库文件中,这样的表叫做数据库表;但是数据表也允许游离在数据库外部,这种数据表就叫做自由表。87、索引:索引实际上是对数据表的排序,但是它不改变数据表中数据的物理顺序,而是另外建立一个索引对应列表。88、关键字:关系中的码在数据表中一般叫做关键字。89、视图:视图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表,它往往由一个或多个表(或视图)中的部分字段或部分记录组成。它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集合,只是在数据库中存放了相应的关系。90、存储过程:存储过程实际上是封装在数据库中的一个命令(程序)文件。9

28、间复杂关系的表达问题。97、关系模型:关系模型以人们经常使用的表格形式作为基本的存储结构,通过相同关键字段来实现表格间的数据联系。98、面向对象模型:面向对象模型是非传统的数据模型,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就产生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99、程序:所谓程序,就是完成某个任务的一系列命令的集合。它以文件的方式存放在外存储器中,并用DO命令调用执行。第三章1、系统开发:系统开发的任务就是根据企业管理的目标、内容、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2、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为了合理地进行开发、设计和

29、运用系统而采用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方法的总称。3、对象:对象是数据和操作的封装通信单位。4、类:类是指一组具有相同结构、操作和约束条件的对象。5、类继承机制:一个类可以有多个超类,也可以有多个子类。超类是下层子类的概括,因此子类可以继承超类的属性、操作和约束规则,这就是类继承机制6、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它已在国内外广泛采用,并为许多组织确定为标准的系统开发方法。广义地说,任何系统均有其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06017、原型法:原

30、型法是指首先由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基本框架,称之为原型。接着运行这个原型,再不断评价和改进原型,使之逐步完善。其开发过程是多次重复、不断演进的过程。8、委托开发:委托开发是利用外部专门提供信息系统建立和维护的公司,来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9、系统开发领导小组:系统开发领导小组应由企业负责人来主持,小组成员应包括1名公司副经理(副厂长)、系统开发项目组长、有经验的系统分析师,以及用户各主要部门的业务负责人,共约5-7人组成。10、系统开发项目组:系统开发项目组直接负责系统开发的具体企业工作。项目小组

31、成员由三类人员组成,即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第四章1、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和可获得的资源情况,为求得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2、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就是要在企业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考虑企业管理环境和信息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影响,对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开发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确定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结构关系,并制定出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关键任务和主要内容。3、信息系统执行性规划:诺兰认为,企业信息技术的进步与信息系统规划管理方法的进步,表现为企业对新技术的学习过程,它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成熟阶段来描

32、述。4、诺兰模型:这个阶段人们对计算机还很不了解,引入少数的计算机主要起到宣传、启蒙的作用,当然也就谈不上发挥什么实际的效益,人们对它的兴趣也只是由于新鲜,注重学习技术,不求实际的效益。5、诺兰模型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计算机的作用主要还是用于学习和培训,真正用于管理的尚属少数。学习及普及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的工作。6、诺兰模型的普及阶段:这个阶段投入使用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逐渐多起来,在某些方面人们尝到了甜头,计算机发挥了作用,然而在更多的方面,由于缺乏全局考虑,各单项应用之间不协调,并未取得预期的效益,甚至相去甚远,得不偿失。人们最初的新鲜感已经过去,实际的要求占了主导地位,开始对计算机的.专业知识

34、水平提高,优化管理,避免失误,真正发挥对各级决策的支持作用。这时,计算机的作用才充分发挥出来。10、诺兰模型的成熟阶段:11、战略集合转移法(SST):战略集合转移法(SST)是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如管理水平、环境约束)等组成。12、关键成功要素法(CSF):关键成功要素法(CriticalSuccessFactors,CSF)是哈佛大学的扎尼教授于1970年提出的分析方法。人们借助这种方法,可以对企业成功的重点因素进行辨识,确定企业的信息需求,了解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位置。CSF分析包括四个步骤:了解企业及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36、目标的完成过程,又独立美元具体的组织机构变化,是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16、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主要是指投资/效益分析,根据估算的直接经济效益和各种间接效益评估新系统经济上的可行性。17、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主要是指评价总体方案所提出的技术条件如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的配置、网络系统性能和数据库系统等,能否满足新系统目标的要求,并对达到新系统目标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第五章系统分析1、组织结构:每一企业都有一定的组织结构,从纵的方面看,要形成自上而下的生产经营指挥系统,从横的方面来看,要使各部门的工作相互配合,使企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2、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

37、以一项业务或一组相互关联的业务作为描述对象,对它们的处理过程及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描述。图中采用一些符号来表示不同的信息类型和处理环节。它是系统业务调查中使用得最普遍、最重要的工具。3、信息关联图:信息关联图是用来反映企业各管理层次、各管理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的,它将企业各职能部门分布在表的第一行和左边第一列。从第二行开始,每行表示该行部门的流出信息;从第二列开始,每列表示该列部门的流入信息。4、输入数据:输入数据是指输入系统进行处理的凭证、票据,或下级部门上报给本系统的报表。5、存储数据:存储数据是指各种台账、记录文件,是本系统实现计算机化后,需要存储的数据的主要内容。6、输出数

39、的逻辑处理过程。080410、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指逻辑上要求存储的数据,不考虑具体数据的存储介质和技术手段。11、数据流:数据流是指与所描述系统数据处理功能有关的各类数据的载体,是各处理功能输入和输出的数据集合。12、顶层数据流程图:顶层数据流程图是指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处理功能,描述系统与外部实体的联系,以及系统共享数据存储的数据流程图。13、低层次数据流程图:低层次数据流程图是指在顶层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将处理功能逐步分解,得到的不同层次的数据流程图。14、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指将数据流程图中所出现的各组成部分的内容、特征用数据字典的形式做出明确的定义和说明。15、数据字典:数

40、据字典是给数据流程图中每个成分以定义和说明的工具。16、数据项:数据项是数据处理中基本的不可分割的逻辑单位。17、功能分析:功能分析是对数据流程图中处理过程的功能作详细的说明。18、决策树:决策树又称判定树,是一种呈树状的图形工具,适合于描述处理中具有多种策略,要根据若干条件的判定,确定所采用策略的情况。19、决策表:决策表又称判断表,是一种呈表格状的图形工具,适用于描述处理判断条件较多,各条件又相互组合、有多种决策方案的情况。20、U/C矩阵:U/C矩阵是一张表格。它的左边第一列列出系统中各功能的名称,上面第一行列出系统中各数据类的名称。表中在各功能与数据类的交叉处,填写功能

41、与数据类的关系。如果在某功能中建立了一个数据类,则在该功能与数据类的交叉处填上字母“C”;如果完成某功能要应用一个数据类,则在交叉处填上字母“U”。21、结构化语言:结构化语言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规范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使用的词汇主要有三种:即祈使语句中明确的动词;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中的名词;表示处理逻辑结构的保留字。用结构化语言任何处理逻辑都可以表达为顺序、选择判断、循环三种结构。22、系统方案说明书:系统方案说明书是整个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总结或成果,又是企业领导对系统进入设计阶段决策的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原系统的状况和问题、新系统的目标、新系统的逻辑设计、有关新系统方

42、案的比较。第六章系统总体设计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的逻辑模型设计应用软件系统的物理结构。2、模块:模块是结构化系统的基本元素。从逻辑上看,模块就是处理功能;从物理上看,它是可用一个名字来表示的一组程序。3、控制结构图:控制结构图也称为软件结构图或模块结构图,它表示出一个系统的层次分解关系、模块调用关系、模块之间数据流和控制信息流的传递关系,它是系统物理结构的主要工具。4、模块独立性:一个系统中的各个模块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联系。因此模块不可能完全独立,独立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有独立功能而且和其他模块之间相互作用少的模块,称为独立性高的模块。5、模块凝

44、许多模块的运行,因此与其他模块之间联系多,修改比较困难。凝聚程度也较差。9、数据凝聚:模块内部包含若干处理,它们按一定的顺序执行,且前一处理所产生的输出数据,是后一处理的输入数据,这称为数据凝聚模块。这种模块可较明确表述其功能,内部结构较密切,与其他模块联系一般较少,凝聚性较好。10、功能凝聚:一个模块只执行一个明确的功能,即上级模块调用它时,它只完成一项确定的任务。这种模块独立性强、便于修改、凝聚程度高,是结构化设计模块的理想目标。11、模块耦合: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耦合。12、数据耦合:两个模块间通过调用关系传递被处理的数据称为数据耦合。13、控制耦合:两个模块间通过调用

45、关系,不仅传递数据,还传递对运行过程有影响的控制信号。14、非法耦合: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内部发生联系,即一个模块中的某些内容在另一模块中以某种方式被引用,称为非法耦合。15、概念结构设计:建立系统概念数据模型的过程叫做概念结构设计。16、逻辑结构设计:根据概念数据模型,以及所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数据模型特性,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把概念模型转换为这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能够接受的逻辑数据模型。17、物理结构设计:为一个确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择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叫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18、E-R图:E-R图是由实体、属性和联系三个要素构成的用以描述概念数据

46、模型的主要工具。19、NULL:NULL的含义是“空值”,在VisualFoxPro中,若指定某字段为“空值”字段,在输入记录时,若不向该字段输入数据,则字段值显示为“空”,而非0值。20、结构复合索引文件:在VisualFoxPro中,结构复合索引文件的扩展名是.CDX,它是在创建或修改数据表结构时自动建立的,它与数据表文件同名,并随着数据表文件打开、修改与关闭。结构复合索引将一个数据表的全部索引都存放在一个文件中,其中每个索引都有一个索引标记(Tag),能够确定一种逻辑排列顺序。21、主索引:在VisualFoxPro中,主索引是能够唯一地确定数据表中一条记录的字

47、段或字段组合表达式;要求该字段或字段组合表达式的值,在数据表的全部记录中都不能出现重复。22、候选索引:候选索引像主索引一样,也是能够唯一地确定数据表中一条记录的字段或字段组合表达式。但是,一个数据表允许建立多个候选索引,在数据库表和自由表中都可以都可以创建候选索引。23、普通索引:普通索引是指允许数据表中各记录的索引字段或字段组合表达式的值相同,而且既允许在数据库表中创建,也允许在自由表中创建。24、永久性关联:永久性关联是被存放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表间联系,它将随数据库长期保存,随着数据库的打开而打开、关闭而关闭。25、顺序码:顺序码也叫序列码,用连续数字作为每个实体的标识。编码顺序可

48、以是实体出现的先后,或实体名的字母顺序等。26、重复码:重复码是指采用与原来手工系统相同的编码。27、成组码:成组码也叫位别码、数字码、分组码,是最常用的一种编码。它将代码分为几段(组),每段表示一种含义,每段都由连续数字组成。28、表意码:表意码也叫字符码或助记码。它将表示实体特征的文字、数字或记号直接作为编码。29、专用码:专用码是具有特殊用途的编码,如汉字国标码、五笔字型编码、自然码、ASCII代码等。30、组合码:组合码也叫合成码、复杂码。它由若干种简单编码组合而成,使用十分普遍。第七章系统详细设计1、人机对话:人机对话也叫人机交互,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为了控制或校验目

50、文件中的数据一次性地输入管理信息系统中。8、联机处理:联机处理是直接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输入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9、源点输入:源点输入是指应当尽可能在数据发源地,由实际当事人输入数据,不要集中到统计中心输入,因为每增加一次数据的转抄、传递就会增加一个出错的环节。在源点输入还便于发现错误和修改错误,使修改结果一次到位,容易避免数据的不一致性。10、一次输入:“一次输入”又称“统一输入”是指如果某些数据在多个部门发生和使用,应当集中在一个部门中输入。因为多次输入同样的数据,难免不出现数据的不一致性,或者格式的不一致性。数据一次输入,多次享用,是最经济、高效、可靠的方式。11、静态校验:静态

THE END
1.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考试资料大全自考教材真题答案本栏目提供自学考试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各类考试资料,包括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考教材及购买方式、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模拟试题、自考题库、搜题答案、考试大纲、备考方法、视频网课等自考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考试资料,以供考生https://www.zikaosw.cn/zkkm/25.html
2.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经典试题及答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经典试题及答案汇总由自学考试考试网提供,更多的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经典试题及答案汇总欢迎访问自学考试考试/,易考吧https://www.etest8.com/zikao/moni/11444821.html
3.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pdf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专项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动态信息的是员工的 工作量 2.信息的可用性至少应包括及时性、适用性、经济性和准确性 3.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管理控制层的业务是汇总报表 4.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关系的系统称为CRM 5.在通信网络平台上可以完成信息传输 6.机场的航班查询系统,属于OLTP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129/5004244312003120.shtm
4.自考*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历年真题自考《*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历年真题及答案电子版汇总历年真题http://www.hbzkjy.com/000051/lnzt/
5.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题目答案解析12题目答案解析,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题目答案解析等数据查看分享https://www.12tiku.com/newtiku/list-b26195-s0-l12.html
6.00051《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考册mis的名词形式本文章共九章,54个考点;是知乎上有关《00051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科目最齐全资料;希望大家多多三连,祝大家逢考必过。 推荐组织: 第一章管理系统与信息技术应用 考点1信息时代的特点(★三级一般考点,单选、简答) 1.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时代,信息取代资本成为社会财富创造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信息http://www.zzfmdn.com/article/804841
7.全国2020年8月自考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真题自考全国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题 课程代码:0005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https://zikao.cwjedu.com/lnzt/9467
8.全国2024年10月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真题及答案Fpg 2024年10月高等教化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试卷 课程代码00051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留意事项 1.本卷全部试题必需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需http://upload.mayiwenku.com/p-50538883.html
9.2019年10月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真题及答案2019年10月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1783001/article/details/118128360
10.自考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历年真题及答案可联系客服或反馈 文章展示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速记 自考00043经济法概论重难点串讲笔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汇总 文章展示 2019年4月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真题及答案 2020年8月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真题及答案 文章展示 2019年4月C++程序https://zikaoe.cn/1300.html
1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课程代码 00051 课程学分 4 相关专业 相关考试 相关视频 http://wx.zk1.cn/product?k=00051 相关评论 点击评论2024 ? By 自考易 - 四川自考查询系统 蜀ICP备19008038号-20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469号 https://cx.zk1.cn/index/book/info?no=00051
12.自考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视频网课教程(官方最新)《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按照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原则,紧密结合最新企业信息管理实践,系统地、全面地介绍了企业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概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管理、发展趋势与前http://www.zikao35.com/9183.html
13.自考教材: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2012年版第十章 实际举例 附录 思考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后记 参考文献 自考教材: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2012年版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解更多有关自考、成考等学历提升相关知识,同学们可以把本站()加入浏览器收藏夹。有任何学历提升相关疑问,也可以点此在线咨询!https://www.eol.cn/baokao/zk-wyw/2024041291320.html
14.2024年江苏自考《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使用教材【导读】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已经发布《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考课程使用的考试大纲、教材目录》,以下是《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使用教材情况,请考生按照课程名称、课程代码、主编、出版社和版次等信息购买最新教材。 注:课程名称前加“▲”的犯罪学等8门课程大纲请从中国教育考试网(www.neea.edu.cn)下载;http://www.west-fu.cn/xl2/3476.html
15.自考教材: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2012年版附录 思考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后记 参考文献 以上关于自考教材: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2012年版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如需进一步了解自考、成考等学历提升相关知识,同学们可以把自考本科网(zikaoben.cn)加入浏览器收藏夹。有任何学历提升相关疑问,也可以点此在线咨询!https://www.zikaoben.cn/archives/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