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肥料行业分析肥料行业分析东北地区化肥市场现状探析正值农业春季备耕之际,笔者深入东北各县市、乡镇农资市场做市场调研,2021年化肥市场与往年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地经销商冬储数量缩减,对后市预期持悲观态度。原因有二:其一,由于2021年三月份以来,市场一直持续价格下滑趋势,经销商不敢轻易拿货,即便冬储也只是往年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左右,加上2021年剩货量较多,总体来看,市场化肥数量缺口比拟小。其二,旺季不旺,市场恐慌。笔者相继走访辽宁沈阳、铁岭、抚顺、阜新,吉林辽源、公主岭、吉林,黑龙江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市场,从县市农资市场到根底终端零售商,市场一片低迷,降价
2、、甩货、剩货,各种消极思想遍布化肥市场。春节期间大家本来信心十足,为春节后的化肥旺季做好了一切准备,正要大干一场,化肥市场却给大家开了个玩笑,没有农民买肥。大家二月份还在自我抚慰,三月份会好起来,可天公不作美,北方雨雪不断,南方百年大旱。三月份疲软的市场销售情况使经销商心中的希望彻底破灭,尿素首先跳水,短短半月降价200-300元。四月份剩货恐慌,导致市场产品批发价格一路下滑。连续两年剩货赔钱使得经销商再也不想恋战,抛售现象时有发生第二,各地区产品分配参差不齐。局部地区产品过剩,库存过大,有些地区市场仍存在缺口。在辽宁,吉林市场,从农民买肥状况和各农资集散地库存情况看,化肥储藏过剩。各大公司
3、资金充裕,储藏氮肥、复合肥较多。厂商联储联销,铺货,赊销现象越来越多。库存过大原因:其一经销商数量增加,加上上年库存,各家库存量明显增加;二、大量资本进入农资行业;三、农资融资渠道比拟宽松。对于黑龙江市场,由于前期经销商走保守路线,本着宁可不赚钱,也不能赔钱的思想,使得手中存货量不是很多,后期市场一旦启动,将产生局部缺口。然而即便有缺口,经销商也不会提前进货,且卖且进货,这就使得本地产品或当地设中转库的产品占有竞争优势。第三,价格竞争,营销乏力。当市场产品严重过剩时,营销的作用就会变得非常微弱。抛货的心理造成品牌的力量缺乏以支撑市场,市场除了一线品牌外,二三线品牌被动参加价格战与地产品牌展开
5、属正常。第五,品牌优势凸显,市场逐步标准化。品牌与规模PK效劳与创新,市场上大品牌和大企业产品占据绝对优势,小厂家和小品牌明显减少,产品质量明显提升,规模效益逐渐显现。投机取巧行为逐渐退出市场,效劳意识和效劳手段逐渐加强,规模与效劳将是未来农资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经走访市场发现,具有知名度且占有资源优势的厂家稳站市场。小厂家即不具备规模的厂家逐渐被淘汰出局。例如:黑龙江二铵市场,现阶段,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厂家主要是云南、贵州和湖北地区的厂家。从而可以看出,市场逐步进入标准化时代,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景象。第六,零售商优势地位明显,利润空间比拟可观。近两年来,各地较大批发商因市场大幅涨跌,利
6、润严重缩水,随着市场信息越来越透明,各地零售商明显掌握主动权。无论市场情况怎样,零售商根本是高来高走,低来低走,对于市场行情应变能力较大,可以随时灵活调整价格、进货量及产品品种,市场风险非常之小。这样一来,使得具有中转库的或本地品牌的产品更有优势,所以,零售商将掌握未来产品销售的主动权,这也是市场经过优胜劣汰后的必然趋势。第七,终端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逐步提高。在大局部地区土地出租已成规模,这就使土地管理权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这局部管理者对于科学种田,科学施肥等有着深入的了解。购置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品牌,外观,含量及其产地,对产品的要求逐步提高。为了增产增收,宁愿高价购置优质产品。在目前化市
7、场产品过剩时代,化肥流通渠道作用尤为重要。东北市场以二铵、尿素、复合肥、复混肥料、钾肥为主,原来厂家要求先款后货,现在开始给予铺货、设库、保底销售等支持。从今年的复合肥市场看,在严重过剩的地区,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渠道网络完善的厂家至始至终销售会很顺畅,并且会及时跟进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使库存最小化。再次,针对今年东北化肥市场,厂家十分被动,辽宁、吉林地区产品供大于求,市场启动推迟,导致厂家很被动,大量的剩货只能通过各种渠道经销商渗透到终端消费者手中,其间,渠道经销商掌握一线市场信息,可以及时反应到厂家,使其迅速做出调整。渠道经销商起到纽带的作用。从东北市场销售情况看,需要建立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这是销售时必不可少而且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工作直接影响到销售的数量,客户的满意度以及产品的平安性。物流配送系统好的经销商大局部都取得了厂家的支持。未来的化肥市场只靠个体经营是完全不够的,它将是个标准的、系统的、有组织的主体,从而为连锁加盟进入黄金开展机遇期。由于现阶段各个厂家或经销商正处于整合的阶段,市场不是很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