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是粮食的“粮食”,是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资,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支撑。但近期国内化肥价格持续攀升,导致种粮成本明显增加。
一、国内化肥价格持续攀升现状
1-9月份国产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和复合肥平均出厂价每吨为2279元、3186元、2568元和2696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5.2%、30.1%、23.7%和21.3%,涨幅比较明显,推高了今年粮食生产成本。
(二)磷、钾供需格局偏紧,价格上涨存在支撑
我国钾肥消费量大,价格依赖国际市场,随着全球化肥需求增长,供需平衡正不断紧缩。
(三)复合肥有“冒头”趋势
受氮肥价格上涨的影响,近日复合肥市场价格高位调整,原料成本不减,复合肥难以回落。据悉,目前山东地区45%硫基复合肥报价在3100——3200元/吨,45%氯基复合肥报价在3000——3100元/吨;河南地区45%硫基复合肥报价在3000——3150元/吨,45%氯基复合肥报价在2900——3000元/吨。
据分析,化肥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受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叠加影响。
二、化肥价格上涨原因
(一)原材料涨价明显
煤炭、天然气、硫磺等化肥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从9月末的价格看,这些原材料的同比涨幅都在一倍以上。
(二)国际价格大幅攀升
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粮食上涨刺激化肥需求等影响,国际上的氮磷钾肥均出现了大幅上涨,而且涨幅都高于国内,由此拉动了我国化肥出口明显增加。
(三)社会库存处于低位
春耕期间企业销售化肥积极性高,春耕结束后化肥价格高位运行,流通环节存肥意愿较低,导致化肥库存水平低于常年。
三、对策
化肥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特殊商品,为切实保障化肥供应,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一定要多措并举,保障化肥正常供应。
(一)抓保供稳价
加强积极调控,保障化肥原材料供应稳定。例如,通过有效手段确保国内尿素企业用煤指标,保障尿素新增产能顺利投产。
(二)抓补贴落实
加大惠农政策的执行力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支农资金的投入。
(三)抓农资打假
加大化肥经营流通管理力度,在化肥价格涨幅较大的时期,严防假冒抵制化肥坑农,加强化肥市场监管力度,严律查处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
(四)抓科学施肥
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农技培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切实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科学施肥水平,推广农业科技,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提倡施用农家肥或大力推广平衡施肥等实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的科技含量,使农民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