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企业几千家,各有各家的玩法,形式不同,本质无差,在一个时期内的所有农资企业用的套路和招数都是当前阶段市场的主要手法,有些无法是借他山之石攻自家之玉,借助外来和外来行业的智慧,实现自己的升级和领先。
农资企业的成功除了卖原料和有矿的人家,大多靠市场拼杀在,在这个大前提下,就是真实力的较量和绞杀,再广泛竞争领域才可以发现共同的难点和痛点,也可以找到广谱性的成功之道和方法指南。
时代是成功的背景,成功也一定离不开时代,农资企业的成功除了个体企业的努力,也一定是时代的助力和时代铸就了成功的机会。
农资企业靠什么成功?营销是大多数企业的标配,就算不靠营销成功的企业,也必然发挥了自己硬核实力的“软营销”,营销是农资企业成功的时代特征,农资企业的成功史就是农资营销的发展史、辉煌史和成功史,相同阶段的不同频段。
站在农资企业近20年的发展史,立足农资企业近20年的营销史,结合农资企业的成功史,我们来说下时至今日的农资行业,农资企业如何成功的四大战略要点,
20年农资营销经历和经验,今天给大家总结一番,源于农资企业制定战略的要点:
01
要点一:开创属于自己的品类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今天看到此文的农资行业的企业家们都需要思考一下的关键,自己的独一无二到底在哪里?渠道客户和农户选择你的强大理由又是什么?
02
要点二:占领顾客心智
农资企业的独一无二不只是自己要发现,更重要的是发现之后,当企业确定了自己的独一无二之后,开始要广泛告知。企业内部、产业链上的每个合作伙伴、企业的关联合作者都必须知道企业独一无二的同时,更要让渠道顾客知道,更要让农民用户知道。
所以,要去抢占农户的心智。毫不手软,绝不心软。每个需要吃东西的人,大部分都喜欢吃火锅,提到火锅必然想起——海底捞。
餐饮行业的海底捞是一个典型代表。提到海底捞,大家会想到什么?就是服务,这也让海底捞给顾客一个选它的强大理由。顾客在想到海底捞名字时,就会与它的服务联系起来。拥有顾客心智的力量,海底捞能够赢得顾客后续的复购,形成坚实的护城河,拥有自己的大煤矿、大油田和大金矿,这是最有价值的资源,可以穿越周期。
海底捞的代表性极具特色和排他性,海底捞不是最好吃的,尽管味道不错,但是消费者心中海底捞却一定不是最好吃的那个,而是服务最好的那个!这个就是跳出了原本第一属性原理的特性聚焦和放大。
农资企业的现实都是大多企业天天讲自己产品多好、技术多好等等自以为是的优势,恰恰是说的人多了都成了噪音了,如果哪个企业可以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又何尝不能做到海底捞的“辉煌”,让大家知道你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农资企业大佬们,找找特点很关键,找准特点更重要。
03
要点三:把握战略节奏
农资行业几乎很少有人提及这个话题,不是大家不愿意,而是大家还没有发现这个话题。笔者对于农资行业多年的观察,非常自我地认为农资行业的现状是拥有了商业的氛围,却没有商业的特征,农资行业人人谈竞争,大多却竞而不争,农资企业都在抢市场,却没有几个懂得商业需要早就是战争,商而不战是农资行业的主旋律。
因为没有战的思想,也就无需考虑战的节奏。
事实的结果,非常严重的认知是:战略节奏非常重要。在农资行业,无论你宣称自己的技术有多大牛,自己的产品有多么的好,自己的企业自诩做得多好,很快就会有人跟进模仿,您大可不必担心同行的模仿力和学习力,甚至是后进者的攻击力,这个事情没的防守,却可以通过节奏来掌控。
对于农资行业的企业来说,怎样防友商,如何抵御攻击,如何设置壁垒,怎样预防竞争和抢占独一无二,考验的就是战略节奏。
我们号召所有农资行业的企业家们,企业是自己的,未来也是自己的,作为创始人不要问自己想做什么,而是要多问自己的企业需要做什么。多变化角色,才可以发现更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真正洞察到战略节奏的需求。
抬眼望去,俯瞰行业,成功的企业一路高歌猛进都是有着自己主导的战略节奏。
这样的战略节奏往往是很多人看不懂、看不清甚至理解不了的,因为他们没有战略,根本不了解一个有着战略支撑和驱动的企业的真实目的。
所以,未来农资企业家都要注意战略节奏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有一个把握战略节奏的客观需求,这个需求不在于你有没有能力、想不想做,因为即便创始人做不到,也可以向成功者学习,从外面找CEO、找副总裁、找战略官,找具备能力的人和团队来做。
备注:农资行业的商战节奏没有办法照本宣科,因为一切来自于市场的动态竞争,如果想深入了解这个,欢迎垂询王上老师品类专线:13829750007
04
要点四:每个战略阶段需要不同的知识
毫无疑问,农资企业卧虎藏龙,有太多大牛之人,尤其成功的农资企业,企业家无疑是优秀的,创始人无疑是顶尖的。
尊敬强者,客观审视确实是成功的企业家所需要的心态的视角。农资企业的创始人无论多么优秀,其所具备的知识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知识。企业如何补足这些知识?就是一个当务之急和尤为关键。
有非常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但是一定没有样样精通和全能型的企业家。企业家可以如神一般存在,但是,企业家不是神,农资行业的成功企业家们更不是神。
这个是客观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我们所有人活在这样的一个意识形态和认知世界的世界观中间,这一点不需要辩驳。
农资企业的发展和成功必须在阶段内审视,这一点也是理性思考的关键。
过去那些年的农资企业,在当时的竞争状况下,只需要把产品做好就有的赚;后来的市场发展过程,农资企业家只需要胆子大、敢拼敢干敢抢先,也有头啖汤的机会;后来的农资市场变化,农资企业的老板必须学习营销或者找营销专家来助力,才可以成功;
最后的发展,当营销和品牌发力的时候,唯一可以真正助力企业发展的就是——品类创新!
一路走来一路学,一路进步一路慢,一路竞争一路难,方法千变万变全变没!
这个就是农资行业的经历史,也是农资企业的穿越史,如果企业还存在,如果市场依旧在,那么竞争的状态必然是常态和日常态,与之对应的标配就是企业家的持续学习态度和状态。
农资企业要发展,农资企业的老板要跟得上时代和竞争,也要跟得上学习的步伐。立足当下才是当下,农资企业的发展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分阶段审视和分阶段学习。
@所有农资行业的企业家们,重新审视行业,才有机会领衔。今天的所有农资企业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人。真正把企业做好,不是呈现一堆经营数据,而是把一堆人的能力、观念实现提升。
学习是一个永无尽头的“苦差事”,却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甜蜜活”。
最后,我将20年农资学习的心得共享给各位农资企业家和农资行业的伙伴们,追求卓越和渴望成功的大家。
“定位决定地位,眼界决定境界。”品类创新不成功,农资成功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