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化学工程大会(WCCE)是世界化学工程领域历史悠久、学术领先的国际会议,是世界化学工程界学术交流和产学研融合的重要舞台,对世界化工产业发展和人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化工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亚太化工联盟大会(APCChE大会)是亚太地区化工领域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国际会议。
2025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将与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同期,将于2025年7月14-18日首次在中国举办。经研究,现向各有关单位、专家征集摘要(论文)。
一、大会基本情况
大会名称:2025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WCCE12&APCChE2025)
主题:迎接全球挑战的化学工程范式变革
时间:2025年7月14-18日
地点:北京市国家会议中心(CNCC)
30个分会场围绕国际化工领域科技创新、人才教育、新兴领域等热点前沿问题,设置“化工与教育培训、化工与基础产业再造、化工与战略新兴产业、未来化工与智慧创新”四大版块和30个主题。
二、征文要求
1.投稿方式
所有论文投稿须通过2025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网站投稿(www.wcce12.com):进入大会网站“征文投稿板块”,点击“征文投稿”进入投稿页面进行投稿。
摘要(论文)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
3.内容及格式要求
(1)摘要(论文)须符合本次大会的摘要(论文)的格式要求,参照附件1、2,或在大会网站下载。
(2)摘要(论文)在内容上须符合征文范围,且未在国内外正式刊物或其他会议上发表过。摘要(论文)符合国家和各单位保密规定,文责自负。
(3)摘要(论文)经过会议学术委员会评审录用后发通知,未录用摘要(论文)恕不退稿。
(4)投稿前须在大会网站注册个人信息,并选择目标分会场,每篇摘要(论文)只能投一个分会场,一稿多投将被取消收录资格。
三、征文主题及分会场安排
板块一:化工与教育培训
1.工程伦理教育与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
EngineeringEthicsEducationandSustainableChemicalIndustry
主席:王铁峰;赵劲松;DavidShallcross
秘书长:卢滇楠
联系人:王婉莹18649020686;
wangwanying@tsinghua.edu.cn
简介:世界科技产业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化工产业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追求更安全、更绿色、更低碳的发展,是化工科技工作者的目标。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科技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现代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保障。诚挚地邀请您,围绕“工程伦理教育与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研讨。期待您的积极参与!
2.化工教育与卓越工程师培养
ChemicalEducationandtheCultivationofOutstandingEngineers
主席:孙金声;马新宾;JarkaGlassey
秘书长:王红岩、夏淑倩
联系人:张振莉/夏淑倩13693041697/13752041388
djhdream2015@163.com/shuqianxia@tju.edu.cn
3.全球大学化工学院/化工系研讨会
InternationalSymposiumofChemicalEngineeringDepartments/SchoolsfromGlobalUniversities
主席:程道建
秘书长:胡传刚
联系人:胡传刚13776401360;
chuangang.hu@mail.buct.edu.cn
4.化工创新与创业
ChemicalEngineering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
主席:朱为宏;陈德
秘书长:马骧
联系人:马良伟18621286641;
liangweima@ecust.edu.cn
简介:“化工创新与创业”分会以“创新驱动发展,创业塑造未来”为核心理念,旨在汇聚行业专家与学术新秀,共同探索化学产品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推动化学工程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广阔市场。
板块二:化工与基础产业再造
5.化工热力学与大数据
ChemicalEngineeringThermodynamicsandBigData
主席:陆小华;GabrieleSadowski
秘书长:吉远辉
联系人:穆立文18502522366;
lwmu@njtech.edu.cn
简介:我们将围绕绿色化学、可持续材料、高效能源转换、精细化学品合成及智能化生产系统等前沿议题,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提升产品性能,降低能耗与成本。同时,聚焦于化学产品工程的核心—从分子设计到过程优化,再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展现科学原理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
6.绿色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
Greencatalysisand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
主席:谢在库;杨为民;S.C.EdmanTsang;
BertM.Weckhuysen
秘书长:李应成
联系人:苏俊杰18018562476;
sujj.sshy@sinopec.com
简介: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实现各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是各国的共同愿望。发展资源高效利用、过程绿色化、产品高端化的绿色化工技术是全球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论坛将围绕多元化碳资源催化转化、过程绿色低碳化工技术、高端化学品制造、催化新材料四个方向,探讨未来基础化工产业变革。
7.流动化学与微反应工程
FlowChemistryandMicroreactionTechnology
主席:骆广生;陈光文;KlavsJensen
秘书长:徐建鸿
联系人:王凯13811997208;
kaiwang@tsinghua.edu.cn
8.先进分离技术与工程
AdvancedSeparationTechnology&Engineering
主席:任其龙;JerryY.S.Lin
秘书长:杨启炜
联系人:杨启炜13868067514;
yangqw@zju.edu.cn
9.化工过程本质安全与过程强化
Inherentsafetyandprocessintensificationofchemicalprocesses
主席:初广文;杨哲;Marc-OlivierCoppens
秘书长:徐伟
联系人:李燕斌18810869015;
liyb@mail.buct.edu.cn
简介:WCCE12&APCChE2025大会迎接面向气候变化、能源革命、美好生活和消除贫困的全球挑战,寻求化学工程范式变革。其中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化是遏制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实现化工生产绿色、安全和高效的有效手段。化工本质安全追求从源头控制系统风险,需要本质安全化工艺技术、风险感知与监测预警、风险管控与处置等一系列保护层措施共同发挥作用。依托化学工程小型化、清洁化、安全化、节能化的过程强化技术是实现化工本质安全化的重要路径,涉及反应、传质、传热等多个学科,包含强制传递强化、外加能量场强化、反应介质强化等方面。本分会场旨在向世界传递化工本质安全化的理念,并结合最新的过程强化技术说明化工本质安全化的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10.能源转型产业创新
Energytransitiontowardsanet-zerofuture
主席:李明丰;MartinMuhler
秘书长:张乐
联系人:韩璐18910492332;
hanlu.ripp@sinopec.com
11.生物化工与生物制造
Biochemicalandbiomanufacturing
主席:苏海佳;UlrichSchwaneberg
秘书长:刘子鹤
联系人:刘子鹤18301233614;
zihe@mail.buct.edu.cn
12.流程工业创新与过程系统工程再造
ProcessIndustryInnovationandProcessSystemsEngineeringReengineering
主席:孙丽丽;张来勇
秘书长:黄孟旗
联系人:何庆生13939728134;
heqingsheng.segr@sinopec.com
13.化学工业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
IntelligentManufacturingTechnologyandEquipmentfortheChemicalIndustry
主席:王子宗;褚健;LorenzBiegler
秘书长:赵学良
联系人:赵学良13810084662;
zhaoxl@sinopec.com
板块三:化工与战略新兴产业
14.化工新材料的高性能化、智能化
AdvancementsinHigh-PerformanceandIntelligentChemicalNewMaterials
主席:邢卫红;吴长江;FedericoRosei
秘书长:潘建明
联系人:潘建明15952850631;
pjm@ujs.edu.cn
15.绿色农业——种子、化肥、农药的创新新范式
Greenagriculture:Anewparadigmofseed,fertilizerandpesticideinnovation
主席:钱旭红;张方;GusuiWu
秘书长:杨有军
联系人:杨有军13761361907;
youjunyang@ecust.edu.cn
16.生物制药与健康工程
BiopharmaceuticalandHealthengineering
主席:应汉杰
秘书长:陈可泉
联系人:陈可泉13814180652;
kqchen@njtech.edu.cn
简介:本分会场致力于搭建利用生物技术进行药物与健康产品制造的交流平台。会议将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研讨生物制药与健康工程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的重点方向,介绍合成生物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生物制药与健康工程领域的应用,为学术界、企业界提供交流和合作机会,努力推动生物制药与健康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共同促进全球健康事业的繁荣发展。
17.功能化电子化学品高效制造工程
EfficientManufacturingEngineeringofFunctionalElectronicChemicals
主席:彭孝军;孙世刚
秘书长:李明乐
联系人:李明乐13252981106;
limingle@szu.edu.cn
简介:随着新型显示技术、战略性电子材料、智能传感材料以及信息光子技术的不断涌现,功能化电子化学品已成为21世纪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基础材料。为充分发挥功能电子化学品在现代化工与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潜力,学术界和工业界需密切合作,深入探讨这些材料的智能制造、加工和应用技术。通过此次学术会议,我们旨在汇聚国内外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功能电子化学品在新能源、半导体光刻、新型发光与显示、柔性可穿戴、疾病诊疗等诸多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力求为与会者提供一个多角度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创新。
18.废弃资源转化与循环经济
WasteResourceConversionandCircularEconomy
主席:王玉忠;褚良银;JesseZhu;TroelsSkrydstrup
秘书长:郭孝东
联系人:李德富13880727699;
lidefu@scu.edu.cn
简介:可持续转型材料;废弃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废弃物、有机高分子材料废弃物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冶金资源、矿物资源、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与材料制备。
19.生物基材料与生物化学品
BiomassMaterials&Chemicals
主席:邱学青;CharlesXu
秘书长:林绪亮
联系人:林绪亮18620894227;
xllin@gdut.edu.cn
简介:生物基材料与生物化学品分会场聚焦于生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涵盖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生物质基材料的制备、性能优化和功能化设计,以及生物质转化为化学品的生产与加工新技术和前沿研究。主题包括生物质的结构特性与功能化利用,生物质基材料在环境、能源和材料领域的应用创新,生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新方法与新技术。会议将探讨生物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策略,推动生物质基材料与化学品在碳中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应用,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20.炭质新材料制备理论与应用
PreparationTheoryandApplicationofCarbonaceousNewMaterials
主席:葛少辉;王路海;邱介山;RikizoHatakayama;MauricioTerrones
秘书长:刘银东
联系人:刘银东13701130315;
Liuyindong@petrochina.com.cn
简介:本分会场的主题是“炭质新材料制备理论与应用”,在“3060”双碳目标下,围绕炭质新材料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邀请报告、口头报告等形式,探讨炭质新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探究炭质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灵感、打造互动合作和交流成长平台。本分会场的主题是“炭质新材料制备理论与应用”,在“3060”双碳目标下,围绕炭质新材料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邀请报告、口头报告等形式,探讨炭质新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探究炭质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灵感、打造互动合作和交流成长平台。
21.生态水、气处理工程与化工过程环保
Chemicalengineeringprocessforwater,gastreatmentandenvironmentprotection
主席:贺高红;侯栓弟;松山秀人HidetoMatsuyama
秘书长:姜晓滨
联系人:姜晓滨15904965752;
xbjiang@dlut.edu.cn
板块四:未来化工与智慧创新
22.CCUS与化工可持续发展
CarbonNeutralit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ChemicalIndustry
主席:李阳;ChunshanSong
秘书长:徐婷
联系人:徐婷13801211396;
xuting.syky@sinopec.com
简介:(1)碳中和背景下化工领域发展新趋势主旨报告;(2)碳中和背景下化工可持续发展前沿技术论坛;(3)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化工技术论坛;(4)绿色化工与CCUS论坛。
23.介科学及智能化工
Mesoscience&ArtificialIntelligenceinChemicalEngineering
主席:杨宁;罗正鸿;RaffaellaOcone
秘书长:管小平、陈锡忠
联系人:管小平18810865282;
xpguan@ipe.ac.cn
24.原子催化与计算化学
Singleatomcatalysisandtheoreticalchemistry
主席:张涛
秘书长:李旭宁
联系人:李旭宁15898162291;
lixn@dicp.ac.cn
25.氢能与氢能产业链
Hydrogenenergyandhydrogenenergyindustrialchain
主席:邹才能;江莉龙;JohnT.S.Irvine
秘书长:王杭州
联系人:孔健13670255767;
kj123@petrochina.com.cn
简介:本次会议将围绕氢制取、氢储运、氢利用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和最新成果进行讨论,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制氢、多元化储氢、氢燃料电池、绿甲醇和绿氨的制取、氢能在油气田领域的创新应用等方向,探索氢能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通过汇聚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本次会议旨在促进知识共享,激发创新思维,推动氢能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为构建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未来提供解决方案。
26.电化学工程、能源互联网与储能
Electrochemicalengineering,EnergyInterconnectionandStorage
主席:马紫峰;SanjeevMukerjee
秘书长:杨晓伟
联系人:杨晓伟13585566895;
yangxw@sjtu.edu.cn
简介:分会场主题为“电化学工程,能源互联网与储能”,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核心驱动力,深入探讨其高安全性、低成本、长寿命三大关键议题。议题覆盖大规模锂电储能的前沿技术与应用案例,高安全储能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最新进展,以及低成本正极材料的创新研究。同时,探索能源互联网中的人工智能应用、零碳低碳能源系统的互联构建、新能源技术与系统集成的深度融合,以及能源大数据的高效处理与优化控制策略,共谋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7.流程制造工业软件创新与实践
InnovationandPracticeofIndustrialSoftwareinProcessManufacturing
主席:钱锋;MeihongWang
秘书长:杜文莉
联系人:卢静宜13052509676;
jylu_cise@ecust.edu.cn
简介:分会场聚焦流程制造的研发设计、数字孪生、计划调度、控制优化、运营管理等工业软件及其核心算法与数学模型,研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流程制造的前沿问题、核心方法与解决思路,探讨流程制造工业软件创新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突破的关键技术以及对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支撑作用。
28.化工新材料与未来化工产业
AdvancedChemicalMaterialsandFutureChemicalIndustry
主席:吴利平;彭慧胜;JohanessA.Lercher
秘书长:黄旭东
联系人:何良好18801611071;
helianghao@petrochina.com.cn
简介:聚焦化工新材料领域的创新成果和未来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共商化工新材料绿色智造与未来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会议主题:(1)全球化工新材料与化工行业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机遇。(2)化工新材料的最新创新成果,包括新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功能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及其对化工产业发展的推动。(3)化工新材料的应用;重点是新材料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降解、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提升新材料的性能满足高端制造的需求。(4)人工智能与新材料研发制造的深度融合;聚焦数字化技术在化工新材料和未来化工产业中的应用,探讨人工智能对新材料的研发、制造和运营的重大作用,加速推进智慧化工的进程。(5)未来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化工产业如何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高性能材料的绿色智造,达成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化工等)。
29.未来能源和化工新流程
FutureEnergyandNovelChemicalProcess
主席:徐春明;YingZheng
秘书长:蓝兴英
联系人:蓝兴英18610962527;
lanxy@cup.edu.cn
简介:(1)未来能源、新型储能、化工新流程及智慧化工的前沿主旨报告;(2)化工流程创新的科学研究、产业实践进展;(3)面向智慧化工过程的技术研发趋势。
30.绿色能源与环境工程
GreenEnergyandEnvironmentEngineering
主席:张锁江;徐铜文;MinhuaShao;YulongDing;Guo-HuaHu
秘书长:何宏艳
联系人:何宏艳18601334250;hyhe@ipe.ac.cn
简介:“绿色能源与环境工程”论坛将汇聚全球专家,共同探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最新突破,内容涵盖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高效转化与储能技术,并展示氢能、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生产中的颠覆性创新成果。同时,论坛将聚焦CCUS、污染控制及水处理等环境领域的重大挑战,推动绿色技术的实际应用。此外,我们将积极倡导绿色化学过程,致力于减少化工行业有害物质的使用,提升能源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携手共创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未来。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郭老师
邮箱:academic@wcce12.com
附件:
1.ShortabstracttemplateforWCCE12
2.ManuscripttemplateforWCCE12
2024年9月5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3号化信大厦B座7层(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