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统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所选统计方法脱离了资料的性质
不同的资料类型和不同的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按照资料的性质测定指标的多少,确定资料是计数资料还是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
1〃2单因素分析应用较多,按获取资料的方法,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首先,计数资料主要是针对要求某现象的频率和比例,利用率或比的相应计算方法。如做不同样本问的比较则采用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用u检验;两个样本率的比较可用u检验或四格表的x检验,多个样本率的比较可用行乘列的卡方检验或2XC表的卡方检验。其次,计量资料要结合研究目的确定相应的统计方法。对于显著性检验通常有T检验和F检验,T检验是用于两个均数问的比较,按研究设计与比较内容的不同又分为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比较,两个样本均数差别的检验,配对资料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用于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按设计类型分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和组内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
2、根据研究目的选用统计分析方法
2〃1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比例如人群中重复癌的发生率,
2〃4临床诊断方法效率评价,可分别计算各种诊断方法对某病诊断的准确度和可靠度,如x线对肺癌的诊断。
2〃5临床疗效分析比较如几种药物疗效的比较,视资料性质作显著性检验。
3严格把握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
各种统计分析方法都有其适应条件,在选用统计方法时,应严格把握,充分考虑所分析的资料是否符合其适用条件。对于计量资料在计算均数或显著性检验时,其基本条件
是正态分布、方差齐性,在资料分析时要通过图示或检验看是否符合这些基本条件,若不符合则需要做相应的处理。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可使用中位数或几何均数。做统计学检验
可通过数据转换使其成为正态分布,常用的转换方式有对数转换、幂指数转换、平方根转换等,或者改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各种方法均有其自身的适应条件,如上列举的方法其基本条件是某一事件概率不会太小,若发生概率太低,则改用小概率事件显著性检验。4充分理解资料样本含量的概念
统计学是对研究样本进行抽象归纳的科学,没有足够的样本量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统计方法也有其样本量的要求。如四格表的卡方检验要求样本量大于40,方格中理论数大于5(n~>40,t>5),若不符合则用校正卡方检验或精确概率法。行x列表的卡方检验要求理论数均大于1且小于5者不超过表中数的1/5,若不符合则改用其它方法(合理合并)。5合理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
混杂因素应在研究之前通过研究对象选择、设立对照、随机、匹配、双盲法等控制,但如果事先没有良好设计,则通过统计方法可以控制。若资料内部构成不同,存在混杂因
素,简便方法是分组比较或标化处理。若样本量不允许分组,则对计数资料可用组内分组的卡方检验、卡方值分割法、加权卡方检验法等,计量资料的比较可用协方差分析。
关键词:科教;信息;管理
1引言
2信息化系统的优势
2.2这一系统提高了科研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多元化这种基于软件系统的统计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数据输入,例如想要知道近年来的数量、核心期刊收录情况等系统可以直接给出相应的结果,想要了解某一个医生近年来情况,通过筛选功能,就可以轻松实现某一个人的论文情况统计,这是以前人工统计不可能实现的,需要二次统计。这一系统实现多元化的统计和管理,大大提高了科研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多元化。
3信息化系统的实际应用
3.4教学管理模块教学任务还是一个医院的主要职责之一,医院有大量的实习医生,对于他们的管理主要还是以学分取得为主要依据,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块的实现,这一模块对于实习生实习情况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管理的学分多少,学分多的实习生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对其评价就可以是优秀,反之亦然。这种规范化的、透明的教学管理系统可以降低的空间,反映实习生的真实情况。
4结语
参考文献:
[1]冒海春,陈建荣,等.建设数字化急诊中心提升灾害医疗救援能力[A]//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健康产业成果展示洽谈会.2014,09:153-154.
关键词:SCIE数据库;扬州;统计分析
Abstract:Fordatabasefrom2006to2012collectedbySCIEYangzhouregionofsecondaryandtertiaryhospitalsofscientificpapers,fromtheaspectsofquantity,quality,subjectdistributionstatisticalanalysis,toexploretheregioninrecentyearsthedevelopmentofmedicalscientificresearchlevelandacademicsituation,andputsforwardmanagement,disciplineconstructionandtalentcultiv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soon,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medicalandhealthundertakingsintheregionmorehealthy.
Keywords:SCIEdatabase;Yangzhou;Statisticalanalysis
医学科研论文是记录医学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反映医疗科研机构影响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统计分析医院发表的科技论文,有助于了解医院的整体诊疗技术水平、医学科研水平,对促进学科发展、增强医院科研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SCIE(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是ScienceCitationIndex(SCI,科学引文索引)的扩展版,是由美国汤森路透科技集团出版的大型综合性引文检索数据库,它收录报道并标引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物科学等150多个学科领域约8700种重要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信息。SCIE数据库被公认为世界范围内最权威的覆盖学科面广,源期刊筛选标准严格,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对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比较客观、定量和易操作的指标[2]。本文对SCIE数据库2006~2012年收录扬州地区二、三级医院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旨反映扬州地区二、三级医院的科研现状及趋势,为推动该地区医学科研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各医院发文情况SCIE数据库2006~2012年收录扬州地区二、三级医院的科技论文共计190篇,其中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和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最多占分别占论文的62.63%和23.16%,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苏省五台山医院等8家医院在2006~2012期间相继有所突破,但论文的持续产出能力,参差不齐还有待观察。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等9家医院没有,见表1。
2.2论文增长情况2006~2012年扬州地区二、三级医院在国际期刊发表的SCIE论文190篇;前4年CSIE论文增长迟缓,后3年SCIE论文增长迅速,其中2010发表SCIE论文40篇,环比增长率高达263.64%,2011和2012年分别发表SCIE论文47篇和66篇环比增长率为17.5%和40.43%,见图1。
2.3SCIE论文类型分析2006~2012年,扬州地区二、三级医院在国际期刊发表科技论文共计190篇,Articles(研究论文)182篇占论文95.79%,Review(综述)4篇占2.11%,见表2。
2.4论文被引情况截至到统计日期,有157篇论文被引(被引率为82.63%),累计被引1072次,篇均被引5.64次,H指数16。各年度间,被引论文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9篇发展到2012的48篇,年均增长率为32.18%;篇均被引次数方面,各年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2008年13.64次高峰后,逐年梯减到2012年的1.79次,见表3。
2.5论文被引频次分段统计分将被引频次按范围分成6段进行统计分析,被引频次比重最高的频段是1~2,49篇比重为25.79%,被引频次比重最低的频段是≥20,10篇论文,比重为5.26%,但累计被引频次293其比重27.33%,见表4。
2.7论文学科分布分析SCIE论文的学科分类参照WebofScience的学科分类,2006-2012年扬州地区二、三级医院发表了190篇CSIE论文,几乎涉及了所有医药卫生类学科领域,其中最多的三个学科分别是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ONCOLOGY、BIOCHEMISTRYMOLECULARBIOLOGY,分别发表了29篇、28篇、24篇。本文选取排名前10的学科进行统计分析,见表6。
3讨论与建议
3.2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水平论文有所突破,但论文的总体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2006~2012年扬州地区医院已有在国际顶级期刊上,但论文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根据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简称ESI)数据查询,目前扬州地区尚无一家医疗机构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进入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行列。发表在SCI期刊1区、2区论文分别是6篇和20篇只占SCIE论文13.69%。SCIE论文高被引情况不容乐观,具有高被引频次的论文(≥10)只有39篇(仅占论文20.53%)。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应把提高论文质量定为科研发展的目标,可以依托该地区的优势学科以及重点实验室,抓住机遇,强化转化医学意识,为基础和临床构建互通交流的平台,以此促进提升医学研究,发表更多高水准的科技论文。
3.3加强区域内、国际间科研合作,对促进扬州地区人才培养、提高论文质量有重要作用从目前扬州地区各二、三级医院科研合作情况看,多数医院科研合作仍局限于本院内部和扬州本地区域,与非本地机构合作论文数比例相对较少。扬州地区的医疗核心机构,应依托其高校的科研平台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内和国际间的科研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的学术资源,重视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论文的交流,积极开展机构间学术研讨、人员互访活动。医务科研人员还需要更多地加强与国际科技管理部门或组织的联系,利用组织的帮助,以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从而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方位国际合作交流局面,实现资源共享、资金共筹、技术互通、风险分担,更好地应对医学领域的挑战[5]。
3.4改进论文管理,促进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产出地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必须制定出一系列管理措施来促进高质量的论文的产出。鼓励引导科技人员向国际高水准的杂志投稿,采用有效的物质、精神奖励措施,在加大物质奖励力度时,注意拉开奖励档次,不搞"大锅饭主义",对SCI论文按JCR分区或影响因子大小给予奖励。加强指导和督促课题申报工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课题作依托,不能高质量地开展课题研究。树立为一线科研人员主动服务理念,积极参与和联合公关项目,主动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和科研困难,给予及时解决,保障课题顺利完成,对高质量的课题论文,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协调英语专业人员对论文进行翻译,以便在国际SCI期刊发表。
[1]孙懿斌,林岚,王诚丽,等.基于科技论文产出的医院科研管理策略研究[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24(3):162-171.
[2]崔林.南京理工大学SCIE论文产出状况与影响力统计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24(19):108-112.
[3]《江苏卫生年鉴》编委会.江苏卫生年鉴(2011)[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312-313.
1.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2考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不规范,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考生论文存在题文不符、摘要概念不清,讨论重复前言、结果的内容,与结果分离,不了解量表、问卷的使用原则及信、效度检测的方法等,且参考文献著录意识淡薄,论文中引文量不大,平均3条/篇,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观点、数据、方法、判断标准而文后未标出其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书写欠规范。有的考生将个案报道、护理经验总结写成科研论文,个案护理未交待清楚特殊护理的操作内容,护理经验只抄写教科书上常规护理内容。如论文“上消化出血的护理”,书本常规内容多,而对获得的经验和体会的具体做法介绍甚少,护理效果也未加以报告,也未总结出新认识和新观点。
1.3考生中毕业论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缺乏严肃性
2.对策
2.1优化自考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和学术论文专题讲座
2.2建立毕业论文考核前撰写开题报告制度,提高考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
2.3灵活选聘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加强考生毕业论文的全程管理
2.4加强考生管理和毕业论文的学风建设,杜绝抄袭行为
1.引言
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管理主要包括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项目(包括横向项目和纵向项目)、获奖、学术报告、专利和软件著作等方面。每种科研成果依据科研成果的不同级别、个人排名等情况有不同的科研分值。例如学术论文根据发表的期刊分为特种期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纵向项目按照级别可以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和校级[1]。目前各大高校对于教师的科研工作管理及考核统计,还主要使用人工的方式来完成,人工操作就必然有它的局限性,难免会出现纰漏,而且很难做到完全的公开透明,也经常会出现统计错误,统计遗漏的情况。显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而由手工统计转为计算机统计,提高统计的精确性与透明性,使高校教师科研信息管理向着规范化、简单化、有效化的方向发展,正是本系统设计的目的所在。
因此,本设计根据“西安石油大学教师科技工作业绩与成果量化计算办法”设计并开发了教师科研管理系统,能够方便教师进行科研成果的查询和统计,以及科研分的自动计算,也方便了管理员对教师进行科研管理。
2.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以管理问题为主要应用对象,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和关键阶段,,完成这个阶段任务的关键问题是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2]。
2.2管理员需求分析
3.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系统的物理设计阶段,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所确定的系统的逻辑模型、功能要求、在用户提供的环境条件下,设计出一个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上实施的方案。任务是设计软件系统的模块层次结构,设计数据库的结构以及设计模块的控制流程,其目的是明确软件系统“如何做”。
一些辅助的功能,包括教师基本信息填写,修改,密码修改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术论文;统计分析
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一个机构在公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其科学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近来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科研工作。本文对湖北9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03-2012年学术论文统计分析,从发文量、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和H指数等方面说明湖北9所高职院校学术论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统计结果及分析
2.1发文量统计分析
发文量是衡量一个单位学术成果的重要指标,不仅能体现其科研水平,同时也能说明其学术氛围。湖北9所高职院校2003-2012年共计发文21472篇,表1展示了湖北9所高职院校近十年学术论文发文排名:
从图1可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发文量最高,即4694篇,占总发文两量的22%。在从近十年总体趋势来看,湖北9所高职院校2003-2012年学术论文发文量呈现增长趋势,说明了湖北9所高职院校的学术成果和科研水平在稳步提升。
2.2被引频次统计分析
2.3下载频次统计分析
2.4H指数统计分析
H指数(Hindex)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可用于评估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H指数是2005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家乔治·希尔施提出的。
3.结语
本文数据源是CNKI,由于存在一些期刊论文没有被CNKI收录的情况,或者在收录期刊年限等问题上的一些差异,会导致统计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但本文所作的统计分析能在整体上概括湖北9所高职院校2003-2012年学术和科研的情况,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作者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机构评价h2指数h指数
[分类号]G30
2005年美国物理学家Hirsh提出了一种新的文献计量学指标一h指数…,用于评价科学家个人的终身科研成就。h指数将传统的论文数量和引文数量两种文献计量学指标巧妙地结合起来,为评价科学家的科研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对机构h指数的研究已经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分别展开。本文将在上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析h指数在机构层面的两种定义的差异,研究h:指数用于科研机构评价的特殊性,并通过具体例子来论证h2指数在机构评价中的实际作用。
2h2指数的理论分析
2.1h2指数的提出
2006年,Prathap给出了机构h指数两种不同等级的定义:机构h.指数(h指数)是指机构发表的论文中有h2篇论文的被引频次至少是h2次;机构h2指数是指机构内的科研人员中有h2个科研人员的h指数都至少为h2。
2007年,Schubert指出“h指数”由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层面的系列指标组成,即个人(h2指数)一机构(h2指数)一国家(h2指数)三个层面。其中,机构h2指数定义为:假设机构内共有N位科研人员,有至少h2位科研人员的h指数为h2,另外的N―h2位科研人员的h指数低于h2。
在Prathap对机构h指数的描述中,h2指数是个人层面h指数直接拓展到机构层面的应用,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机构h指数计算方法。而Prathap印提到的机构h2指数与sc}mbert对机构h指数(h2指数)的定义完全一致。
机构h1指数的计算与个人h指数的计算过程完全相同,是把机构的所有论文汇集在一起,计算机构全部论文数据的h指数。机构h2指数的计算与h1指数有所不同,先分别统计每位科研人员的个人h指数,依据机构科研人员的个人h指数最后计算整个机构的h:指数。从计算方法的差别可以看出,机构h.指数重在测度机构论文表现出来的水平,而h:指数则主要揭示机构研究人员个人h指数的差异。
2.2h2指数的理论分析
在文献计量研究中,论文数量、引文频次和h指数是评估研究状况最常用的指标,这三个指标都是以论文为基本统计单元。在机构评价中,以机构发表的论文为统计对象,测度机构论文整体表现出来的研究水平。而h:指数与上面三个指标都有所区别,它以每位研究人员为基本统计单元,重在测度机构拥有研究人员的数量及影响力水平。
分析图1、图2可以看出,机构A的h核论文全部源自1位研究人员的贡献,机构B的h核论文则来自多位研究人员。显然,机构A与机构B研究人员个人h指数的分布特点有明显区别。机构A呈现出一面倒的分布,由一位首席科学家领衔,其余研究人员与首席科学家差距较大;而机构B的研究人员依据个人h指数分布则较为平均,研究人员的个人h指数整体水平高于机构A。在机构h。指数的得分上,机构B与机构A不相上下,但从拥有较高个人h指数研究人员的数量来看,机构B占有优势。
如果说,个人h指数反映了研究人员的科研产出能力和影响力水平,那么,机构h2指数从拥有高水平科研人员的角度反映了机构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在机构A与机构B的例子中,机构A依靠个别个人h指数很高的研究人员(大部分研究人员的个人h指数处于较低水平)获得了相对较高的机构h1指数,而机构B虽然拥有一批个人h指数较高的研究人员但机构h。指数并不占优势。机构A与机构B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机构类型,机构A拥有一位领衔科学家,科学家个人在科研机构中发挥着关键引领作用,但用其个人的研究水映机构整体研究水平无疑会存在一定片面性。另外,机构的研究能力过度依赖于个别研究人员,可能导致机构的研究水平容易发生波动。而机构B由于集中了相当数量的高水平科研人员,不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团队研究能力,而且容易推进机构整体科研能力的可持续提高。可见,比起机构A,机构B由于拥有较多数量的高水平研究人员,更有利于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通过机构A与机构B这样分布比较极端的例子说明,在机构h。指数的计算中,个人h指数有可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构h.指数,几乎等同于用个人h指数代替机构h1指数。而h2指数则从拥有高水平研究
人员的角度来评价机构水平,为科研机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3h2指数的应用试验
TI=f“HIV”or“humanimmunodefici*virus”orAIDSor“AcquiredlmmunodeficiencySyndrome”or“HAART”)
在机构评价的实践中,采用不同的统计口径(例如通讯作者、全作者两种不同的统计口径),评价结论也会有所差异。前者突出揭示通讯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后者则全面考虑科学合作中每位研究者的参与作用。由于2008年之前的WOS数据仅提供通讯作者及其机构对应关系,无法获得全部作者与机构对应关系的数据,因此,笔者采用了通讯作者统计口径的方式。
3.2数据分析
除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外,笔者注意到:美国国家过敏及感染疾病研究所(NIAID)、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约翰霍金斯大学、哈佛大学、美国疾控中心等机构属于得分双高的类型。这样的机构不仅产出的高影响力论文数量较多,而且在拥有高水平科研人员的数量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3.2.2h2指数高、h1指数低的机构美国托马斯杰弗逊大学(ThomasJeffersonUniversity)的h1指数仅列第45位,但却在h2指数中获得了高分,名列排名榜的第7位。分析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的论文、引文数量指标,均处于中下游的位置,可以看出该机构在本领域的研究规模较小,却拥有6位个人h指数超过6的研究人员,属于小而精的机构典型。意大利的ISTSUPERSANITA等机构的情况与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类似。
3.2.3h2指数低,h1指数高的机构在37个目标机构中,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University)与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的表现相反,其h1指数位于目标机构的第9位,而h2指数仅排名第19。这说明,洛克菲勒大学产出了众多的高水平论文,但这些论文集中由较少量的科研人员完成,而多数科研人员产出的高影响力论文较少。在这种类型的机构中,领衔科研人员在整个机构科研工作中起主导作用,但其他科研人员表现一般。
3.2.4h2指数,h1指数均表现一般的机构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ofMaryland),意大利米兰大学(UniversityofMilan),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ofBologna)等机构的h2指数与h.指数都处于较低水平,无论从机构高影响成果还是拥有高水平科研人员两个方面都不占优势。4结语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合著网演化分析
分类号:G250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科研合作已经成为科学领域的普遍现象。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科研论文的合著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合作状况。通过研究论文合著情况来了解科研合作现状,发现科研合作规律及特点,能够帮助科研管理人员加强科研管理,启发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科研合作。
1DBLP文献库及预处理
DBLP[11]是由德国特里尔大学开发和维护的计算机科学文献库,该文献库收录了计算机科学领域主要的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为计算机科研人员提供免费的文献检索服务。由于其更新速度快,收录论文质量高,很好地反映了计算机领域学术前沿方向,在学术界有很好的声誉,给计算机科研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权威性也得到了研究界的高度认可[12]。截至2015年8月,该文献库已经收录超过140万名科研人员发表的约360万篇文献,其中期刊文献约120万篇,占46%;会议论文约160万篇,占53%。本文提取数据集中1975-2014年40年间发表的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2合著网络构建
3合著网演化分析
3.1整体网络属性
表1显示了以1975-2014年间完整数据为基础构建的期刊合著网和会议合著网的基本属性。期刊合著网作者人数约93万,共123万篇,平均每人3.55篇;会议合著网作者人数约107万,共160万篇,平均每人4.52篇。可以看出,计算机科研人员更倾向于以会议的形式发表科研成果,进行科研合作与交流。其原因是会议能够为计算机科研人员提供面对面交流机会,更有利于科研信息的快速交换,启发科学研究。会议合著网平均合作者为7.73人,高于期刊合著网的6.90人,说明科研人员在发表会议论文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合著,这与会议论文的时效性和新颖性要求更高、同等质量论文需要更多科研人员参与才能完成有关。从连通性角度考虑,两者最大组元(组元指网络中的连通区域)节点数与网络总节点数比例均在80%以上,且第二大组元所占比例极低,说明合著网中除极个别的孤立节点外,绝大部分作者已经处于同一个连通区域,作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发现会议合著网的最大连通区域较期刊合著网大,会议论文的合著情况好于期刊论文。
基于海量数据的合著网分析能更加准确、全面地呈现一个学科合作的发展现状,但因为面临着数据处理难题,传统的个人电脑几乎无法完成一些常见指标(如网络直径等典型参数)的计算。在下一步工作中,笔者将进一步探索如何高效地进行海量数据处理和巨型合著网络的分析和计算。
[1]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M].宋剑耕,戴振飞,译.北京:世界科学社,1982.
[2]BEAVERD,ROSENR.Studiesinscientificcollaboration:partI.theprofessionaloriginsofscientificco-authorship[J].Scientometrics,1978,1(1):65-84.
[3]王崇德.科学论文作者的研究[J].情报学报,1982,1(2):220-225.
[4]汪冰.我国自然科学期刊论文合著现象研究[J].情报学刊,1990,11(5):335-339.
[5]NEWMANME.Thestructureofscientificcollaborationnetworks[J].Workingpapers,2000,98(2):404-409.
[6]BARABSIAL,JEONGH,NDAZ,etal.Evolutionofthesocialnetworkofscientificcollaborations[J].PhysicaA:statistical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2002,311(3-4):590-614.
[7]王福生,杨洪勇.《情报学报》作者科研合作网络及其分析[J].情报学报,2007,26(5):659-663.
[8]李亮,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08(4):549-555.
[9]朱庆华,李亮.社会网络分析法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2):179-183.
[10]刘蓓,袁毅,BOUTINE.社会网络分析法在论文合作网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学报,2008,27(3):407-417.
[12]窦炳琳,李澍淞,张世永.基于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J].计算机学报,2012,35(4):741-753.
医学论文是医疗、科研、教学等人员在实验和调査研究中所取得的结果的总结分析,它是具有一定规范的格式与结构的医学科学研究成果的书面文稿,医学论文作为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可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甚至一个医院和医护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技术水平。通过发表医学论文的数量、质量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判定和评估一个医院的科研、教学、医疗水平的高低,评价—个医师的科研水平和临床能力等医学期刊发表的论文是将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临床使用的源泉。医学各院系的大学生、研究生,也要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或学位论文,将自己的学习体会、收获和发现表达出来。因此,撰写医学论文不仅对医药科研、临床技术人员,而且对在校大学生、研究生都是非常必要的。经常撰写医学论文,不但可以扩大视野、掌握国内外医学动态、丰富自身的知识,而且还能提高科研设计能力和临床、教学水平pl。医学论文有高度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和一定的创新性,书写论文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撰写论文必须査阅大量的文献,从中摄取大量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2.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撰写医学论文必须体现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保密法等,尊重科学,讲究科学道德,反对弄虚作假、抄袭剽窃,避免出现原则性错误。必须坚持创新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原则。不论研究结果呈现阳性还是阴性,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创新性原则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是衡量科研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论文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作为理论和临床研究,要求有新见解、新发现、新技术、新材料,得出新结论,或将原有的技术应用推广于新领域;科学性原则是指必须正确选择题材、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论据充分可靠、真实准确的实验数据和富有逻辑性的文字表述;规范性原则要求写法格式规范、叙述严谨、逻辑清晰、文理通顺、描述准确、简明。期刊每年的第一期,刊出该刊论文及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141。我国1987年公布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文件;实用性原则是指作者从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医学科学论文刊发后,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医学科研中的使用价值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论文应具有能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可利用的、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的价值。
2.1医学论文的类型
按研究方法分为理论型研究、实验研究和资料分析;按论述方法分为论著、经验交流、技术方法和文献综述。
2.2医学论文写作过程和步驟
写作过程主要包括:査文献、定题目、构思和拟提纲、起草、修改初稿>构思结构包括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拟提纲是顺着写作的思路,列出小标题及其主要内容,包括图和表格的使用,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如何与以前的实验结果进行对照等。修改初稿主要看题目是和结构是否合理、论点是否明确、推理和论证有无逻辑性、语言是否精炼、数据是否正确、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图表是否美观、参考文献是否引用合理。
2.3基本格式和写法
医学论文常常包括以下内容:①题目Title:确切、简短、富有创新性、便于检索;②作者姓名Au-、工作单位Department、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通讯地址Address;③摘要Abstract;④关键词Keywords;⑤背景Introduction;⑥材料与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⑦结果Results;⑧讨论Discussion;⑨致谢Acknowledgements;⑩参考文献References。
2.4摘要和关键词的书写
包括目的、材料和方法、结果和结论。应独立成章,具有自明性;不分段,不能使用非公认的缩略词语、化学结构式和公式等。目的主要用来说明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突出论文的主题内容;材料和方法是说明研究的材料和采用的方法等;结果是介绍所得到的数据资料,统计学结果;结论是对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所得出的观点或看法;关键词主要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从题名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一般有3~5个单词或词组组成。
3.医学论文撰写的具体步骤和要点
3.1背景
3.2材料和方法
3.3结果
包括临床实验观察、测定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研究图表等。对临床实验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以及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必进行讨论、引用文献、进行推理分析及讨论,可用文字和图表加以说明实验结果,英文写作时,单位和计量之间要有空格,句号、逗号后面需要空一格,百分比和数字之间不能空格(如50%),法定计量单位应用国际单位制(即SI单位制)国家标准CB3100~3102-93。
4.讨论
5.参考文献
[关键词]SCI;科研;评价体系;ESI;全面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11.039
在我国基础研究评价体系中,SCI(ScienceCitationIndex,科学引文索引)凭借其应用广泛性获得了积极的发展和推广,然而近年来实践中主要采用SCI的数量作为评价指标的短视现象备受学术界的质疑。与此同时,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则以SCI和SSCI(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基础,从引文分析的角度,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领域,分析范围在10年内,注重了论文质量而获得长期评价效果,可以为科研评价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思路。
1中国的科研现状分析
1.1我国科研论文的基本情况
(2)国际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次数世界排位均有提升。2001-2011年,科研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达83.63万篇,总量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0年统计值提高了2位;引用次数达519.14万次,处于世界第7位,比2010年统计值提高了1位。每篇论文引用平均值为6.21次,2010年该值为5.87次,即2011年比2010年提高了5.8%,于此同时,世界的均值为10.71次,比2009上升了1.3%。显然,在此项中,我国的平均值与世界平均值的差距非常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
(3)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6位。2001-2011年,我国不同的学科论文10年段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达5856篇,处在世界第6位,比2010年统计值提高了1位。但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差距大。
(4)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处在世界第5位。到2011年11月为止,在世界热点论文总数中,中国以196篇(9.9%)处于世界第5位,比2010年提高1位。热点论文数排名前4位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
1.2我国科研现状基本情况
(1)当前我国的科研论文总数在国际论文中所占比例增加。
(2)被引用次数世界排位有所提升,但是距国际被引用平均值的差距大。
(3)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和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在世界排名提高,但是,距国际领先国家的差距非常大。
(4)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中,许多的研究机构和大学都以SCI论文的发表作为工作能力、职称评级和奖励的重要根据,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学术研究和的气氛,带动了科研的发展,但是单纯以SCI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易导致科研评价的短期行为,造成科研质量的不高,满意度差,不利于科研创新的发展。
2单一的SCI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SCI评价体系在我国基础研究评估实践中的作用体现
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的创建,开创了研究文献的新角度。引文功能的使用,促使SCI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研究状况、把握国际学术的前沿和获取最新信息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实践中,SCI作为国际公认的检索评价系统之一,促进了学术交流,推动了创新步伐。同时,该数据库的期刊影响因子功能,是根据2年内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期刊引用论文的频次分类和计算分析,获得的学术期刊的权重,可以反映不同期刊的影响力情况。我国也利用SCI的引文功能和期刊影响因子,拓展了我国科研机构的研究视野,并推动了科研创新的发展。
2.2利用SCI进行基础研究评估实践中存在误区
3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全面构建和深入发展
3.1逐步构建SCI和ESI共同发展的体系,注重论文数量和质量
3.2取消单纯利用SCI作为评价标准的规定,将其评价反馈机制转为社会性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1]卢秉福,霍丽华.自议SCI在科研评价体系中的作用[J].科研管理,2007,28(z1):182.
[2]孙湘兰.SCI、ESI、H-index在基础研究评价体系中的功能比较及启示[J].江苏科技信息,2009(12):29.
1.明确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
毕业设计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化。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科研选题、文献检索、课题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处理、统计软件应用、论文撰写与答辩等方法与能力。我系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有以下要求:综述:查阅文献30篇以上,包含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然后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完成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少于3000字的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书: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开题设计书,包括立项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技术路线、研究计划进度、研究基础、经费预算和人员组成等。其中立项依据主要描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课题设计的指导思想、课题设计应解决的问题等。
毕业论文:首先由指导教师重点向学生讲解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具体内容,使其掌握毕业论文写作的方法和要求;然后由学生写出毕业论文提纲,经指导教师审阅修改后才能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应从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多方面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由学生进行修改,直至符合要求。
2.正确、合理的选题是保证毕业实习效果的前提
3.科研训练是保证实习论文的重要手段
4.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论文撰写、答辩过程
为了保证学生撰写的论文质量,指导教师要对论文反复审阅,指出论文不足,令其反复修改。修改后的论文提交后,由教研室资深评阅教师把关,以便从不同角度分析论文水平。评阅教师对论文的立题依据、观察指标、技术方法、统计处理、结果结论以及讨论分析等内容进行全面评价,评阅过程注意细节,从论文写作格式、统计图表制作、参考文献引用到标点符号、小数点的使用,都有评判标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作风。
5.讨论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选取1987―2016年我国档案法规研究的期刊论文,从年发文量、载
[4]邓涛.解读《国家档案法规体系方案》之一档案法规体系建设的历史和现状[J].中国档案,2011(8):31-32.
[5]马费成,宋恩梅.信息管理学基础[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97-98.
[6]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91-195.
[7]张诗博.2004―2008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情报科学,2011(3):387-390.
[8]郭嗣平.成绩显著任重道远――国家档案法制建设回顾与展望[J].档案学通讯,1999(5):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