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东北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夯实我国粮食安全“压舱石”

作者:袁丽静(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大粮仓”需要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

粮食安全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意义非凡。东北地区粮食调出量占全国40%,是国家名副其实的重要商品粮输出基地。就粮食产量来说,东北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其中,黑龙江省2022年粮食总产量1552.6亿斤(历史第二高),占全国的11.3%,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吉林省202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16.16亿斤,增产8.32亿斤,创历史新高,排名全国第三位,粮食单产940.53斤/亩,居前十名产粮大省第一位。就农业资源来说,东北农业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增产潜力非常大。黑土的表层又黑又肥,有机质含量是黄土的十倍,四季分明的气候更使得出产的粮食更为优质,起源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的大小河流分布在东北平原进一步保证了粮食种植所需水源。

但与此同时,近些年由于东北地区人口外流情况,农业专业人才匮乏,给农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除黑龙江和吉林长春以北地区外,其他地区的机械化还无法大范围推广。

此外,虽然东北地区农产品生产水平高,农、林、牧、鱼等初级农产品年产量较高,但雄厚的工业基础并未很好地将传统优势注入到农业加工、再生产及精加工的过程中。农产品流到收粮商贩手中只经过简单处理后便流入市场。可以说,东北的农产品生产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经济效益较差;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流通等环节还存在着交流不通畅问题,产品生产与需求信息不对称,适应新时代市场变化和新型销售的能力不强。

在此情况下,东北要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必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东北农村农业现代化

一是进一步提升东北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集约化生产。在东北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的地区,可以考虑引进专业的农业生产托管机构,让农民土地出让得安心、农业大户承包得稳定,让农业生产更加灵活。可以考虑将东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等生产资源向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资产收益。同时,推动东北农业的交叉融合、跨界融合,加强东北农产品在日用品、家居用品、服饰用品、化妆品等领域的使用和渗透。

二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东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首先,东北应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价值,不断扩大东北绿色及有机食品种植面积,推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抢占国内高端商品粮市场;其次,应大力发展东北农产品加工业,将初级农产品通过延长产业链的形式实现价值增加,并尽可能实现就近转化增值,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在第二产业占比;再次,应鼓励和吸引互联网巨头企业搭建东北数字化农业生产服务平台、电商平台和物流平台等,进一步畅通农产品、农业服务等“走出去”的渠道。

三是建设东北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强化科技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首先,加大农业领域投入,攻关所需农机等关键技术及其成果转化,提升东北农机制造和装备能力。同时,研发东北新型粮食种植方法,扩大高标准农田比例;其次,构架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聚焦农业发展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问题并予立项支持,推进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再次,利用绿色环保手段开发东北各类资源,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和多样化农业产业体系;此外,通过最新的生物技术、分子辅助育种等方法培育东北优质种子资源;最后,强化移动端农业科技、农业信息推广普及AI技术的应用,提升东北农民对先进数字技术的掌握和使用比例。

四是加强东北地区农业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力度。东北地区应进一步发挥农业大省的集聚作用,联合建立农业人才培养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结合农业岗位需求和生产实际,开展定制化、专业化、特色化培训;支持东北农业县镇乡村定期选派杰出员工和农业企业优秀骨干人员开展跨省的学习培训,通过专业成人教育、线上教育等形式加强东北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系统学习和知识的提升;利用电视、报纸、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宣传农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重要性,出台针对性农业人才引进政策,提升东北地区对农业从业人员社会认可度。

THE END
1.东北金色的海洋探索黑龙江小麦的沃土秘密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农业大省。其中,小麦作为重要作物之一,在这里得到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山前丘陵地区,这里的土壤肥沃,雨水充足,是适宜种植高品质小麦的地方。 二、小麦栽培技术与育种成就 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科学家们不断研究新的栽培技术,如精准施肥、合理灌https://www.stddjzkkll.cn/pin-zhong/549296.html
2.黑龙江粮食主产区分布分析与策略研究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省的粮食主产区分布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呼玛河流域以及嫩江下游等地,这些区域因其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资源,成为了黑龙江粮食生产的关键区域。 首先,松嫩平原是黑龙江最大的农业生态区之一,其广阔平坦的地形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这里的大豆、小麦、玉米https://www.godyood.cn/zhuang-yuan/746567.html
3.理论笔谈王士海:在全面振兴中加快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法治化东北黑土区是集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和防风固沙四种生态功能于一体的重点区域,依法保护黑土地是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生态屏障建设的法治保障,是从法治高度上明晰自然资源利用上限来确定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协调黑土地资源利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OTE3OTk4OA==&mid=2247527336&idx=3&sn=442f31134259ea4cd3f73ed161482d14&chksm=fbb1ec93ccc66585ea50e38851e07e3795af8daeaa7c71eaffb1b1de8b5e752c9513ae1bfc9f&scene=27
4.保护黑土守好粮仓——来自东北“黄金玉米带”的田野新观察近年来,翱翔天空的“吉林一号”卫星,活跃在农业生产领域。它时刻关注农作物的整个生长期,经过处理的卫星影像,可对农作物进行长势分析、墒情分析和受灾情况判断。如今负责运营“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梨树县等地合作,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吉林省东辽县,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7867302428580996&wfr=spider&for=pc
5.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应采取的措施是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大力发展灌溉、改旱为水,种植水稻 正确答案 一、东北平原 1、土地资源 优势:①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占全国1/5;人均面积大,是全国2倍;每个劳力负担面积是全国5倍;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②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黑土、黑钙土土地生产力水平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764447.html
6.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优势的人文条件是()xx物流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毗邻国际机场货运区和空港物流园区的优势,积极开拓连锁超市配送大户,目前公司洽谈成功华普超市在北京、河北等地18家超市的商品配送业务,年配送额2.8亿元,日配送额超过万箱。配送业务是公司的主营业务,更是公司直接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窗口业务,配送业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https://www.shuashuati.com/ti/22b50bfd89c84d66b6525e2a228ba79c.html?fm=bd0e5e7df3b35625f078595df5ace645dd
7.齐齐哈尔地理自然特征及农业生产上的优势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地区东北部。克山幅员约332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约302万亩。克山物化天宝,土质肥沃,农业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大豆出口基地县和马铃薯基地县,素有“北国粮仓”、“大豆之乡”之称。黑龙江克山县绿色食品协会申报的“克山大豆”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https://www.meipian.cn/4kamp0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