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黑龙江省积极落实中央部署,推进“两大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再一次走在了深化农村改革、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成为全国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这是国家首次开展的涉及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和变革,给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为全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
黑龙江历经近三年的有效探索与实践,粮食产量保持连续五年全国第一,2015年粮食增量占全国增产总量近50%,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6%,绝对值排名全国第13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动力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挖潜力
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添活力
涉农资金整合发挥效力
按照“钱随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决问题”的原则,黑龙江对国家明确的77项纳入整合范围的专项资金,按照农业生产发展类、农村社会发展类、扶贫开发类三大类分别进行整合,采取“大专项+工作清单+集中下达”模式,重点用于“两大平原”改革试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现代农业发展。全省三年共整合涉农资金931.3亿元,累计安排农业生产发展类资金661.3亿元,农业科技进步率达62.5%,比改革前提高2个百分点,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2.97%,建成生态高产标准农田1629万亩,新增灌溉面积485万亩,建设三江干流应急度汛工程375公里,水稻催芽大棚化育秧比例达74.8%。通过开展贷款担保、授信担保贴息、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定向费用补贴等政策措施,建立了财政与金融部门风险共担机制,带动金融资本更多投向“三农”领域。提出了“提标、扩面、转制”的农业保险改革思路,探索开展了农业保险投保入股合作、农业保险互助合作社两类试点新模式。2015年全省涉农贷款余额实现7314.3亿元,新增贷款1600.2亿元,占全省当年新增贷款比重的53.1%,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承保面积9951.66万亩,同比增长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