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围绕“解民生 治学问 育英才” 深化科技小院实践育人品牌建设实践育人

自2009年起,中国农业大学先后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9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累计900余名师生接续奋斗,每年200多天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研究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创建“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农业技术服务新模式,形成“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的科技小院实践育人品牌,先后8次写入国家部委文件,在全国应用推广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国家行动。

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深切勉励同学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1.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

扎根一线“解民生”

科技小院发源于河北曲周,是上世纪70年代老一辈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改土治碱的主战场。小院师生传承“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长住农村一线,深入田间地头,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着力打通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壁垒。通过在农民田里建立示范方,让农民亲自体验技术;通过科技长廊、田间学校等多元化方式与农户共同学习,让农民掌握技术;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服务,帮农民用好技术;通过建立大方操作、组建联合社等集聚合力,推动技术由点到面扩散,实现大面积示范推广。让农民成为“科技农民”,从而有能力持续创收、避免返贫。累计帮助596个贫困村、17余万贫困人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全国科技小院发源地

2.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

立地顶天“治学问”

科技小院在实践育人中始终秉持“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思路,紧扣生产需求,聚焦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制约性问题,在多学科专家指导下,联合企业、政府与农民,开展全链条的技术攻关,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制定新工艺,突破技术关;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因地制宜探索优质作物种植、农机农艺结合、智慧化智能化管理等新模式,推动农资生产企业与农户对接,突破生产关;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展网络营销平台,探索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方式,突破效益关。先后引进、创新300余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集成100余套技术规程,研发50余个绿色农资和农产品,创建了从种子到餐桌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引领带动产业迈上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师生

3.打造区域绿色发展样板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部署,中国农业大学依托“科技小院”模式在河北曲周发起“二十大精神村村讲绿色科技进万家”活动、启动“绿色增粮”科技大会战,在云南大理持续推进“洱海科技大会战”,在北京郊区立足首都农业特色、助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以科技创新应用为支撑,以产业绿色升级为抓手,培育新农人,增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提升乡村综合治理水平,推动文化和生态振兴全面实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农业转型发展,打造可复制、可应用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15年来,中国农业大学通过科技小院育人模式,引导师生深度融入脱贫攻坚、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既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做连接政府、企业、高校和农民的桥梁。通过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科技小院,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研究和服务中培养农业绿色发展急需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创新特色可以总结为“四个一”,即创立了“零距离爱知笃行,干中学追求卓越”的立德树人实践教育新理念;创建了“扎根农村、覆盖全国”的科技小院育人平台;打造了“四阶递进、五育并举”的全过程育人新模式;形成了“党政产学研用”的六方协同保障新机制。

从北方到南方,从小农户到大农场,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科技小院不断探寻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重生的诀窍,挖掘着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应有的源头,摸索着高等教育改革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走出了一条立地顶天的道路。中国农业大学在创建和发展科技小院实践育人品牌的过程中,始终坚守科技小院“实”和“思”的初心使命,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三农”中解民生、治学问,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指出,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新时代新征程,“科技小院”为讲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大课、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大课、强化使命担当的时代大课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为进一步讲深讲透讲活“大思政课”、推动“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

THE END
1.中国农业大学考研095138农村发展分数线2023?本文将从一志愿统招录取、调剂录取,不含推免招收情况三方面对2023年报考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095138农村发展研究生专业进入复试最低初试343分拟录取36人。http://sc.kaoyan365.cn/yanzhaoxinxi/sckyfsx/47933.html
2.22考研报考推荐:招不满的冷门专业【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 【法律系】:法律(非法学) 【物理学系】:无线电物理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院】:行政管理(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物理系】 【化学系】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2016)、林业经济管理(2015)、农村发展(2015) http://m.kaoshidian.com/news/20327-1.html
3.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考研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开设有14个专业,区域经济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社会学、发展研究、传播学、农村发展、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农村发展与管理、公共管理、广播电视学等。下面考研营小编整理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等信息,下来一起来看https://m.kaoyanying.com/kemu/37733.html
4.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工资待遇排名)主干课程:《农村发展概论》(陶佩君,河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规划》(朱朝枝,福建农业大学);《发展项目管理》(汤锦如,扬州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方法》(侯立白,沈阳农业大学;李新然,云南农业大学);《普通发展学》(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参与式发展规划》(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传播与沟通》(王德海,中国农业大学https://www.jobui.com/trends/yjs/quyufazhan/
5.华中师范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时间在什么时候?如今,很多在职人员因自身能力不足,不能与社会及单位共同发展,想要通过攻读在职研究生的方式来进行提升,使同事及高层领导更加刮目相看,但大部分学员对报名及考试时间方面并不是很清楚。那么,华中师范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时间在什么时候? 据了解,华中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主要是通过专业硕https://m.eduego.com/school90/wenti/56388.html
6.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推免生复试结果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推免生复试结果公示”,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序号 姓名 接收专业 复试成绩 复试成绩排名 拟录取情况 备注 1 赵心源 区域经济学 87 1 拟录取 2 朱凯宁 区域经济学 84 2 拟录取 3 王逸韵 区域经济学 80 3 https://www.ynpxrz.com/n1581302c2140.aspx
7.中国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中国农业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中国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培养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中国农业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https://www.zzyedu.org/beijing_zhongguonongyedaxue.html
8.湖南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介绍曾福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管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农村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兼农业与农村经济组召集人,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管理学科组召集人,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主持或参与http://college.gaokao.com/school/tinfo/360/schspe/5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