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2、角洲北起通杨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文化等雄厚的推动产业与技地理上意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沙积成的冲积点在仪征市真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纳入长三角

3、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其重要的作用。茅山东麓、天按照国务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苏北和浙西南力和发展潜力浙西南将成为产业配置有极接近促进定将长三角扩大衡和互补,将升了长三角的实1/4,尤其是苏北和长三角核心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2008年的GDP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合7877.1249亿美元。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

4、值贸出口。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为53952.91亿人民币。的1%,人18.4%的外长三角的比较优势有: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适应了当代工适应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需求,特别是园区又有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品牌效益,也利于对产品和行业进行整合撑。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沿和制造业基造业发展的中心支撑。产业园区的推进有大趋势,已经成为发展工业与高科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必须把两点应引起注意,一是由于来的多数企业缺少集聚效应技产业的主要支园区作为今后制乡镇工业早期发展的分散性,使得原有乡镇企业延续不下区加以整合。二是农业产业化是今后的方向,而在农业产业化中

6、、服务系统、创新系统和基础系统,促进产业的整合与扩张。上海浦东,江苏的无锡、昆山、吴江,以及浙江的义乌、永嘉等地已经形成了高科技产业、IT产业以及日用、五金等产业集群,并有一定规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于这些集群在形成之初多无清晰的集群思路和相应的规划,因此今后还应进一步提高其层次,使之产生更强的国际效应。提升长三角整体竞争力世界经济的竞争同时表现为区域与区域城市群与城市群为主导的竞争,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应当作为长江三角洲参与国际竞争的区域与国合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提升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涉家战略来推进,这也符及诸多要素,并且国

7、内构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外又有不同的评估体系。这些要素基本都涉及区位竞争力、结、人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资本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开放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等内容为地理区位、经济实力、开放程度、科教。根据长三角的特点,这些力量、居民素质、发展环境竞争力可以概括、政府作用与综台形象等方面。这一地区虽然有国内最好施的统一规划与协调建设上进一步提升的区位优势,但是还要通过。其发展环境与综合形象虽然三省市在基础设在国内各区域比和综合形象的提升,又要协调与合作。这一地区科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二是制约这一地区科技教育事业方面问题制约着竞争力的提升,在三角洲内相互封闭,不适

8、应一体化进程,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提升本区域整体竞争力,应当大力推进教育域内的整合与联动开发。较中较佳,但与国际发达地区比较还远远不足。而发展环境依赖政府的作用,因此,长三角地区的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教力量较强,但是有两方面问题制约着竞争力的提升,一是科技教育体系的发展和科技科技要素在区高科技与金融资本带动战略技术和资本是企业发展的两个核心支撑,科技决定个企业的竞争能力与发展潜力,资本决定一个企业的运作能力与扩张能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两个基本方向是提升经济竞争力,增强经济扩张力,因此,必须把高科技与金融资本带动作为重要战略。高科技和金融资

9、本战略的推进,也有利于加强这一地区科技、金融与产业的融合。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中,大量的中小企业的成长得益于香港的金融资本支撑。中央提出CEPA方案后,香港又提出让广东运用其资金与商务的便利促进发展,这将对长三角的发展形成压力。推进高科技与金融资本带动战略一方面要依托长三角较强的科教实力,重点推进这一地区的研发能力与科技产业化能力;另一方面,要依托上海金融中心的支持。现在上海有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50多家,200多亿美元资产,可以作为发展大规模制造业的条件,可以通过银行、保险、期货、证券、信贷以及风险投资和产权交易等多种形式利用上海的金

10、融中心优势。上海应当把为长三角的金融服务作为重要战略,一方面促进三角洲产业发展与扩张,另一方面,也只有长三角产业的扩张与发展,才能支撑起上海作为服务中心与国际中心城市的地位。推进金融资本带动战略,还必须注意三角洲金融结构的优化。在大上海集聚与利用大资本,并面向三角洲,形成大金融市场支撑;省、市之内,亦应注重发展中、小资本,形成省、市的基本依托,浙资、民资同时应当成为长三角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并重与一、二互动战略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第二产业更具有支柱、基础和中心的作用。第二产业不仅是经济的基础和支撑,也是第三产业的基

11、础和支撑。二产发展,产生对三产的需求,才能促进三产的发展;然后,三产发展又反过来支持二产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必须坚持二、三产业并重、并举。当然二、三产业的地位在中心大城市与一般中心城镇中是有区别的。长江三角洲把第二产业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不仅是因为具有这些优势条件,而且符合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长三角两省一市都相应突出制造业的发展。但是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可轻视,必须坚持二、三并重的战略,特别是最大的中心城市上海,应当把第三产业的发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长三角的限制因素土地限制因素长三角地区集中了交通便利、

THE END
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与最主要优势条件是()①光照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与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①光照 ②气温 ③降水 ④土壤 ⑤社会经济因素.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复杂多样的气候和地形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http://www.1010jiajiao.com/czdl/shiti_id_19a053764af190ddd8afe868b500ca86/
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为维护获奖成果的公正性,根据《关于开展上海市第九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的通知》精神,并根据《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条例》,有关单位和个人如对获奖成果有异议,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0天内,可以书面形式向市评奖办公室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218
3.农业区位因素教学反思3.教学中合理选择案例,视频素材均来自家乡、使学生充满兴趣,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内容。贴近生活,重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善于自主探究问题,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用于解决其他的地理问题。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huqn1gg.html
4.“十四五”时期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严重限制了东北地区新旧动能的转换。目前拉动东北经济的依旧是传统制造业、农业等低附加值的产业,仍是传统低加工的生产模式,科技水平较低,创新力不足,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利润率都较低,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难以起到支柱性产业的经济领头作用。东北地区的新兴产业发展滞后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527/10423082.shtml
5.你知道四大地区有哪些发展优势和限制性因素吗?请你就他们今后的发展?爱(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https://iask.sina.com.cn/b/10rnBYj3L2.html
6.归纳农业区位分析6篇(全文)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美国中央大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分析区位优势:(1)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 技发达。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与我国(西北、东北)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dfodtgw.html
7.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与课后答案同资源种因比例模型本文探讨了区域经济学的多个关键概念,包括区域结构、区位论、区域经济和新区域经济观,强调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辐射和可持续性。同时,提到了国际和国内区域经济的案例,如美国阿巴拉契亚煤炭工业区的复兴和日本东京的区域经济再开发,以及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策略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构想。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1504410
8.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在加上长江长年累月的冲刷,使得其地势地平,土壤肥沃. 22021 东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 土地平整广阔连片,利于机械化耕种,土壤为黑土肥沃,水热一致,降水充沛.不足:纬度较高,热量少,一年只能耕种一次. 22388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51878f990dd9708212c40b694a0395e2.html
9.专题15产业区位选择(思维导图+3大知识点+6个能力拓展)?我国几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区域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气温低 新疆南部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光照条件好 水源不足 青藏高原河谷地区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气温低,热量不足 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严重 南方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8pt4998ct15459n476516.html
10.高考地理复习每日拔高练——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①资源丰富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先进④综合开发优势明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能源化工“金三角”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水资源短缺B.劳动力不足C.国家政策D.农业基础薄弱 3.“金三角”资源开发的目的不包括() A.减轻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B.减轻"金三角"的环境污染 http://www.gaokao.com/e/20231116/6555c9e4a3e5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