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南卷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6年海南卷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高考真题对于高一、高二学生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同学们可以找一些正在学或者已经学过的知识点,配合知识点做相应的高考题看有没有掌握,力求夯实基础。以下是2016年海南卷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供学生参考练习。

2016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1~3题.

1.(3分)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劳动力C.资源D.技术

2.(3分)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居民收入B.文化传统C.国家政策D.气候

3.(3分)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

如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特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4~6题.

4.(3分)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

5.(3分)该地区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

6.(3分)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率

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经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据此完成7﹣9题.

7.(3分)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

A.吉林省市场B.东北市场C.全国市场D.欧洲市场

8.(3分)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

A.减少运输成本B.降低生产成本

C.获取更多利润D.扩大市场占有率

9.(3分)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

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

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如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3分)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

11.(3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12.(3分)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13﹣15题.

13.(3分)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降水多B.风力大C.日照强D.气温高

14.(3分)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高大、屋顶尖、窗大B.低矮、屋顶缓、窗大

C.高大、屋顶尖、窗小D.低矮、屋顶缓、窗小

15.(3分)当地居民主要从事()

A.渔业B.林业C.种植业D.牧业

如图为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图.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6﹣18题.

16.(3分)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7.(3分)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降水量较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3分)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B.种草C.载灌木D.自然演化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19~20题.

19.(3分)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

20.(3分)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1-2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3-2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如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图所示).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二)选考题,任选一模块作答【选修3:旅游地理】

23.(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斯怀亚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市内店铺多为饭店,餐馆和酒吧,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如图示意乌斯怀亚的位置.

分析乌斯怀亚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的原因.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火山喷发、地震等可诱发雪崩.1970年5月31日,甲市(位置见图)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

分析此次雪崩形成及乙市受灾严重的原因.

【选修6:环境保护】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

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6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分析】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经济不发达,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经济不发达,其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廉价劳动力。该区交通、技术不发达,排除A、D,纺织、服装类企业需要原料,不需要资源。

故选:B。

【点评】该题考察产业转移,目前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题目较简单.

【分析】本题考查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根据其纬度可判断其位于热带,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本题考查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根据其纬度可判断其位于热带,终年炎热,用不到保暖的羊绒衫,属于气候因素。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气候,马达加斯加为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题目较为简单,结合纬度因素即可得出答案.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资源、能源、水源、土地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政策等).

【解答】解:根据材料“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可见主要目的是“增加产品销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应结合材料分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在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有用信息有“修建温室”,图中给出了经纬度,且纬度较高,结合选项即可作答.

【解答】解: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且修建了温室大棚来改善热量不足,故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为热量。

【点评】通过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获取可以发现该题考查农业的限制性因素,结合温室大棚,可知需要改善热量条件.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在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有用信息有“2014年起,这些城市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图中该区域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结合选项即可作答.

【点评】学会在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一般情况下,材料中的信息都需要去过滤,看一下能否在解题过程中应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在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有用信息包括“蔬菜进口”、“满足当地”等,结合选项即可作答.

【解答】解:从材料提取信息“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和该地区引进的温室培植“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说明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减少对外依赖。

【点评】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一直是高考的重点能力要求,需要多练,从练习中寻找解题的思路.

【分析】从材料信息汽车企业“总部设在长春市”“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从材料信息汽车企业“总部设在长春市”“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说明长春基地高档车的市场并不止吉林省或者东北,应为全国市场。相比欧洲,长春在高档车生产中并不占优势,所以市场定位为欧洲市场不合理。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实质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影响产业的转移的因素主要有:1)劳动力因素,包括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等;2)市场因素,包括开辟市场、避开各方面限制、市场变化等;3)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包括工业联系、职工培训等;4)原生产地因素,包括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用地紧张、地价昂贵和环境污染等.

【分析】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看,一般产品附加值较小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

【解答】解: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看,一般产品附加值较小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汽车对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影响不大,保留附加值较大的能达到追求更高利润的目的,但对扩大市场占有率起的作用不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实质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影响产业的转移的因素主要有:1)劳动力因素,包括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等;2)市场因素,包括开辟市场、避开各方面限制、市场变化等;3)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包括工业联系、职工培训等;4)原生产地因素,包括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用地紧张、地价昂贵和环境污染等。

【分析】相比长春基地,其他汽车生产基地由于建设历史比较短并不具备科技优势.成都基地位于我国内陆,相比长春基地,不具备交通优势.佛山基地,经济较发达,劳动力成本较高.

【解答】解:综合各大基地区位和“产业转移目的是通过降低生产升本、扩大消费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这一规律判断,该汽车企业在其他地区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占领当地市场。

【分析】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

【解答】解: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最为平衡,也就是职住比在1.00附近。细读图例,北京职住比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95﹣1.00和1.00﹣1.15,即四环和五环之间。

【分析】职住比来是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解答】解: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说明居民距离工作地距离远,会导致就业人群的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点评】该题考查了职位平衡和职住比两个概念,需要学生认真阅读题目中对两个概念的解释,作出正确的解答.

【分析】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会导致居民上班距离增加,解决办法是发展快速交通和搬迁部分产业到郊区.

【分析】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民谣所呈现的信息.

【点评】该题目为材料题,此类题目注重综合考查考生的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迁移转化、总结阐释的能力.

【分析】传统民居的特点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气温、降水、光照、风力)、地形等因素.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风沙满地跑”说明风力很大,“房子像碉堡”说明房子需要具备的特点是防风,所以是低矮的,窗小。从材料提取信息“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判断,影响该地区的东南季风受台湾山脉影响,气流下沉,形成干热的雨影区,降水少,所以传统民居的屋顶缓。

【点评】解答此题组的关键是理解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这民谣所反映的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较典型,因而可以参考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科技等)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

【解答】解:从材料中提取“光长石头不长草”说明该地区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林业和牧业,但由于海坛岛四周临海,因地制宜发展渔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综合分析.

【点评】该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学生要认真读图、仔细分析,获取正确答案.

【解答】解:读图分析,6﹣8月份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多,但蒸发量大。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读图用图能力,要在仔细分析所给图文信息的基础上,获取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沙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

【解答】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干扰很小,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无需人为干涉。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分析】根据材料提示,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解答】解: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南坡是阳坡,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大;西坡下午太阳辐射强,白天气温高一些;所以西南破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点评】该题难度较大,关键理解“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分析】材料中,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气温日较差最小的自然带就是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

【解答】解:物理风化作用: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叫做物理风化作用。引起物理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岩石释重和温度变化。此外,岩石裂隙中水的冻结与融化、盐类的结晶与潮解等,也能促使岩石发生物理风化作用。

热带雨林带终年高温多雨,气温日较差最小;温带草原、荒漠带气温日较差最大;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日较差较大。

【点评】该题组难度较大,关键理解“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2)河南、四川、湖北三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主要与到城市的距离、文化习俗适应、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关.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限制与否都可以,只有回答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即可.

(2)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是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故答案为:

(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人口的迁移.此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和空间定位能力,虽然提供的三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图但需要将外来人口分省统计转化到中国区域地图中,明确各省和城市的地理位置关系.

【分析】注意文字材料提示,坐北朝南的房子,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理解落叶和常绿的区别.

【解答】解:华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常绿针叶的松柏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比常绿针叶的松柏透光性好.

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要明白坐北朝南房屋地理意义,充分对比落叶阔叶树和常绿针叶树的区别,并且要能够根据图中树种植的位置,推出传统居民种植的地理作用,夏季遮阴,冬季让阳光射入室内.

【分析】根据图表信息,乌斯怀亚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的原因要从其位置、成本、人口等方面分析.

【点评】此题关键是理解影响城市旅店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客源数量,再结合材料分析该市客源数量少的原因,旅店收费与旅店支出成本有关.

【分析】雪崩与滑坡的成因机制基本相同,都要有一定的坡度,软弱面的存在,触发平衡的机制等;受灾程度取决于灾害强度和承载体的脆弱度.

【解答】解:从图中可知,甲地附近山地海拔超过300米,山顶终年积雪,西侧等高线稠密,坡度陡,有材料可知,甲市发生了地震,破坏了山体平衡,从而产生雪崩.材料中,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说明这次雪崩乙市受灾严重的原因是:雪崩强度大速度快.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适宜基础性测试,学生只要掌握滑坡的主要形成原理,注意图文分析即可.

【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包括保护植被、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

【解答】解:根据材料提示,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破坏后很难恢复,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对其他植被破坏严重,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加剧草场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导致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故答案为:生态环境脆弱,破坏易,恢复难.植被破坏;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分涵养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加剧;鼠害等生物灾害易发.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充分利用材料信息,根据材料提示,逐一分析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所包含的几个方面的影响.

THE END
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与最主要优势条件是()①光照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与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①光照 ②气温 ③降水 ④土壤 ⑤社会经济因素.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复杂多样的气候和地形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http://www.1010jiajiao.com/czdl/shiti_id_19a053764af190ddd8afe868b500ca86/
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为维护获奖成果的公正性,根据《关于开展上海市第九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的通知》精神,并根据《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条例》,有关单位和个人如对获奖成果有异议,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0天内,可以书面形式向市评奖办公室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218
3.农业区位因素教学反思3.教学中合理选择案例,视频素材均来自家乡、使学生充满兴趣,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内容。贴近生活,重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善于自主探究问题,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用于解决其他的地理问题。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huqn1gg.html
4.“十四五”时期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严重限制了东北地区新旧动能的转换。目前拉动东北经济的依旧是传统制造业、农业等低附加值的产业,仍是传统低加工的生产模式,科技水平较低,创新力不足,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利润率都较低,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难以起到支柱性产业的经济领头作用。东北地区的新兴产业发展滞后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527/10423082.shtml
5.你知道四大地区有哪些发展优势和限制性因素吗?请你就他们今后的发展?爱(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https://iask.sina.com.cn/b/10rnBYj3L2.html
6.归纳农业区位分析6篇(全文)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美国中央大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分析区位优势:(1)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 技发达。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与我国(西北、东北)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dfodtgw.html
7.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与课后答案同资源种因比例模型本文探讨了区域经济学的多个关键概念,包括区域结构、区位论、区域经济和新区域经济观,强调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辐射和可持续性。同时,提到了国际和国内区域经济的案例,如美国阿巴拉契亚煤炭工业区的复兴和日本东京的区域经济再开发,以及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策略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构想。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1504410
8.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在加上长江长年累月的冲刷,使得其地势地平,土壤肥沃. 22021 东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 土地平整广阔连片,利于机械化耕种,土壤为黑土肥沃,水热一致,降水充沛.不足:纬度较高,热量少,一年只能耕种一次. 22388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51878f990dd9708212c40b694a0395e2.html
9.专题15产业区位选择(思维导图+3大知识点+6个能力拓展)?我国几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区域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气温低 新疆南部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光照条件好 水源不足 青藏高原河谷地区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气温低,热量不足 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严重 南方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8pt4998ct15459n476516.html
10.高考地理复习每日拔高练——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①资源丰富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先进④综合开发优势明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能源化工“金三角”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水资源短缺B.劳动力不足C.国家政策D.农业基础薄弱 3.“金三角”资源开发的目的不包括() A.减轻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B.减轻"金三角"的环境污染 http://www.gaokao.com/e/20231116/6555c9e4a3e5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