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选择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根据区域范围大小,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农业的合理布局,并获得最大的效益。
1.大范围地域的农业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1)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
区位选择
种植业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林业
山地、丘陵地区
畜牧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
渔业
湖泊、水库、池塘、沿海海域
(2)农作物的区位选择
农作物
棉花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水稻
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玉米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平原地区
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柑橘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苹果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2.小范围地域的农业区位分析和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如下右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在图中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布局小麦种植业、花卉种植业、乳牛业、林果业。
(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
自然条件
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
小麦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
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地区
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天然橡胶
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茶叶
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
椰子
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苹果、梨
暖温带地区
花生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2)从人文因素综合分析农业的区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人文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
考虑因素
农业区位的选择
农业类型和单位产值
从单位产值看,园艺业>饲养业>粮棉生产
地价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
需水量
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种植等应布局在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交通运输
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在离城镇较近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3)注意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人文因素
人文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市场区位
城市的发展,新兴工矿区的出现,城区和工矿区周围将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并发展园艺业
市场需求量
供不应求时,刺激生产;供过于求时,压缩生产
交通条件和保鲜、冷藏技术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弱,使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