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
●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南亚次大陆
南亚大部分地区和亚欧不在同一板块上,其主要从属于印度洋板块。始新世时期,南亚次大陆是印度洋上的大陆性岛屿,原为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后来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碰撞而合并在一起,并且交界位置隆起形成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以及巴基斯坦西部的高大山地(苏莱曼山脉)。
所以南亚地区被喜马拉雅山脉、苏莱曼山脉等高大山体而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因为他的面积小于大陆,所以被称为南亚次大陆。又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的主要大国,也有人称南亚为印巴次大陆或印度次大陆。
地形
南亚地区的地形整体相对平坦,自北向南为山地-平原-高原依次分布:
●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
●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高原东西两侧分布有东高止山和西高止山)。
河流
●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中国西藏,中国境内叫雅鲁藏布江,与恒河混合注入孟加拉湾,形成巨大的恒河三角洲。
●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恒河特征:
①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
②含沙量小;
③以夏汛为主;
④无结冰期;
⑤流速较慢;
⑥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阔。
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东北风)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西南风)。
【特点】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两季,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
【影响】
(1)西南季风容易引起水旱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
孟加拉国洪灾多发的原因
①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北部山地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雨丰富;
③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恒河下游,各干支流的洪水在此汇集,且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⑤夏秋季节多发飓风,带来大量降水;
⑥孟加拉湾喇叭口轮廓,多发生风暴潮,海水顶托作用强,加剧洪涝;
⑦人口密集,生态问题突出,加剧了灾害频率。
(2)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
分析乞拉朋齐降水量大的原因:
①大气环流: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从印度洋带来大量的水汽。
②地形:齐拉朋齐海拔1313米,暖湿的西南季风一路略过地势低平的恒河三角洲平原,向北地势不断抬升,突然受到山地的阻挡,气流被迫抬升,形成极其丰富的地形雨。
③天气系统:夏秋季节,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形成丰富的台风雨。
(3)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2、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印度河中下游地区(巴基斯坦境内)
【成因】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②地势平坦,不利于地形雨的形成;
③西侧山脉阻挡西南季风的深入;
④人类活动导致原始森林遭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影响】巴基斯坦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
宗教和居民
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居民为白色人种。
印度农业
1、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农业区位因素:
●有利条件:
①大部分地区光、热充足,降水充沛;
②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
③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
④平原地区灌溉水源充足;
⑤农耕历史悠久,国家政策,劳动力充足,农业技术。
●不利条件:
降水变率过大,水旱灾害频繁。
印度工业和城市
1、工业
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
(1)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东北部锰、煤、铁等资源丰富)
(2)孟买——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靠近德干高原西北部的产棉区)
(3)加尔各答——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靠近恒河三角洲黄麻产地)
(4)班加罗尔——软件工业中心,印度的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原子能、航天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