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高中地理典型课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农业区域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

摘自:《毫州二中教学资源网》

【设计思想】

地理课程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十几年来一直受到重视。新一轮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三维目标的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顺应时代要求,地理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知、情、行、意的形成。面对地理初中不考、学生不重视的现状,高中地理教师倍感压力。整个高中阶段呈现出学生地理底子薄、理解难度大、兴趣低下,学生越学不会越不愿意去学。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整体地理水平不高。

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常规教学、由课堂主体是教师变为学生是主体。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给我们这些新教师不小的挑战。因此,教师在课前备课中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就显得举足轻重。

【教材分析】

必修3是必修一自然地理和必修二人文地理的总结,是在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础上对前两本书理论知识的运用,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而必修三主要以案例的形式展示出来,例如本节内容就是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介绍我国的农业发展。农业是第一产于,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本章节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本章节主要从东北地区的位置环境、农业布局特点及发展方向向学生一一展示的。

【学情分析】

通过查阅地图,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问题不大。可在进行课本中的活动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较困难。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学会利用知识去分析其他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通过分析东北的地理特点,总结东北农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学会一分为二看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东北的各种图表,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图、运用图的能力,并能对图表中所隐含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并用简洁的地理语言表达出来。

(2)通过课本中的活动题,教师通过适当的启发,促使学生思维的活动,用探究方法掌握本节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能力

⑵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养成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东北的地理位置,地理条件,以及东北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教学难点】利用东北的气候、地形等分析东北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教学方法】读图法、图示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用具】东北政区图、地形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导入新课

播放一首脍炙人口的男高音抒情歌曲,由张寒晖作于1936年的《松花江上》引入新课。并同时展示东北美丽的农业风光。(用时5分钟)

学生兴趣高涨,边欣赏景观,边哼着歌曲,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对东北地区的兴趣,从而把他们引入课堂。

积极活跃,融入课堂。

回顾旧知识

回顾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

抛出问题:农业区位因素有哪些?

多媒体显示大纲

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1.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2.社会、经济条件(工业、交通、技术、劳动力等)

分组完成活动,并完成大纲

各小组分别讨论,派代表完成教师提出的大纲

主动回顾旧知识点,变被动为主动,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

教师利用多媒体作适当补充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东北地区示意图

再次欣赏《松花江上》,并显示歌词

要求学生在听歌过程中,理解歌词中涵盖的东北哪些地理条件,并完成教学大纲

展示东北地形图

【歌词全文】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多媒体展示东北的农业,教师向学生介绍东北的气候、地形、土壤,土壤以黑土和黑钙土为主,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但由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热量条件较差,所以只能种植一些温凉作物,像大豆、高粱、甜菜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东北的区域概况----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完成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

【教师总结】

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

2、地形、土壤---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

(2)交通

(3)开发晚、人口密度低

找出东北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包含的省级行政区

边听歌边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学生对这种方式很新奇,课堂异常安静,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找到松花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中找到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学生积极讨论、合作,互相启发,从东北地形图中提取出地形、山脉、河流,并通过以前所学习过的季风气候的特点,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学生探究]P67思考3分析东北地区热量条件的影响,既是优势──低温冷害,发展绿色农产品基地,也是劣势──热量不足,只能一年一熟。

通过合作完成表格

阅读课本,分别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如何影响东北的农业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通过听歌,培养学生读图、并在图中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展示东北主要河流,用深色调闪烁显示松花江

教师补充黑龙江的鹤岗、双鸭山煤矿,教师顺势介绍成煤的地质条件,或联系上一章节----山西

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回顾季风气候,并将气候与农业联系一起,理解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组织学生完成表格,进一步了解东北

内容较简单,故以阅读课本为主

由于学生读图能力较弱,教师做适当的提示

展示东北森林景观

进一步理解课本内容

【板书设计】

一、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二、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地面结构

地貌类型及地形区分布

优势农业资源

山环水绕

山地

西部

大兴安岭

森林资源丰富

北部

小兴安岭

东部

长白山地

沃野千里

平原

南部

辽河平原

土地资源丰富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内容的教学,有一下几点体会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体,用他们的思想,通过小组合作,寻找知识,完成知识体系图,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利用图表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地理学中,读图是关键。通过歌曲中的歌词,体会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解答或合作完成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多媒体的使用,增加他们对地理课堂的兴趣,也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THE END
1.黑土地保护黑土知识科普(三)大豆是东北的主要出口农产品,被誉为“东北的金子”。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宝贵的黑土地也面临着严峻的保护挑战。 保 护 ● 挑 战 Protection and challenge 黑土地的保护与挑战 首先,过度开垦是黑土地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一些地区过度开垦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NDkwMDk0Nw==&mid=2247616556&idx=7&sn=3dfd556d2fb56e6b81a616b39ffb62d0&chksm=fd918010cae60906a4b0799a45313c277c22c98f7008dd48126443eb8b3e397c6ade8631a048&scene=27
2.《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知识点剖析.docx《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知识点剖析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是和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由生产优势的农业。农业发展原则——因地制宜一、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地形、土壤、地形等因素中,气候是最以难以改https://m.renrendoc.com/paper/239416743.html
3.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盘点如果说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是起步时的枪声,那么勤奋则如起跑者全力的奔驰,惟有坚持到最后一秒的,方能获得成功的锦标!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二盘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人盘点知识1 第一章人口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3u5iewj.html
4.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必拿下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必拿下知识点归纳1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⑴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易受热量的影响。(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地形分布:高原(畜牧业)、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https://www.xuexila.com/xuexiff/gaoerdili/c1071394.html
5.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docx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docx,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课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22/6124143200010234.shtm
6.复习创新课下即时训练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1.台湾冻顶乌龙茶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其()①茶叶营养丰富,品质较好②茶叶种植、采摘、运输困难③茶区为高山气候,茶叶产量少④茶叶以岛内消费为主,市场需求量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台湾南投县部分居民发起“拒绝购买高山茶”的活动,其原因是()A.茶叶价格过高B.保护当地生态环境C.茶叶品质下降D.https://www.docin.com/touch/detail.do?id=2597110355
7.章区域经济发展考点一15.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文档介绍:该【2025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考点一15.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核心考点全突破新人教版 】是由【hah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考点一15.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核心考点全https://m.taodocs.com/p-1113312892.html
8.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和综合题答题思路指导(2)纬度位置①优越性:我国有寒暖适宜的气候;南北气候差异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②不足:北部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二、地形地貌 1、地形特征 [答题要点] 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地势起伏状况、(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https://kcsq.nxeduyun.com/index.php?r=teach/topic/info&sid=810793&id=11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