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东北振兴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什么样的全面振兴、怎样实现全面振兴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东北新篇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系统把握东北全面振兴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战略思维,以实际行动加快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东北全面振兴关乎国家发展大局

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地区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资源、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可见,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不仅对东北地区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关乎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其中,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总体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东北地区涵盖内蒙古东部和黑吉辽三省,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地理位置沿边临海,且处于创新活跃度和经济增长潜力活力较高的东北亚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多年来,东北地区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发展的新旧动能平稳转换,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老工业基地正焕发新生机。但与此同时,相对于其他一些区域板块,东北地区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复杂原因,一些方面的差距仍有加大趋势。为此,需要通过东北全面振兴来缩小差距,并把潜在优势变成现实优势,补齐短板的同时在重点领域实现反超,进而形成新的增长极或经济支撑带。

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发展和安全犹如一体之两翼,需要统筹兼顾、同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作为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不仅是东北自身发展的需要、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还是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迫切需要。其中,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东北地区责无旁贷。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风险挑战日益增多,东北地区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和责任更加重大也更加艰巨。只有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东北地区才能以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的发展,人口的集聚与增长,更好承担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重大职责和使命,筑牢国家安全的北方屏障。

把握东北全面振兴的路径和任务

新时代东北振兴,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振兴,也是全面的振兴、全方位的振兴。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坚持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发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推进东北全面振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统筹政府和市场、当前和长远、全面和重点、整体和局部,将东北振兴战略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谱写振兴新篇章。

坚持政府有为、市场有效。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一方面,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创新政府管理服务体制,增强政府创新观念和创新理念,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建立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发挥经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市场创新活力。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形成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坚持尊重规律、发挥优势。东北地区产业体系完备,尤其是重工业基础好,实力雄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同时也面临着人才人力外流现象较为突出、创新资源和产业升级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必须尊重经济规律,立足本地实际,找准市场需求,有效整合资源,改变产业结构偏重的现状,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聚焦人口这个关键要素,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各类激励措施,加大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力度,广泛吸纳高素质人才投身东北地区创业发展。同时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和人口向城市群集中,增强优势区域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必须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相结合。东北三省一区资源禀赋相似、人文历史相近、经济联系紧密,彼此间既要加强交流合作,强化区域整体协作,推动改革举措形成合力,又要注重把改革矛头指向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地方,将着力点放在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把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放到重要位置,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改革,以重点突破带动其他领域振兴发展。

坚持完善政策、狠抓落实。东北全面振兴既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问题,也不是单个的区域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深刻认识振兴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敲。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深化改革,完善支撑东北全面振兴的政策体系,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举措,精准发力,科学统筹,推动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THE END
1.第十章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你知道东北地区有哪些著名的农产品吗?请举例说明。(2)下图所示的农作物,能在东北地区自然生长的有哪些?说一说它们的主要分布地区。大豆 荔枝 小麦 甜菜 (一)农业生产条件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二)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1https://wenku.baidu.com/view/8e3ad5c524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d.html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总体规划下,体系首席专家韩晓增牵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农业农村部及黑龙江省相关单位,以黑土地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通过点上试验、面上示范、区域验证的方式,构建了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标准化技术体系,在全省推广应用,服务于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 https://www.agri.cn/zx/xxlb/202412/t20241212_8698169.htm
3.初中地理思维导图北方地区初中地理思维导图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白山黑水东北一、自然特征1.地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东临朝鲜半岛,北接俄罗斯,南界渤海,西连内蒙古自治区。2.地形地貌:东北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其中,长白山、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是主要山脉,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是主要河流。3.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3368739.html
4.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思维导图模板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思维导图https://www.zhixi.com/tpl/e8feeb2c10fb5f40e74ec3982bcc14ff
5.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教案11篇(全文)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l8qhm4w.html
6.高中创新设计地理教案(精选8篇)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本节以区域生态建设为主线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倡导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 (1)知识与技能: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56136.html
7.八年级地理教案第四章第一节农业思维导图模板TreeMind树图共为您找到了17881个和八年级地理教案第四章第一节农业相关的思维导图模板,如果没有和八年级地理教案第四章第一节农业非常相关的思维导图模板,您可以尝试更换搜索词或者通过模板中心筛选项来找出八年级地理教案第四章第一节农业思维导图。https://shutu.cn/search/banianjidelijiaoandisizhangdiyijienongye.html
8.汇总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发展建议如何部署标准化工作思维导图来源:人民日报 文件全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http://www.cmastd.cn/homenews/3343.jhtml
9.第一课时自然特征与农业“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地理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一课时 自然特征与农业、“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思维导图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考点1 自然特征与农业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考点知识清单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1)位置位于 以南、 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 海和南海。 (2)地形①特征:西部以高原https://m.zxxk.com/soft/49261482.html
10.专题17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题17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高考考情速递 第二部分思维导图 第三部分知识清单(4个知识点) 第四部分易错易混(3个易错点) 第五部分知能拓展(3个考点) 第六部分好题训练营(模拟+真题) 第七部分答案解析 知识点 近3年高考考情 区域与区域特征 2022广东 区域差异 2021北京、江苏、海南、福建、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8pt3995ct11765n332780.html
11.高三地理一轮三大复习方法(精选11篇)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2、做高三地理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555ni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