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易错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

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区域既是上

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3、

(1)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2)异: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

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

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

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4、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

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

麦、大豆等,一年一熟。5、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6、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

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

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

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7、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1)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

业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

道。

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

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越来越稠密。

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3)农业社会后期:工商业的发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今天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

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

2、遥感:(RS)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传感器(关键装置)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

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和财力,提高效率。

3、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系统。

(1)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

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优点: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5、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即互为独立又相互促进。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

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

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6、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

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将各种地理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

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的立体、动态的显示。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荒漠化指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主要表现为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西北地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宁夏、

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地形地貌: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

旱,以荒漠、草原景观为主,其成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3、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递减,因此干旱程度增

加,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主要属于半干旱的草原地带;贺兰山以西形成了大片的沙漠和戈壁,只有一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地带,降水稍多。山地迎风

坡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4、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

造条件: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动力条件大风日数

多且集中;气候异常也可以影响到荒漠化的进程。

5、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起决定性作用)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A.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由于人类活动不当,

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6、西北地区的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在有水源灌溉的绿洲地区。原因是由于耕作技术落

后,灌溉措施不当,另外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8、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A.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3)防治荒漠化要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

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

治。

(4)荒漠化具体治理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

THE END
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知识点剖析.docx《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知识点剖析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是和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由生产优势的农业。农业发展原则——因地制宜一、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地形、土壤、地形等因素中,气候是最以难以改https://m.renrendoc.com/paper/239416743.html
2.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盘点如果说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是起步时的枪声,那么勤奋则如起跑者全力的奔驰,惟有坚持到最后一秒的,方能获得成功的锦标!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二盘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人盘点知识1 第一章人口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3u5iewj.html
3.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docx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docx,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课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22/6124143200010234.shtm
4.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必拿下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必拿下知识点归纳1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⑴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易受热量的影响。(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地形分布:高原(畜牧业)、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https://www.xuexila.com/xuexiff/gaoerdili/c1071394.html
5.章区域经济发展考点一15.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文档介绍:该【2025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考点一15.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核心考点全突破新人教版 】是由【hah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考点一15.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核心考点全https://m.taodocs.com/p-1113312892.html
6.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范文7篇(2)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域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广,内部差异明显,根据气候等要素的区别,又可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http://www.jiaoyubaba.com/gaozhong/25419.html
7.高中地理会考卷子6篇(全文)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2 区域经济发展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3)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ntb5cr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