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土地资源的教案(精选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二地理土地资源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名称,并能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2.能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图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2.通过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特点。

2.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教学难点

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利用我国的土地资源,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就利用多媒体大屏幕示高尔夫球场的漂亮画面,吸引学生。

老师简单介绍:

“高尔夫”是一种以棒击球入穴的球类运动,它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打高尔夫球吗?学生大都回答,喜欢。

知识链接

①20xx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20xx年底,高尔夫球场项目又被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②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因批地建高尔夫球场被免了职

教师引导,既然大家都喜欢,高尔夫也是一项不错的运动。那我们国家为什么要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

讲授新课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

(一)展示图片

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学生读图思考。发现土地资源的一个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承转: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显得尤为重要。

(二)问题引导

我的地盘我做主:大家将如何利用A、B、C、D四地来发展未来的事业?(友情提示:请结合各地的地形、气候及社会经济等条件考虑。)

讨论交流四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引导学生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来描绘四地的未来。

引出土地利用类型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难利用土地,展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

问题引导:根据你的观察,家乡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学生交流。

阶段:由于自然环境等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由土地利用类型出土地资源的第二个特点: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三)展示地图

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比一比谁发现的信息多。

学生自主读图,从“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图“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耕地少;从“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可以看出可利用草地占的比例最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由此土地资源的第三个特点:比例构成不合理。

承转: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

(一)学生自主读图: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是否均匀?

阶段:我国土地资源的第四个特点:地区分布不均。

(二)合作探究: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是如何分布的?请结合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的地形图和年降水量图,说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然后由学生归纳: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问题引导:你能尝试说明家乡土地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吗?我们家乡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加深对家乡的土地资源的认识。

三、组织辩论赛

主题: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正方:优

反方:劣

分好组,确定正反方人员,了解各方的观点依据,然后学生搜集资料,进行辩论。

最后师生共同。

课堂

学生把土地资源分优劣两方面进行,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课后调查

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身边的土地利用类型都合理吗?你发现了哪些不合理的行为?咱们自己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知道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绝对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土地类型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例低;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后备耕地资源不足,难利用的土地多。

(2)知道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3)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种最主要的土地类型的分布,以及它们内部的地区差异和特点。

(4)记住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了解其特点。

2.智能的培养:

初步学会用统计图表的形式,反映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面积在减少的情况下,说明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3.思想教育要求:

使学生认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

1.记住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

2.记住耕地、林地、草地三种主要土地的分布。

教学难点:

三种主要土地类型的内部差异和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

教具:

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

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

一、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三节土地资源,在没讲新课之前,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

1.土地资源属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

2.土地资源有哪些用途?(学生回答)

3.根据土地利用的情况,土地资源主要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学生回答: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下面同学们读P906.8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找出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呢?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呢?(先找同学回答,教师总结,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而土地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虽然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但各类土地类型的比例却不尽合理,下面看P916.9图。

回答:

1.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23.1%)

2.难以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19.1%)

3.改造后可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17%)

由读图大家总结一下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有什么特点?(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看P906.8图。(根据第四章知识分析)

1.耕地的分布:

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温的丘陵,北方以旱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2.草地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以高原和山地及青藏高原区。草地的和产草地也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读图P916.1图。

3.林地分布:

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那么我们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土地的主要类型会这样分布呢?(主要和气候、降水有关)

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耕地、林地、草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但是这些土地的比重小,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现在利用却不合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那么具体措施是什么呢?(读P921、2、3)(读课文回答)。

1.遵守法规,用法律来控制。

2.开源、节流。

3.加强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理由类型和特征

2、能够在图上找出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主要分布区。

3、理解我国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土地资源的分布

教学用具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新课导入:上节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今天具体学习一下土地资源的特征和分布。

2、读课本57页插图,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特征。

讲解: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是林地耕地比重小,后备土地少。

读我国土地利用图,找出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地区,结合地形和气候分析其原因。

补充:耕地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

(转承)那么,我们在利用土地的时候,产生了那些问题呢?

板书: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阅读59页材料,找出我国各种类型的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讲解:因此,保护土地资源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我国公布了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和一系列法律。用来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大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说身边存在的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现象。

总结:土地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对于身边出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要大力宣传,制止。学生读图,讨论,结合课本,找出四种类型: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

类型季风干湿地形

耕地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

林地季风区湿润山地,丘陵

草地非季风区干旱,半干旱高原,盆地

耕地:乱占耕地,水土流失等

林地:乱砍滥伐

草地:草地退化,荒漠化等。

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认识,提出了乱占耕地,乱砍滥伐等现象。

作业设计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区别它们;

3、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性;

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主要利用类型;

5、通过分析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知道世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概况;

6、通过漫画、资料等使学生了解土地利用和破坏的现状,理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教材分析

“土地资源”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土地资源的分类方法很多,教材选择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部分,教材首先说明了土地与人的密切关系,接着进一步通过一些数字说明由于人口增加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污染等问题,并进一步通过阅读资料“巴比伦的兴废”,提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土地资源的分类,利用保护

教学手段

挂图:世界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分布挂图

投影片:

(1)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

(2)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图片(复合片);

(3)需要回答的问题;

(4)土地资源破坏1———一组数字及文字资料;

(5)土地资源破坏2————漫画或图片;

(提问)我们讲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今天我们研究一种可再生资源。人们都说,万物土中生,所以我们就先学习土地资源。土地有什么用?(学生回答)

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承转)假如你们小组有一块和学校差不多大小的土地,你们将如何利用它呢?请设计一块土地利用图,自己定图例、比例尺、方向等画出来。(学生分组活动)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学生作品展示投影片1)显示学生设计的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学生讲解。

(教师讲解,投影片2)根据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将其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公交占地等。

(思考)沙漠、戈壁、石山、荒地等是土地资源吗?(是土地资源,虽然目前难以使用,但随着人类利用土地水平的提高将来可以利用)那么世界土地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呢?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分布大势

(投影片3)读挂图(世界地形图、自然带分布图)及教材P56"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2、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那几个自然带?

3、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Article/Index。html>总结)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经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河流经过,可以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并且有河流水灌溉,有利于农业发展。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

(过渡)通过刚才学习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已经被人类利用,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应用,造成许多问题。

四、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引导思考)读下面的材料,分析世界土地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

(投影片4,土地资源的破坏1)

全世界耕地每年有5万~7万km2成为沙漠;1/4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风蚀、水蚀,每年流水冲走肥沃的土壤250亿吨,沙漠吞没的土地约600万公顷;

中国耕地退化7.7万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0.1%,其中水土流失占34.26%,盐碱化占8%,沙化耕地占1.93%,耕地退化导致低产贫困,甚至威胁到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生存条件,甚至成为"生态难民"。

(投影片5,土地资源的破坏2)读漫画"新增人口住房要占一部分耕地"、"大难临头",漫画说明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请结合前面的文字资料,大家进行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设计思想

对于本章第一节来说,土地资源部分教学应该起到"示范"作用,从讲解内容的选择到讲解方法与学习方法,都对以后几章的学习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初中地理教学必须考虑教学内容及与学生实际理解力之间的关系,所以许多内容的学习应该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或图表资料、漫画、景观图片、录像、VCD等多给予学生感性认识,丰富其原有的表象,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再达到认识上的飞跃。

对于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体验,能够了解一些,所以让学生回答即可,根据学生回答内容引出土地资源的利用分类。但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更明确这一知识点,所以分组进行活动,自己设计某一块土地的利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学生作品的展示,给与学生成就感。教师总结时将各组提到的利用类型归纳后用投影打出来,同时辅以景观图片,增加学生的认识,这一点对城市的孩子尤其重要。

对于土地资源分布大势,主要以读图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为主。利用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图,结合世界地形图和世界自然带分布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地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并且培养学生利用多幅地图综合分析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读图,让学生说出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类型即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教师有意识的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还要通过读图让学生明确土地资源的含义中还有目前不能或难以利用的土地部分。教师的归纳,使同学明确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与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关系,为今后讲解人类的活动提供基础知识。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主要在于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利用资料分析原因并能够找出解决的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土地资源有限与无限性的认识。最后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

总之主要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建立师生互动体系,教师引导思维方向,归纳整理思维的线索和知识的结构,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发现展示,提高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思维品质。

1.通过身边的事例、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理解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通过讨论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2.建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构建人地和谐的地理。

1.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2.能够从身边发现问题、并提出来解决措施、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能够从身边发现问题、并提出来解决措施、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读图分析法、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学具准备

收集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的实例。

收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图片、制作成演示文稿。进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播放环保之歌《我爱您、妈妈》。

教师:歌声中的“妈妈”指的是谁?学生回答。

承转:土地是山川之根、是万物之本、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这节课我们一起一下。

一、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引导:我们身边的土地利用都合理吗?你听到或看到哪些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学生交流。

教师展示土地资源破坏的景观图片、师生互动、读图感知林地、草地、耕地因为部分人的急功近利而遭到的破坏、通过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知。

阶段: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一)角色体验:小组讨论、任选一个角色(政府官员、、环保人士、乡村干部、农民)、从角色的心理需求提出建议、你准备如何保护土地?说出理由。学生交流。

承转:国家土地政策的推动、有识之士的努力、使土地资源前景光明。使我们看到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希望。

(二)未来希望:

师生互动、读图感知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①植树造林、修堤筑坝、保护水土

②植树造林、向沙漠进军

③退耕还草、退耕还林

④建立完整的防护林体系

教师:“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离开土地、我们无处可去;离开土地、我们无法生存、所以、国家制定了一项土地基本国策。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明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和已经实施的土地保护措施。

承转: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为此国家还将每年的6月25日定为全国土地日。我们国家立法、我们公民就应自觉守法、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切记: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三、实践探究

(一)小漫画大缩影

多媒体出示漫画:“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

学生小组讨论的含义、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后果?

1.飞来的山峰——人口增长、占用耕地、耕地减少。

2.小鸟的悲哀——乱砍乱伐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

3.小草的哀求——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遭受破坏、土地荒漠化。

(二)角色扮演:

1.“土地门诊”

假如你是一名“土地医生”、请你针对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出切实有效的“处方”。

学生交流。教师。

2.“土地规划师”

如果你是一名“土地规划师”、请你针对沙漠、雪山、高寒荒漠、石山等难利用土地、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措施。

师生共同本节的主要内容

土地资源的心声——我的未来谁做主

(1)新一轮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显示:目前耕地总面积为18.2574亿亩、与19xx年的19.5亿亩相比、12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1.2526亿亩、平均每年减少0.1043亿亩。这18亿亩耕地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2)18亿亩耕地: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线”。

问题引导: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特征、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1.对于咱们学校或你家所在的小区的土地利用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你能和你的好朋友们一起也完成一个简单的规划图吗?

2.请查找本年土地日的主题、理解其含义并向周围的人宣传。

本节内容通过图表、对比等方式说明了土地资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的关系,是为了建立一种评价、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农业大国来说,更应该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造福人类;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48人,对地理学习有较高兴趣的有10人;对地理知识理解较好的有17人;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不按时完成的有18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学生没有远大理想

教师基本上是非专业(客观)。

由于初二学生在开始时依然是以形象思维、表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有用的地理”。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掌握如何评价土地资源;(知识目标)

掌握认识资源的过程和方法;(能力目标)

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每一寸土地。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土地资源的利用。

教学难点: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质量差异大的原因分析。

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三分之一

教师讲解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问题投影呈现: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活动略……

教师小结:(媒体呈现)引导生阅读:

(1)由于我国面积辽阔,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复杂多样,加上各地农业发展的历史、生产水平、土地利用方式等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大部分土地经过人工改造利用已成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占总面积的63.9%)等,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约占总面积的17%),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土地至今未能利用,仍为戈壁、荒漠、高寒石山(约占总面积的19.1%)。

(2)从同学们的概括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土地类型多种多样;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从文字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改造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即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对发展农业是一种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想方设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山地的比重大,山地一般不利于农耕。利用不当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交通运输也比较困难,但林、矿资源丰富;如何合理开发山地,保护耕地,增加林地,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之一;而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又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承转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明显

教师引导同学生一起阅读投影的三大林区录相和下面的五幅图:

我国干湿地区图、中国地形图、课本中“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示意图、课本彩图18秦岭—淮河以北的旱田、课本彩图19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稻田(同时出示投影片)。

思考以下问题:(投影呈现)

(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2)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

(3)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

学生代表发言后,由学生小结: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草地的类型与产草量由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化。

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变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从录像中可发现:东北林区具有岭阔谷宽、气候冷湿、松林成海;西南林区高山峡谷、气候多样、树种繁多;东南林区低山丘陵、气候湿热、经济林盛。

转承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下面资料所说:投影呈现,生读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

(2)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49.6万平方千米,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15.5%,也就是说我国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过1/7的土地已沙化。另外,尚有15.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393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草场。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在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

(3)我国的草场过度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因而也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牲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4)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了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

这些问题大都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出示投影片:漫画《水土流失》、《小草的哀求》)大家结合漫画说一说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与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请大家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并由学生来概括:

建设侵占土地资源,日益严重的土壤贫瘠化,不断加重的土壤盐渍化,农药和污水的污染等。

讲授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

(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2)做到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开荒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控制建筑用地。

(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在风沙危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等。

启发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持土地资源的作用吗?你还有哪些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你能将这些措施的含义概括为一句话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以形成共识。

教师小结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虽然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它又是有限的资源,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而且我国又是一个有12亿的人口的国家,要解决这些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法制的国家,以法律为准绳来保护我们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在发展经济建设我们的家园时,一方面应从我国有12亿的人口出发,要做到切实保护耕地,少占耕地,如限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农村建房时应将住宅建在荒坡上,平房应改为楼房以减少占用耕地等。另一方面我们要在风沙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为保护草场应建立人工草场。我们还应在“土地日”(6月25日)时积极宣传我们的国策“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分布和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大家回去以后,调查一下我们的社区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更好?

THE END
1.耕耘土地的多样面貌探索农业类型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耕耘土地的多样面貌:探索农业类型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农业分为哪几种类型,通常是人们对这一古老而又现代化产业的一个基本问题。从狭义上看,农业可以根据其主要活动和生产方式来进行分类。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分类不仅涉及不同的地理环境、技术手段,还有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因素。以下我们将详细探讨几个主要的农业类型及其https://www.fikyjuyw.cn/ke-pu-huo-dong/433656.html
2.耕地保护知识100问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Q 耕地包括哪些类型? 耕地主要包括水田、水浇地和旱地三种类型。 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水浇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含蔬菜)的耕地,包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NzA4NjIzNQ==&mid=2247521720&idx=3&sn=81a82b5d0cbd9cebbee2c9e9f286d2e7&chksm=ea4778f73648050833f15cb0e4a9b83163996e978f1a17f2bf1db5a47a091d65b92f06359f7d&scene=27
3.耕地种植属性的类型有哪些耕地种植属性的类型有哪些 耕地种植属性是指耕地的适宜种植作物种类、种植方式、种植技术等方面的特征,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耕地种植属性的类型有多种,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常见类型:一、按照适宜种植作物种类划分1. 粮食作物耕地:适宜种植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耕地。这类耕地一般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8953250072271479&wfr=spider&for=pc
4.耕地类型有哪些?耕地类型有哪些?学海无涯-无涯科普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涛哥说:前脚梅西,后脚空客!玻璃心碎了一地,怎么反制? 二虎涛哥 6223跟贴 打开APP 炮王中的炮王,乌军利用弓箭手卡车炮攻击俄军,2分半打21发炮弹 禾一动物 2148跟贴 打开APP 1969年我国面临核危机,毛主席提出一项计策,让苏联不敢轻举妄动 小https://m.163.com/v/video/VEVUTB7K1.html
5.下列不属于农业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下列不属于农业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https://www.shuashuati.com/ti/06b44ad0eab64e089fa8e2901fbb191c.html
6.贵州省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标准贵州省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标准 贵州省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标准为根据土地覆盖率分为住宅、工业和商业用途、农业和林业、娱乐和保存用途等。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2022年国家最新土地标准表总规定根据土地覆盖率将分为批发零售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其它土地https://wenda.so.com/q/1680332971214193
7.极简碳中和:109个碳中和只是快问快答,读完这一篇,你就是专家了65. 民用航空业有无统一的减排规划方案? 66. 农业和土地利用产生了多少碳排放? 67. 农业减排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68. 畜牧业产生了多少碳排放? 69. 畜牧业如何减少排放? 70. 建筑业产生了多少碳排放? 71. 什么是零碳建筑? 72. 实现零碳建筑有哪些途径? 73. 什么是零碳城市?有没有已经实现了“零碳”的https://zhuanlan.zhihu.com/p/421458223
8.农业土地利用类型难利用土地占多少,19.1%林地占多少,12.7%工矿交通城市用地7%下面的是改造后可利用的土地沼泽滩涂水域4%宜林荒地9.5%宜恳荒地3.5%等,具体点 18507 我国土地类型齐全,其中农业用地可分为()()() 根据土地利用分类,有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其他农用地 22424 黄河流域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 主要是旱作农业(种植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ff9268c58df87d0fbd296e63c7202920.html
9.郑州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与养分含量特征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养分 聚类分析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LB201506015.htm
10.下列不属于农业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下列不属于农业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B、林地 C、草地D、建设用地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考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专题: 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http://www.1010jiajiao.com/czdl/shiti_id_dbe6cdc3326bf7ae79056ed9db77ef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