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绪论(1)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2)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7)第四章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8)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12)第六章土地资源评价(14)第七章土地人口承载潜力(16)第八章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16)第九章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18)第十章区域土地资源开发(21)第十一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21)第十二章中国土地资源分区(23)第十三章世界土地资源概况(24)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土地2、土地资源3、土地资产4、土地管理二、填空题:1、土地是自然经济综合体,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特征。
其中自然属性特征包括: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位置固定、不可替代性、、等。
2、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具有生产养育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历史记载功能、、、等几大功能。
3、土地的功能包括:、、、历史记载功能、生态功能、储蓄和增值功能、景观功能等。
4、土地属性特征包括和社会经济属性特征。
其中自然属性特征包括:、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的不可替代性、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社会经济属性特征包括:、、、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土地的产权特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5、土地是自然经济综合体,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特征。
其中自然属性特征包括:土地资源是自然的产物、、、和土地的不可替代性等。
社会经济属性特征包括: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土地用途的多样性、土地的增值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三、判断题:1、一定区域土地的自然属性特征相对稳定。
()2、地球上土地面积有限,但土地资源是无限的。
()四、选择题:1、土地的价值更多的取决于:()A.土地实体B.土地上附加的权益C.土地区位D.土地特性2、以下不属于土地自然属性特征的是:()A.土地位置的固定性B.土地的不可替代性C.土地利用的外部性D.土地面积的有限性3、土地的功能不包括:()A.生产性功能B.承载功能C.增值和储蓄的功能D.产权功能4、土地的功能包括:()A.生产性功能B.承载功能C.增值和储蓄的功能D.产权功能五、简答题:1、土地的基本属性有哪些?(6分)2、什么是土地?(4分)3、什么是土地资源?(4分)4、土地具有哪些功能?(6分)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一、名词解释:1、积温:2、农业指标温度:3、有效土层厚度:4、土壤质地:5、活动温度:6、作物生长期:7、生物多样性:8、土壤剖面构型:二、填空题:1、土地的自然构成要素包括、、、水文、土壤、生物等。
2、土地的自然构成要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等。
3、影响土地资源性质的气候要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等。
4、影响土地资源性质的气候要素主要包括、热量、降水等。
5、岩石按成因划分为以下类型:岩浆岩、、。
6、发育完全的土壤剖面从上到下通常可分为、、等三个基本的层次结构。
7、气温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条件之一。
对作物的各种主要机能来说,有三个主要的温度界限,即最高温度、温度、温度,这三个温度又被称为作物的三基点温度。
8、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大小颗粒物的组合比例。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将土壤分为、和,在农业利用中,最好的土壤质地为。
9、气温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条件之一。
对作物的各种主要机能来说,有三个主要的温度界限,即温度、最适温度和最低温度,这三个温度又被称为作物的温度。
10、土壤质地是指。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一级类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其中农业利用最好的土壤质地为。
11、常见的农业指标温度是指:日平均温度0℃、5℃、10℃、15℃等,其中及以上的持续期被称为农耕期。
被称为活动温度;及以上被称为喜温作物的安全生长期。
12、地下水的类型主要包括:、、包气带的水等。
三、判断题1.积温是指指示农作物生长发育及田间作业的农业指标温度。
()2.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具有压力的地下水是承压水。
()3.在地质环境中,主要的岩石是变质岩。
()4.地表水主要包括河流、湿地、降水、沼泽。
()5、农业指标温度又称为生物学下限温度,是作物各生长发育阶段得以进行的起始温度,其中3℃是冬小麦停止生长与返青的临界温度。
其持续期,大多数作物活跃生长,故被称为活动温度。
()7、土层厚度是影响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多年生果树的最佳有效土层厚度应大于50CM。
()8、一般情况,当土壤的的PH值在5.0<PH<10.0,大多数作物都能正常生长。
()9、一般情况下,坡度大于15度的土地不再适合作为耕作利用。
()10、地下水埋藏深度影响地面建筑物的基础稳定性,从而影响城市用地与建筑物的具体布局。
一般来说三层以上建筑,要求地下水位埋藏深度不低于0.8-1.0米。
()11、坡度大于25度的土地不再适合作为耕地利用。
()13、对于土地作为农业利用来说,越平坦越好。
()14、土层厚度是影响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多年生果树的最佳有效土层厚度应大于100CM。
()15、农业指标温度又称为生物学下限温度,是作物各生长发育阶段得以进行的起始温度,其中5℃是冬小麦停止生长与返青的临界温度。
()17、温度是表示热量状况的主要指标。
()18、干燥度在1.00-1.49的地区,属于半湿润气候,农业生产要注意防水不足,旱作物会出现季节性缺水。
()19、日最低温度≥2℃的持续期就是通常所说的作物生长期。
()20、光合生产潜力是土地的其他因素和作物因素均处于最佳理想状态时,作物利用当地光照资源的最大生产能力,即作物高产的上限。
()21、农业利用最好的土壤质地是黏土。
()22、一般情况,当土壤的的PH值在5.0<PH<9.0,大多数作物都能正常生长。
()四、单项选择题:1、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层次以及母质层次,其基本结构通常表现为()A.表土层,心图层,黏化层B.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C.表土层,过渡层,底土层D.熟化层、母质层、底土层2.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积温指标是()A、≧0℃B、≧5℃C、≧10℃D、≧15℃3.对多数作物而言,最佳土层厚度一般为()A、≧25㎝B、≧50㎝C、≧100㎝D、≧150㎝4.太阳辐射一般以()的总辐射量值最高。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是决定耕地生产力、农作物产量的基础。
A、耕地质量B、耕地面积C、耕地分布D、土壤类型6.4.地表水主要包括()A.河流、湿地、湖泊、沼泽B.河流、冰川、湖泊、沼泽C.雨水、冰川、湖泊、沼泽D.河流、湿地、降水、沼泽7、积温是指()A、高于某个农业界限温度持续期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B、指示农作物生长发育及田间作业的农业指标温度C、是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落之间的温度总和D、是指一个地区一年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8、地貌类型按()可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型A、海拔高度B、地貌形态C、相对高差D、坡度9、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具有压力的地下水是()A.包气带水B.潜水C.承压水D.土壤水10、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包括()A、土壤有机质含量B、土壤厚度C、土壤酸碱度D、土壤质地11、山地与丘陵分布是由于地壳运动相对上升而造成的正地形,两者的区别相对高度上以()为界。
A.300MB.500MC.400M600M12、作物生长期是指()A.日平均温度2℃以上的持续期B.日平均温度0℃以上的持续期。
C.日最低温度2℃以上的持续期D.日最低温度0℃以上的持续期13、耕作土壤经长期反复压实,呈片状,层次结构坚实,腐殖质显著减少的是()A.耕作层B.半熟化层C.犁底层D.心土层14、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物(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是()A.生物群落B.生态系统C.生态过程D.生物多样性15、土地资源的地质环境组成中的主要岩石按成因分类,不包括()A.岩浆岩B.变质岩C.花岗岩D.沉积岩五、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选少得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主要包括()A.太阳辐射B.热量资源C.降水D.气温2.土地资源的地质环境组成中的主要岩石是()A.岩浆岩B.变质岩C.花岗岩D.沉积岩3、我国三大地貌区域指的是()A、以冰缘和冰川作用占优势的青藏高原B、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区C、以温暖和流水为主的南部湿润区D、以风力和干燥侵蚀为主的西北干燥区4、与土地利用及其生产潜力关系密切的热量指标有()A、积温B、活动积温C、无霜期D、年均温5、地下水的类型主要包括()A、土壤水B、承压水C、潜水D、包气带水6、太阳辐射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主要通过()来实现。
C.日最低温度2℃以上的持续期D.日最低温度0℃以上的持续期六、简答题:1、我国土壤质地类型分为几类?对土地的农业利用来说,哪种土壤质地最好?(6分)2、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4分)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一、名词解释:1、土地价格:2、土地出让金:3、土地自然生产力:4、土地经济生产力:5、土地报酬递减率律:6、土地利用的集约度:7、土地生产力二、填空题:1、我国现行的土地所有权制度为,包括:和(劳动群众)农民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只有在的情况下,农村集体所有权可转为国有。
2、我国现行的城市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是以为前提,市场流转为手段,全部放开使用权流转市场。
国家垄断着土地使用权一级市场,以增强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
土地使用权出可以采用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的方式。
3、我国现行的城市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是以有偿使用为前提,为手段,全部放开使用权流转市场。
国家垄断着土地使用权一级出让市场,以增强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
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用招标、拍卖、挂牌和的方式。
4、土地资源价值包含天然价值、和三部分。
5、土地区位是自然区位、区位、区位等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
土地区位特性对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我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国家所有和两种形式。
三、判断题:1、通过租赁,可以把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
()2、通过征收,可以把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
()四、选择:1、现阶段我国土地制度实行的是()。
A土地公有制B土地私有制C国家所有制D集体所有制五、简答:1、土地资源的价值由哪些方面构成?(3分)2、什么是土地生产力?(4分)3、土地资源价格受哪些因素影响?(6分)4、简述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分)第四章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一、名词解释:1、土地类型2、土地利用类型3、土地资源类型二、填空:1、前苏联的土地分类系统,将土地分为、和。
2、土地类型划分的内容包括:和。
3、土地分类的方法包括:、和参数法。
4、土地类型的划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土地分级和。
土地类型划分为土地调查和制图服务,为了便于应用和制图,分级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以级为适宜。
5、我国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是先将全国土地划分为9个,然后在此基础上划分和。
土地分类过程也是土地类型命名过程,常用的土地类型命名方法有、和应用地名来命名的方法。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将土地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农用地、和。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街巷用地属于三大类中的用地。
三、判断题1、土地类型一经形成就是稳定不变的。
()2、农用地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
()3、陵园、墓地、殡葬场所用地属于特殊用地。
()4、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中,耕地分为水田、旱地、水浇地、平旱地四类。
()5、前苏联景观学派的土地类型分类系统是按照景观形态单位划分的,分类系统为三级划分:地方、限区、相。
()6、田坎属于其他土地。
()7、森林采伐、火烧后,5年内没有更新的土地,不属于林地。
()8、耕地中南方宽≥1.0米,北方宽≥2.0米固定的沟、渠、路、田坎等均属于耕地。
()9、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中,照相馆、美发美容店、洗浴场所等用地属于其它商服用地。
()10、沟渠按照土地管理法的三大类划分,属于建设用地。
()11、我国20世纪80年代所做的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采用三级分类体系,即土地纲、土地类、土地型。
()12、冰川及永久积雪属于未利用地。
()13、田坎不属于耕地。
()14、用于种植莲藕的耕地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属于坑塘水面。
()15、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大棚用地属于水浇地。
()16、田坎属于三大类中的农用地。
()17、在前苏联景观学派的土地类型分类系统中,相是最高级的土地分类单位。
()18、草地在三大类划分中全部属于农用地。
()19、农村道路属于三大类中的建设用地。
()20、耕地中南方宽≦1.0米,北方宽≦2.0米固定的沟、渠、路、田坎等均属于耕地。
()21、按照我国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加油站属于其他商服用地。
()22、长期用于培育树苗的土地属于林地。
()23、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等的耕地不属于农用地。
()24、坑塘属于农用地。
()四、单项选择题1、苏联景观形态单位不包括()A.地方B.限区C.相D.土地单元2、农村道路是指农村中()A.公路用地以外南方宽≥1米,北方宽度≥2米的村间、田间道路B.所有农村道路C.南方宽小于1米,北方宽度小于2米的村间、田间道路D.北方方宽≥1米,南方宽度≥2米的村间、田间道路3、下列不包含在农用地中的是()A.耕地B.林地、牧草地C.农村居民住房D.畜禽饲养地、农村道路4、林地不包括()A.未成林地B.有林地C.灌木林地D.其他林地5、.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把我国城乡土地分为两级,一级类12个,二级类()A.57个B.55个C.50个D.59个6、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以下不属于耕地:()A.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B.有水源保证,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土地。
C.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等的耕地。
D.长期用于培育树苗的土地。
7、下列属于建设用地的是:()A.农村道路B.沟渠C.街巷用地D.设施农用地8、下列不属于未利用地的是:A.湖泊水面B.河流水面C.沟渠D.沿海滩涂9、土地类型分布的()是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角度不同引起不同纬度的热量差异而造成的。
A.纬向地带性B.经向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五、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选少得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关于农村道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指公路用地以外南方宽≥1米,北方宽度≥2米的村间、田间道路B.属于三大类中的农用地C.指公路用地以外南方宽≦1米,北方宽度≦2米的村间、田间道路D.指公路用地以外北方宽≥1米,南方宽度≥2米的村间、田间道路2、苏联景观形态单位包括()A.地方B.限区C.相D.土地单元3、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以下哪些属于耕地:()A.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C.基本农田保护区中的宽度达2.2米的田埂或机耕道。
D.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等的耕地。
E.长期用于培育树苗的土地。
4、下列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是()A.机关团体用地B.医卫慈善用地C.垃圾填埋场用地D.加油站用地5、下列包含在农用地中的是()A.耕地B.林地、牧草地C.农村居民住房D.畜禽饲养地、农村道路6、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以下哪些不属于耕地:()A.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7、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以下哪些属于耕地:()A.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8、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长期用于培育树苗的土地属于()A.农用地B.耕地C.园地D.林地9、土地类型划分的方法有:()A.发生法B.景观法C.主导因素法D.参数法10、下列属于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原则的是()A.统一性原则B.土地利用的地域性原则C.充分考虑生产性原则D.层次性和系统性原则11、下列属于农用地的是:()A、田坎B、设施农用地C、坑塘D、农村宅基地12、土地类型分布规律包括:()A、空间分布不平衡性B、纬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经度地带性13、下列属于其他土地的是:()A、田坎B、沟渠C、滩涂D、沙地五、简答题:1、简述土地类型划分的目的意义。
(6分)2、土地类型划分包括哪些内容?(4分)3、简述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
(6分)4、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应遵循哪些原则?(7分)5、2007年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联合发布了国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从此我国第一次有了全国统一标准、城乡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
简述该土地利用分类的实用范围、分类系统和划分依据。
(8分)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一、名词解释:1、土地调查: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3、宗地:4、图斑:二、填空:1、我国于年正式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即土地详查,这次详查历时近年,于1996年结束。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部分依据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是修改完善颁布的,该版本的的土地利用分类一直沿用到年。
2、我国于1984年正式开展了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即土地详查,这次详查历时近15年,于年结束。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部分依据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是修改完善颁布的,该版本的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一直沿用到年。
3、我国于年正式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历时3年。
本次土地调查依据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是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
本分类将土地划分为,一级类个,二级类个。
三、判断题:1、在土地资源调查中,RS主要是为土地调查提供精确定位数据。
()2、在土地资源调查中,GIS主要是为土地调查提供精确定位数据。
()3、在土地资源调查中,GPS主要是为土地调查提供精确定位数据。
()4、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林带、固定的沟渠、道路等。
()5、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线状地物当宽度北方≥2.0m,南方≥1.0m时,应于调绘并实地丈量宽度,丈量精确到0.1米。
()6、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调绘农村道路时,图上标示不进村。
()7、在土地调查中,权属界线调绘时,调查人员与相邻双方委派指界人员不必同时到现场指界。
()8、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耕地中占地面积为200㎡的单家独院,可以省略不调绘。
()四、选择题:单选1、.土地调查的一般工作顺序是()A.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转绘→检查验收B.外业调绘→准备工作→内业转绘→检查验收C.准备工作→外业调绘→检查验收→内业转绘D.内业转绘→准备工作→外业调绘→检查验收2、在农村土地调查中,地形图上最小上图图斑面积,耕地为:()A.6.0mm2B.15.0mm2C.4.0mm2D.8.0mm23、在农村土地调查中,地形图上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居民地及交通用地为:()A.6.0mm2B.15.0mm2C.4.0mm2D.8.0mm24、在农村土地调查中,地形图上最小上图图斑面积,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为:()A.6.0mm2B.15.0mm2C.4.0mm2D.8.0mm25、下列不属于土地调查外业验收内容的是:()A.地类的判别B.地类界线的精度C.面积量算的精度D.新增地物的补测6、我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哪年启动?()A.1984年B.2007年C.1996年D.2010年五、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选少得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下列属于土地调查外业验收内容的是:()A.地类的判别B.地类界线的精度C.面积量算的精度D.新增地物的补测2、下列属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工作任务的是:()A.查清农村土地各类土地利用状况B.查清城市建成区、建制镇的城镇土地利用状况C.查清全国基本农田状况D.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3、下列属于土地调查常规全野外测绘方法的是:()A、遥感调查法B、平板仪测图法C、经纬仪测图法D、全站仪测图法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包括:()A、查清权属界线和各类土地利用类型B、汇总土地面积C、编制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D、解决权属争议六、简答题:1、简述土地调查的目的意义。
(4分)2、简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
(6分)3、简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6分)4、简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
(8分)第六章土地资源评价一、名词解释:1、土地评价:2、土地适宜性评价二、判断题1、土地评价方法中,通过试验去了解土地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性和生产潜力的方法属于直接评价法。
()2.不同地域,由于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不仅使土地构成的诸要素的自然性状不同,而且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从而使土地的结构和功能各异,最终表现在土地质量的差异上。
()3、土地评价方法中,通过试验去了解土地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性和生产潜力的方法属于间接评价法。
()4、根据土地评价的方法不同,土地评价可分为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
()5、根据土地评价的方法不同,土地评价可分为直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6、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评价主要是针对农用地。
()7、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中,根据土地对大田作物或牧草的限制性强度,把所有土地划分为9个潜力级。
()8、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中,根据土地对大田作物或牧草的限制性强度,把所有土地划分为8个潜力级。
()三、选择题:(1)单选1、土地评价中,下列不属于评价因子权重确定方法的是:()A.特尔菲法B.成对因子比较法C.层次分析法D.参数法2、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将土地分为三个等级单位,以下哪个不是该评价系统的分级单位()。
A.潜力区B.潜力级C.潜力单元D.潜力亚级(2)多选:1、土地评价中,下列属于评价因子权重确定方法的是:()A.特尔菲法B.成对因子比较法C.层次分析法D.参数法2、以下属于土地评价单元划分方法的是:()A.以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单元为评价单元B.以土壤分类单位为评价单元C.以土地利用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D.以地理坐标格网单元为评价单元3、FAO《土地评价纲要》所规定的土地评价等级是:()A、土地适宜纲B、不适宜纲C、土地适宜类D、土地适宜亚类4、美国农业部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系统,将土地分为以下等级单位:()A、潜力级B、潜力亚级C、土地适宜类D、潜力单元五、简答题:1、什么是土地评价?土地评价有哪些特点?(6分)2、简述土地评价的目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