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在理丨如何理解总书记所倡导的“大食物观”

柴米油盐,一蔬一饭,既是家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牵挂的国事。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刻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食物观”由来

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就在《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一文中提出:“……过去讲的粮食只是狭隘地理解为就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

什么是“大食物观”

《经济日报》刊文解读——

有别于传统的以粮为纲,大食物观体现了从“粮食”到“食物”观念上的与时俱进和丰富创新。大食物观视域下,粮食概念从狭义的谷物扩展至一切可食用的食物范畴;粮食安全目标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由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食物获取途径从耕地资源拓展到整个国土资源,食物开发领域延伸至山水林田湖草沙,最大限度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潜力。大食物观反映出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的边界拓展与战略深化,契合“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为什么强调“大食物观”

《农民日报》刊文解读——

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于吃的诉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就需要建立更高质量的食物供给体系,不仅保基本,也要保多样性。另一方面,从我国的资源禀赋来说,我们用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活了近20%的人口,到何处再去挖潜?这就需要跳出“粮油肉蛋奶”的传统范畴,将视角从田间地头向森林、草原和江河湖海等延伸,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既要用好有限的耕地,又要善待大自然的馈赠。树立“大食物观”,意味着我们要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和把握好粮食安全的要义,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食物多样性的消费需求,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如何树立践行“大食物观”

《人民日报》刊文解读——

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加强对非常规农业生产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要完善体制机制,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完善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有效调动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要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推动食物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多学科交叉、协同推进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和品种创新研发,积极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他们使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要推进粮食绿色减损,减少食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倡导节约粮食、反对浪费。

THE END
1.学习时报什么是“大食物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早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并将“树立大食物观”写进了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老百姓的食物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2-12/12/nw.D110000xxsb_20221212_3-A5.htm
2.大食物观有什么讲究?理论与探索科技论坛资讯视觉中国/供图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此后“大食物观”多次出现在中央重要会议、文件、法律中。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明确规定“http://www.agricoop.net/news/show.php?itemid=22361
3.四川三农新闻网(钟钰 巴雪真)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党中央立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遵循自然生态循环规律、顺应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对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提出的新要求。“大食物观”理念可追溯至习近平总书记早期在福建工作时提出的“现在讲的粮食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6.html?page=11
4.12综述——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其中,着重强调“发展设施农业”,并首次明确提出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党中央对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提出的新要求,是将大食物观从发展思想、行动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发展战略、行动方案。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强调大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lhtk/2023_03/202211/t20221123_470840.htm
5.践行大食物观有哪些重点任务?农业农村部答记者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46号,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实施。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落实《意见》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https://www.cfsn.cn/news/detail/353/275169.html
6.微博三农的微博发布了头条文章:《深入学习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扎实推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 展开全https://www.weibo.com/u/6697886053?refer_flag=1005055013_
7.落实大食物观须多方协作共同发力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在新时代,大食物观的内涵表现在3个方面:调整食物的生产结构,不仅向主粮要食物,更要向副食要食物;扩大食物的来源,除了从耕地,还要从森林江河湖海戈壁合理开发中获取食物;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的食物供给。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398845783484288424&item_id=8398845783484288424
8.每日热点1213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降雪有利于麦田增墒,但较大降雪、大风天气容易引发大棚垮棚、棚膜受损等情况,造成农业生产损失。气象专家建议,北方冬麦区要加强小麦苗情、墒情监测,做好防冻工作;南方地区要做好冬小麦和油菜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在降温降水过程来临前及时采收成熟的瓜果蔬菜,并做好储运、上市工作。 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