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积极践行“大农业观”

原标题:我州积极践行“大农业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让农民日子更有奔头

时下,万物生长,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广南县八宝镇牙龙村,连片种植的稻谷随风翻涌;文山市坝心乡他披村,漫山遍野的他披梨压弯了枝头;砚山县稼依镇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蔬菜基地,上千亩绿油油的蔬菜惹人喜爱……

近年来,我州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着力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切实扛稳“米袋子”、拎好“菜篮子”、端牢“果盘子”、过上“甜日子”。

守牢基本盘

扛稳“米袋子”

在砚山县,常年粮豆播种面积108万余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64万余亩,玉米常年用种量120万公斤,杂交玉米种子常年销售量160万公斤。近年来,砚山县把杂交玉米制种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新兴优势特色产业打造。2023年,砚山县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已发展到2.9万亩,生产品种72个,预计产量750万公斤,产值1.8亿元,目前有2000亩以上的规模化种植基地7个。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州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任务,牢牢守住全州耕地红线、底线。2023年,全州净增耕地48.14万亩,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8.1万亩,粮食总产量实现22连增。

种好“菜园子”

拎好“菜篮子”

“100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仅用18个小时就能把带着露珠的新鲜蔬菜送到广东人的餐桌上。”走进文山市德厚镇1600亩蔬菜基地,菜心、芥蓝长势良好。据基地负责人韦光兴介绍,所有蔬菜都是订单式发货,一年四季不断。每天上午9点,装满蔬菜的冷藏车准时发出,第二天凌晨到达广东后便分发到粤港澳各个市场、餐馆。

走进砚山县平远镇砚山兴发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的尧房蔬菜基地,工人们正有序进行蔬菜采收、挑选、装箱、上车。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江育裕介绍,公司建有蔬菜基地3400亩,主要种植菜心、芥蓝、香菜、美人椒等十几种特色蔬菜,每天采收的蔬菜达60多吨,全部运往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公司种植的菜心、奶白菜等13个品种被认定为绿色食品。2023年,公司在平远镇回龙村新增1000亩蔬菜基地,全年实现蔬菜产量1.5万吨,实现产值近8000万元。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具有十分强劲的购买力,需要输入大量优质农副产品。近年来,我州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业化基地为目标,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以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为抓手,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擦亮农业品牌名片,加快农业基地化进程,推进全州现代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绿色生产基地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第一车间”,以“6个百万”基地建设为抓手,累计创建2个“国字号”农业园区;98个基地被评为云南省打造“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不断提高种养规模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以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的重要路径,将绿色食品重点产业作为招商重点,全州新增龙头企业67户,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31户;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337个,新增334个;注册家庭农场607个。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青山变“金山”

端牢“果盘子”

燕窝果、红心柚、莲雾、小菠萝、荔枝、沃柑、樱桃、桃子、蓝莓……如今,凡是叫得出名的水果,在我州基本都有种植基地。

“中秋节前后我们的梨子就进入成熟期,届时会举办梨王争霸赛、吃梨大比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邀请大家都来参加。”广南县珠街镇党委书记季银银介绍,长冲梨因发源于海拔1800米的广南县珠街镇长冲村而得名,以核小肉厚、个大皮薄、汁多肉细、抗氧化、美观可口而声名远扬,成为当地群众的“摇钱树”。目前,珠街镇最适宜种植区已有62个村种植长冲梨1万余亩,累计挂果面积3500余亩,年产量1万吨,丰产期年产量可达3万吨,逐步形成了“一镇一品、一村一业”和“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同样因梨出名的还有文山市坝心乡他披村。他披梨皮薄多汁、肉质细嫩,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坝心乡围绕“他披梨”品牌,做优梨品质、做好梨文化、做大梨产业,坚持“美丽乡村一体布局、农文旅产业一体规划、基础设施一体提升”思路,强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春赏梨花、秋摘梨果、冬补梨膏”的梨主题旅游体验项目,真正做到了特色产业强乡富民。

如今,以蓝莓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新板块已成为推动我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光筑(云南)农业有限公司在广南县旧莫乡昔板智慧农业园区投资打造的蓝莓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公司计划到2025年在广南县投资1.2亿元建设包括900亩基质蓝莓种植以及包装冷藏加工厂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7年,打造蓝莓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以“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发展露天(基质)蓝莓3000亩以上,累计投资3.6亿元以上,构建以机械化、数字化、标准化、优质高效、生态环保为核心理念的现代化智慧产业园。

据统计,2023年,我州完成农业投资109.75亿元,同比增长39.6%,增速排名全省第三。一个个现代农业优质项目,盘活了农村资源要素,推动了农民增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甜。(龚莉)

THE END
1.农业观察贯彻落实大农业观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从逻辑上讲,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体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大农业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理念。 202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227480
2.学习时报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那么,如何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并树立大食物观呢?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2-12/12/nw.D110000xxsb_20221212_3-A5.htm
3.12综述——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入“树立大食物观”,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大食物观顺应了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lhtk/2023_03/202211/t20221123_470840.htm
4.国常会: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要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牢牢守住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拓展食物直接和间接来源,提升食物质量安全水平。要因地制宜开发,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实https://finance.sina.cn/7x24/2024-08-30/detail-incmmrra0094915.d.html
5.四川三农新闻网(钟钰 巴雪真)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党中央立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遵循自然生态循环规律、顺应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对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提出的新要求。“大食物观”理念可追溯至习近平总书记早期在福建工作时提出的“现在讲的粮食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6.html?pag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