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因地制宜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近日到福建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福建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多年来坚持走发展大农业的路子,取得明显成效。刘国中先后来到福州市连江县和三明市将乐县、沙县区,调研海洋牧场建设、海产品生产加工、农业科技创新、乡村产业发展和建设等情况。他强调,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打开思路、转变观念,立足各地资源禀赋,践行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积极发展深远海养殖,着力提高水产品产量、品质和附加值,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增产提质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刘国中强调,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顺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尊重农民意愿,务实管用推动村庄规划和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更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聚焦小切口,解决实际问题,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要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刘国中还调研了三明市医保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详细了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联体建设情况。他强调,要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强化医疗、医保、医药改革的协同联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效能。要立足保基本,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参保长效机制,确保群众长期受益。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强基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让人民群众看病更便利、健康更有获得感。

THE END
1.农业观察贯彻落实大农业观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从逻辑上讲,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体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大农业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理念。 202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227480
2.学习时报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那么,如何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并树立大食物观呢?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2-12/12/nw.D110000xxsb_20221212_3-A5.htm
3.12综述——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入“树立大食物观”,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大食物观顺应了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lhtk/2023_03/202211/t20221123_470840.htm
4.国常会: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要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牢牢守住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拓展食物直接和间接来源,提升食物质量安全水平。要因地制宜开发,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实https://finance.sina.cn/7x24/2024-08-30/detail-incmmrra0094915.d.html
5.四川三农新闻网(钟钰 巴雪真)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党中央立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遵循自然生态循环规律、顺应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对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提出的新要求。“大食物观”理念可追溯至习近平总书记早期在福建工作时提出的“现在讲的粮食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6.html?pag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