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构建城乡统一大市场,既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打破城乡、区域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正如血管连接人体各个器官,统一大市场将连接全国各个市场,形成畅通无阻的经济大循环。这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构建城乡统一大市场,就是要打破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这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富裕。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加快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和基础设施,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这将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大市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市场机制的优化,提高市场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完善城乡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监管规则,统一市场准入标准、监管执法尺度、监管程序等,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破除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实现精准监管、智慧监管。同时,要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健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吃得放心。
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城乡交通、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要素资源流动。要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渠道。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和接入速率,为农村电商、远程教育、智慧农业等提供支撑。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推进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智能化升级。
提升地区产业发展水平:聚焦“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产业融合乘数效应,构筑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要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破除城乡公共服务壁垒,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农村对各类要素的吸引力。要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减轻农民医疗负担。
构建城乡统一大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克服各种问题,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高效配置,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富裕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