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产品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当前,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效如何?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方面有哪些新实践?记者进行了采访。

加大资金支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肉质紧实弹牙、口感清爽脆嫩,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独有的生态环境,孕育着享誉四方的水产瑰宝——脆肉鲩。

这种以蚕豆为食的草鱼,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小榄镇的脆肉鲩养殖规模保持在1.5万亩左右,年产值超过11亿元,在全镇农业总产值中占比高达七成。

推动农业现代化,小榄镇正致力于打造集现代化养殖、高效流通、精细加工、休闲旅游、美食文化、科研创新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小型气象站24小时实时监控、手机远端控制投料机和增氧机工作……在嘉华脆肉鲩鱼养殖场,5G智慧渔业系统全方位提升养殖效能。“有了这套系统,运营成本可以降低35%,脆肉鲩会有3%—5%的增产,一年下来能比传统养殖方式增收30多万元。”养殖场总经理黄嘉华说。

引入这套智慧养殖系统,对嘉华这种初具规模的养殖场来说是不小的开销,这曾让黄嘉华犯难。因为缺少抵押物、养殖风险高等因素,嘉华养殖场曾被不少银行拒之门外。

为了帮扶当地特色产业,中国银行中山东升支行联手小榄镇脆肉鲩养殖流通与加工协会,在深入调研当地养殖业基础上,为养殖户量身打造了最高300万元的纯信用流动资金贷款产品,手续简便、利率低、额度高。产品推出一年来,得到了当地养殖户的一致认可,目前已经陆续投放贷款6400多万元,惠及30多家养殖户。

“有了信贷资金的支持,脆肉鲩产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乡村金融的信心。”中国银行中山东升支行行长杨章告诉记者,凭借与当地协会和农户的长期合作,支行不断把金融服务延伸到脆肉鲩产业的每一个环节,从传统养殖到产品深加工,都得到了金融支持。

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而发展乡村产业,就必须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近年来,在国家金融政策引导下,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不断丰富服务场景,以金融“引擎”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截至11月末,该分行涉农贷款余额已达1796亿元,今年以来新增超300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增幅达39.11%,并推广“清远红茶贷”“阳江渔船贷”“台山鳗鱼贷”等一批乡村金融产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切实加大“三农”领域金融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积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对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6531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为1.7万亿元,扶贫再贷款余额为901亿元,再贴现余额为5835亿元。

今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实施金融保障粮食安全、巩固拓展金融帮扶成效、金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乡村建设、金融赋能乡村治理五大专项行动。

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我国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5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各项贷款高3.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4.42万亿元。

创新金融服务,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初冬时节,湖南省常宁市漫山遍野的油茶花清香四溢。这里有1700多年的油茶栽培历史,是湖南乃至全国重要的油茶产地。

然而,让茶农最担心的天气,却时常影响油茶产量。油茶喜温暖,怕寒冷,生长过程中一旦遭遇干旱、低温、冰冻等气象灾害,就会导致油茶果减产甚至绝收。

“以前一年到头提心吊胆,现在买了保险我才有底气种油茶。”常宁市碧翔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人说,他今年种植了1.5万亩油茶,总保费47万余元,“这笔投入绝对值得”。

为了改变油茶种植“靠天吃饭”的局面,湖南省林业部门联合当地保险企业探索开展油茶种植保险试点。在此基础上,今年10月14日,湖南省林业局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产险”)湖南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对湖南油茶大县油茶种植实施保险全覆盖。

为了减轻农户保费负担,湖南省林业部门承诺给予保费补贴原则上不低于30%。不仅如此,为了帮助茶农进一步打开销路,平安产险还在拥有超2亿用户的平台“平安好车主”APP内上线直播助农专区,宣传油茶产品食用价值,拓宽湖南油茶引流销售渠道。

农业生产易受到异常天气灾害、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农业保险可以有效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体系建设速度较快,农业保险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压器”。

今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推动我国农业保险政策进一步扩面提标,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投保农户实施保费补贴。据统计,2023年,中央财政拨付三大粮食作物保费补贴约200亿元,为超过1亿户次种粮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过8000亿元,中央财政放大倍数达到58倍。此次两大保险政策扩大到全国以后,各地财政将多给农户补贴约100亿元。

财政与金融部门的携手,让乡村金融服务发挥出更大效能。“做好乡村金融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多部门协同配合,才能有效发挥。”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要坚持部门间的分工协同,财政、金融、产业等多部门在农业强国建设中应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各部门要充分协同“一起搭台”,才会呈现“好戏连台”。

用好数字技术,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

前不久,邮储银行深圳分行通过“鹏农贷”产品,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山西某农粮油购销公司发放了贷款资金,全程线上服务,省时高效,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需”。

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农村金融服务往往需要翻山越岭、费时费力。随着数字金融发展,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创新性地结合数字技术,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

“我们持续探索‘三农’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全流程线上化信用贷款。”邮储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李文峰表示,用好数字金融技术,分行携手深圳市供应链企业,将“鹏农贷”服务范围拓展至全国,实现了“一点对全国”的高效金融服务。

数字金融不仅带来了农村金融服务质效提升,还破解了很多长期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难题。

长沙瑞之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基地,“哞哞”声此起彼伏。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财险”)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用手机对肉牛进行“牛脸识别”,确保拍出高清“正脸照”。

标的识别问题是传统养殖业保险一直存在的难点,如何为每一头投保牲畜办理唯一的“身份证”,让很多保险公司头疼不已。传统的验标方式是通过佩戴挂式耳标来进行识别,但是挂式耳标容易脱落,经常出现理赔时耳标已掉落的情况,继而引发纠纷,很难做到精准验标。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的合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及时总结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做法成效,强化统计监测与考核评估,推动五大行动落实落细,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与水平,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本报记者吴秋余)

THE END
1.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金融支撑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优化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做好过渡期内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信贷投放和保险保障力度,助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保护、城乡融合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提高对农户、返乡入乡群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水平,有效https://credit.sc.gov.cn/xysc/c100002/202409/534a2a8123fd4a51ad728edc3a31fa28.shtml
2.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金融支撑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优化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做好过渡期内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信贷投放和保险保障力度,助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保护、城乡融合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提高对农户、返乡入乡群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水平,有效https://csxl.scdsjzx.cn/xysc/c100002/202409/534a2a8123fd4a51ad728edc3a31fa28.shtml
3.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优化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做好过渡期内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信贷投放和保险保障力度,助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保护、城乡融合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提高对农户、返乡入乡群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水平,有效https://m.gmw.cn/2024-09/10/content_1303844084.htm
4.中国农业银行以创新金融服务点亮乡村振兴发展三农县域中国农业银行以创新金融服务点亮乡村振兴发展,乡村,三农,县域,金融服务,振兴发展,中国农业银行https://www.163.com/dy/article/IF8PFFU50530QRMB.html
5.浅析广西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有形的手”在广西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中发挥出政府的作用,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完善相关融投资政策,完善金融机构设施,以“无形的手”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连接好融投资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利用好实际资源,“有形的手”为主导调动“无形的手”,持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广西普惠金融的推动力度。 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310/4860228.shtml
6.深化中国农村改革的思考与建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具体来说,深化农村改革应着眼于以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探索统一经营有效实现形式为重点,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以完善农产品市场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为重点,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以健全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改革农业投资管理制度为重点,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强村民自治http://www.sass.cn/921111/13132.aspx
7.农业金融机构(精选十篇)农业金融机构(精选十篇)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农业金融服务中出现的新型融资模式, 与传统农业贷款融资方式相比, 这种融资模式改变了金融机构与农户一对一的传统授信方式, 着眼于整个农业供应链, 以产业链中的农业企业为中心, 以农业合作组织为依托, 从农业生产资料购进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21b5tb.html
8.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鼓励引导涉农大中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工作,主动承担起农业强国建设的社会责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金融支持等方式,建设一批集教学培训、生产实践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县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确保享受教育用地、公用事业费等优惠,推动企业、园区提高生产实践资源整合能力。二是协同提升涉农方向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县职业教育中心以http://www.capiac.org.cn/index.php?s=news&c=show&id=252
9.商业保险与三农问题12篇(全文)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是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代表的银行系统, 农业保险可以利用信用合作社的网络覆盖优势、信用保障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 通过银行系统达到推广自身发展的要求。这种模式主要是吉林省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实行的。效果上看, 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信用社的收入, 可谓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dokmb5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