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血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系列解读之一银行频道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金融领域提出一系列全新要求,这些新提法代表了党中央对金融支持“三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金融业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有力支持。

在山东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欧永生看来,银行内部组建专门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机构或专业管理团队,有助于实现“有专门机构、有专业人员、有定制产品、有机制保障”。这样一来,银行可以针对性地构建适应“三农”信贷业务特点的信贷政策制度和产品体系,整合全行力量,加强前、中、后台的合作,优化贷款流程、产品供给和服务体系。

欧永生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可尽快出台《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服务乡村振兴内设机构(或特色支行)管理办法》,在网点准入门槛、开办业务种类和条件、费用补助、不良贷款容忍度、业务考核、奖惩机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差别化待遇,以更充分地调动银行的积极性。监管部门也要定期将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披露。

撬动金融资本支持乡村振兴

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银行业观察人士苏筱芮指出,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有助于为乡村振兴领域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引导劳动力要素、技术要素、数据要素等合理流动。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个例子,乡村道路建设、饮水安全、文体设施、电力电信、垃圾清运、厕所改造等工程建设和维护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来说,融资活动并不是一次性投入行为,在建成后的运营、维护阶段同样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可以设计相应金融工具和服务,以持续满足项目不同阶段融资需求。

技术手段破解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痛点

培育包括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内的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解决当下中国“谁来种地”“科学种地”的问题。

然而,一直以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面临抵押难、贷款难、担保难等突出性痛点,银行机构决定是否给农户发放贷款更多取决于客户的个人信用和偿还能力,而不是抵押物本身的评估价值。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博士孙文华认为,在我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乡村振兴是拉动国内经济的一个重要引擎,而乡村金融重在信用建设。

THE END
1.金融“活水”润泽沃野田畴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当前,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效如何?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方面有哪些新实践?https://gr.cri.cn/20241209/f90b87c7-9fa8-5028-ec0e-e730c0a237fa.html
2.金融支持“三农”力度持续加大其中,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8%,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46%,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7%,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有力支持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还优先配置“三农”信贷资源,保障涉农贷款和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资金需求。https://m.gmw.cn/2024-05/14/content_1303737133.htm
3.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金融支撑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拓展多元化金融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乡村振兴票据等用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绿色金融债券,拓宽可贷资金渠道,等等。 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强化科技赋能农村普惠金融,有助于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https://credit.sc.gov.cn/xysc/c100002/202409/534a2a8123fd4a51ad728edc3a31fa28.shtml
4.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如果将三农比喻为人的机体,农村金融则是机体中的重要器官,取之于机体又服务于机体,而不是一个体外的支持器械,可以只管用、不管养。过去,农业资金一有问题,就批评、责怪农村金融,要从农村金融机构多贷款,而较少注意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效果上使农村金融出现很大问题,财务不可持续,处于需要解救的状态。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080727095320_102705.html
5.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建议8篇(全文)三、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1、健全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着力破解农村“贷款难”的问题。资金是经济的血液,没有资金,经济就没有发展。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在农村经济中充分发挥主渠道和生力军作用,既要因地制宜、因行制宜,全面开展支农业务,又要互相配合,通力协作,众志成城,在“三农”发展中力求有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nmuv9r2.html
6.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全文)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有序推进,金融支持“三农”力度不断加强。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股票发行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证券机构综合治理全面完成并转入常规。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基本建立,形成了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协调发展的现代保险组织体系。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5,20120917251293542_3.html
7.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农村金融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我国农村金融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在农村资金的供需状况和乡村发展的熟悉度层面上积累了明显优势,是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数字经济快速迭代的背景下,现代化农业发展有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机械化率水平的提高,而农业科技研发则有赖于金融资本的大量投入。在乡村振兴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有机衔接的过程中,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315/19/44236306_10721520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