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州农信引“金融活水”助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近年来,贵州农信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深耕“三农”领域,聚焦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多措并举,持续以金融活水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升级,助农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一、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贵州农信省、市、县三级均成立了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金融服务领导小组,高位推动产业发展。

二是制定推动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印发了《省联社关于金融支持贵州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省联社关于金融支持贵州生态家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工作措施和实施路径,并要求各审计中心、各行社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指导并要求各行社全力支持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三是做好统筹工作安排。在2022年全省农信社年初工作会上,明确2022年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出硬招、见实效,全力支持产业发展,全力支持主体培育,有力助推牛羊产业发展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和农民利益最大化。

二、成立工作专班,加强对外协调

各市州审计中心、各县(区)行社主动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沟通,掌握服务辖区内产业配套政策、发展现状、经营规模等情况,列出重点支持清单,做好资金供给服务。

三、丰富金融产品,满足不同主体

一方面,在持续依托“致富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满足大部分种养殖农户信贷资金需求的同时,省联社积极研发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专门贷款产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发展生产支持力度,并在贵州农信全辖推广省级出台的“乡村振兴产业贷”“贵椒贷”“贵禽贷”“黔猪贷”等产品,要求行社对接名单企业,做好信贷支持,满足融资需求。

另一方面,印发《贵州省农村信用社供应链金融业务管理办法(试行)》,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鼓励有条件的行社择优选择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进行供应链、产业链金融服务。截至10月15日,贵州农信“乡村产业振兴贷”已发放1120户,1.1亿元,占2022年拟发放金额的11%,高于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比例3个百分点。

四、搭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支撑

一是深入开展普惠大走访,提高金融服务质效。通过普惠大走访和信用工程,积极主动对接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涉及的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上门调查、建档、评级和授信等,持续为农业产业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利用黔农云平台,助推“黔货出山”。截至9月末,黔农云平台引驻省内特色农产品商户131户,农特产商品SKU共计1101个,引入刺梨、茶叶等一大批农特产品,对全省所有脱贫地区实现全覆盖,现已通过黔农云平台帮助销售8707.7万元。

三是开发黔农智慧乡村数字服务平台,传播农业产业信息与农技知识,为从事农业产业发展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科技赋能,让群众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了解地方政府产业发展决策规划和农技知识。

截至2022年9月末,贵州农信支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贷款余额736.34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43%,占涉农贷款余额的17.23%,贷款户数100.26万户。其中企业类贷款余额101.01亿元,占比13.72%,贷款户数2445户;个人贷款余额635.33亿元,占比86.28%,贷款户数100.01万户。自2019年末至2022年9月末,贵州农信累计向307.24万户产业主体发放12个产业贷款1755.96亿元,本年累计发放贷款475.53亿元,70.46万户。此外,贵州农信支持粮油产业贷款余额112.18亿元,余额户数10.36万户,当年累计发放贷款68.73亿元。

THE END
1.农业金融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docx农业金融服务行业,作为连接农业产业与金融市场的桥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行业旨在为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各环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以促进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当前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农业金融服务行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109/7163021153006200.shtm
2.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农业碳排放“高总量”的产业现状和农业气候“高敏感”的产业属性决定了推动农业低碳转型、提高气候韧性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在顶层设计、专项行动和金融赋能等方面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支持农业转型发展,推动农业从“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向“低投入-http://www.zgxczx.cn/content_68491.html
3.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 农业产业化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走上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走上繁荣,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必由之路。对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做好金融支持,扶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有效的推动器。 https://www.fwsir.com/jj/html/jj_20070323162501_27301.html
4.智能农业中的农业金融:支持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金融在过去几十年来发展迅速,成为了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农业金融也不断融入人工智能农业中,为农业产业提供更加精准、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背景介绍 核心概念与联系 核心算法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数学模型公式详细讲解 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7295670
5.农业银行探索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农行创新推广“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银行”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截至2014年末,信贷支持的龙头企业共计带动5200多万户农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有效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行制定了10个区域性涉农行业信贷政策,研发37个区域性涉农信贷产品,服务龙头企业的信贷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14年末,对全国13个粮食主https://dara.gd.gov.cn/nyyw/content/mpost_1476696.html
6.什么是农业全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深度分析8、农业金融与保险服务 提供金融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融资支持,同时提供农业保险服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农业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以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高效、可持续的运转。这也有助于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42423.html
7.农业金融发展报告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金融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在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方面 1.“平台+担保”模式。国家开发银行针对农业龙头企业主要采取“政府组织推荐、开行批量放款、平台统一管理、担保公司担保”的管理模式。由江西省农业厅https://www.gwyoo.com/haowen/175601.html
8.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模式创新特稿加快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的模式创新 开展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不能延续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农业信贷经营方式,必须创新业务模式来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平衡。 农业产业链金融带动模式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产业链中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中心,通过“银行+龙头企业+农户”的方式,在为龙头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为http://www.cnfinance.cn/magzi/2013-07/31-17640_2.html
9.中信银行:“科技+金融”探索智慧农业服务中信银行通过“科技+金融”手段,为河北省供销社及其下属公司打造智慧农业服务方案,搭建智慧农业平台,优化农业全产业链托管服务模式,助力河北农业社会化服务及规模化经营。 “科技+金融”的服务模式深化产融结合,将数字农业系统与银行直联系统进行整合,推进了土地托管数字化、金融化,助力践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随着供销https://www.hoolo.tv/m/?id=272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