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模式解析 农业产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根据《中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发展报告2018》的分析显示,到2020年,与农业... 

农业融资难的原因与中小企业融资难有相似之处,包括企业自身实力不济,基础薄弱,管理经营理念差,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风险性高;农产品同质化竞争,利润低,小规模经营,财务真实性低等导致企业信用等级低;传统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需要抵押担保物,但农业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物;等等。上述原因导致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国际上农业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金融起着决定性作用。供应链金融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商业银行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可以在研究农业供应链的基础上,利用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优势,以核心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打通整个链条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分散孤立、高风险、低收益的农户和小微企业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捆绑在一起,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效果,改变传统金融机构与农户一对一的授信模式,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分别为以应收账款为核心、以农业企业、大数据互联网平台为核心。

第一,以应收账款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即互联网金融公司(简称互金公司)以农业产业链中企业的应收账款切入供应链金融,具体为:农户或农资公司等供应商将其与采购商签订的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给保险理赔公司(简称保理公司),保理公司通过对该笔应收账款所涉及的交易进行尽职调查和风控审核后为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之后保理公司再将应收账款的受益权转让给合作的互金公司,到期后保理公司从供应商处收回本息再支付给互金公司。

第二,以农业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即以农业产业链中资质强的企业为核心切入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较强的整体实力、信用水平高、内控制度完善、合同订单发票等资料齐全的优势,为其上下游提供融资服务,解决由于账期的原因导致的资金周转问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打通整个产业链。

第三,以大数据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即由于电商平台上掌握着大量的用户交易信息,可以通过建模分析了解到农户、经销商等借款人的消费习惯、资金流水以及信用评级,并根据分析结果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最大程度上的降低风险。

根据目前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未来将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线上线下融合。随着“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深耕,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也逐年上升,很多农业生产和农资农机交易流程都可以在网上实现,极大优化了农业生产经营。而且风控流程的线上线下协同,将推动农业征信的优化,促进农业供应链金融实现快速发展。

第二,农村征信体系逐步建立。一部分涉农企业也建立起或正在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从不同的维度收集以规模经营农户为主的信息,并且以此为依据着力于建立标准化的风控体系。另外,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主要利用自身信用以及和金融机构签订担保协议,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

第三,平台化与产业整合。农业供应链金融当前的发展就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呈现出平台化的网状特点,涉农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也呈现多样化、便捷化的趋势,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将分散的农业生产联结地比以往更紧密。此外,新型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长,集约化生产逐渐形成趋势,未来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农民合作社等合作组织的作用会愈加显现,这会为产业整合建立组织形式的基础。

THE END
1.农业金融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docx农业金融服务行业,作为连接农业产业与金融市场的桥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行业旨在为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各环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以促进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当前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农业金融服务行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109/7163021153006200.shtm
2.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农业碳排放“高总量”的产业现状和农业气候“高敏感”的产业属性决定了推动农业低碳转型、提高气候韧性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在顶层设计、专项行动和金融赋能等方面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支持农业转型发展,推动农业从“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向“低投入-http://www.zgxczx.cn/content_68491.html
3.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 农业产业化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走上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走上繁荣,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必由之路。对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做好金融支持,扶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有效的推动器。 https://www.fwsir.com/jj/html/jj_20070323162501_27301.html
4.智能农业中的农业金融:支持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金融在过去几十年来发展迅速,成为了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农业金融也不断融入人工智能农业中,为农业产业提供更加精准、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背景介绍 核心概念与联系 核心算法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数学模型公式详细讲解 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7295670
5.农业银行探索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农行创新推广“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银行”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截至2014年末,信贷支持的龙头企业共计带动5200多万户农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有效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行制定了10个区域性涉农行业信贷政策,研发37个区域性涉农信贷产品,服务龙头企业的信贷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14年末,对全国13个粮食主https://dara.gd.gov.cn/nyyw/content/mpost_1476696.html
6.什么是农业全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深度分析8、农业金融与保险服务 提供金融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融资支持,同时提供农业保险服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农业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以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高效、可持续的运转。这也有助于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42423.html
7.农业金融发展报告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金融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在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方面 1.“平台+担保”模式。国家开发银行针对农业龙头企业主要采取“政府组织推荐、开行批量放款、平台统一管理、担保公司担保”的管理模式。由江西省农业厅https://www.gwyoo.com/haowen/175601.html
8.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模式创新特稿加快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的模式创新 开展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不能延续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农业信贷经营方式,必须创新业务模式来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平衡。 农业产业链金融带动模式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产业链中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中心,通过“银行+龙头企业+农户”的方式,在为龙头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为http://www.cnfinance.cn/magzi/2013-07/31-17640_2.html
9.中信银行:“科技+金融”探索智慧农业服务中信银行通过“科技+金融”手段,为河北省供销社及其下属公司打造智慧农业服务方案,搭建智慧农业平台,优化农业全产业链托管服务模式,助力河北农业社会化服务及规模化经营。 “科技+金融”的服务模式深化产融结合,将数字农业系统与银行直联系统进行整合,推进了土地托管数字化、金融化,助力践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随着供销https://www.hoolo.tv/m/?id=272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