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末端配送
ABSTRACT:Witheconomicdevelopment,peopleslivingstandardsimprove,peoplesdemandforgreenfreshagriculturalproductsisalsogrowing,butthecirculationoffreshagriculturalproductsexistmanylinks,informationasymmetriesandotherissues,sothatthequalityoffreshproduceandpriceproblems,inthecaseofthedevelopmentofthetraditionalwayoffreshproduceislimited,e-commercewastheemergenceofagriculturalproductstosolvetheaboveproblemsprovidesaguideline.Butfreshproduceconvenienceofe-commerceforthebusinessflowfromtheline.Butthelogisticsendoftheline,especiallyfreshproducedistributionisabottleneckinthedevelopmentofelectronicbusiness.Firstly,individualinductionoffreshagriculturalproductsathomeandabroadmoresuccessfulcasesofe-commerce,andthenitdescribesthecoreofthispapertostudythecharacteristicsandproblemsoftheendofe-commerceanddistributionoffreshproduce,thentheendoftheexistingdistributionofactualcasesthemethodswereanalyzed.Finally,somesuggestionsformethodsrelatedissues.
KEYWORDS:Fresh;agricultural;productsdistribution;e-commerce
目录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生鲜农产品的概念
2、电子商务物流及末端配送概念
四、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末端配送问题的现状分析
1、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末端配送现状3
2、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末端配送存在的问题
五、生鲜农产品末端配送现有解决途径分析
1、自提模式
2、冷链宅配服务模式
3、现有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2、政府层面
参考文献
后记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末端配送问题研究
1、研究背景。生鲜农产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既关乎到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也同时影响到农民的利益。2008年后半年,城镇的生鲜农产品价格就开始上升,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很多地方的农产品在生产者这端出售的蔬菜价格很低低,但在终端零售商市场上的价格却出现异常偏高的现象,形成了“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两难并存的经济怪圈。生鲜农产品价格上涨除了蔬菜种植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外,流通环节过于复杂、流通费用较高、零售业态的落后等都是导致蔬菜价格高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产品物流总值占社会物流总值的3.9%,同比增幅仅为2.6%,远远低于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8%的增长幅度。与此同时,我国生鲜农产品通过采收、运输、储存、批发到消费者手中这些物流环节,中间的损失率高达20-3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的损耗仅为1-2%。
Kramer,E.(2005)提出生鲜蔬菜供应链的管理水平、运作过程甚至技术层面等本身对其基本的设施建设方面会有一些的风险。Cadilhon,J.J(2006)在对发展中国家的蔬菜营销现状的分析中表明:现代蔬菜流通模式较传统蔬菜流通模式而言有明显的优势,以越南为例说明在蔬菜的流通效率方面,现代化的蔬菜流通模式只占蔬菜分销的2%左右。F.Dabbene,P.Gay和N.Sacco(2008)认为农产品原材料从种植者到终端消费者的这一过程对成本和品质的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进行充分研究,在基于对生鲜农产品易腐的特征和环境不确定性的因素下提出一种新的模型方法,把保证农产品品质和控制物流成本作为目标,对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流程进行了优化。OmarAhumada,J.ReneVillalobos(2009)生鲜农作物在收割和配送两个环节的规划问题作出研究,他们为种植者提供最大化的收益提出相应的模型。
本文中主要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水果、蔬菜、家禽肉蛋等人们日常所需的生鲜农产品。
生鲜农产品末端配送即人们所说的生鲜农产品“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是把蔬菜从销地批发市场到零售终端的这一环节叫做“最后一公里”。既物流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为的方便用户、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扩大客户群。
本文中所提的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末端配送就是指经营生鲜产品的电商采用何种方式对向订购生鲜农产品的客户进行交货,是自建物流配送还是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合作共同配送,或是使用便利店、社区合作设立自提点等方式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物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已变的极为普遍,特别是在生鲜农产品方面。据有关运输系统地理学家研究表明“最后一公里”配送阶段的成本约占物流运输总成本的28%左右,很显然这很短的一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统计近五年来吃菜的人口增长了5倍,特别是对蔬菜副食品的需求量;现在的蔬菜零售网点就原来相比翻了10倍,网点规划建设、合理布局以及城市居民实际需求之间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城市改造后使得农产品批发市场远离城区从而提高了物流运输成本;蔬菜零售商贩依靠面包车、电三轮等进货运输,不仅配送分散还大大增加运输成本;零售菜市场、农贸市场通过更新改造也使得最近几年摊位租赁、卫生保洁等费用增加;物价的连年上涨,零售商贩生活成本的增加等,这些原因均造成了生鲜农产品产生“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无论是“菜贱伤农”还是“菜贵伤民”,生鲜农产品“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是个不争的事实。表1。
在现有的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末端配送中,主要有以上列出的几种方式,下面每一种方式选取了一个典型的代表为例进行分析。
2、冷链宅配服务。这种基于垂直电商的冷链宅配即送货上门的服务现如今主要以“电果网”、“宅鲜配”等生鲜电商企业为代表。
“电果网”是中国生鲜水果电商的领导品牌,主要定位是中国城市高端消费者为他们提供、新鲜、平价的水果产品。最重要的是该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快捷贴心的宅配(送货上门)服务。当前“电果网”已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展线上销售和线下配送业务,并且每天配送订单量多达5000多单,“加急送”和“宅鲜配”
“宅鲜配”是电果网公司旗下的生鲜食品冷链宅配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品牌,主要为礼品公司、生鲜电商、郊区农场等客户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该服务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拥有冷冻库2000平方米,冷藏库1200平方米,冷链配送站35个,冷链宅配车150辆,冷链厢式货车12台,超过200人的专业的冷链物流配送团队,如此专业强大的团队每天可处理多达10000个冷链宅配订单。公司推出的“宅鲜配优选”成为目前中国高端生鲜礼品领导品牌,主要是给送礼客户提供高品质生鲜食品礼品整体解决方案:种植与养殖基地及产品遴选、礼品卡个性化定制、干线冷链仓储物流、第三方送礼、冷链宅配、售后服务等。
3、现有模式的优缺点分析。1.自提模式的优缺点。
1、企业层面。加强对生鲜农产品末端的联合配送。(1)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合作:就比如顺丰优选和家事易的“电子菜箱”之间的联合,顺丰优选可以给生鲜农产品提供广阔的电商信息服务平台,它自己的生鲜产品网站,家事易可以提供末端配送的设备储存服务,这样相互合作,家事易少了自建电商信息平台的资金,顺丰也解决了末端配送需要自建自提点的成本,可以整合资源、节约成本、提高效率。(2)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企业的合作:加强生鲜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合作,通过快递企业自建自营社区服务站或零售商终端完成对产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比如EMS、申通等在学校、社区建立的智能自提柜等。这样生鲜电商可以专注于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快递企业也可以增加自己的订单量,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3)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与末端零售点及物业单位的广泛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涵盖的范围较广包括社区便利店、超市连锁店和物业单位等资源的整合。比如北京安杰社区服务有限公司与天猫合作运行社区服务站。这种模式要处理好社区服务站成本分配的问题,基于现如今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利润微薄使得社区服务站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自提点范围上拓展。除了现有的“线上下单+社区自提”、“线上下单+便利店自提”模式,我们应该在城市中每天人口高峰聚集区也设立相应的自提点。比如“线上下单+报刊亭自提”模式,消费者下单后,企业把货配送到就近的报刊亭,用户凭个人信息自行提取,在未来这些自提点将包括农产品的自提、暂存和企业宣传等服务。当然还包括“线上下单+地铁口、公交站牌自提”模式,比如站点提供可以网购有机蔬菜水果的自提服,将来包括手机充值和缴费、以及充电等业务,甚至可以把站点做成24小时服务的,这种模式利用了公交、地铁价值链的延伸,且站点的人往往比较密集、人流量比较大,这样不仅方便了地铁、公交沿线的工作一族,而且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宣传。
拓展以农批市场为主、产销对接的冷链物流。推进发展生鲜蔬菜副食品冷链加工物流配送,是深化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实现生鲜农产品产销有效对接的基础和条件。以批发市场为经营主体发展冷链加工配送,可以使产销链进一步延伸,资源配置得到合理整合,推动农产品经营的标准化、等级化、品牌化运作,促进政府“保供稳价”目标的顺利实现。
对于生鲜农产品产销流通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商务部明确提出:如何有效解决生鲜农产品“最后一公里”问题,批发市场的主体地位和发展潜力应该得到重视。农批零对接目的是为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是蔬菜大流通大市场衍生的产物,与其说是流通环节,不如说是农产品直供直销的延续,是农产品购销集散的组织一个平台。很多市区的实践证明,批发直销直供是解决生鲜农产品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平抑菜价、减少环节、互利惠民的最佳途径。
[1]张昕.末端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及决策路径—基于电商物流和社区服务的供需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3(3),123-129.
[2]郑捷扬,徐杰.国内外电子商务末端配送模式对比研究[J].管理观察,2013(5),111-114.
[3]郭道猛.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初探[J].管理学研究,2010(35)90-102.
[4]曲若柳.“生鲜电商”竞争命门直指冷链物流[J].中华工商时报,2013-07-02(11).
[5]赵冬梅,隋静.中国蔬菜物流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
[6]李季芳.中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7,(1):18.
[7]康振虎,康江卫.我国农产品流通直销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商贸2010,(12):11-12.
[8]邢江波.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同城配送网络优化[D].大连海事,2012-06-24.
[9]王桂平.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产品的物流运作探讨[J].山东农学,2011,(11):115-119.
[10]李子路.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的家庭配送模式及配送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1.
[11]曹亚慧,李治国.电商企业能否突破生鲜配送的物流瓶颈?[N].现代物流报,2013-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