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

一、促进会的会员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

二、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须具备如下条件:

1.拥护本团体的章程;

2.有加入本团体的意愿;

3.在本团体的业务(行业、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4.有良好的诚信、契约与合作精神;

5.愿意为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并承担更多社会任。

三、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1.提交入会申请书;

2.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3.理事会闭会期间,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四、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1.本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参加本团体的活动;

3.获得本团体服务的优先权;

4.对本团体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5.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五、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本团体的决议;

2.维护本团体的合法权益;

3.完成本团体交办的工作;

4.按规定交纳会费;

5.向本团体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团体,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七、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八、个人会员仅限本会邀请。

三月的阳光如期而至,全国两会如约而来。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年的全国两会承前启后,同样意义非凡。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三农板块

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1.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

代表委员之声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地质院院长何寄华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佳惠百货董事长李小红

全国人大代表、驻马店市市长李跃勇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马忠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祁志峰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研发创新部研发总监史玉东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陶勋花

全国政协委员、铜仁市副市长、九三学社铜仁市委主委王飚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院长杨青春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杨武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

全国政协委员、来伊份总裁郁瑞芬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克勤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莉

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多位代表和委员加入“群聊”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韩秋香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

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中央统战部部长刘爱平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马传喜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商务局局长欧彦伶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生态环境技术中心主任、民盟佳木斯市委会副主委、佳木斯市郊区政协副主席赵坤宇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南413室

THE END
1.从2264亿斤到13908亿斤——农业发展硕果累累看绿色。我国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这不仅反映在农业绿色发展指数的增长上,还体现在耕地质量保护、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和生物资源保护等方面。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主任何可表示,通过不断推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国正逐步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新模型,为全球农业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953163114653626&wfr=spider&for=pc
2.中国农业资源分布图中国农业资源分布图 一、我国耕作制度分布情况 二、我国主要耕作方式分布情况 三、我国农业特色分布 四、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 五、主要油料作物分布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http://www.isenlin.cn/sf_ED16AE25C7CC4CEDA2E28F8E6E15B6F6_209_0742BE1F760.html
3.中国的农业出口农业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花卉、蔬菜、水果等。 适应市场,发展多种经营: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需求多方面,提高农民收入 3.林业、牧业和渔业 (1)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作用: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既提供木材,又提供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gaosandilijiaoan/16322035089186552.htm
4.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申请方~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中国农业大学的资源与环境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 专业设置:资源环境https://www.applysquare.com/topic-cn/peTi1dJATw/
5.中国农耕文化中有哪些优良传统?农耕文化中国农业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人类进入原始社会以来,农业文明的曙光便开始出现在神州大地上,在经历了采集农业、耒耜农业和锄农业三个阶段之后,便进入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传统农业社会,形成了以天、地、人“三才说”为理论依据,以土地整治、田间管理、集约经营和农牧结合为核心的技术经验和知识体系,成为传统农业社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5993.html
6.初中地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长期以来,各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对象。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 上图反映了我国农业的西部和东部差异。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MwNzE5MA==&mid=2649750663&idx=4&sn=08401912baadd53741644fa6d5dd54a6&chksm=89e77a7f22503417e244a28e80b37ed952c53664d774156721e56a554b1f03acdb3136078cb7&scene=27
7.科学时报:中国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路线图总体目标是:到2050年,通过以上各农业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和突破,使中国农业具备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家食物总量和质量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农业进入传统功能与现代多功能并存的未来新农业所需要的科技支撑条件。 为达到以上总体目标,五个重大农业科技领域分领域分别拟定了至205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和路线图:http://www.lzb.cas.cn/cmsj/200906/t20090619_1674468.html
8.全国农业普查揭示优异种质资源新特色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发布的优异种质资源都有哪些新的特色?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Loaded: 0% 视频加载失败,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http://k.sina.com.cn/article_2192474323_m82ae80d303301vc6w.html
9.2024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有哪些?附学科评估2024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有哪些?附学科评估 2024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还未出来,为了让大家提前了解其专业设置的有关内容,高顿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其2023考研招生专业目录的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免费提供考研备考类问题解答,帮助您更轻松通过考研专业考试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87416.html
10.学术前沿提要:土地具有开垦有限性的自然属性,于是土地亩产量、粮食总产量、劳动生产率、农业技术、土地资源配置等便成了衡量土地资源优劣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对清代农业技术与土地资源配置的研究状况进行归纳和介绍,以期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历史上的土地资源。 主题词:清代 土地资源 农业技术 https://iqh.ruc.edu.cn/xsqy/b0cb89992cbb40499194197c15d9a285.htm
11.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这样实现!智慧农夫2022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已连续8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解决了占世界近20%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其成功的“基因”是什么,蕴含了哪些中国智慧,值得深入思考总结。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1908655.html
12.资源概况建有6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2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13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圃,长期保存作物品种资源52万份,居世界第二位;建有7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3个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2个部级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5个国家农业检测基准实验室、9个国家参考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2个联合国粮农组织(https://caas.cn/ptjd/zygk/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