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要素

瓮安县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资源分布广,质量好,水文地质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已探明的矿产有磷铁、锌、钼、钒、汞、铀、硫铁矿、铝土矿、含钾岩石、石灰岩、高岭土、石膏、大理石等20余种,其中磷矿储量最为丰富,是我县的优势矿产,在全国,乃至亚洲都占有重要地位。

1.磷矿

瓮安是贵州三大磷矿基地之一,已探明磷矿资源储量36.5亿吨,居亚洲第一,素有“亚洲磷仓”的美誉。磷矿石平均品位为25%—30%,矿层分ab两层,其中b层矿适合湿法加工,a层矿适合热法加工,有利于打造湿热并举的产业链条。同时磷矿石中伴生有3.5%左右氟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瓮安发展磷系、氟系电池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原料保障。

2.煤矿

二、旅游资源

1.瓮安山清水秀、风光秀美,全县自然景观40余处,人文景源36处。拥有2个国家级旅游品牌——江界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1个AAAA级旅游区——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其中江界河大桥、朱家山原始森林、玉华古生物化石群极具科学考察旅游价值。

2.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位于黔北四大古镇集镇之一的“国家级特色小镇”——瓮安猴场镇,环境优美,自然人文景观优势突出。景区内有草塘安抚司署、草塘大戏楼、旗山书院、黔山进士楼、湖广会馆、牂牁门、建安门等古建筑群及猴场会议陈列馆,草塘十二塘、温泉度假酒店等多个景点,是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产业配套服务的国家级AAAA级景区,也具有贵州省旅游景区“五张名片”、贵州省“十佳特色旅游城镇景区”“中国最具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贵州旅游最具公众影响力十大品牌”等称号。

三、农业资源

瓮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足,水热同季,气候环境适宜农业发展,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聚焦粮食和“三主三特”产业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六大助民增收支柱产业。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既注重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又注重生态空间和山清水秀,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维空间”融合、协调发展。加快发展以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物流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实现农业“接二连三”,打造全省“接二连三”生态示范区。

四、水电资源

瓮安属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为乌江水系,小部分为沅水水系。乌江水系在县内流域面积180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91.5%,沅水水系在县内流域面积168平方千米,占8.5%。境内有大小河流70余条(含客水),其中流域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38条,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13条。乌江、清水河、湘江、瓮安河是境内四条主要河流水系。截至2020年末,瓮安县共建成蓄水工程716处,总库容为7337.7万m3,兴利库容5128.4万m3,设计供水能力为9726.3万m3。其中∶中型水库1座,总库容1380万m3,设计供水能力为1538.9万m3;小(一)型水库17座,总库容4010万m3,设计供水能力为5562.4万m3;小(二)型水库27座,总库容1125万m3,设计供水能力为1347万m3。

瓮安县区域内共有220kV变电站2座、变电容量72万千伏安,其中具备配电功能的220kV变电站2座、变电容量72万千伏安,无220kV变电站总共出10kV线路;共有110kV变电站7座、变电容量51.6万千伏安,110kV变电站总共出10kV线路60回(其中专线19回);共有35kV变电站8座、变电容量6.7万千伏安,35kV变电站总共出10kV线路35回(其中专线10回)。2020年110kV容载比为2.12,35kV容载比为2.81。

五、产业优势资源

1.2021年获全省首批化工园区认定,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贵州省最大的园区。瓮安县在磷及磷化工产业方面,形成磷矿采选及湿热两条加工工艺的产业链条,以金正大、芭田为代表的企业,具备相对完整的制酸、资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等湿法生产工艺;以兴发龙马、瓮福黄磷为代表的黄磷生产企业,已经具备完整的热法生产工艺,逐渐推进黄磷就地深加工转化生产。湿热并举的产业格局,为瓮安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奠定了产业基础。依托贵州磷化集团30万吨氯碱和20万吨钾碱,将成为贵州省唯一具备“三酸两碱”的化工园区,为下一步瓮安经济开发区磷化工产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2.已建成日供气200万立方的管道燃气;天然气储备能力42万立方,每小时供气1万立方。

3.产能承载优势。瓮安经济开发区按照山形走势、山间盆地和岔弯,有效合理地规划空间布局,可建设用地达27平方公里,按每亩500万元产值计算,可承载2000亿以上的新增工业产值,具备建设发展磷化工和精细化工的良好承载力。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THE END
1.《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编辑部官网!农业资源,农业环境,科技期刊《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编辑部、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杂志、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投稿系统、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审稿系统、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https://www.aed.org.cn/
2.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代表团访问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河北省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盐碱地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在农业资源研究中心顺利启动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专项项目执行评估会顺利召开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工会举办白石山健步登山活动 http://www.sjziam.cas.cn/
3.农业资源效率如何提高农业资源效率的提高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有限和水资源短缺的背景下,提高农业资源效率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农业资源效率。一、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资源效率的关键 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资源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6211442558485224&wfr=spider&for=pc
4.农业学习资源(精选十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业资源区划或者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区划,建立农业资源监测制度。 第五十八条 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保养耕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机肥料,采用先进技术,保护和提高地力,防止农用地的污染、破坏和地力衰退。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8wuvr3.html
5.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奋楫笃行扬帆远航 挺膺担当青春力量 ——资源学院共青团工作笃行致远谱新篇 【更多】 12/12 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申请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自主评审结果公示 12/06 四川农业大学第六届“派森诺杯”微生物培养皿艺术设计大赛结果公示 12/05 资源学院关于开展2024年“暖冬行动”活动通知 https://zyxy.sicau.edu.cn/
6.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 农业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08f5dd630e399540092ff198b05cae68.html
7.农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8篇(全文)摘要:通过对塔里木灌区的水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塔里木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近年来,塔里木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原始植被退缩、耕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着灌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是在灌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关键词:水资源节水灌溉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gum9xu3.html
8.广西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10-1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2023年度部门决算 10-09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绿肥研究室公开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公告 09-30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土壤生态与高值农业研究团队2024年公开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公告 http://www.gxaas.net/front/129
9.农业网络信息资源获取获取农业网络信息资源的途径有直接登录网站、搜索引擎查询、网页漫游法三种。 直接登录网站是用户获取信息的一种有效方式,但需要用户掌握具体网站上信息资源的性质和内容。所以,我们需要有一定的农业类网站信息的知识积累。其实,这些网站可以大致分为国外信息网站和国内信息网站两类。 https://www.jianshu.com/p/056bb43f3f4f
10.贵州农业资源分析开发对策与农业发展重点选择一、贵州农业资源优势与限制因素 1.优势方面有: 1.气候优越。贵州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有效性高,属丰产型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温14~18℃是国内降水最稳定的地区。年降水1000~1400mm,最高1600mm,个别达到1700mm。最少的也有800mm,仅3-4个县。且雨日多降水强度小,水分有效性高。日照时数在https://www.360doc.cn/article/2838407_5796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