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此,智慧农业保险可在特色险种创新、扶贫数据平台搭建、农业保险服务创新、保险科技赋能等方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并在数据安全性监管、产品适配度考核和服务模式评价等专项监管的基础上以期实现技术改进、服务质量提升和产品设计优化。
一、智慧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内容
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智慧农业保险能够发挥自身技术特点与业务优势针对性制定乡村振兴服务方案,形成智慧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新业态
第一,搭建扶贫数据平台。智慧农业保险能够根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内在要求构建精准扶贫数据平台,进而根据脱贫地区与低收入群体的综合信息针对性设计保险产品。精准扶贫数据平台能够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扶贫对象的综合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在定制保单环节能充分考虑扶贫对象具体需要,促进农业保险扶贫向精确化和高质量发展。
第二,创新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当前智慧农业保险对于特色农业保险的开发正逐步扩大至广大脱贫地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扶贫产品精确投放和扶贫资金的高效使用,从而提高对脱贫地区与低收入群体的风险保障水平,在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稳固的基础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第三,农业保险服务创新。智慧农业保险作为新型农业保险系统,在推行三大主粮保险创新试点的进程中为农业保险产品配套更为全面的服务,能够实现农业风险管理、生产决策和科技服务的有机结合。
第四,保险科技赋能。智慧农业保险通过对“3S”技术、“5G”技术、移动物联网、大数据等保险科技的应用,推动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生产经营的融合,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智慧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专项监管
首先,数据安全性监管是对智慧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构建的扶贫数据平台、保险科技赋能等领域的专项监管。保险科技的运用要注重个人信息隐秘性处理,尤其是防范隐私数据泄露。因此,智慧农业保险要根据保险科技的运行特点,针对性运用监管科技进行数据层面的审查。
其次,产品适配度考核是对智慧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保险产品创新的专项监管。农业保险产品在设计过程中会因为数据运用不充分等原因导致保障功能弱化、费率厘定偏差,从而降低保险产品适配度,不能充分体现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因此,智慧农业保险在监管过程中要构建涵盖政府、科技部门、金融机构等主体在内的产品适配度考核体系,从政策响应、技术运用、市场份额等角度对农业保险产品进行量化考核,引导农业保险产品契合精准扶贫、特色农业发展等要求。
三、智慧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优化反馈
作为智慧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智慧农业保险的优化反馈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循环深入推进。
一是技术改进领域,智慧农业保险能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引入新技术和优化物联网、“3S”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保险科技的深度赋能与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同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服务完善领域,智慧农业保险可通过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入开发并联合农业部门、气象部门、金融机构等途径强化农业保险服务平台功能,拓宽智慧农业保险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