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创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要从本质、特点、内涵、形态、底色等维度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
2024年3月22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青亭村的智能化育秧大棚内,循环式智能育秧机在作业。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就其内涵而言,新质生产力是要素赋能力。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新质生产力“质的规定性”,是生产力要素渐进量变引发的生产力质变。一方面,它是生产力所包含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全面跃升。从劳动者来看,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其拥有更为先进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更高的创新素养和劳动能力。从劳动资料看,劳动资料在新技术、新产业等的作用下发生质变,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劳动复杂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从劳动对象看,当前科技和产业前沿领域的探索,极大丰富了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拓展了生产新边界,创造了生产新空间。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组合方式的优化和创新性配置。也就是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打破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推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让生产要素不断流向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环节,从而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2024年1月8日,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兴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全自动机器人高速运转生产新能源汽车配件订单产品(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谭云俸摄)
就其底色而言,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就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必然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在发展绿色生产力。再者,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伴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这也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提升,实现绿色化低碳化,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总之,新质生产力既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动体现,从而实现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聚力赋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