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交城“网”尽农特产打造电商扶贫新业态

山西交城“网”尽农特产,打造电商扶贫新业态。孙宝忠摄

中新网太原12月4日电(王瑞军路小飞)交城山里都是宝,牛羊遍地菌药丰。信息封闭、资讯壅塞成为很多山区农民现实痛点和脱贫掣肘,如何让丰富的资源资源优势化为发展动能,让农特产品变身致富“金疙瘩”?山西交城“网”尽农特产,打造电商扶贫新业态。

近年来,山西省交城县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把电子商务纳入产业扶贫工作体系,以信息连接作为扶贫切口,将有效资源聚合成助农“能量场”,接轨电商平台,布局电商网络,实施农特产品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品牌化运作,在电商扶贫工程的推动下,一批批贫困村特色农副产品、旅游产品找到了“婆家”,第一产业在提质增效中促进了农民搭乘电商扶贫快车,更快更好地脱贫致富。

交城县与阿里巴巴于2017年2月14日签订农村电子商务合作协议,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正式启动“农村淘宝”项目,由此拉开了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序幕。

为了更快促进项目落地,让胸怀电商创业梦想的创客有施展才华的一席之地,交城县随即启动建成了占地3300平米、内设“一馆三基地四中心”即特色中国·交城馆、文旅双创基地、电商孵化基地、创客空间基地、阿里巴巴服务中心、菜鸟物流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和行政服务中心的交城创谷,交城农村电商从此有了“大本营”。

交城农村电商统一规范管理,免费技术培训,场租水电网费全免,为充分激发各类创业主体活力,交城创谷推出了含金量十足的政策礼包,吸引了大量创业者拎包入住,开启创业历程。目前,“特色中国·交城馆”已入驻农产品企业23家,产品种类17种;文化产品企业15家,产品种类13种;生活保健产品企业1家,产品种类6种。入驻包括中国网库、供销E家、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等大型企业在内的电商企业22家,占用坑位58个。

同时,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全县共开通32个农村淘宝服务站,覆盖十个乡镇,开设6个天猫优品旗舰店,1个县级京东直营店,1个县级京东物流店,23个乐村淘村级体验店运营情况进入正轨,实现盈利。

交城农村电商探索解决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和阿里巴巴、京东、乐村淘等大型电商物流企业合作,投资建设了1800平米的菜鸟物流中心,全面铺开农村快递物流网络,打通农村网络购销运输配送渠道,实现物流快递乡镇基本覆盖,覆盖到95%的村庄。

同质化,生产小、成本高、网络竞争力不强....。.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农产品市场上立足,就必须解决这些困难,走“品牌化”之路。立足资源禀赋,交城县集中力量推介本土特产“庞泉雪耳”,打响了创建本地公用品牌--“交城山”的第一枪。

今年夏天,以“山水交城·康养一夏”为主题的康养交城旅游季暨白木耳采摘文化节成功举行,交城县电商企业紧紧抓住契机,以农业扶贫项目白木耳为切入口,以扶贫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农特产品知名度。该县电商办特组建庞泉雪耳电商销售小分队,线上线下全面式、地毯式推销庞泉雪耳活动。

线下频频现场推广为农特产打开市场打造“敲门砖”,线上巧借各类主题活动营造多样宣传攻势,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下,目前交城县各类品牌农特产品订单不断、销售态势良好。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既开拓了产品市场,更缓解了贫困户销售难、推广难的问题。目前交城县各类电商企业累计收购各乡镇贫困户核桃92吨,红枣68吨,小米黄豆等五谷杂粮68吨,黑白木耳2.6万元,蜂蜜2万3千斤,累计金额近400万元。同时吸纳贫困户20人进行电商创业,帮扶贫困户就业69人,人均增收2000元。

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促发展。对于进入电商渠道的农特产品来说,质量更是生存之道。今年以来,交城县坚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创新方式方法,加大检测力度,不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

走进“交城创谷”,除了风味各异的农特产品,最引人注意的便是馆内设立的监督投诉窗口,农产品快检中心,消费者只要扫描每个农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尽可以对农产品进行质量追溯。这要归功于交城县从细节处打造农产品品牌的一系列举措。

“我们将农特产品纳入质量可追溯体系,通过搭载电子商务平台,提升整个产业发展水平。”交城创谷入驻企业、山西嘉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这样介绍。

今年以来,山西嘉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产品市场化、标准化为发展方向,大力改造车间生产线、完善生产设备,同时与山西省果蔬研究所、省科协加强合作研发新产品,今年11月1日,公司产品将贴上“交城山”品牌,走入千家万户。

同时,为把好质量关,交城县电商办组织各电商企业负责人与各种植合作社对接,就产品包装、物流配送、SC认证、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和安全生产及产量提出要求,并要求种植户积极完善,共同打造“交城山”网货品牌。

目前,交城县六大类三十四小类农副产品都有了合法的市场准入手续,而“交城山”品牌在淘宝、京东等各大网店都有了自己的旗舰店,产品品牌化之路越走越宽广。(完)

THE END
1.什么是农业投入品?什么是农业投入品? 农业投入品是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包括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用生产资料产品和农膜、农机、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等农用工程物资产品,也包括不按规定用途非法用于农产品生产的物质,如孔雀石绿和瘦肉精。https://www.ningguo.gov.cn/OpennessContent/show/3449167.html?branch=453
2.特产灵台农特产品亮相平凉展会,种类多多…澎湃号·政务9月6日,第十四届(2019)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暨首届平凉红牛节在崆峒古镇盛大启幕。灵台农特产品亮相平凉展会,种类多多… 灵台苹果 灵台特产 灵台苹果 杨帆远航 红牛肉 双孢菇 灵芝 槐米 小杂粮 纯粮醋 纯粮醋 双孢菇 石磨面粉 亚麻籽油 太空葫芦 出品:灵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374123
3.农特产品(降与美味的田园之宝)农特产品的种类 农特产品的种类繁多,包括蔬菜、水果、畜禽肉类、水产品等。其中,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鲜的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水果则是人们的口腹之欢,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味蕾,还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畜禽肉类和水产品则是人们获取蛋白质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23012410046244445.html
4.保定涞水:农特产品展销助力乡村振兴“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精致的核雕产品,独特又美观。”“刚刚品尝了当地的贡米,粒粒分明,香甜可口。”3月11日,在保定市涞水县东文山镇北兵上村广场,农特产品展销会火热进行,展出的农特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上乘、价格亲民,受到众多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消费者品尝农家小米 摄影 秦紫薇 https://hebei.cri.cn/n/20240312/8ba4891c-f763-aeac-6c7b-439b1c9b6bc2.html
5.公益活动方案有哪些(20篇素材参考)三是在活动中要进一步向贫困户宣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等“十大扶贫工程”相关的政策,确保每一位贫困群众都能了解和享受到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四是依托我县建立的精准脱贫“邮乐购”平台,鼓励帮扶干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在活动当天积极购买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农特产品,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http://www.xiefangan.com/huodongfangan/66156.html
6.商务谈判的策略分析12篇(全文)一是从数据了解电商平台的定位, 可通过分析电商平台的销售种类、客户群特征等来选择合适的电商销售平台;二是从行业数据入手, 通过分析行业研究报告、会展数据等, 确定适合经营的产品种类; 三是对客户需求进行区域化分析, 主要是依据各种数据分析工具, 对不同种类产品的客户需求区域进行划分, 并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rjn3u0nk.html
7.567万件!“双十一”赣州人都买了些啥?新闻中心寻乌县积极丰富农产品种类,脐橙、蜜桔、猕猴桃、黄金百香果(钦蜜一号)、甜柿等果品生鲜,以及深加工产品椒酱、红薯干、脐橙糕点、百香果干等在抖音、小红书、微信等平台“让利促销”,“双十一”期间全县的物流快递单量约8.3万单,农产品成交金额约1200万。 https://www.newskj.com/news/system/2023/11/23/030644765.shtml
8.《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全文热点新闻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在110个县( 市) 开展试点,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电商进村综合示范项目取得显著进展,邮政在农特产品进城中的渠道作用不断增强;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短视频平台大大提升了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知名度https://sobai.aqzwsy.cn/post/1919.html
9.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陕西省为例一些农村不断创新电子商务模式,与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将当地农副产品加以整合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山阳县仿照浙江遂昌的“赶街”模式,以大秦岭为品牌号召力,建立陕西自己的农产品电商平台--“逛街网”,引导全国消费者在自建平台上购买陕西的农特产品,但当前影响力还有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tgm9lm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