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和政治的联姻:俄乌战争下重识资本帝国的食物体系

目前的粮食危机已经被世界银行认为是一场人间灾难(ahumancatastrophe)。

截止今年5月19日,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比2021年1月上涨了42%。玉米和小麦价格则分别上涨了55%和91%。这给很多中低收入国家带来了显著冲击:2022年1-4月,92.9%的低收入国家、84.2%的中低收入国家以及78%的中上收入国家都通胀5%以上,而很多国家通胀达两位数。2021年有53个国家1.93亿人口面临粮食危机,今年饥饿人口又将增加43%。[1]俄乌战争之前,世界粮食价格攀升已经开始,俄乌战争和美国的各项制裁更加激化了这一趋势。

这让人不禁深思,为何很多发展中国家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缺乏自给自足的能力,深陷于饿肚子的泥沼?实际上非洲大陆在1961年的粮食自给率(生产消费比)为1[2],为什么后来粮食自给率下降、对外依存度攀升,则需要我们认真了解世界食物体系及这一体系如何被主导。

世界食物体系的形成和变迁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一战结束前的其1.0版由英殖民帝国主导,二战后的2.0版由美帝国主导。在今天风云变幻的背景下,十分有必要重新了解资本帝国是如何建立殖民食物体系和工业食物体系,以及两个版本有何特点,以此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这个体系的弊端和脆弱性,最重要的是,激发民众觉醒粮食安全意识,认识到食物已经和政治紧密捆绑,食物离不开政治,或者更可以说,政治离不开食物。

哈里特·弗里德曼简介

第一代全球食物体系:

殖民的全球分工

1、跨国市场的形成

在十九世纪的时候,英国资产阶级的收入仍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依赖土地资源而收获财富。看过《唐顿庄园》这部英剧的人应该知道,《唐顿庄园》里面格兰瑟姆伯爵一家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将庄园的土地出租给附近的农民而获得租金。

随着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盛,英国在十九世纪中期改变了粮食进口政策。原来的政策比较保护国内的地主阶级,对进口农产品加征关税。但1846年出现了反转,在英国资产阶级内部的斗争中,地主们输了这场斗争,赢得这场斗争的是工业资本家们。工业资本家们当然希望食物的价格越低越好,因此1846年原来的保护政策被英国政府取消了。所以在1846年后,形成了英国开放粮食进口的局面,形成了第一个特征,就是一个由价格主导粮食市场开始形成,而且是一个跨国市场。

2、粮食生产的区域化

因为这个政策导向,在全球第一次形成了粮食的主要进口国和粮食的主要出口国,因此在第一个食物体系就形成了一个地区的农业专业化。

当时主要进口粮食的国家是英国,主要出口粮食的国家是向现代化过渡的国家,如美国。

美国成为粮食出口的大国,当时美国是殖民地,白人到美国去进行殖民、到新西兰殖民、到澳大利亚殖民、到加拿大殖民,所有这些被白人殖民的国家都变成了粮食出口的大国。英国通过对这些国家进行农业生产和技术的投资,从而起到主导作用。弗里德曼把这个体系表述成一个殖民的食物体系(theSettler-ColonialFoodRegime),主要是英国的资本到这些国家进行投资,而且伴随着白人移民粮食生产的扩展,还对当地的原住民进行了大规模地灭绝,把他们赶出了他们自己的土地,这样才能形成殖民的体制。

所以,可以看到第一代英国主导的全球食物体系里面充满了血腥的斗争,也有资本家内部的斗争。

由此,我们来看一下费里德曼是如何运用食物体系这一概念的。她认为:

食物体系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相互呼应的期望(complementaryexpectations)调控着所有参与者的行为,如从事粮食种植、制造、服务、分销和销售各个方面的农民、公司和工人,以及政府机构、市民和消费者。因此食物体系建立在部分隐形的(implicit)规范和规则的基础上。它们越是看起来“自然而然”(natural),食物体系就越稳定。

英国殖民者监督原住民的农业生产

第一代的食物体系由三个条件促成:

第一,从欧洲国家流出很多移民。

第二,土地用途发生了转变,从供当地民众使用转为满足欧洲商品粮的生产。土地资源的获取来自于对原住民的排挤和灭绝,这些土地原来不是生产商品的,可能用于自给自足的畜牧,或是其他的用途,但现在成为了商品粮的生产基地。

第三,低价的小麦和肉类的长途运输。以前食物都是短途运输,而这个时候跨大洋的长途运输开始发生。这也表明欧洲人开始把他们的饮食结构全球化。这个阶段产生了很多具体特征,对今天仍然产生影响。比如,随着麦当劳、KFC这样的连锁店不断全球化,这种饮食结构被带到我们这里,即小麦加肉类的饮食结构的全球化。

这一阶段的食物体系产生了很多影响:

首先,农业开始从属于资本,农业开始为资本服务。原来农业大部分以自给自足为主,农业的生产主要是服务于当地民众的日常消费,而这个时候农业开始出现跨国投资。农业跨国投资的目的是实现盈利,这是新的开端。

同时,人们开始期待廉价食物。

但换个效率算法呢?我们用人力来算,多少个劳动力产生多少粮食,这样一算的话,美国在数字上就领先世界了,美国地广人稀,美国一个农民可以种上几十公顷土地,几百公顷土地,而我们中国呢?农民种植的土地面积较少,这样一算效率上中国又下去了,所以这里面有一个转换问题,我们用什么东西来做分母,什么东西做分子。

其实对于欧洲来说,或者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他们也有转换,他们并不总是以人力作为分母的,什么东西做分母,什么东西做分子,它有一个讲究,这就是资源-政治问题,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

总结一下,第一代食物体系有四个长久的影响:

(1)产生了一种新的农业模式,这种农业模式是以劳动短缺为特征的农业模式。随着大量的移民,他们占用了原住民的大量土地,相对于广袤土地,劳动力是比较缺乏的。

(2)这样的农场因为是把商品化作为它的目标的,即商品粮基地,所以它是一种深度的商品化的农场,即在十九世纪出现了深度商品化的农场。

(3)规模土地的单一种植。

(4)全球化过程,将欧洲的饮食结构推向全球,形成以小麦和牛肉为主的饮食结构。

第二代食物体系:

冷战布局与工业食物体系

从第一代到第二代不是一个自然过渡,完全是由重大的政治社会事件引发的,第一代的食物体系大概在1914年左右就解体了。

美国拥有强权,它有很强大的国力来保护它的国内的农业。随着冷战的兴起,美国战后的经济策略特别是粮食战略,是把食物体系纳入到冷战的体系之中。

1947年,农业没有被放入“关贸总协定”框架中,所以自由贸易并不包括粮食。美国是如何用它的领导力来掌控“自由世界”的农业呢?

马歇尔计划中,美国援助欧洲的粮食

1、美国政府的角色

美国对国内农业的补贴。同时,政府为粮食设定价格,然后是限定生产条件。如果生产过剩,过剩的粮食怎么处理?把粮食全部放到市场上必定会冲击粮价。美国政府采用了两个方法让粮食“去商品”化:一个是在国内让穷人也吃得上饭,穷人没有消费力,美国政府给他们提供福利,粮食不是商品了,作为一个福利品给了穷人;另一方面,通过出口到国外,到国外作为美国的粮食援助。这样国内粮价不会受到生产过剩的冲击,总的来说:

(1)为国内农民设定粮价和其他条件。

(2)控制销售渠道。在所有进口和出口政策中,政府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3)马歇尔计划主要是在欧洲战后的恢复期,在这个时候,美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美国为了冷战,把粮食也作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当美国提供援助的时候,其实也把美国的生产模式推广到其他国家。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对欧洲的粮食生产发挥了影响,也就是说把美国的生产模式通过这种所谓现代化的方式推向了欧洲,以改造欧洲的农业。

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美援粮食的进口对国内小农生产产生了冲击,影响了这些国家长期的粮食安全问题。所以很多非洲国家在接受美国援助之后,反而出现了国内的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失去了自身的粮食安全,这也说明所谓貌似免费的午餐都有代价。

(4)日本的主要进口来自美国。日本以前主要从亚洲国家进口,但在冷战格局下发生了一个变化,转为从美国进口。

(5)随着美国计划不断走向全球,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所谓的绿色革命,也就是通过农药、化肥,通过种植的单一化、规模化等等方式,把美国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向全球。

(6)在这个阶段巨型公司、集团开始出现。比如说它主要是生产和出售一些农业机械,农业机械自然就要跟石化、石油、能源相配合,继而与农资化肥等相结合,这样的集团公司就占据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农业公司的集团化开始出现。

2、美国工业化食物体系的影响

(1)我们的饮食结构(DietaryStructure)是工业化体系生产出来的一个饮食结构,比如说是脂肪、甜味剂,还有一些补充如淀粉、粘稠剂,很多东西我们可能不懂,但是这些东西大量地充斥于食物中,让我们的口味越来越变成化学合成的东西,我们的消费结构越来越受到公司化、工业化生产的影响。

(2)1973年时,苏联跟美国有一个缓和期,美国一下子把大量的农产品卖给了苏联,外加能源危机、主要出口国的限制种植等因素,全球粮价暴涨,在粮价暴涨时期,又有一些国家如巴西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作为粮食主产国开始兴起,而第三世界国家逐步地被这个食物体系抛弃。1973年粮价产生巨大波动,粮价暴涨不是因为粮食供应不足,却导致了人们吃不起粮食。1974年,一场由多国首脑、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参与的世界粮食峰会(WorldFoodConference)在罗马举行,用于应对突然出现的世界性饥荒。1996年举办的世界粮食峰会(WorldFoodSummit)设定了一个目标,到2015年全世界营养不良、粮食不足的人口要减半。1996年的时候这一数字大概有八亿,它并没有因为峰会而得到缓解,反而是在后来这些数字都有增加,差不多每一年新增几百万人口,尤其是营养不良问题,且越来越多的情况是肥胖,同时营养不良。

(3)在这个时段跨国集团之间也相互的兼并,就形成了今天可能知道的一些巨型公司,如孟山都、拜耳。它们现在尽管已经是巨型公司,但仍在相互兼并,比如说最近孟山都就被拜耳收购了。另外一个潮流是在这个兼并的过程当中,原来主攻化工方面的公司,开始跟巨型的、做粮食贸易的公司进行兼并,跟种子公司进行兼并,也就是产业的上下游开始发生交融。

出版公司和巨型农企一样,对知识产权的追求,是对盈利的追求,是对垄断的追求。特别像孟山都这样的公司。在美国,生命体原来是不可以被申请专利的,生命体怎么作为专利呢?但是美国法院在孟山都的影响下,允许公司把生命体作为专利,甚至想强行把这一政策纳入到WTO的规则。这个就是赤裸裸的资本强权。

农业作为独立部门的消失

第一代英国主导的食物体系,食物通过所谓的自由贸易跨国流通了起来,然后扩张为以欧洲为中心的对外移民,五十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食物体系崩溃。

第二代美国主导的食物体系,产生了绿色革命,产生了巨型的公司和集团。在这个阶段,食物或者农业都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原来我们认为农业是第一部门,工业是第二部门,农业相对比较独立,农业就是水、土壤、种子等等,农业相对于工业是独立的。但在这个时候农业它不再独立了,它成为化学、工业、生物工程的附属,农业失去它曾经有过的独立性。

那我们今天面临什么问题?身处在什么体系里面?根据弗里德曼的看法,她认为第二个食物体系已经走向解体,今天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时期:旧的东西尚未彻底消失,新的东西还未完全形成。

今天面临的新挑战

(1)首先是我们整个生产依赖于化石能源。我们对它有一个强烈的依赖,这个依赖是不可持续的。

(2)第二个挑战是气候变化,其实工业化的粮食生产,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大家知道现在气候变化越来越剧烈,越来越不稳定,而且我们面临的危机,其实是看得见的危机,比如说在北极,冰山已经开始融化,这些大家都是可见的,但是现在仍然没有一个有效应对的措施,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各国依旧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行动。

(3)第三个面临的挑战是整个健康方面的不安全以及风险。我们吃了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我们自己的饮食结构和饮食口味都被工业资本牵制,这样的情况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多隐患。肥胖开始成为全球的通病。

(4)第四个挑战是我们原有本土的、本乡的这些知识,地方性的知识还有人们世代以来的这些权益,保护种子的权益,我们的文化传承,我们的饮食文化都在流失。这也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这些东西越流失,我们就越受制于单一化,资本化的食品体系的控制,所以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四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最后回到政治经济学的问题上来,政治经济学要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谁拥有知识,今天,知识掌握在谁的手里面?我们通常说知识带来权力,知识给我们权力,但是福柯说的也对,实际上是权力产生知识,公司的权力不断的把资源知识产权化。那么谁拥有这些植物,谁拥有动物,谁拥有基因呢?现在变成公司所拥有的,所以这些风险又如何来评估,当所有这些东西都被公司垄断,全球化的风险评估如何来做呢?出了问题之后,谁又为这些问题负责任呢?

所以,面对这样这些挑战,微观上、宏观上,我们到底能够做哪些东西,我们要倡导什么,我们自己应该改变什么?如何走向生态社会主义?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思考、参与和行动。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THE END
1.土地的丰收一场赚钱的巨大种植除了专业的大型商业企业,还有许多社区项目正在尝试将大规模承包土地种植纳入居民生活中。这些项目往往涉及家庭成员共同投入劳动,或邀请周边居民加入共享成果。不仅如此,这些活动还促成了社区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有助于传播可持续农业理念,同时也增强了公民对于自给自足能力的认识。 https://www.kbtob.com/xue-shu-jiao-liu/480905.html
2.国有资产管理处04-30我校参加四川省学校国有资产管 03-04学校召开第3期中长期贷款项目启 通知公告更多 07-12关于都江堰校区一号实验楼(现 09-14关于采资一体化系统升级的通知 06-27国资基建处教职工兼职和经商办 08-24关于征集四川农业大学校内采购 https://hgc.sicau.edu.cn/
3.图1北京市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05~2013年)图1 北京市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05~2013年)资源编号:507971图片出处:北京农村研究报告(2015) 出处详情 文献标题:北京农村研究报告(2015) 文献关键词:农村经济 北京 传统村落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 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所属学科:农村经济学 经济学图片描述:https://xianxiao.ssap.com.cn/pic/detail/id/507971.html
4.图片新闻宿迁审计:关注财政资金奖补效能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审计组以财政奖补资金流向为主线,重点关注财政资金支持“先建后补”的建设项目申报条件是否达标、立项是否合规、验收是否严格、奖补资金拨付是否及时,走访项目建设现场查看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新增设备的使用和企业运营情况,确保财政奖补资金发挥实效、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图为审计人员查看江苏福瑞斯农业有限公司苹果分选http://jssjt.jiangsu.gov.cn/art/2024/10/12/art_1053_11385486.html
5.武汉农业集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武汉农业集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招标采购专栏,每天实时更新有关武汉农业集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招标公告、企业采购、拟在建项目等一系列商业信息,查询更多武汉农业集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信息尽在比地招标网。http://m.bidizhaobiao.com/company_215999936441171968.html
6.农业银行资产显示,余额却是零怎么回事?可用余额为零,你应该再看一下账户的状态是否只收不付了,如果是的话明显就是公安冻结了。自己想想银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3771386/answer/2581332371
7.数据资产入表提速!盘点最新数据资产入表和融资案例案例近日,德州财金集团旗下智慧农业公司“玻璃温室番茄生产数据集”数据资产圆满完成入表工作,成为全市首例完成数据资产入表的企业,也是全国农业行业入表首例,为现代农业领域数据价值释放打造了“德州样板”。 近年来,数据作为一种新型要素,其价值日益凸显,德州财金集团积极拥抱变革,立足自身“数字科技与智慧城市”培育业务,依http://www.smiid.cn/index.php?a=show&catid=85&id=4599
8.干货2019数据竞赛TOP方案合集产业和支柱产业——薏仁米产业, 以薏仁米作物识别以及产量预测为比赛命题,要求选手开发算法模型,通过无人机航拍的地面影像,探索作物分类的精准算法,识别薏仁米、玉米、烤烟、人造建筑四大类型,提升作物识别的准确度,降低对人工实地勘察的依赖,提升农业资产盘点效率,并结合产量标注数据预测当年的薏仁米产量,提升农业精准https://blog.csdn.net/fengdu78/article/details/104243116
9.南京农业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领导人员 名字职务 孙小伍董事长兼总经理 吴强董事 郑岚董事 许朗董事 房伟民董事 黄明董事 郭坚华董事 韩牧之董事 康勇董事 王怀明监事主席 陆建刚监事 王胜楠监事 南京农业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图片注册号商标名分类分类ID状态日期 https://www.11467.com/qiye/47164454.htm
10.[山东新闻联播]全国首单农业领域数据资产入表在德州完成来源: 央视网 2024年05月07日 00:26 内容简介 德州农业领域数据资产入表 新闻栏目推荐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 新闻直播间 新闻1+1 朝闻天下 CCTV-1综合 CCTV-2财经 CCTV-3综艺 CCTV-4中文国际 CCTV-5体育 CCTV-5+体育赛事 CCTV-6电影 CCTV-7国防军事 CCTV-8电视剧 CCTV-9纪录 CCTV-10科教 CCTV-11https://news.cctv.com/2024/05/07/VIDEstoA9TfIio6bvM8NfCR1240507.shtml
11.迪庆州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图片2.jpg 二、农业 2018年,全州累计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610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2%。其中:农业产值94508万元,同比增长5.5%;林业产值33457万元,同比增长7.4%;牧业产值65121万元,同比增长7.7%;渔业产值4680万元,同比增长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339万元,同比增长2.7%。 http://www.tjcn.org/tjgb/25yn/36089.html
12.原创澳大利亚农场遭到全球资本竞逐,中资收购优势何在?境外农业资产之所以愿意委身中国企业,甚至愿让中国企业控股?也是因为眼馋巨大的中国市场! 据悉,自自贸协定签署一年多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对华出口不断上升。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6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达305.9亿美元,其中铁矿石,农产品和煤炭分列前三位。澳大利亚同时也是中国牛肉,羊毛和大麦等农产品的最大供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030/02/72176505_943112995.shtml
13.京东科技发布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京东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将种植、养殖全过程数字化,实现农业资产的数字孪生。通过京东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可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实时监测,定期信息获取,生成信息系统,对生产环节完全穿透。目前,京东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已经实现肉牛、生猪、肉禽、蛋禽、水产、羊等多个品类数字化智能服务。京东科技已形成成熟的金融机构数字化https://www.dsb.cn/211464.html
14.通知四川省第十九次地方志优秀成果获奖名单《精心编制图片 擦亮年鉴名片——地方综合年鉴图片编辑探索》 作者:杨宗学 《史志立法中应重视的三种重要关系》 作者:邱俊 官燕 《以习近平同志“三农”思想为指导 开创绵阳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段雯 陈勇 《雅安东汉石刻的文化价值》 作者:陈怡 https://www.scdfz.org.cn/gzdt/sdfzgzdt/content_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