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网讯(通讯员彭文超)自鹤峰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该县充分依托本土资源优势搭建电商平台,以电商直播作为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切入点,开展助农直播带货等系列活动,努力打造新电商“鹤峰模式”专有名片。
直播助农电商+企业
“拼多多”“抖音”直播带货爆单,直播助农一天能出700单……今年惠泰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农产品“云”销售热度升温。惠泰丰公司坐落于铁炉白族乡千户村,于2017成立,公司采用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收购本地原生态农产品,将产品进行后期处理包装后售往全国各地。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产品“走出去”便成了“心头病”。
“这几年我们逐步入驻各大电商销售平台,特别是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成功入驻‘扶贫832’农产品销售平台,茶叶已经上架开卖了,我们上半年收购茶叶,下半年收购椪柑,每年都要收购好几百万斤,优质毛尖茶可以卖到300块一袋,直播助农期间每天总收入能够达到4万。”惠泰丰公司刘扬琼说道。
网络销售渠道的打通,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本地的农产品滞销问题,也为本地村民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喂下了一颗“定心丸”。
返乡创业电商+人才
铁炉白族乡渔山村,曾是有名的“悬崖上的村庄”,人们出山要靠云中一线“铁篮子”。2017年,该村入村公路建成通车,白族青年张静毅然返乡创业,成立渔山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她想着本地生态环境良好,手工粑粑、茶叶、干洋芋片、野蜂蜜等土特产资源丰富,可毕竟大山深处紧靠一部手机带货质量有限。
“设备非常满意,十分感谢政府的关心,我会进一步完善线上的产品链,带动村民创收致富,真正将‘悬崖’上的产品从‘云端’带出去。”张静满怀信心地说道。
顺着渔山索道来到对面的走马镇柘坪村,沿柘坪村而下便来到了曲溪白族村。
曲溪白族村是白族、土家族、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由于村子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本地许多“地宝”虽好,却走不进市场。
谷承桀见当前直播行业正值火热阶段,便从今年4月份开始尝试直播带货,效果出乎意料,村里的滞销的土豆,腊肉等土特产一抢而空,为进一步提高直播效果,他便自费搭建起简易的直播间,并成立了夫子地农业有限公司。
“自四月份以来已经卖出1万2千余单了,销售额已超过30万元,目前最想的还是希望能够通过更多渠道,引流进更多的观众,打响曲溪品牌。”谷承桀笑着说道。
服务争优电商+N方
另一方面,打造电商服务优质平台不容忽视。依托5个O2O电商体验中心、“832”平台、“向往的土家”等优质场地资源,打造“直播工厂”,为电商企业、带货主播提供交流学习平台。组织电商企业参加“硒博会”“武汉电博会”“杭州电博会”“兰洽会”等大型展会,充分利用好区域协作和对口帮扶的优质资源,打造鹤峰公共品牌。